河岳旧书馆
本店分类
最新上架
/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0年第3期【目录】:敦煌“西夏石窟”的年代问题▲斯里兰卡“佛足迹图”的考察与初步研究▲试论北魏关中地区佛教造像的地方风格▲图像与文本:西藏当雄县羊八井寺早期壁画遗存初探▲天竺遗法在平城▲明代“磁州窑类型”瓷器分期研究▲透过对“铜雀瓦砚”的认识谈艺术品的塑造▲董其昌《山水》册与《董范合参图》轴辨伪▲2019年故宫博物院“良渚玉文化论坛”综述▲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0年第2期【目录】:浅谈苏轼、赵孟頫、董其昌在文人画发展中的作用▲吴镇家族与赵孟頫家族世交考▲也谈叶家山曾侯墓葬的排序问题▲洛阳西汉阴纹画像空心砖模印技术的痕迹研究▲大英博物馆藏汉代人像砖柱出土时间地点及功能探微▲乾清宫空间功能的转换与制度变迁 下▲中国古代玉料来源的多元一体化进程▲杨新先生生平▲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0年第1期【目录】:乾清宫空间功能的转换与制度变迁 上▲宫殿而林壑——乾隆皇帝乐寿堂与颐和轩的陈设理念▲清代太妃太嫔的尊封研究▲“名实分离”:雍正帝对大学士选任制度的改革▲中古壁画与陶塑再现的挎包女性形象▲民丰尼雅出土蓝印花布丰饶角图像分析▲禹之鼎《王翚骑牛南还图》考略▲故宫博物院藏《感遇诗》作者考辨▲西藏阿里地区皮央石窟护法殿壁画考察报告 下▲清暉老人小象▲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1年第12期【目录】: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三题▲秦汉原始瓷略论▲隋代白瓷的生产、流通与消费▲洛阳孟津平乐村C8M2249东汉墓▲山西长治唐胡商骑驼俑探讨▲陕西潼关税村隋墓画像石棺的视觉传统及其与宫廷匠作的关系▲南京宫山墓竹林七贤砖印壁画与五世纪丝绸之路▲唐寅山水画的分期、分类及皴法之定名▲玫瑰椅小议▲从釉的配方角度论故宫博物院藏传世宋代官窑瓷器中“高钾低钙”类瓷器的烧制年代▲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1年第11期【目录】:故宫博物院理事会与故宫文物南迁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一个文化遗产概念的知识生产▲拉施塔城堡镇:一处从中国引进蚕养殖业的伊朗遗迹▲故宫浴德堂浴室建筑文化源头考察▲实物、图像与文本:宋元时期的墓葬神煞▲墓葬中的石窟:邢合姜石堂壁画略论▲东北亚地区贸易陶瓷的初兴▲萨克森宫廷藏亚洲陶瓷及欧洲硬质瓷的烧制▲明崇祯“甲戌春孟赵府造用”款龙纹盘考▲孔子图像的构建与流变▲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1年第10期【目录】:山西静乐县净居寺石窟考察报告▲两宋时期两浙路地区的建筑形制演变及区域互动关系研究▲宋金元时代的泽州佛教:佛寺后殿遗存所见▲紫禁城东、西六宫脊部彩画调查研究▲乾隆帝定名罗汉画名相考 下▲遣器与遣策源起▲殷墟甲骨文材料中整龟、整骨之统计▲淮扬镇水铁牛的视觉形式及其传播▲对谈:紫禁城考古的理念、方法与实践▲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1年第9期【目录】:大昭寺早期壁画调查报告▲马尔康市新门底寺佛塔壁画调查简报▲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萨朗石窟调查报告▲乾隆帝定名罗汉画名相考(上)▲北魏宁懋石室再检讨▲十四至十七世纪伊斯兰宫廷的龙泉青瓷器▲清奉先殿后殿祭祀布局考▲毓庆宫原状陈设复原研究▲三星堆遗址出土玉石器的成分检测及相关问题分析▲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1年第8期【目录】:金代马氏三兄弟绘事小考▲金末画家马天章杂考▲顺治帝的绘画及相关问题略考▲清代《普庆升平图》卷研究▲敦煌莫高窟第464窟营建史考论 下▲邹城卧虎山M2南石椁画像新探▲康熙围屏所见清室宗籍新考▲故宫博物院藏满文本《生绡剪》述考▲乾隆、嘉庆款伊斯兰风格玉器辨识▲出土文物展示中的叙事之反思▲对谈:丝绸之路的学术研究与展览策划▲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1年第7期【目录】:成都万佛寺药师佛像与南北朝药师佛信仰▲敦煌莫高窟第464窟营建史考论 上▲云冈石窟维摩诘图像研究▲明清大高玄殿建筑沿革续考▲从广东机器局方案管窥近代建筑转型中的样式雷▲何以安魂:“便房”再研究▲式样图所见伊犁九城形态与布局▲李商隐撰书《王翊元与夫人李氏合祔墓志铭》新论▲永乐皇帝的麒麟▲陶瓷锔补工艺及其在清代宫廷文化中的显现▲养性殿西暖阁佛堂唐卡颜料研究▲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1年第6期【目录】:关于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恢复与重塑主题的外部解读▲理念的国际趋势和中国方向▲器物展览与文献展览比较研究▲坤宁宫沈振麟《百子呈祥图》新见▲嘉万年间宁波地区的碑帖鉴藏▲平地堆烧与长江下游地区的陶器烧制技术-对浙江毘山、小兜里和新地里遗址相关遗迹的分▲故宫长信门明代建筑遗址2016-2017年发掘简报▲倦勤斋通景画中的花卉植物▲蒋懋德《青绿山水图》及其接笔修复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1年第5期【目录】:再论当代博物馆的策展:展览主题立意和陈列设计的关系▲中国语境下的“策展人”▲后疫情时代策展实践与反思▲文彦博《三札卷》创作时间新考▲两件《幼舆丘壑图》著录及流传考辨▲姚式生平、书迹等相关问题考略▲虚斋与佛利尔的中国画收藏▲隋初皇后礼服“改制”考论▲对谈:唐代长安的书画收藏与鉴赏▲2020年“故宫学学术研讨会”纪要▲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1年第4期【目录】:“伯或征邵”与晚商沚族▲殷墟“戎”族铜器与安阳“族墓地”辨析▲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四子部落札萨克银印辨伪▲乾隆朝铜胎画珐琅制作地辨别的再思考▲清代西洋呢绒考析▲文物建筑色彩面层的视觉性质与材料做法初探▲元上都与元中都遗址出土琉璃瓦胎体的检测分析▲2020年“中国玉学理论构建学术研讨会”综述▲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1年第3期【目录】:北宋海外贸易陶瓷之考察▲启门的诱惑:宋金墓葬启门题材研究反思▲宋代铸造的唐代年号镜▲(女受)鼎相关问题试析▲作为“遗产线路”的文物南迁与“遗产线路”概念再认识▲明初城墙包砖问题试析▲清朝宝泉局机构沿革新考▲蔡襄《行书自书诗》卷后“匡山凷翁”题跋小考▲鲜于枢过目书画及所用印鉴▲“紫禁城建成600年暨中国明清史国际学术论坛”综述▲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1年第2期【目录】:四世班禅生平及与四世达赖、五世达赖之关系▲六世班禅与达天通理会晤新考-以藏文版《六世班禅传》与《三世章嘉传》为中心▲高僧与贵族:六世班禅喇嘛和多仁家族▲家族、图像与南巡故事-《万笏朝天图》考析▲清代皇家赐园与北大校园▲西藏阿里札达县洛当寺新发现的10-18世纪经书残卷插图的调查与初步研究▲胡人发型:中古“剪头胡雏”艺术形象试解▲两汉回首式走兽纹马具试析▲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1年第1期【目录】:从平城到邺城-聚焦于墓葬文化的变迁▲西汉饮酒具研究-以漆器为中心(下)▲河南长葛出土汉代“文山”画像砖及其相关问题▲安阳西高穴M2出土几件画像石图像考索▲11-15世纪佛教艺术中的神系重构(三续)-星曜佛母与周边神祇▲“□堕暨妻赵氏墓志”考鉴▲石涛瞎尊者像、号与自我形塑▲明末清初画派与画家关系之探讨-以芜湖画家萧云从为典型▲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2年第12期【目录】:金润《溪山真赏图》卷的初步研究▲乾隆皇帝御笔书法中的代笔现象初探▲弘历楷书《佛说八大人觉经塔》研究▲钱维城族属考订▲邓文原《芳草帖》考▲略论夹纻胎漆器▲霍去病墓雕刻原境初探▲南朝墓葬石门及人字栱雕刻的制度与来源▲新疆出土瓷器初步研究▲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的戏剧实践▲晋宏逵先生学术访谈▲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2年第11期【目录】:敦煌壁画中的宫廷建筑元素举例●河南巩义蔡庄三官庙大殿调查与研究●衡王奇松与相国佳山-山东青州偶园早期历史考述●《富春山居图》“火前本”汇考●清代绘画中的女性形象●从《曹贞秀像》谈清中期女性自我形象的建构●清宫玻璃画技艺的传输:欧洲-广州-宫廷●龙泉窑考古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回归原典:毛奇龄《孝经》学的学术史意义●文物保护法立法四十年●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2年第10期【目录】:西藏札达益日寺古藏文写本残卷的调查与初步研究▲试论佛顶髻珠的来源与发展▲故宫博物院走出去考古的发现与研究▲拉斯海马在古代印度洋贸易线上的地位▲明清宫廷视野中的正统-天顺官窑▲青花瓷山形纹饰画法分期研究▲“皇族监狱”:清代宗人府空室考论▲布达拉宫藏珍宝服饰及其相关问题初探▲良渚闪石玉料及其产源地问题探讨▲故宫博物院藏良渚风格玉器的材质研究▲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2年第9期【目录】:试说商末征人方路线中的几个未释地名▲由洛阳而河北:朝阳唐墓演变试释▲礼乐文化视角下北魏王朝的华夏化▲试论南朝墓志与买地券的结合现象▲北魏皇甫驎墓志与安定皇甫氏家族▲养心殿体顺堂铜胎珐琅器的初步分析▲宋元时期宁国、嘉兴等地吴氏家族研究▲试论清代画家对禹之鼎《石谷先生还山图》的临仿▲龙头山渤海墓地出土有色金属文物浅析▲齐东方教授访谈录▲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2年第8期【目录】:山西太原唐墓壁画树下人物图研究▲太原地区唐墓树下人物图之管见▲新出中古墓葬壁画中的下层胡人艺术形象▲陕西泾阳石刘村M318出土胡人宴饮图探析▲由新见材料再论绛县横水、翼城大河口墓地的性质▲陕西咸阳唐刘静夫妇墓发掘简报▲南京大报恩寺遗址J26发掘简报▲大报恩寺遗址J26出土陶瓷二题▲南京大报恩寺出土琉璃建材的分类及成分分析▲论圆明园宫廷演剧传统的形成与意义▲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2年第7期【目录】:战国秦陵研究▲浙江绍兴兰若寺宋墓仿木斗栱构件复原初步研究▲乾隆五十年明十三陵修葺始末▲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藏样式雷建筑图档述略▲夏鲁寺嘎加羌殿的营建历史、图像配置与空间意蕴▲从同治、光绪大婚瓷看晚清宫廷用瓷的使用与筹办▲“洪宪瓷”烧造始末考▲周必大书画鉴藏考述-以“家藏”作品的题跋为核心▲故宫博物院藏乾隆御笔挂屏所用藏经纸工艺性能探析▲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2年第6期【目录】:前丝绸之路亚洲草原的文化交往▲古代葡萄酒酿造技术的东来及变化▲中亚及东欧地区出土宋元陶瓷研究▲印度喀拉拉邦出土的孔雀蓝釉陶器标本▲元代《揭钵图》的两种类型与真伪考辨▲江参《千里江山图》宋人题诗名款“宓”考▲《曹仲达与“曹家样”研究》续篇▲由新发现的一小块瓷片谈康熙青花万寿尊▲晋城地区庙宇中的金代舞亭▲新发现傅玄《拟金人铭作口铭》原文▲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2年第5期【目录】:试论“物”的能动性及其在博物馆藏品研究中的应用▲国有博物馆收费展览研究▲不同空间语境下中国木结构古建筑展览的现状及特点▲2019-2020年度“丝绸之路”主题展览的全球观察与评述▲陕西宜君花石崖北魏石窟调查记▲印度兰普尔拉扎图书馆藏《史集》抄本《元朝宫殿图》简报▲由“曾侯”铭文铜器分组论叶家山侯级大墓的排序▲清代内务府都虞司职能考释▲清代皇帝封赠乳母再考▲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2年第4期【目录】:狮子吼观音与三大士像考察▲石窟空间与仪式秩序:重建吐峪沟东区第30-32窟禅观程序▲佛教与皇权的融合-两种清宫圣容漆泥子佛挂屏龛试析▲金文王姊、王姑考▲九女墩铜盘铭文校释▲隐元隆琦禅师“骑狮像”东传日本研究▲《宋拓武梁祠画像册》清代递藏脉络补考▲从考古资料看水吉建窑窑业生产▲故宫宁寿宫花园遂初堂糊饰的材料、工艺与装饰历史▲木质包镶工艺在清宫制作中的应用▲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2年第3期【目录】:中古墓室壁画的改绘现象▲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图像改动现象探析▲大同寺儿村石雕与北魏傩仪▲蓝田吕氏家族墓的墓园布局与丧葬实践▲狻猊·天马·跳脱缨-以考古为例看伊朗与中国的文化交流▲谢安《八月五日帖》源流考▲金石、方志和文集中的《张九龄神道碑》▲故宫博物院藏《清拓唐李阳冰篆书“听松”册》相关问题考述▲南京博物院藏王时敏信札十一通考释▲谈清宫造办处档案中的吉言▲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2年第2期【目录】:16-17世纪的瓷器贸易全球化▲肯尼亚斯瓦希里文化初探▲耀州窑生产作坊再观察▲龟兹五铢钱考▲大同南郊遗址出土石雕方砚的情境化研究▲董其昌佚文二则辑考-兼述与洞庭王氏、京口张氏的交谊▲有关石湾窑制陶历史与生产的考察▲湖北丹江口庞湾琉璃窑址出土窑业遗物的科技分析▲关于“理论与方法”的多学科对话-“中古中国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四场实录▲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2年第1期【目录】:从皇帝大婚典礼看清朝行政机构之运转▲射艺、纪恩与威德:乾隆皇帝与熊▲上元应节骨牌灯戏考辨▲马戛尔尼使团绘制的中国图像在英美的收藏现状述考▲高平市汤王头村砖雕壁画墓结构形制研究▲养心殿正殿外檐窗罩海墁彩画年代考证及其工艺特征▲祭祖与礼佛:紫禁城养心殿一区的佛堂与清帝的信仰▲清代画珐琅的产地和不同时期的工艺特点▲东汉至北朝的墓葬石堂研究▲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3年第12期【目录】: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新进展述评▲辽代建筑营造“大尺”与尺度构成研究▲普祥峪、菩陀峪万年吉地地宫烫样的辨析▲聂塘卓玛拉康研究三题:汉藏风格造像、汉式木构殿堂和藏文创建史料丛考▲夏鲁寺措钦大殿回廊内墙东壁元代四臂观音壁画图像解读▲日本和泉市久保惣记念美术馆藏秦汉印选释▲戴进《达摩至慧能六代祖师像》卷真伪与创作年代考▲晚明作伪者朱肖海的职业生涯与代际承传▲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3年第11期【目录】:神通寺千佛崖初唐造像形成考▲山西武乡良侯店石窟的调查与研究▲东汉墓地石刻的考古学研究▲帷榻与屋帷:十六国北魏墓葬“饰帷”现象研究▲史前至汉代磬的发现与研究▲河津窑出土陶瓷器科技研究▲博物馆阐释中几个基本问题辨析▲面向人工智能的博物馆藏品知识组织▲明晚期景德镇御窑产品输京方式改革的考察▲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3年第10期【目录】:从殷代文字正体角度谈谈历组卜辞特征字▲曲沃羊舌墓地出土子硕父鼎的意义▲大辛庄遗址新出“索”氏器与卜辞“索”地▲希腊鱼尾兽在中国-中古祆教“护佑神兽”图像研究▲四川广元千佛崖涅槃造像分析▲晋城地区庙宇中的金代戏台▲柯九思生卒年问题疏证▲元代斋室别号图卷发展与流变▲从符望阁壁钟看雍乾时期宫廷大墙表制作▲马戛尔尼使团“城内寓所”考▲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3年第9期【目录】:茶饮有道的历史进程▲辽人茶事源流的考古学观察▲明代礼仪中的茶器▲从中国走向世界的茶文化▲略论东周至南北朝时期的步舆▲中国古代白银货币起源考略▲德格县汪堆寺百柱殿三铺祖师传记故事考释▲清代宫廷视野中的两部藏文《金刚经》▲故宫博物院藏景泰七年《甘珠尔》经考述▲“南定”与“仿官”-以上海青龙镇遗址出土南宋米黄釉瓷器为中心▲论文物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向衔接的完善▲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3年第8期【目录】:2014年故宫南大库探沟清理及出土瓷器整理简报▲拉斯海马酋长国朱尔法遗址出土中国瓷器的初步研究▲李义琛家族的石窟营建与洛阳生活▲李徽墓与唐代的花鸟屏风画▲北齐至盛唐低温多彩陶瓷器与外来文化影响▲满文原档》语言文字价值研究▲庚子之变中玉牒散佚和补修考析▲清代帝陵隆恩殿佛楼陈设考察▲面向超大型复杂空间的壁画高品质数字化方法▲博物馆科研管理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前瞻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3年第7期【目录】:考古学视野下的燕云十六州▲试论北宋徽宗时期西京宫城格局▲澳门圣保禄学院遗址平面布局研究▲沣西水系与蒡京新考▲美术、礼仪及供养人:山西高平釜山石窟研究▲犍陀罗式带流提梁壶考▲乾隆款千字文仿古玉器新探▲契丹或女真?佛利尔美术馆藏传张戡《猎骑图》观画记▲清代张洽及其山水画研究▲乾隆朝养心殿藏女画家作品考▲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3年第6期【目录】:敦煌249、285窟的窟顶图像▲莫高窟第254窟五佛、白衣佛和八佛题材考辨▲中古中国菩萨像所持“桃形物”初步研究▲马王堆汉墓“长寿绣”凤鸟纹样考▲乾隆时期南北织局的染色方法初探▲查慎行与查嗣庭兄弟所遭逢的两大案再考▲宋末元初杭州城内书画藏品的递藏▲“焦点:18-19世纪中西方视觉艺术的调适”策展解析▲试论文物摄影在博物馆的应用▲中国书画收藏与鉴定工作坊综述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3年第5期【目录】:在技术传播视野下探析大报恩寺遗址出土琉璃建材▲新疆额敏也迷里故城遗址出土彩釉砖的来源研究▲明代景德镇制瓷陶车研究▲黄岩沙埠窑址群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与认识▲漳州圣杯屿沉船2021年调查收获与初步认识▲古壶关道上一座被盗北齐石窟的复原▲汉墓随葬无字印研究▲河北崇礼太子城遗址出土金代铜坐龙研究▲太原乱石滩唐代壁画墓发掘简报▲清代京内官营染色作坊研究▲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3年第4期【目录】:元明汉藏艺术交融的视觉证据-西藏阿里三围地区的汉式龙凤艺术▲乾隆皇帝的佛国世界▲榆林悬空寺万佛洞明代壁画观音十八罗汉慈航普度考察▲孝宗《政道帖》与宋代非政令“御书”的政治意义▲山西建宁文庙北宋遗构与“程子乡校”问题▲潘飞声的书画收藏创作和全球艺术史▲清宫造办处玻璃厂、玻璃作名称及厂址考证▲《故宫周刊》之清宫演剧史料汇考▲故宫博物院藏唐卡典型病害修复方法探索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3年第3期【目录】:论周至汉代宗庙形制的转变▲唐开国元从功臣及其后裔的洛阳宅邸▲隋唐洛阳城与龙门石窟空间关系之辩证▲木华黎史迹考▲元尺考▲唐代丝绸两题▲明代皇帝服饰上的“华虫”考释▲山西祁县子洪圣觉寺北朝石窟的调查与研究▲西夏新样文殊图像研究▲甘肃省泾川县2020年新发现北朝佛教造像碑研究▲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3年第2期【目录】:佛教美术中的莲花意象研究▲莫高窟第169窟《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及其相关问题▲“毓祖丁卣”铭文新释▲从圣杯屿沉船看元代龙泉窑青瓷的外销▲佛山市南海区宋代窑址考古调查的新认识▲试论龙泉御窑的衰落▲19世纪上半叶中国陶瓷对外贸易发展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国瓷器研究在西方的肇建▲历代古书画割配于书画鉴研中的作用▲清前中期传教士通事群体及其角色功能▲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3年第1期【目录】:基于新发展理念的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探索▲试论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体系架构▲试论文化遗产科学中多学科合作的有效途径▲故宫博物院标准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整体论与博物馆信息传播新探▲乾隆朝养心殿明窗贴落画探析▲宋陈洎《自书诗》残卷研究▲砂石器与平首石圭▲大同辽墓壁画人物服饰再析▲从唐宋腰鼓看落马桥窑址出土元青花漏斗形器▲高温褐彩瓷的施彩工艺及呈现特征▲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4年第10期【目录】:建筑遗产保护初论-以木构建筑的保护和修缮为中心▲明清北京官式建筑雀替形制分期研究▲故宫奉先殿后殿内檐额枋彩画营缮历史及工艺做法分析▲略论走马楼吴简中的“四柱结算法”▲唐代房嶙妻高氏书《安公美政颂》的再发现▲晚唐《李栖元等造弥勒像记》与四川荣县龙洞摩崖造像▲绘画所见永乐时期明朝与帖木儿帝国的文化交流▲明清时期的“六根清净图▲低温黑色釉彩原料及工艺的初步研究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4年第9期【目录】:乾隆朝《缂丝无量寿尊佛》轴考▲犍陀罗涅槃和荼毗雕刻与部派佛教的关系▲四川内江东兴区大治乡马鞍山摩崖造像调查简报▲四川眉山青神中岩寺摩崖造像调查简报▲西汉吴氏长沙国官府漆器生产与管理及相关问题研究▲明代出土玉带分期与演变特征研究▲山西北朝石刻文献价值概论▲清代内务府管辖番役处的管理及其与京畿司法衙门的关系▲乾隆朝皇室财政监管与案件惩处▲孔祥星先生访谈录▲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4年第8期【目录】:似是而非的“归平”:从善化寺三圣殿1934年斗栱测图谈起▲公元11至17世纪北京地区多层砖石塔建筑形制分期研究▲四川明初官式建筑的技术来源▲故宫木结构建筑用材树种概述▲汉代射礼用器“中”考▲五代至北宋时期耀州窑青瓷分期再研究▲中原北方宋金时期仿木构砖室墓的营建类型及技法特征刍议▲再论宋代中原北方地区墓葬孝行题材的流行▲辽上京皇城南部建筑基址的考古发掘设计▲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4年第7期【目录】:两周莒国重要铜器辑遗与相关史地疏证▲班簋铭文补论-与清华简《四告》对读▲妟鼎铭文与西周绎祭▲殷墟卜甲首甲形态初探▲固原汉墓出土附耳陶罐的研究▲五代十国时期广州梅县水车窑瓷器考述▲《雁塔圣教序》的诞生▲关中本《争座位帖》的早拓本、精拓本和涂描本▲明代金银器文人意趣的式微▲清宫旧藏莳绘漆壶与雍正朝仿制壶探析▲洋海墓地M4出土《诗经》写本补说▲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4年第6期【目录】:东南亚鹿野苑式佛像调查与分析▲陕西宜君彭村北魏石窟调查记▲山西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发掘简报▲四川安岳南薰偏菩萨北宋摩崖造像调查与分析▲北朝墓葬中的“直閤”与“仪刀”▲从灯具看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的“工”与“巧”▲赴日清人书法与江户时代日本对中国书法的接受▲文物保护国际交流·合作·共享-“第六届太和论坛”会议综述▲探本溯源 回归常识-罗世平教授访谈▲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4年第5期【目录】:中国特色博物馆学体系发展与创新:脉络、现状与展望▲博物馆在线藏品数据库的关键质量框架设计▲论艺术博物馆藏品的能动性▲海上丝绸之路的生命景观▲明初“表笺之祸”补证▲太监曹吉祥事迹发微▲奉祀帝陵的皇戚勋家:明朝孝陵卫指挥使世家萧氏▲赭红色暗花缎缀绣鸾凤圆补女袍考▲试析元明时期龙泉青瓷北运主流路线的转移▲高平市汤王头村砖雕壁画墓装饰系统研究▲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4年第4期【目录】:康熙时期法国皇家科学人员在清宫的教学与研究▲法国传教士文献所见康熙年间带往中国的器具▲西洋制作乾隆款画珐琅器物考补证▲从乾隆皇帝1775-1776年“法国定制”看中法宫廷交流的私人性▲路易十五“中国题材”挂毯寻踪▲《雍正帝祭先农坛图》系列图卷考释与典礼空间述要▲双面插屏:《弘历及妃古装像》新见▲清代国家祭礼等次制度研究▲试论“宣德年制”款青花兽面云龙纹器▲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4年第3期【目录】:江西都昌黄金山船货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简报▲江西寻乌县上甲古窑址群再调查简报▲唐代于阗王城形制布局初探▲乾隆朝内府制仿古铜镜研究三议▲佩斯利与忍冬纹:从东亚到西亚、欧洲的文化交流之痕▲《明正德皇帝罪己诏》析议▲柳堉“天印山”胜景研究▲形塑国家与教育大众:故宫博物院1949-1966年展览工作的综合考察▲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4年第2期【目录】:故宫学二十年▲故宫价值的阐释与故宫学的整体论▲故宫学背景下的中国中古文物文献整理研究▲故宫学研究的历程及前瞻▲中欧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发展比较研究▲试析博物馆数字展示的儿童学习效果▲基于空间句法的苏州博物馆公共空间形态研究▲南朝陵墓拼砌砖画的布局与意义▲三峡地区汉至六朝墓葬出土鎏金铜棺饰研究▲纪念汪世清先生逝世二十周年“艺术史文献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38.00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4年第1期【目录】:鲜卑金器的形制、制作与演变▲海外回归的两件粟特彩绘浮雕石床前档图像▲中国境内所发现的祆教圣火坛▲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鋬指金杯考▲北魏薛怀吉墓志盖与石棺线刻图像研究▲制赞作图:再探南宋马麟《道统圣贤图》的制作脉络▲马麟《道统五祖像》研究▲石涛《罗浮图》册与《罗浮野乘》的相关问题▲蚁鼻钱所谓“巽”为重量单位说▲乾隆帝与宫廷萨满祭祀▲
¥38.00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第一辑【目录】:试析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经济词语的特征▲研究名物词语的重要桥梁-以“装、绪”类动词为例试析关照名物的动词▲秦汉简牍法律用语中的同义词▲睡虎地秦简证实并发展《周礼》论▲由清华简《程寤》谈“文王受命”的解读▲居延新简研究综述▲中国民族古文字碑述略▲汉魏六朝碑刻加形字研究▲日本《中村不折旧藏禹域墨书集成》俗字辨析▲浙大简与楚简帛字形对照表
¥98.00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第一辑【目录】:唐代墓志中隶古定字考释▲《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北卷唐代墓志释文勘补▲内江市五星村清代字库略考▲法藏敦煌写本P.2。63净眼《因明人正理论略抄》草书字形释读考辨▲《俄藏敦煌文献》第11册佛经残片初步缀合研究▲吐鲁番出土文书异体字构件变换条例▲吐鲁番出土《急就篇》古注本发覆▲出土文献综合及其他相关研究▲数字卦材料的整理▲从造字机制角度看殷商甲骨文与原始楔文的符号体态
¥98.00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第一辑【目录】:甲骨文“至”语法研究▲甲骨文字符的相对方向▲“又去自雨”与“亡去自雨”▲甲骨文字形研究综述▲安徽博物院藏蔡侯戈摹释▲介绍几件新见的汉代镜铭▲霸伯铜盂铭文辨补▲晋姜鼎集释▲刘体智与《小校经阁金文拓本》▲释楚文字中的“度”▲简帛医药文献中的“七”▲说说古文字中的息及从恩之字▲张家山汉简《脉书》《引书》中“□”字考▲《陈公治兵》编联三则▲清华简《芮良夫毖》释译▲
¥98.00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第二辑【目录】:甲骨文“于+谓词宾语”释例▲读《甲骨文词谱》札记▲《合集》22065中一段卜辞的释读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甲金文考释四则▲说甲骨文中的“圭”及相关诸字▲再论甲骨卜辞中的“元示”和“二示”▲吉德炜甲骨卜辞英译研究▲宝登鼎补释▲上博八、上博九賸义(四则) ▲清华简《程寤》篇句读商兑一则▲《肩水金关汉简(贰)》残断字释补▲《肩水金关汉简》字体概述▲走马楼吴简“限米”拾遗
¥78.00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第三辑【目录】:殷墟甲骨文字体风格演进试论▲金文丛考(二)▲甲骨文字浅释四例▲安阳殷墟东区出土商代有铭铜器的初步整理与研究▲甲、金“以”字的语法结构对比▲商周金文“旅”字构形演变研究▲两周金文时间词“夙”的搭配及相关问题研究▲“息”字、息国和息夫人▲马王堆医书释读一则▲论北大汉简中六国古文形体及用字习惯遗迹-以《老子》为中心▲河西汉简研读札记五则▲“雁”、“”及相关诸字考辨▲
¥68.00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第四辑【目录】:谈青铜器中器与铭相照应的现象▲读金剳记四则▲读《宣和博古图》诗辞门随札两则▲甲骨刻辞数量表达语法剳记二则▲甲骨拼缀七则▲甲骨卜辞中的“帝降若”“帝降不若”新释▲《甲骨文合集》释文四种校正四十三则▲《汉语大词典》书证缺无简帛补▲清华简《金滕》与传世本语法比较研究▲肩水金关汉简校读两则▲岳麓秦简“毋夺田时令”再探▲《二年律令》语词考释三则▲文王受命与称王补议▲
¥68.00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第五辑【目录】:《汉语大字典》“枚”条引简帛订误▲清华简《说命(上)》“伐失仲”句试解▲银雀山汉简《三十时》解题与编联刍议▲汉简《周驯》“越人掘阖闾墓”补释▲《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伍]》释文订补▲吴简嘉禾四年、五年吏民田家莂比较研究▲魏晋南北朝碑刻隶楷书汉字构字手段研究▲宋元明清买地券中的额题相关问题研究▲竞诸器系联研究▲读金文、古玺札记三则▲《鷰子赋(一)》“撩瞻”考释▲
¥78.00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第七辑【目录】:肩水金关汉简中的涉医资料▲《长沙尚德街东汉简牍》181号木牍药方研究▲论简帛经脉类文献的命名▲汉简帛医书字词考释四则▲老官山178简考辨▲《素问·标本病传论》中的时称及相关问题讨论▲探究古代新疆医学的辉煌-基于新疆出土涉医文书▲《病方及其他》校读三则▲帛书《五十二病方》以布捉取出其汁断句略辨▲武威出土西夏文医方文书载第三方新探▲马王堆简书《十问》中的食韭养生法
¥128.00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第八辑【目录】:商周汉语“眔”组字动词用法再研究▲战国文字“祖”“”“诅”辨正▲也说“繇”▲宾组甲骨文分类新探▲叔夷身世考▲新见楚王酓歬戈铭释读▲曾孙卲与曾孙怀铜器繫联▲旅顺博物馆所藏甲骨缀合彙编▲吉字与“二告”考论▲释“罥”“罝”▲春秋金文中的“随”▲ 马王堆汉墓帛书《阴阳五行》甲篇-《徙》《天地》《女发》《杂占之二》缀合校释▲北大汉简五《揕舆》部分神煞补议▲
¥68.00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第九辑【目录】:利用深度神经网络进行甲骨文单字识别和检测的初步测试▲从卜辞看郑州小双桥遗址的性质▲甲骨文字证真例说▲商纣王都朝歌说新解▲金文中的“吮(唆)▲释金文剀字及相关诸字▲再谈古文字中的几个从子之形兼及相关问题▲郭店楚简《缁衣》考述▲《岳麓书院藏秦简(肆)》校释二则▲里耶秦简补缀四则▲武威汉简《仪礼》所见《说文》未收字研究▲西汉《算数书》中分数的不同表达形式和语境的关系
¥68.00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第十辑【目录】:楚墓卜筮简説辞中的“乐”“百”“赣▲清华简第六辑补释(六则)▲《摄命》称谓与宗法制度▲敦煌马圈湾汉简第122号、133号补释▲成都老官山汉墓医简命名刍议▲海昏侯墓出土木楬札记▲“■氏厶官”鼎小考▲出土春秋文献中一词对应多字现象的初步考察(名词篇)▲封子楚簠小考▲十二方新见买地券校释▲宋辽金碑志文字校读札记▲金石学家关伯益未刊手稿十五种综议▲敦煌本《长乐经》考校
¥58.00
孔网啦啦啦啦啦纺织女工火锅店第三课

开播时间:09月02日 10:30

即将开播,去预约
直播中,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