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衲本二十四史》为张元济广泛搜罗汇集了珍贵的宋刻善本史书15种、元刻善本史书6种、明清初刻史书 3种,订谬补脱,精心校勘,历时18载方告功成,史学界一致公认为“中国最佳全本正史”。 ※《百衲本二十四史》选用的各种版本残缺不全,乃通过许多版本相互参校、补缀而成,有如僧人的“百衲衣”,故得此名。 ※《百衲本二十四史》选用的都是时间最为古远的善本。张元济先生搜罗汇集了珍贵的宋刻
张元济 编 / 北京出版社
本书是金沙遗址祭祀区的考古发掘报告。金沙遗址祭祀区位于金沙遗址第Ⅰ区梅苑地点东北部,该地点以大量出土玉器、青铜器、金器、象牙、卜甲、石器等特殊质料的遗物为特征,这些遗物集中出土,堆积形式特殊,其埋藏形式、器物类别及组合等明显不同于金沙遗址其他地点遗物出土情形,部分遗物虽然在其他地点也有少量出土,但埋藏形式、数量、类别等有着明显的差异,且部分质料的器物根本不见于其他,如象牙、漆器、木器等。祭祀区出土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 文物出版社
虢国墓地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区北部一道略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土岭——上村岭上,发现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已经过多次钻探和数次大规模发掘,是一处等级齐全、排列有序、独具特色且保存完好的周代大型邦国公墓地。墓地出土资料众多并极具研究价值。1999年,《三门峡虢国墓(第一卷)出版。本书为第二卷。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 文物出版社
一、作者简介苏轼(一〇三七—一一〇一),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又在试进士策中讥讽朝政,下御史狱,王安礼救之。通判杭州,徙徐州、湖州。元丰间,因以诗讪谤朝政,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颖州、扬州。后又贬谪惠州、琼州。卒于常州,溢号文忠。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施元之,字德初,吴兴(今属浙江)
〔宋〕苏轼 著〔宋〕施元之 顾禧 注〔清〕莫友芝 批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海关自成立以来,一直备受各界关注。本书共收录海关相关图书九十四种、期刊四种。资料以中文为主,兼收部分日文文献。尤其集中于民国时期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组建和发展过程的调查报告与定期刊物,多与关税问题相关。不仅围绕关税自主权进行了热烈讨论,还有税则制定、度量衡、贸易统计等问题的文献资料。内容主要包括:与海关相关的法令、税则、章程、训令等;各界对于关税自主和海关问题的讨论、论述;各相关海关机构所编的报告和
郑成林 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续宋本丛书·注东坡先生诗 二卷一、作者简介:施元之(一一〇二?—一一七九?),字德初,吴兴(今属浙江湖州)人。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曾任秘书省著作佐郎,兼国史院编修,除左司谏;乾道七年(一一七一)任职衢州,曾知赣州。顾禧,字景藩,或作景蕃,吴郡(今属江苏苏州)人。少纵游任侠,后折节读书,工诗文。绍兴年间,以遗逸荐举,力辞不应,于邳村筑“漫庄”,自号“漫庄”,又号“痴绝”。施宿(一一六四—一
〔宋〕施元之 顾禧 施宿 编注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十竹斋书画谱》成书于明天启七年(1627年),分为:“书画谱”、“墨华谱”、“果谱”、“翎毛谱”、“兰谱”、“竹谱”、“梅谱”、“石谱”共八种,每种四十幅,一书一画。其中有胡正言自己的书和画,也有临摹前辈画家如赵孟頫、沈周、唐寅、文征明、陈淳等,更多的是他的书家、画家朋友的作品。《十竹斋书画谱》在当时可谓是鸿篇巨制,影响甚大。 《十竹斋书画谱》面世后,引起很大轰动,各种翻刻、效仿、流传甚多。本次
胡正言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1. 本书整理影印日本金泽文库旧藏《春秋经传集解》。原本今藏日本宫内厅,为稀见的域外汉籍传世精品。2. 本书全书共10册,所影印的金泽文库本《春秋经传集解》是现存《左传》抄本系统的文本中硕果仅存以唐抄本为祖本的30卷足本,具有极其重要的版本校勘价值。3. 本书影印的金泽文库本《春秋经传集解》在中国读者当中有着比较“传奇”的名声和经历,以往均是间接使用,中国读者长期没有见过此书原貌。此帙从被世人广泛
[晋]杜预 注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为《永乐大典》卷2268-2269、7391-7392,共计两册。此两册《永乐大典》于2020年7月在法国巴黎拍卖会上出现,由中国浙江私人收藏家拍得。两册均为嘉靖写本,包背装,保存较为完整,品相较好。卷2268-2269为模字韵湖字册,内容为湖名;卷7391-7392为阳字韵丧字册,内容为国恤,即帝后之丧。此前未见著录于相关书目,也从未影印出版过。此两册四卷与国家图书馆藏湖字、丧字册均相连,并
解缙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知止斋日记》所记的是作者亲身经历,见于邸报、上谕、廷寄或奏阐,从与人交谈或往来书信中获得的信息。翁心存是清代道光、咸丰两朝名臣,日记除记述事实外,还发表自己的看法或主张。通过日记的只言片语,虽非系统论述,却是片段式真实史料,为清史研究之一手资料,当可征信,研清史者或可细细考究。翁心存是清代道光、咸丰两朝名臣,道咸两朝政治、经济、军事、科举、礼仪、吏治等,皆在他留存的《知止斋日记》手稿中有所反映。
翁心存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王继香(1860-1925),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清光绪十五年进士。字子献,号止轩,醉颠。善金石、篆刻。官河南开封知府。著有《越中古刻九种》、《醉庵砚铭》。是书收王继香同治六年至九年、光绪二年至三十一年日记。将王继香存藏于国家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绍兴图书馆三馆日记合璧整理出版。是书为王继香日记目前较为完整的整理本。近年来学界日益重视对学者日记的整理研究与利用,此书纳入日记丛刊,丰富丛刊系统,同时
王继香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翁曾翰所写日记手稿,名“海珊日记”,现存九册,藏于国家图书馆。其日记除记日常起居外多记宫中闻见,如清廷各种仪注(入值、迎驾、丧葬等)、京城建筑、科考等,记赴任、出巡、进京觐见等事宜。所记或为作者亲身经历,或见于邸报、上谕、奏章,十分详细,对研究晚清历史以及常熟翁氏家族有重要参考价值。只言片语,虽非系统论述,却是片段式真实史料,为清史研究之一手资料,当可征信,研清史者或可细细考究。《海珊日记》藏于国
翁曾翰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蒙旗扎萨克衙门档案是研究清、近代蒙古社会历史与文化的重要史料,同时也是蒙古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清、近代内蒙古各蒙旗扎萨克衙门档案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并不多。在内蒙古东西部各蒙旗中,除了阿拉善旗扎萨克衙门档案外,当数准格尔旗(即清代称鄂尔多斯左翼前旗)扎萨克衙门档案保存的较为完整。在内蒙古档案馆保存的准格尔旗扎萨克衙门档案,从乾隆四年(1739年)的第一份文书到民国时期,共计9
本书编委会 / 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我国对地方文献尤其是诗词文赋等文学作品的搜集汇编有着良好的传统,至明清两代,各地州府县镇积极整理当地艺文,产生了大量的地方诗文总集。民国战乱频繁,但地方文献整理之风未衰,直到现在,各地仍在不遗余力地搜集地方文献。有鉴于此,编者将明清时期稀见的地方诗文总集63种汇为一编,涉及14个省市地区,数百县镇,可以补充别集之不足。这些珍稀文献的汇编出版既能为今人重编地方艺文提供文献资料,也能为地方文献和文学研
编委会 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明末胡正言编印的《十竹斋书画谱》是一本书画册,兼有讲授画法供人临摹的功能。分为书画、墨华、果谱、翎毛、兰谱、竹谱、梅谱、石谱八大类,收入他本人绘画作品和复制古人及明代的名作三十家。每谱中大约有20幅画,都配有书法极佳的题诗词,共180幅画和140件书法作品。此为明崇祯六年(1633)南京胡氏十竹斋彩色套印本。《十竹斋书画谱》自万历己未(1619年)第一谱《书画册》起,至崇祯癸酉(1633年)第八谱
(明)胡正言编印 / 华龄出版社
本书系山东大学图书馆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是《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系列丛书之一种,收录该馆藏1912年以前古籍16000余条,著录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批校题跋、册数、存卷等多项信息。书后还编制有书名笔画索引,以便读者使用。 本书是《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系列丛书之一种,该丛书是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的阶段性成果,旨在摸清家底,揭示馆藏,反映古籍的基本信息,为古籍保护和利用工作提供依据
山东大学图书馆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本書由著名史學家楊天石研究員與近代舊體詩詞研究專家李遇春教授共同主編,主要收録晚清至民國時期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具有一定社會地位及影響力的人物創作的舊體詩文集,總計606種,涵蓋詩集、詩稿、詩抄、詩録、詩存、文集、文鈔、文録、文稿、文存、雜稿、叢稿、全集、遺著,等等。成書或刊刻時間主要集中在一九一二至一九四九年間,其中絶大多數爲綫裝書,有刻本、稿本、鈔本、鉛印本等,具有重要的資料價值。
杨天石 李遇春 主編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本书为民国时期东北经济史料的汇编,记载并保存了民国时期东北经济发展的历史面貌。共成书十五册,主要收录民国时期出版的记载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各类文献九种,涵盖研究专著、调查录等,按出版时间先后进行排序。内容除了文字外,还包括各式图表等。当时参与编撰人员主要为中日两国相关研究人员和经济机构等。本丛书内容全面,信息量大,涉及民国时期东北铁路运输、资源分布和开采、人文地理、农业、工业、商贸等各个方面
《民国时期东北经济史料丛书》编写组 编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药师经》,全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由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为中文,是大乘经典之一。本文为弘一大师手书经典。弘一大师,俗名李叔同。书法是李叔同毕生的爱好,青年时致力于临碑。他的书法在出家前,书体秀丽、挺健而潇洒;出家后渐变为超逸、淡冶,晚年之作,更加谨严、明净、平易、安详。本书选用上等手工泥金宣纸印刷,蓝色织锦包首,为收藏精品。
弘一 / 中国书店
古代骈文集有注释和评点的文献中,有侧重于注释的,也有侧重于评点的,有评注共存一书的,评注共同构成完整的阐释文本体系。骈文注评从细微处的字句考释赏析入手,通过文本的细读品鉴,由关注文本字词解释,布局章法,上升到文本的审美评价。评注是古代骈文集的一个重要阐释现象,体现了评注者的骈文观、批评观及审美趣味,体现古代骈文理论的发展,不仅为骈文作家作品研究提供了丰富文献资源,也是研究骈文传播和接受史的重要材料
锺涛 郭英德 主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选目以《四库全书》为限。近现代以来,大型综合性丛书层出不穷,但论选目之公允精当,仍然首推《四库全书》。绝大多数重要的传世文献均被收录其中,且经统一校订、解题、传抄,以之为基础,足够选出一套体例整齐、品种完备的精品丛书来。版本以文津阁本为据。文津阁本是专供御览的北四阁本中较晚抄成的一部(竣工于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也是目前唯一一部原架、原函、原书一体完整存放的《四库全书》。该本曾由总纂官纪
[清]爱新觉罗·永瑢 [清]纪昀 / 岳麓书社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该书共十二册,载录从1354年至1894年共540年间朝鲜与中国明清两代相关的史料,内容包括中朝两国的政治经济联系、朝贺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记载以及朝鲜使臣对明清政治观察等方面的资料,内容丰富,可补中国史料之不足,乃明清史与中朝关系史研究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
吴晗輯 / 中华书局
戏单,是观剧指南,使看戏者一目了然剧情、剧中人物扮演者、主胡、主鼓、主要的伴奏者。北京梅兰芳纪念馆藏品中,存有一大批戏单。本书将北京梅兰芳纪念馆所藏梅兰芳先生历年来搜集、珍藏的晚清民国年间的戏单加以整理编辑,以原貌彩印出版。全书收录戏单1100种左右,既有设计精美的抄写戏单,也有简洁朴素的印制戏单。这批戏单生动的反映出晚清民国时期戏曲舞台上的演出剧目和大受欢迎的戏曲艺人名单,是进行晚清民国戏曲研究
秦华生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中国书店藏元刊本《静修先生文集》,一函六册,元至顺年初刻本。 《静修先生文集》是元代北方大儒刘因的文集。刘因(1249—1293),字梦吉,河北雄州容城人。其颇为欣赏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故号“静修”,所刊行文集也称之为《静修先生文集》。中国书店所藏《静修先生文集》书中分别钤有“佩德斋珍藏印”“双鉴楼”“傅沅叔藏书记”“松江沈氏均勘校藏金石书籍善本印记”“耽书是病缘”“江安傅增湘沅叔珍藏”“傅熹
[元]刘因 / 中国书店
《韵语阳秋》是中国诗歌评论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的专著,评论和记录了宋及宋以前的诗人流派、意旨主张等。现存世的为宋刻孤本,字体似欧亦柳,笔划疏朗,精湛妙绝,是宋刻中的无上精品。本书以此为底本影印,价值颇高。
【南宋】葛立方著 / 凤凰出版社
王福庵印稿全集王福庵 著周建国、戴丛洁 编西泠印社出版社ISBN 978-7-5508-3936-6开本:635mm×965mm 小8开定价:2480.00元(一函五册)此次秋水斋金石丛刊之《王福庵印稿全集》一共五册,集上图藏本《福庵印稿》78册内容于一身,收录印章数量体量庞大,因此在美观的前提之下,对印章进行了一些排布,一页纸张收录多枚印章,增大利用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性价比。前四册均是原大原色高
王福庵 著 / 西泠印社出版社
《近代汉语官话方言课本文献集成》辑录了大量珍藏于各文化机构的官话方言课本,涵盖一般语言教学以及职业用语教学等多个领域,除个别无法考证年代者,其余课本年代大多在1700年至1945年间。《集成》以刊印本为主,作者大多数为汉学家。文献所使用的文字以汉字、日文为主。这批文献所记录和研究的方言以北京方言及东北官话方言为主,兼有其他官话方言。其口语程度高,内容较为丰富,包含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研究清末及民
余跃龙 编著 / 商务印书馆
《近代汉语客家方言域外文献集成》辑录了珍藏于域外教会档案馆、大学图书馆等机构的客家方言文献71种,有刊印本、手稿本,年代在1860年至1948年,包括客家方言圣经译本、辞书、读本、教程和论著等多种题材,编写者有传教士、汉学家。涉及的外文有德文、法文、英文、荷兰文、马来文和日文等。文献所记录和研究的客家方言涉及广东、香港、福建、台湾等我国的多个省区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多个地点,是研究
庄初升 编著 / 商务印书馆
《近代汉语官话方言域外文献集成》辑录了大量珍藏于各文化机构的有关汉语的文献,其编著者多为西方较为知名的汉学家,如儒莲、卫三畏等。《近代汉语官话方言域外文献集成》内容涵盖多方面,包括文言文语法、汉语词汇、汉语语音;设计面很广,包括汉语文言教学、辞书编撰、专业领域汉语教学等内容。《近代汉语官话方言域外文献集成》集中展现了早期西方学者研究汉语言文字学的成果,以及他们对于汉语的认识。不少内容对于汉语本体研
郭利霞 编著 / 商务印书馆
《明清以来闽方言文献集成》是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重大项目《明清以来中外濒危中西文闽方言文献发掘、集成与研究》阶段性成果《明清以来闽方言文献集成与研究》中的文献集成成果,拟影印或重版150种中西闽方言文献,13种文献构成一辑,预计出版12辑。本次出版《明清闽方言文献集成》(第二辑),共13种文献:《雅俗通音》《厦语易解》《翻译英华厦腔语汇》《厦门方言英汉辞典》《厦门音的字典》《厦门音新字典》《厦门话
马重奇 主编 / 商务印书馆
《明清以来闽方言文献集成》是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重大项目《明清以来中外濒危中西文闽方言文献发掘、集成与研究》阶段性成果《明清以来闽方言文献集成与研究》中的文献集成成果,拟影印或重版150种中西闽方言文献,13种文献构成一辑,预计出版12辑。本次出版第一辑,共13种文献:《西班牙-华语辞典》《汉西字典》《漳州话语法》《增补汇音妙悟》《拍掌知声切音调平仄图》《汇集雅俗通十五音》《增补汇音》《渡江书十五
马重奇 主编 / 商务印书馆
此书共有四图,以元亨利贞排序。第一图为九龙山人王绂制,第二图为履斋写,第三图为吴珵写,第四图则为张宗苍所补绘。乾隆南巡时,在惠山寺竹炉山房品茶和观赏竹炉图轴,与随驾大臣诗文唱和,一并归入卷册,赐寺僧收藏。郑振铎《西谛书话》:“惠山听松庵竹垆图咏,清吴钺辑四集一册清乾隆二十七年刊本,友人某君为余得此本于平,附图四幅,极精良可喜。乾隆三次南巡,皆经惠山,曾题此卷。诸画为秦文锦所临,书简者则为吴心荣,均
【清】吴钺 邱涟 / 文物出版社
1.苗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原居住于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主要聚居于我国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历代有关苗族等西南少数民族的历史文献众多,其中有关我国西南云贵川地区百苗彩绘图说类文献最具特色。2.百苗图产生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封建国家强盛时代。图说反映了各族人民生产、生活场景,人物刻划生动自然,衣着服饰、山石树木、屋宇桥梁等通过不同色彩点染勾绘,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3. 有鉴于此类图
李闻杰 / 巴蜀书社
1.谢无量治学领域与研究范围贯通经、史、子、集,覆盖经学、文学、史学、哲学等诸多领域,涵括国学、西学、佛学三大学术体系,对马克思主义亦有涉猎和探究,堪称一代学问大家。 2. 本书涵盖谢无量出版著作二十八种,又收其自写诗卷稿本四种,此外,晚清民国期刊所刊载其著述及友人与谢氏相关作品,亦加整理收录,全编影印发行,相信能对谢无量其人其作与近代蜀学之研究有所帮助。 3. 谢无量出生于四川,一生对家乡始终抱
蔡竞 / 巴蜀书社
本书是对1910年以前中医有关药物学的古籍的一次全面系统整理和汇编,按经纬目交织的编纂体例进行整理,力图反映中国古代传统药物学的全貌和发展脉络。根据学科特点,分设药学通论总部、人物典制总部、药材总部、药性理论总部、药物总部。本书具有很强的文献研究和临床参考价值。
中华大典编委会 / 巴蜀书社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精选梁启超晚年著名作品手稿共七篇,加以影印。包括:《先秦思想家小传》《情圣杜甫(五月二十一日为诗学研究会讲演)》《教育家的自家田地》《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八月二十日在南通为科学社年会讲演)》《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梁启超致王国维书信(五通)》《学问独立与清华第二期事业》。为使本书更有书卷气,采用传统筒子叶线装形式,别具特色,装帧精美,用料讲究,一函二册。总之,本书是一部值得阅读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本书稿为河南马建国先生私家藏品,包括造像题记和造像碑两部分,一品(图)一释一说明,说明本造像的雕刻年代、所在位置及行款格式、书法特征等,释文文字较少。造像题记部分共收录龙门造像题记348品、巩县石窟寺造像101品;造像碑共收录85品,一品一释,释文略多。本书所收龙门石窟及巩县造像碑、造像题记比较齐全,部分作品还是首次出版面世,具有较高的史料研究价值和书法、绘画诸方面的参考价值。
马 建国 主编 / 广陵书社
2023年6月,《沈曾植遗墨集》正式出版。此书是寐叟逝世100年来首次对其诗文、公牍、杂钞、橅古等遗稿集结出版。本书的问世,对于长期关注沈曾植学术与书艺的同道,可谓盛事。沈曾植以一代“硕学通儒”蜚振中外,他的这批手稿,密密麻麻,涂涂改改,显得生动而自然。“古之学者为己”,书法俨然成为一种超越艺术的东西。书法之于中国传统文人的人生意义,如欧洲的音乐之于欧洲人的人生意义,是生命的诠释,亦是心性的流露。
戴家妙 / 西泠印社出版社
汉斯·冯·阿尼姆(Hans von Arnim)(1859年9月14日 – 1931年5月26日)是德国-奥地利古典语言学家,专门研究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 本书是汉斯·冯·阿尼姆编辑的早期斯多亚学派早期作品的合集。1903年-1905年发表了3卷,1924年又增加了一卷索引,共计4卷。
【德】汉斯·冯·阿尼姆 编 / 上海三联书店
口传文化采取的是口传心授的方式,付诸文字的少之又少,故弥足珍贵。该汇典以5万多则藏族民间的口传文化资料,表现藏族民众常见、重要的精神生活和交往方式,全方位抢救整理了濒临失传的藏族民间口传文化的全貌。书中广罗原创摄影师有关藏族人物、劳动场景、淳朴民居、藏区风光的高质量图片,藏汉对照、全彩印刷,每一书页都具备明信片的精致。它将藏族文化世代相传的精神食粮用通俗、美观的形式呈现,不论资料的完整性,亦或内容
洲塔 主编 / 甘肃文化出版社
江苏历代方志全书·小志部·儒学书院(全4册)32009787550633209江苏历代方志全书·小志部·官署厂局补(全2册)16009787550633216江苏历代方志全书.省部(全49册)392009787550622791江苏历代方志全书.苏州府部(全99册)792009787550623170江苏历代方志全书·小志部·盐漕河防(全31册)248009787550633230江苏历代方志全书
本社编 / 凤凰出版社
本书为《江苏历代方志全书》之一种,49册,收录历代江苏省级方志,含《嘉靖南畿志》、《康熙江南通志》、《乾隆江南通志》、《民国江苏通志稿》、《民国江苏备志稿》、《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等,记载了自明代嘉靖至民国时期江苏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通等各方面的详细资料,对于江苏的历史、方志、政治、人文等领域的学科研究,有极大的帮助。
(明)闻人诠等修 ;陈沂等撰 / 凤凰出版社
《洪武南藏》又称《初刻南藏》,是明朝四部大藏经中初版本,始刻于明洪武五年南京蒋山寺完成于洪武三十一年,存于天喜寺!全藏点校严谨,刻工精良,千字文编次,天字到鱼字,1600部7000多卷,相对于宋版《碛砂藏》多收入了禅教诸宗的语录著述,更加完美!同时开启了后来刻藏的方向,在中国大藏经雕刻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惜乎!永乐六年天禧寺大火,版片毁于一旦,因该藏存世仅十年,相比于流通较广的明《永乐北
仝胜斌 / 中国书店
御制《乾隆大藏经》为清代官刻汉文大藏经共印行150余部。自宋至清,木刻汉文大藏各代频出,唯有这版御《龙藏》经版保存至今,其印本完整者亦极鲜见,因此,它在世界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今仅存一部珍藏于故宫博物馆。 现以宣纸、折页的方式装帧重新印行了这套御制《乾隆大藏经》,让更多人能够一窥乾隆版大藏经的真貌,既方便大德护法翻阅诵持,又方便保存时间久远。 此次印制御制《龙藏》全藏
河北省佛教协会 主编 / 东方出版社
《大藏经》是佛教典籍丛书,是将所能搜集到的佛教典籍汇集编成的全集,又名一切经、契经、藏经或三藏,内容包括经、律、论,后又增加了有关经、律、论的注释和疏解等“藏外典籍”,成为卷帙浩繁的四大部类,是研究佛学、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翻译工作的重要文献资料。本次影印出版的《乾隆版大藏经》为清代官刻汉文大藏经,亦称《清藏》,《龙藏》,是我国历代官刻大藏经极为重要的一部,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全藏
河北省佛教协会 主编 / 东方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