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字训诂学著作,十卷,《补遗》一卷。此书编排体例一仍《释词》之旧,对《经传释词》所收一百六十个虚字,逐一进行增补,或补其未详,或补其。《释词》未收的二十三字,《释》在其《补遗》中收人,沿《经传释词》体例进行训释,有所扩大延伸,故名《经词行释》。 ——经词衍释——(清)吴昌莹著 : 中华书局1983 年[0-0-C]
(清)吴昌莹著
中华书局
八品
¥98.00
据乔治·马司培罗在《占婆史》中的“叙言”说,编撰这部书的原因,是有感于该国自从被越南消灭以后,“其遗种今散居柬浦寨及安南南圻一带;既乏联络,故于其过去之伟迹,亦久焉自忘。”为免占婆历史的研究最终变成绝学,乔治·马司培罗就着手编撰,以提供一部“叙述此民族之过去,及其宗教、政治、法律、风俗、艺术”的书籍。
作者:
冯承钧译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年代:
不详
作者:
费琅著 冯承均译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年代:
不详
“逐月事宜”是农家月令提纲,“运田地法”记载水稻和桑树栽培;“蚕务”除养蚕外,还包括丝织和六畜饲养;“家常日用”讲述农副产品的加工和贮藏知识。根据本人经验和从老农那里得到的知识,约在清顺治十五年(1658)写成本书。。 《补农书》作者张履祥(1611~1674),字考夫,号念芝,浙江桐乡杨园村(今浙江桐乡县)人。明亡后,隐居家乡讲授理学并兼务农业,世称“杨园先生”,生平事迹载在《清史稿·儒林传》
作者:
(清)张履祥 辑补;陈恒力 校点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年代:
不详
作者: 何时希编校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版次: 1 印刷时间: 1984-03 出版时间: 1984-03 印次: 1 装帧: 平装
作者: 蔡苏林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版次: 1版2印 出版时间: 2012 印刷时间: 2012 装帧: 平装
作者: 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编 出版社: 上海科技出版社 印刷时间: 1966 出版时间: 1966 装帧: 平装
作者:
中国食品公司编,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
年代:
不详
作者:
李可 著
出版社: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
出版时间:
2000
本书约撰于1161~1193年间,由其子辑成,叶适作序。全书共40卷,今存30卷。内容分为疏、策、论、表、书、启、诗、词、记、序等。主要哲学著作有《酌古论》、《经书发题》、《与朱晦庵秘书》等。该书对唯心主义理学进行了批判,阐述了唯物主义观点及军事辩证法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有一定意义。主要版本有:明闽中刊本、明崇祯癸酉台州本、清同治八年应宝时本、清光绪湖北崇文书局本、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等。
梁启超高度评价说:孙诒让“覃思十年”,“集诸家说,断以己所兴,得成《墨子间诂》十四卷,复辑《墨子篇目考》、《墨子佚文》、《墨子旧叙》,合为附录一卷;复撰《墨子传略》、《墨子年表》、《墨子传授考》、《墨子绪闻》、《墨学通论》、《墨家诸子钩沉》,各一篇,合为《墨子后语》二卷。俞荫甫序之,谓其‘自有《墨子》以来,未有此书。诚哉然也!……盖自此书出,然后《墨子》人人可读。现代墨学复活,全由此书导之。’
老子本义》上、下篇中出现援释喻老的情况,据说,魏源“潜心禅理,博览经藏”乃是道光八年(一八二八)的事情,晚年皈依佛门,这期间,并未终止对禅理的穷究。这说明,在他尚未对佛、道两家有明确、深刻认识之前,自以为佛、道两家有合,《老子本义》上下篇里出现援释喻老,等细究之后,就非常明确地在《论老子》和《序》里否定二家合。这也说明《老子本义》并非一时之作,亦非青年所作。
作者:
【清】 魏 源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年代:
不详
《交广印度两道考》,书名。冯承钧译。原为法国伯希和(1878—1945)所著《考究贾耽路程》,1904年发表。此书凡两篇,一为陆路安南通天竺道;一为水路广州通海夷道,考究两路所经过之地名。时人称其为西方汉学家名作,为研究云南历史之成就,实于云南历史叙述多有不实,方国瑜作《南宁州都督与安南都护之边界》,驳其谬误。 [1] 参考资料
氾胜之所编著的《氾胜之书》,将中国古代黄河流域普通劳动人民的农业活动经验进行总结,详细记录耕种、劳作、栽培等多项技术,体现出劳动人民的聪慧,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而闻名于世
作者:
万国鼎辑释
出版社:
农业出版社
年代:
不详
作者:
伊钦恒 辑释
出版社:
农业出版社
年代:
不详
作者:
严中平编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年代:
不详
作者:
倪倬 辑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年代:
不详
虔字训诂学著作,十卷,《补遗》一卷。此书编排体例一仍《释词》之旧,对《经传释词》所收一百六十个虚字,逐一进行增补,或补其未详,或补其。《释词》未收的二十三字,《释》在其《补遗》中收人,沿《经传释词》体例进行训释,有所扩大延伸,故名《经词行释》。 ——经词衍释——(清)吴昌莹著 : 中华书局1983 年[0-0-C]
《经词衍释》是清代吴昌莹编著的虔字训诂学著作。
作者:
(清)吴昌莹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年代:
不详
作者:
[宋元明]王祯(山东泰安东平)、陈敷(陈旉)、沈氏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年代:
不详
淏有《会稽续志》,已著录。此书《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皆不载,惟《文渊阁书目》载有一册,其本久佚。今从《永乐大典》中采撮得一百十条,别有徐邦宪《书帖》一首,及淏识语一则,乃当时冠於卷首者。又有杨楫、章颖、叶适后序三篇,及淏自跋一篇,尚皆完整无阙。谨依类排次,析为四卷,而取书帖序跋分载首末,以略还原本之旧。 宋人说部纷繁,大都摭拾琐屑,侈谈神怪。惟淏此书,专为考据之学。其大旨见自跋中。
回纥传 薛延陀传 沙陀传 二 西域诸国 高昌传 焉耆传
作者:
冯承钧译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年代:
不详
周贻白(1900~1977),男,中国戏曲史家、戏剧电影作家、戏剧理论家。能演、善编,史、论皆通,这样的剧人不多。先父全面涉及戏曲、话剧、电影,皆非浅尝辄止。一个没有什么文凭的江湖少年,在如此宽泛的戏剧领域里摸爬滚打,乃至成为书卷气十足的学者,似乎不可思议。应该说,是那个特殊的时代和先父的特殊经历造就的。二、三十年代的湖南,不仅出现了一批激进的民主革命者,也造就了一批年轻的新文化、新戏剧探索者。
《农言著实》一书系清朝道光年间陕西三原人杨秀元(字一臣)所著,清咸丰六年由其子士果刻板印行。由于当时印数很少,几乎失传。五十年代初期,幸得辛树帜先生发掘,终使其得以拯救。之后,王毓瑚先生把该书与《知本提纲》及《马首农言》这三本同是记述秦晋地区农事的古农书收编在一起,合刊本题名为《秦晋农言》
作者:
王毓瑚 辑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年代:
不详
《蒙古秘史》从成吉思汗二十二代先祖孛儿帖赤那、豁埃马兰勒写起,直到窝阔台罕十二年(1240)为止,共记载了蒙古民族约五百年的盛衰成败的历史。《蒙古秘史》与《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并称为蒙古民族三大历史著作。 [3] 《蒙古秘史》是蒙古族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创作的书面文字经典作品,198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名著。
作者:
道润梯步
出版社: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年代:
不详
王引之(1766年—1834年),江苏高邮人,清代著名学者。皆以治名物训诂著称。代表之作《经传释词》十卷,专以古文虚词为考论对象,训释经传所见虚词凡一百六十个。博搜例证,考其源流演变,尤其是对诸词特殊用法的训释,多具卓见,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虽间有武断之处,但可补《尔雅》、《说文》、《方言》诸书之缺,亦不失为一部足资参考的文字训诂学著述。
作者:
(清)王引之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年代:
不详
作者:
[清]钱谦益 撰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代:
不详
清.刘献廷笔记。全书五卷。书中记载明清杂事、历代典制,旁及地理、 水利、象纬、律历、财赋、音韵、医药等。在地理方面,不仅关心城邑、道路等“人事”,并能探索“天地之故”;即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关系;对物候的迟早,雨旸的先后,皆有所论列。又力主兴修西北水利,认为是经理天下的要务。 刘献廷(1648—1695)。献廷字继庄,别号广阳子。大兴(今属北京市)人。
作者:
[清]刘献廷 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年代:
不详
1958年中华书局根据集成图书公司本整理重印,不列卷数,分装5厚册出版发行。与《实录》详略互见。较系统反映了光绪朝的内政、外交、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大事。是一部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编年体资料长编。
作者:
清 朱寿朋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年代:
不详
徐天麟,字仲祥,徐梦莘从子,清江(今江西省樟树市)人。《西汉会要》七十卷、《东汉会要》四十卷、《汉兵本末》一卷、《西汉地理疏》六卷、《山经》三十卷。既谢官,作亭萧滩之上,画严子陵像而事之。
作者:
(宋)徐天麟著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代:
不详
作者:
岑仲勉 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年代:
不详
作者:
康有为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年代:
不详
《乐府杂录》是唐代段安节所著音乐史料论著。《乐府杂录》自序云:“尝见《教坊记》亦未周详,以耳目所接,编成《乐府杂录》—卷。”首列乐部九条,次列歌舞俳优三、乐器十四条、乐曲十三条,最后是《别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但有说无图,可能旧本已佚。此书在音乐史料方面的价有如下几点:
作者:
(唐)南卓 撰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年代:
不详
该书引述著作八百六十余种,搜集古籍中所引谚谣从上古到明代共三千三百余首,并逐条注明出于何书和有关史事。所收的一部分谚语和大部分民谣
作者:
杜文澜辑、周绍良点校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年代:
不详
作者:
邹容 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年代:
不详
作者:
(唐)封演 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年代:
不详
朱国祯(1558~1632)撰。国祯字文宁﹐浙江乌程(今吴兴)人﹐万历年间进士﹐历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新学伪经考》在广州出版后,各省纷纷翻印,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震动,1894年夏历七月,御史安维峻弹劾康有为“非圣无法,同少正卯,圣世不容,请焚《新学伪考》,而禁粤士从学”,两广总督李瀚章令康有为将此书自行焚毁,戊戌政变后,又曾两度被禁,由此可见《新学伪经考》在政治上所起的巨大作用了。
作者:
康有为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年代:
不详
作者:
徐复 著
出版社:
群联出版社
年代:
不详
是近代康有为编著的一部近代哲学丛书。1884年始作、成于1901至1902年,1913年在《不忍杂志》上发表两卷。193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十卷本。利用今文经学的公羊三世说和《礼记·礼运》中的大同思想,又吸取了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达尔文进化论,
作者:
康有为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年代:
不详
叶子奇浙江龙泉人,是元末的著名学士,明初做过巴陵县主簿。本书写于洪武十一年,正德十一年(1516)由他裔孙叶溥刊行。原稿分为二十二篇,刊行时并为八篇、四卷。内容十分广泛,从天文律历,时政得失到兵荒灾辞书等都有涉及、对动植物的形态,也广为搜罗。对元末农民起义史迹,记载最为详尽,多是其他书中不曾述及的, [1] 也透露了一些元朝的腐朽和经济情况,是研究元末明初史实的重要资料。 目录编辑 自序
963年10月至11月,当时在山东大学任教的高亨教授,与包括范文澜、冯友兰等在内的9位先生一起,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毛泽东说,他读过高先生关于《老子》和《周易》的著作;并对高先生的成绩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还说了些鼓励的话。此后,高亨教授又与毛泽东有过多次书信往来,
此书所述的清代制度,也颇有参考价值。如卷九至卷十记载了顺治二年(1645)道光二十四年(1844)历届会试和顺天乡试的主考官、会试中式人数、鼎甲姓名及掌故琐闻。
作者:
(清)福格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年代:
不详
作者:
(清)法式善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年代:
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