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说包括每类方剂的定义、治法、功用、适应范围、使用注意,及每节方剂的适应证、临床特点、常用药物、配伍方法、代表方等。正方有方名与出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解、运用、附方、文献摘要、临床报道、实验研究等项。小结内容是将每类方剂提纲挈领地予以综合、对比,分述类方的异同。复习思考题是根据每章方剂必须重点掌握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的能力。
作者:
邓中甲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
中医传统用药有汤、丸、散、膏、丹等多种剂型。中医的方书亦很多,可说是汗牛充栋,而关于散剂验方的专著则尚未见之。朱复南同志从医43年,长期工作在中西医结合的医疗、科研、教学第一线,对中药散剂颇多心得,并致力于发扬光大。由他担任主编,精选当代散剂验方,汇集成册,名之日《当代中药散剂验方精选》,这是一项尚未有人做过的很有意义的工作。
作者:
朱复南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7
作者:
天津市卫生局革命委员会,天津市红十字会革命领导小组
出版社:
天津市卫生局革命委员会,天津市红十字会革命领导小组
出版时间:
1969
作者:
江西省贵溪县革命委员会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卫生组
出版社:
江西省贵溪县革命委员会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卫生组
出版时间:
1969
出版后获得国家图书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这次修订,在保持原来的编写宗旨、指导思想、体例、框架、特色、结构和篇幅的前提下,弥补已发现的缺失,审慎地增加新的资料、吸收新的成果,对内容也有所增删,体例和文风得到进一步的统一。适合作为高校中文系的通用教材,亦可供古代文学爱好者、研究者参考。
作者:
袁行霈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
扉页有笔迹,少量痕迹
作者:
陈贵廷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0
附录有小儿常用针灸及推拿疗法、常用中药、常用小儿实验室检查正常值等篇章。为便于查阅,还附加了方剂索引。《中医儿科学(供中医类专业用)》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普通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编写和审定的,供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针灸专业使用。
作者:
王萍芬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7
中医儿科学荟萃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小儿养育和疾病防治的丰富经验,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中医儿科学,作为中医学的一门临床分支学科,几千年来,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逐步建立起了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目前,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高速发展与现代技术的进步,学科间交叉渗透,中医儿科学在保持其自身体系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和提高自己,开始了中医儿科学现代化的历程。
作者:
靳祖鹏
出版社: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87
参阅古代本草150余种,涉及医籍方书、经史百家有关书籍1000 余种,并广收1820-1991年的国内外有关本草中药的文献资料。1998年修订版增加了有关中药研究的新成果,改正了初版的若干错误,并将全书改为上下两卷共四册,收载中药及综合条目约40000条。后期又对全书作有删繁就简出版了《中华药海精华本》,读者可以参考鉴别。
作者:
冉先德 主编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3
作者:
江苏新医学院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79
书末附有饮片炮制通则、公制与市制计量单位的换算、药物中文正名索引和拉丁学名索引。书中附有451幅原植物(或动物、矿物)形态和药材形状插图,以便读者参照识别中草药。本书内容新颖实用,图文并茂,汇集了近年来国内外中草药研究新成果,并重点介绍了中医药传统经验术语、谚语和歌诀。中药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中国的医药院校一般都开设了天然药物这门课,讲述的内容就是中草药。
作者:
沈保安
出版社:
安徽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2
作者:
湖北中医学院教育革命组编写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71
本书1975年6月以内部资料形式首次印行2万册以来,因内容翔实丰富,具有浙南中草药特色,深受医药卫生科、教、研单位人员的重视和关注,同时也长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与好评。本书具有条理清晰、内容翔实、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等特点,可作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学习资料,供临床医药科研、教学人员及学生参考使用,也可供广大中医药爱好者学习。
作者:
温州卫生局
出版社:
温州卫生局
出版时间:
1975-06
作者:
姜思忠
出版社:
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60
书末附录有药用植物的资源调查,分类鉴定,标本的采集、压制和保存,被子植物门分科检索表,种名索引及译义等。本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较好地保持了药用植物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尤其对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介绍,非常简洁而实用,不失为一套较为理想可行的教材。
作者:
丁景和
出版社:
上海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85
作者:
郑汉臣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全书内容、收载品种、现代研究及所收集资料等方面,力求做到内容丰富,知识全面,品种齐全,充分反映其研究与生产的历史和现状。有的内容为编著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与科研成果写出,力求反映中药的有关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与新成果。尽量力求紧密地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并通过实例的具体介绍,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与普及性。
作者:
孟繁智
出版社:
贵州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
至于名物考证,以说明古今品种异同及渊源。对历代主要本草文献和本草学家分立词条介绍;对中药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名词术语,简明诠释。附有中文名称索引及药用植、动、矿物拉丁名索引。另列药物成分、药理、临床研究等词目中引用的参考文献,注明来源。收集的资料,包含古今文献,涉及多种学科,对于近年新研成果选收。全书内容丰富,不仅切合临床医疗实用,且对中医药学的教学、科研、药品检定及新药开发利用等方面,都有参考价值。
作者:
宋立人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
作者:
黄泰康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出版时间:
2001
气功疗法是通过气功锻炼来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据统计,气功疗法可治疗高血压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胃溃疡、神经官能症等慢性疾患和老年性疾病,因此气功疗法是应当提倡的,它受到我国广大人民的重视。对其机理我国正在进行深入地研究。气功之源可追溯到周秦时代的医家,它亦是祖国医学的一部分。气功在治疗方面采用一功多能,定时和不定时,有姿势与无姿势,意守点与不定点,顺呼吸和逆呼吸,静与动,补与泻等辨证施治的方法。
作者:
李和生
出版社:
山西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0
作者:
蔡少青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
邵阳地革委生产指挥组科技办卫生组编发。
作者:
邵阳地革委生产指挥组科技办卫生组
出版社:
邵阳地革委生产指挥组科技办卫生组
出版时间:
1970-12
本书是在全国三次大搞中草药群众运动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全面地总结、整理了全国中草药关于认采种养制用等方面的经验与当时有关国内外科研技术资料编写而成,是建国以来出版的第一部大型中草药工具书。它既突出了中医药特色,又体现了时代特点,充分反映了广大群众的经验和科学研究的成果,因而深受全国中医药界的欢迎。
作者:
谢宗万 主编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6
彩色图为让广大读者比较直观地识别中草药,因而在书中收载有上下册正文中相当部分中草药品种的彩色照片图。凡有彩色图的,均在《汇编 》上下册正文的相应位置注明了彩色图图号,在本书中也注明了上下册正文的中草药序号,如此可使《汇编 》上下册与《彩色图谱》密切配套,更方便读者及时进行上下册正文与彩图的对照阅读。可供广大中医药临床、科研、教学、生产者或广大药农、基层中医药工作者及中医药爱好者学习参考。
作者:
谢宗万 主编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6
版次:
2
作者:
福建省龙溪专区中医药研究所
出版社:
福建省龙溪专区中医药研究所
出版时间:
1959
探秘中华传统医学精粹,揭开祛病养生长寿之道。中国人民对中草药的探索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相传,神农尝百草,首创医药,神农被尊为“药皇”。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本草学。中药应用理论比较独特。中草药的四气五味不同,疗效也各异。
作者:
康石
出版社: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
作者:
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卫生局
出版社:
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卫生局
出版时间:
1970
多以单味药为主,药物剂量沿用1斤为16两,凡未注明者均指干品。其中标用量系以成人常用量,体弱者和小儿患者用量必须酌多以单味药为主,药物剂量沿用1斤为16两,凡未注明者均指干品。其中标用量系以成人常用量,体弱者和小儿患者用量必须酌减。。
作者:
衡阳地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卫生组
出版社:
衡阳地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卫生组
出版时间:
1970
作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政治工作组卫生小组编印
出版社:
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政治工作组卫生小组编印
出版时间:
1969
本书内容丰富,对中草药的种植、采收、制药、应用均有参考价值,简明实用、可读性强。
作者:
黄燮才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版次:
1
印刷时间:
2000-09
印次:
2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758页
《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第二集1970版印共545页,收载赣州常用中草药216种,常见疾病中草药防治处方344个(不含草药部分附方)。中草药选按药性凉寒平温排列,对应草药正名、别名、形态、生长环境、采时、用部、性味、功能、主治、用量、附方、图谱。防治处方选按预防、传染病、内儿科、外科、皮肤科、五官科、妇产科各类排列,内含疾病的病症、处方、用法、疗效。附录植物分类学常用名词解释、草药正名及别名索引。
作者:
江西省赣州专区“六·二六”卫生学校
出版社:
江西省赣州专区“六·二六”卫生学校
出版时间:
1970
伟大领袖毛主席历来十分关心劳动人民的健康,对卫生工作作了一系列极为重要的指示。在全面贯彻落实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和”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的伟大战略方针中,整理和应用单、验方的群众运动蓬勃开展。单、验方在防治疾病、巩固和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劳动人民健康的斗争中, 以及促进西医学习中医,丰富和发展祖国新医学、新药学事业中, 正在日益发挥其重大作用。
作者:
安徽省草命委员会卫生局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72
参加本手册编写的有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南京市鼓楼医院的一些教授、专家及医学博士。他们在编写中不仅结合了自己的临床经验,还介绍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皮肤病特别是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皮肤性病科逐渐成为临床工作的热门学科,医师队伍也迅速增大。临床第一线工作的医师特别是年轻的皮肤科医师及基层医务工作者迫切需要这样一本规范严谨、实用性强、便于查阅的专科临床处方手册。
作者:
徐文严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
本手册的设计对妇产科医学生、住院医师和开业医师同样有用,由富有临床和教学经验的临床专家编写,每一重要的资料都经过部门认证和临床的证实。为了反映妇产科学最新的实用标准和最新的进展,本手册列出的参考文献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背景资料。本书为中华医学会组织编写的《 中华临床系列手册 》之一,由我国妇产科著名专家参与编写。简明扼要,图文并茂,切合实际,是妇科和产科医师不可缺少的必备参考工具书。
作者:
曹泽毅 翁梨驹 主编
出版社: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8
全书理论和实践相结台,内容丰富、全面,系统而先进,力求反映现代医学最新诊疗水平,为内科全科医师、专科医师以及实习医师随时查阅指导临床实践的一部大型实用工具书。本书为中华医学会组织编写的《 中华临床系列手册 》之一,由我国内科著名专家参与编写。简明扼要,图文并茂,切合实际,是内科及全科医师不可缺少的必备参考工具书。
作者:
于中麟
出版社: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8
还介绍了上下消化道出血诊断处理原则,列于附录之中作较详尽介绍。本书是各有关专家长期从事普通外科临床科研工作的经验总结,故内容丰富系统,既包括了普通外科领域的常见病、多发病,又包括了一些疑难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同时也介绍了普通外科领域的新知识、新疗法、新动态。本书为中华医学会组织编写的《 中华临床系列手册 》之一,由北京普外著名专家参与编写。简明扼要,图文并茂,切合实际,是普通外科医师必备参考工具书。
作者:
王宇
出版社: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8
以深入浅出的方法,把深奥枯燥的金融学知识介绍给大家。其中有些章节是按逻辑的顺序划分,有些章节则是按时间和区域的次序划分。这样的编写方法,有其顾及全面的优点,但也有重复交叉的不足,我们只能尽量在编撰过程中避免不足。
作者:
宣文俊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
作者:
罗锐韧
出版社:
山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本词典词条首字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编排。首字相同的词条则按次字排列,次字亦相同的词条则按第三字排列。同音异体字的先后按 《 现代汉语词典 》 次序排列。所选词条以专业名词和常用术语为主,适当选择了一些少见但较有实用价值的词条。词条前有阿拉伯、罗马数字或希腊、拉丁、英文者,均按第一个汉字笔画数排列。适用于高等院校医药及相关专业师生及广大执业医师、执业药师、一般医务人员和关注医药卫生的普通公民学习参考。
作者:
郭健福 主编
出版社:
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4-12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1049页
字数:
1800千字
《中华本草(1-15册)》对中医药教学、科研、临庆、医疗、资源开发、新药研制均具一定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且对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第1-30卷(即1-10册)为中药,后5卷为民族药专卷(藏蒙维傣苗),第15册为贵州科技出版社出版。目录-中文名称索引、药用植动矿物学名索引、化学成分英中名称对照索引、化学成分英中名称对照索引、化学成分结构、药理作用索引、药物功能索引、药物主治索引。
作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持编纂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贵州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铜版纸
页数:
11780页
字数:
35248千字
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帮助下,对中药品种产地实际考察、药材一原植物对口采集、凭证标本制作鉴定、加工追源、原色图片拍摄等工作,对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中药材(植物基原)行了有针对性的补充完善,在此基础上整理编著2010版《药典》一部的配套丛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及原植物彩色图鉴》,是迄今首部与药典配套的药材及原植物原创性标准学术著作。
作者:
国家药典委/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铜版纸
页数:
1236页
医药学古文与之相关的古代语言知识便是医古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丹溪翁传、钱仲阳传、明处士江民莹墓志铭、扁鹊传、华佗传、皇甫谧传、东垣老人传、本草纲目六则、医案六则、黄帝内经两篇、素问注文四则、素问校诂四则、雷公炮炙论六则、医话四则、《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阅读实践(15)、伤寒论序、《内经知要》序、《新修本草》序、《黄帝内经素问注》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序等等。可供中医药类专业和中医爱好者使用。
作者:
段逸山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5
中药在治疗癌症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应用于肿瘤治疗的中药品种也越来越多。将常用抗癌中药的有效成分、药理、毒理与中药的药性等结合起来研究,对抗癌中药进行系统整理,以供临床医生参考,也可以帮助广大读者增强防癌、抗癌的药学知识。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常见、多发病之一。根据肿瘤对人体的危害不同,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恶性肿瘤又称为癌症,目前的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而居于第二位,应积极预防和及早发现与治疗。
作者:
黄燮才
出版社: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
9787555107255
出版时间:
2017
详述各种中草药原植物及药用部分的形态特征,野生状态下生长环境或栽培状况及其分布。采收季节及采收方法,及加工、炮制等加工法。收载各种中草药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活性成分。各种中草药的不同制剂,提取物或其活性成分对动物的药理作用。味性功能及主治、用法、用量等,并注意记载其毒性及禁忌等。用于治疗某种疾病所采用的传统方剂或现代临床上应用概况及民间应用的经验。 附有拉丁学名和中文名笔画、拼音索引。外书壳已掉
作者:
肖培根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
中华医药广博精深,中药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做斗争中积累起来的宝贵遗产,中药的发展记述着我们的祖先同疾病作斗争的艰辛和功绩。几千年来,中药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民族繁衍兴盛中做出巨大贡献。欲学医者先识药。中药来源广泛,繁若群星。
作者:
徐君
出版社:
中医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
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编制的第一部药典中药彩色图集,是执行药典的重要系列丛书之一,对每一种药品品种的各论注释,首先扼要介绍按临床疗效划分的药物类别、主要的药理作用和适应症、体内吸收代谢和不良反应等内容;接着介绍其合成路线或制取流程;对药品的检验项目,主要介绍其原理、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等。附录注释侧重介绍各种分析测试方法的原理与注意事项等。
作者:
(1996年版)/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出版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
ISBN:
9787535910233
出版时间:
199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铜版纸
页数:
436页
本书介绍了野菜的营养价值、毒性鉴定、食用方法,各大区可食野菜及野菜图谱和说明。文字通俗,描述客观科学,彩色图片清晰,能辨度高,真实感强,文图并茂,为广大群众和部队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野菜是指可以作蔬菜或用来充饥的野生植物的统称,也包括野生食用菌。我国是野生蔬菜利用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野菜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品种多,营养价值高,文化底蕴深厚,开发利用经济价值很大。
作者: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出版社: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89
目录:概述、药用动物及动物药、药物动物的分类、药用动物和动物药材的鉴别、药用动物考察记;各论 腔肠动物和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索引类(中·英·拉丁)。该书概述了药用动物应用的历史、品种资源、药用部位、产地采集、炮制用法等内容,还根据作者的实践经验提示了药用动物考察的理想场所,和部分名贵动物药生产实用技术,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
作者:
黎跃成
出版社:
上海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
全国组织开展了药物资源普查工作,为发掘新药和全面整理传统医药工作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为全面反映我国当代传统医药的研究成果,国家卫生部特组织全国著名的中药学专家、传统医药学专家和专业绘画家共同合作,高质量编绘出版本书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欲单购一册或几册者也请联系我们17oo1123778】
作者:
钱信忠 主编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6
祖国幅员辽阔,药材资源相对丰富,我国劳动人民以直将其作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中医中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世界医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据1983年普查统计,我国中药资源种类有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矿物80种。
作者:
陈士林,林余霖
出版社:
军事医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
装帧:
平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