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于从事药物合成研究与生产开发、有机合成研究和精细化工品研究开发的科研人员、生产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应用化学、精细化工、农药等专业的师生都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
宋小平
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
作者:
王力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0
作者:
彭洁
出版社: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
为了充分反映我国中草药的基原动、植、矿物在抗癌方面的优势,使其更好地用于临床实践,药物资源调查、本草考证、药化、药理研究、教学及临床等方面的专家编写了这本书。同时对其基原科属种、用药部位、化学成分、药理及临床等方面大部或全部译成了英文便于对外交流(中英对照)。
作者:
夏光成,李德华 著
出版社: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00
少数民族文学,文学理论批评,文学史通论、(跨三代以上通代性)总集及其他(包括类书、工具书及文学人物等)。每个单元词目以类相从,每类词目一般按时间先后编排,年代无从查考或界限不明的置同类之末,以见其文学发展脉络,或有失允当之处,祈识者知察。历代作品中,个别著作者后人颇疑其伪,但学术界尚有争议,则姑从旧题,归入相应单元。
作者:
钱仲联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
作者:
肖崇刚
出版社: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
作者:
明虹 主编
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
作者:
<老干部之家>编辑部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
构架错落有致,既有对中国盗墓史的建明概括,又有对盗墓相关事项具体而微的总括与细致的分析,并加以史料佐证。使盗墓史更容易理解,同时又给读者以触摸历史,感知历史的机会。使史学具有高度的科普性。王子今,1950年12月生于哈尔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著有《秦汉区域文化研究》、《秦汉交通史稿》、《权力的黑光:中国封建政治迷信批判》等。
作者:
王子今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
装帧:
平装
难点与对策部分将困扰临床医生诊断与治疗的难点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作者临床心得提出相应对策。经验与体会部分则全面反映专家们的临床积淀,见解独到深刻。在论述过程中能紧密围绕临床,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对提高疗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肿瘤科专病的中西医结合理论与实践工作的开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书是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专病临床、研究工作者的较好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培养肿瘤科技术人才的辅导读物。
作者:
刘伟胜、徐凯 主编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
适合各级中西医务人员业务参考。
作者:
金东明
出版社: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
本书适合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者、农村医生、医药爱好者、患者及广大普通读者应用。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是一种用简单的中草药或中成药敷贴在人体体表穴位上治疗疾病的一种传统的中医学治疗方法。操作简便,易懂易学,且疗效明显、快捷,治病范围广,是进入普通家庭实用性很强的好方法。
作者:
嵇强
出版社: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
这本书内容丰富,援引了古往今来诗词中的诸多名篇,讲了它的格律特点。这对大、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对诗词爱好者的写作,对各级干部及各类学生的诗词学习,都大有裨益,值得一读。
作者:
尹贤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07
作者:
四川省卫生厅
出版社:
四川省卫生厅
出版时间:
1999-01
编排层次,每卷均先列古代文献,继以现论著文献。古代医家一般以生卒时间为序,每病之下,系统论述者居前,医话医案居后,间有部分理论论述,编入各卷中的医家均为声名显赫的大家。古代文献,以保持古籍原貌为原则,间有体例欠明晰者,则略作条理,少数文献乃原著之删节摘录,皆着眼实用。古代文献中计量单位,悉遵古制,当代医家文献则改为法定计量单位,一书两制,实有所因。历代医家处方书写,各有特色。
作者:
单书健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作者:
韩冰
出版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辨证论治有着丰富的内容,贯穿在整个中医学的理论与实践中,是目前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学术上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临床上要做到正确运用辨证论治,必须认真学习中医理论,逐步掌握辨证论治的步骤和方法,并验证于临床,逐步登堂入室,在错综复杂、纷乱变化的证候面前,做到执简驭繁,索因求本,灵活施治,提高疗效。为了系统学习中医辨证论治的需要,该书作者把多年教学的体会,结合临床实践的经验整理成册。
作者:
孙曾祺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全书各类之下,原则上全文收录能代表该类文献价值的一流经典,注重著作历史、学术及实用价值。全书共全文收录《本草纲目》等医籍80种。对某些篇幅浩繁、或其实用价值较小、或其内容与已收的他种医籍交叉重复较多的重要典箱,选录其中基本上能体现该医籍的学术思想,且在结构上其有相对独立性的部分。全书如此处理的医籍33种。存目提要分别介绍其作者、成书年代、卷次篇幅、主要内容、学术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和版本流传情况。
作者:
何清湖 主编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本书病症分类,以中医传统病症名为主,兼有现代医学病名。方剂归类依据所治病症。若一方可治数种病症,则只按其中一个主治病症划归。其它兼治病不予列出。每首方剂中设组成、制用法、功用、主治、加减、禁忌、出处等项,另备编者按语并临床验证、方义分析等项。其中组成、制用法、功用或主治以及出处或来源为必备项目。书中药物剂量主据原出处,并参考有关古今度量衡对照的研究资料改为公有制,原古药名与今不同者亦改为现名。
作者:
张方胜 主编
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装帧:
精装
开本:
大16开
页数:
3821页
这本简便易学、便于操作的耳压疗法书籍通过耳部穴位的贴压而达到治病防病、保健美容的目的,可以治疗各科多种种疾病,尤其对急性炎症和疼痛性疾病疗效显著。介绍了常见病症在耳廓上的病理性反应和对症取穴, 以及有关耳穴贴压疗法的手法与耳穴定位技巧 ; 重点介绍了常见病症的耳穴贴压疗法治疗, 并配以操作图和临床指导对耳压疗法的具体应用与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作了详解。
作者:
古恩鹏
出版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这本举世闻名的药物学鸿篇巨制自问世几百年来,受到中外医药、生命、生物等行业以及社会各界广大读者的欢迎追捧和普遍好评,成为相关学术界广泛研究吸收的药学重要资料,在国内外一直享有极高的声誉。本版字体接近缩印本形式般紧凑,每页包容量大,内容却博大精深,收罗万象内容而无剪裁。真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为求醒目方便读者,在不破坏原著的前提下,本书在目录及中草药原始图片中添绘彩色图谱,以及内文中严谨校勘标点。
作者:
明·李时珍
出版社:
辽宁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页数:
1845页
书中对各问题由浅入深的个案的分析方法对社会学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书中所关注的问题,虽是以美国社会为范本,但对改革中的中国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
(美)戴维·波普诺(David Popenoe)著;李强等译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中国社会民俗史丛书》: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史是中国传统文化史的最丰富且最具有特色的部分,最贴近数以亿万计的普通民众真实生活,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根基的性质。多年来我国学术研究对“蒙昧野蛮”的“下层”民俗文化多有鄙弃,仿佛“下层”沉淀着的厚实的人文积层中毫无“文化”可言。其实,正是这标志了历代民众文化根基的民俗事象深刻地折射出中国古代文明的革些不容忽视的本质。
作者: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内容包括中药、中药学的概念,中药的起源和发展;中药产地与采集,药材的概念,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与方法;中药药性的概念、中药治病的机理,中药配伍的目的、原则及药物“七情”的概念、中药配合应用规律;用药禁忌的概念及主要内容;用药剂量与用法,剂量与疗效的关系,确定剂量的依据及中药煎服法等内容。
作者:
郭兰忠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本书分上、下二篇:上篇概论,总述传统点穴疗法的特点、作用机理、适应症、禁忌症、取穴方法和疗程,具体手法、经络线与穴位,以及各经穴位定位、主治及手法。下篇各论,介绍各病的定义、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取穴和手法操作。许书亮(1939-)福建中医学院教授,福建省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长,对中医骨伤、内、妇科有所研究,著书多部。
作者:
许书亮
出版社: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作者:
臧福科
出版社:
中国盲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作者集26年的临床经验,结合了大量科研成果,又经反复筛选,将确为有效的陪法,编纂而成本书。特意将言精意深的医学术语,变成浅显易懂的大从语言,其内容简单易学,安全可靠,既可领引广大按摩爱好者入门登室,也可以为中老年人强身防病提供按摩及日常锻炼的练习方法。
作者:
臧福科
出版社:
中国盲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由于各人病情体质各异,临证时不可拘泥于原方药物和剂量,只有辨证加减运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书是医务工作者临证用药必不可少的经典参考书。顽症、绝症遍及临床各科,病者甚众。因其临床表现复杂,诊治颇为棘手,一直是困扰着历代医学的难题,即使是医学科学技术和高度发达的今天,对顽症、绝症的诊疗亦不尽人意。好在本书出版发行,我国名医的顽症绝症秘方公诸于世!
作者:
雷一鸣
出版社:
广西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该书由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世界针灸联合会主席胡熙明主编。近百名中医临床各科专家、教授和临床医师搜集剔选,从数万方剂之中严谨精选。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病家、医学教学人员、医药科技人员以及一般读者为对象的兼具学术性和普及性的大型医药学巨典。【欲单购一册或几册者也请联系我们17oo1123778】
作者:
胡熙明 主编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可供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参考,亦可供广大中医爱好者研读。书中每首药方均列有组成、功效、主治、用法、方解、典型案例、按语等项,并附名老中医简历及通讯地址,为患者寻医问药,或按方用药,提供指南。
作者:
米一鹗
出版社:
今日中国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其收猎广袤,资料翔实,方法具体,图文并茂,既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工具必一,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研究价值与推广价值。中国民间疗法源远流长,饮誉世界。它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祖国医学发展的基石和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简、便、验、廉之特点,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有志之士对其挖掘、继承和发展。该书由十几位传统医学专家学者集体编写,由世界知名中医大师作顾问,使中国民间疗法这一医学宝库里的明珠倍增光彩。
作者:
刘道清 主编
出版社:
中原农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中国传统实用特殊疗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方法独特,各具特色,疗效显著。本丛书主要论述特殊疗法中各医家学派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医术方法和操作技能。关键词:赤脚医生 手册 教材 医学 中医 中医药 图册 图谱 图片 大全 医疗 医药 家庭 百病不求人 保健
作者:
李业甫
出版社:
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书中绝大多数疗法可自我运用,但也有少数疗法,受时间、环境、场地、体质、操作工具与技术等方面的影响或限制,故必须在行家或医生指导下进行。本书非药物疗法是融古今中外非药,但重点是阐述我国民间传统的、大众常用的、偏于中医学方面的有效疗法。
作者:
舒忠民
出版社:
中医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作者: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主编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作者:
郑汉臣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本书内容丰富,对中草药的种植、采收、制药、应用均有参考价值,简明实用、可读性强。
作者:
黄燮才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版次:
1
印刷时间:
2000-09
印次:
2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758页
作者:
罗锐韧
出版社:
山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中华本草(1-15册)》对中医药教学、科研、临庆、医疗、资源开发、新药研制均具一定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且对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第1-30卷(即1-10册)为中药,后5卷为民族药专卷(藏蒙维傣苗),第15册为贵州科技出版社出版。目录-中文名称索引、药用植动矿物学名索引、化学成分英中名称对照索引、化学成分英中名称对照索引、化学成分结构、药理作用索引、药物功能索引、药物主治索引。
作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持编纂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贵州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铜版纸
页数:
11780页
字数:
35248千字
本书图片由广西药用植物园摄影师彭治章主持拍摄,并由该园分类室童青松进行中草药植物分类鉴定。全书体例简明扼要,图文并茂,识药用药.一目了然,力求适合有关医患人员和广大群众参考使用。作者积累多年行医实践,并收集、整理古今诸多民间方剂、传统经验及参照有关医药文献资料综合编著而成。我国地域宽广,气象条件复杂,中草药资源丰富而又东西南北各有差异。
作者:
黄元金
出版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全科医疗模式是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产物。目前,一些先进国家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也正在积极地建立社会全科医疗体系,为了配合这项工作的开展,我们编著本书,供广大基层全科医师参考。
作者:
韩长远
出版社:
河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作者:
李伯埙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1999
作者:
陈彤云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孙宝志
作者:
孙宝志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第1章 抗微生物感染药 第2章 抗肿瘤药 第3章 麻醉药及麻醉辅助用药 第4章 镇痛、解热、抗炎、抗痛风药 第5章 神经类药物 第6章 精神类药物 第7章 心血管系统药物 第8章 呼吸系统药物 第9章 消化系统药物 第10章 泌尿系统药物 第11章 血液系统药物 第12章 激素类及影响内分泌药物 第13章 抗变态反应药 第14章 免疫系统药物 第15章 维生素矿物质类……第24章 皮肤科用药 附录
作者:
陈秋潮
出版社:
安徽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目录:第一章 抗感染药物第二章 抗肿瘤药物第三章 麻醉及麻醉辅助用药第四章 镇痛、解热、抗炎、抗痛风药物第五章 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第六章 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第七章 心血管系统药物第八章 呼吸系统药物第九章 消化系统药物第十章 泌尿系统药物第十一章 血液系统药物第十二章 激素及影响内分泌的药物第十三章 抗变态反应药物第十四章 免疫系统药物第十五章 维生素、肠内肠外营…………二十七章 消毒防腐药物
作者:
陈敏章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作者:
冯文龙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又名《珍本医书集成》,这种分类既符合中医的学术特点,又便于后人对中医理法方药的学习与掌握。各类之下,均全文收录能代表该类学术成就的典籍。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全书改古籍的竖排、繁体为横排、简体,增加新式标点,在保证底本原貌的情况下,对原书讹误之处进行校正。每章前对该书的整理进行了说明。【欲单购一册或几册者也请联系我们18628I35668】
作者:
本编会
出版社:
中医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明清名医全书大成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囊括了明清30位中医名家的医学著作。中医发展到明清时期,名医辈出,学派林立,在基础学科和临床各科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所以著书立说也很活跃,医学著作大量面世。医学全书【欲单购一册或几册者也请联系我们18628I35668】
作者: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本书中每个任务以典型食品的加工生产为例,介绍了食品加工生产的方法。内容包括各种食品的原辅料选择、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及产品质量标准等知识。食品加工,是指直接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和制糖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以及蔬菜、水果和坚果等食品的加工活动,以及薯类,脱水蔬菜加工,蔬菜罐头加工,是广义农产品加工业的一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