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王陵(16开平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编
文物出版社
2006-05
全新
¥135.00
华南考古2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 编;全洪 主编
文物出版社
2008-10
全新
¥135.00
作者:
(汉)刘向编著,石光瑛校释,陈新整理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ISBN:
9787550638716
出版时间:
2023-02
《海峡两岸中华古籍保护论著提要》编委会 著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保定市图书馆 著;保定市图书馆 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江西省萍乡地区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编委会 编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汉广陵国玉器》精选出土玉器130件(部分配有纹饰拓片),并酌情收录少量随葬的玉器代替品玻璃器,展示了汉代玉器的独特风貌。
作者:
徐良玉 著;扬州博物馆、天长市博物馆 编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14712
出版时间:
2003-01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海南丘濬故居修缮工程报告》分为序篇、研究篇、修缮篇、附录等部分。除了文物保护技术和文物保护理念等专题,我们还对丘浚生平事迹、文物价值评估、保护管理目标、建筑设计方法、营造尺度模数、工程出土遗物等问题作了初步研究分析,力求写出新意。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颁布之际,经过共同努力。
吴锐 著 / 文物出版社
《东来第一山——保国寺》进一步了挖掘了保国寺的文化内涵,是至今对保国寺古建筑群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诠释最为全面、学术水平最高的一部权威专著,为明确保国寺大殿在古建筑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奠定了基础。全书分为研究、保护、文献三部分,是在一系列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编著而成的。书中还配有绘制精美的实测图和细致入。
宁波保国寺文物保管所 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 文物出版社
《广西铜镜》以图册形式展示战国至民国时期广西现存古代代表性铜镜232面,介绍其类别、年代、尺寸、形制、收藏地以及铭文等。
黄启善 著;广西自治区博物馆 编 / 文物出版社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编 / 文物出版社
经过两年筹划,《运河古韵翰墨集》出版了。 张原先生为弘扬运河文化,殚精竭虑,凭自己的信誉与威望,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百余名书法家献墨宝,内容多为元、明、清历代文人墨客赞誉通州的优美诗篇。此百余幅书法精品,曾有人欲出巨资收藏。张原先生却将其无偿捐赠给家乡——通州档案馆,并欲在通州筹建运河文化碑廊。古稀老的惓惓赤子之心令人敬佩。
通州区档案馆 编 / 文物出版社
藏王陵位于拉萨市东南,琼结县城对面的木惹山上,是公元七世纪至九世纪历代吐蕃赞普的墓葬群,方圆达3公里,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载,该墓葬群应该有13座,但现明显可见的仅3座,均以土石夯结而成。墓陵形制均为方形平顶,大小不一,排列无序,多数高达10米,经长期风雨剥蚀,酷似土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编 / 文物出版社
东莞市政协、东莞市可园博物馆、东莞市博物馆 编 / 文物出版社
本书共收录了150件文物精品,编者在编选时,力图做到种类丰富、主题突出。细细品味,不难发现,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时代跨度较大。既有史前时期先民的文化遗存,如新石器时代的玉人、石钺等,也有商周时期直至明清时期的陶器、瓷器、青铜器、漆木器、玉器等文物精品,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部图像化了的马鞍山市文明发展史。
王俊 / 文物出版社
本书是一部反映河北柏乡古代碑刻文物保护情况的专著。它全面、客观地记录了辖区内古代碑刻遣存数目和保存现状。重点介绍工兀、明两代具有较高书法艺术价值的五通名碑,并精制扬本印刷。其中趟孟俯、董其昌书丹题碑为本书一大亮点。同时对多年来发现的碑石、墓志、区额等进行了详实著录。书中诸多资料的公布与发表,为后人保护和研究这些文物史料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材料,有助于弘扬当地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柏鄉县人民政府 著 / 文物出版社
《商周图形文字编》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俗典籍研究中心资助立项。此书是著名文字学家王宁教授的弟子经数年的收集、研究、整理编写而成。全书将商周时期的图形文字尽可能全面的加以收集鉴别,取其精品集于一编。这不但是古文字学习和研究的重要资料,也是书法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对象。此书的编纂成功,得到了文字学界专家的广泛好评,她的面世,文字学界和书法界将获益匪浅。
王心怡 著 / 文物出版社
本文集主要是对以广东为主,兼及广西、海南,及福建、台湾和南部地区考古的研究,文章有《中国广西与越南的贝丘遗址及其文化关系》、《南越国时期两广车马器殉葬初论》等。
作者: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 编;全洪 主编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24254
出版时间:
2008-10
本书选录了谢老在国家文物局工作的六十年间,为促进我国文物事业发展所写的约八十篇文稿及函件,并附有各报刊对他的专访等,时间从文物局的初建到2009年。谢老是我国多项重要文物法律、法规和文件的主要执笔人、我国第一部文物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主要起草人。本书收录了他对《文物保护法》所写的释文及有关的论述多篇,展示了他对我国文物法制工作的开拓性的贡献。
彭卿云 主编 / 文物出版社
陈羽,生于1968年,广东省雷州市人,副研究馆员。现任广东省肇庆市博物馆、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馆长。曾承担《端砚春秋》、《叶挺独立团史迹》、《禅宗六祖惠能》等陈列设计,主持社科课题《肇庆市城区骑楼街保护与利用》。发表叶挺独立团、地方历史和端砚文化论文20余篇。
陈羽 著 / 文物出版社
《19-20世纪俄罗斯远东南部地区考古学:主要作者生平及著作目录索引》内容包括有滨海地区、阿穆尔河沿岸考古学专著与多层遗址报告、旧石器时代及其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新石器时代、古金属时代、中世纪时代、17世纪俄罗斯居民遗存等。
H.A.克柳耶夫、余静、冯恩学、李有骞 著 / 文物出版社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笔端变化鼓舞,又右军之兰亭也,圣而绅矣。海内赏鉴家愿望一见不可得,余辱问卿知,凡再三见,幸之矣。本书收录此作品以供读者欣赏。
许礼平 编 / 文物出版社
本书所收录的名家手泽,创作时间从明末到清末,跨度约三百余年。其中收录了许多具有全国影响力、彪炳艺坛的书画家,包括万寿祺、赵备、宁曹、包世臣、郑燮、边寿民等人的翰墨。
淮安市博物馆 编;孙玉军 主编 / 文物出版社
《怀宁考古记——基于“三普”调查的发现与研究》主要由参与怀宁县“三普”工作的普查队员编写,是一本以三普调查材料为基础,并综合了以往材料的学术性著作。全书共分五章,第一、二章系统介绍了怀宁县的文物工作史以及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第三章按照“三普”调查分类方法,逐一重点介绍了“三普”工作取得的成果;第四章,主要以孙家城遗址为核心的大沙河流域先秦遗址的区域系统调查材料为主。
怀宁县文物管理所 编 / 文物出版社
《南阳牛王庙汉墓考古发掘报告》收录了墓葬与发掘清理的基本情况;墓葬的类型分析;出土主要遗物的型式分析;随葬陶器组合分析;墓葬分期与年代;南阳牛王庙墓地墓葬统记表等内容。《南阳牛王庙汉墓考古发掘报告》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赫玉建 著 / 文物出版社
黄晓伟主编的《朝阳文物志》为记述北京市朝阳区文物事业发展的志书。记录内容以行政区划内的文物遗存为主,兼及相关的人物史事和文物博物馆工作。依次为概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代墓葬、古代遗址、古代建筑、石刻、近现代遗迹、馆藏精粹、博物馆、文物市场、文物管理、朝阳区文物工作大事记及附录。文物涉及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其内容较全面地展现了北京朝阳区文物的特色。
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委员会 编 / 文物出版社
本图录是淮安市博物馆藏清代扇面书画精品选集,收录的扇面作品近100件,有折扇和团扇两类,内容包括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等,作者有淮安本地的,也有异域来淮的,有专业书法家,亦有达官显贵和文人士大夫.具较强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淮安市博物馆 编 / 文物出版社
为集中展示谷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了解谷城历史文化的平台。时值谷城县博物馆免费开放之际,我们从馆藏品中遴选了180余件珍贵文物,并选择了谷城古建筑集大成者的几处地上文物汇编成《谷城文物精粹》图集。本图集由谷城县博物馆编著,基本上反映了谷城县博物馆半个世纪以来文物收藏、保护、研究的成果,但愿能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同时,我们以此书奉献给关心、支持谷城文物。
李广安 / 文物出版社
中国先秦史学会、《析城山文化丛书》编委会 编 / 文物出版社
《南阳一中战国秦汉墓》所涉及的墓葬资料,发掘工作于2001年2月8日至2001年11月6日,分两期,历时8个月完成。发掘区位于原陈棚村的东北部,现建设东路与滨河路交叉口西北部,该处原为蔬菜地。南与书香水岸住宅小区相邻,北与阳光海岸住宅小区相邻。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 / 文物出版社
任晓燕主编的《再现文明:青海省基本建设考古重要发现》精选了青海省近40年配合基本建设而进行的考古发掘32处,概述了每处发掘获得的成果及重大意义,再现了这一地区史前时期和历史时期的文明。并配以发掘现场照片、出土重要文物等。图文并茂,是了解青海省基建考古成果的重要窗口。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 / 文物出版社
2007年2月至2010年底,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史博物馆对南京大报恩寺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在整个发掘过程中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既包括明代建筑构件,也包括种类丰富的各类佛教供养器物,另外还发现了乳香等宋代香料以及放置香料的香囊、香盒等器皿。
南京市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 编 / 文物出版社
湖北省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报告》作为湖北长城资源调查的科学汇总,凝聚了湖北长城保护者历年来的心血和智慧,是集体劳动的结晶,该书从专业性、知识性和普及性的角度,以翔实的内容,凝练的文字,精美的图片,准确、全面地介绍了湖北长城资源保护和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湖北省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报告》采用传统的文物调查手段和方法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了地理信息技术和现代科学测量手段。
沈远跃 编 / 文物出版社
《传承与展望:发布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作为记忆过程的文化遗产、关于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策略的点滴思考、真实性标准和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在大运河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现代仪器分析与文物保护等。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编 / 文物出版社
《大葆台汉墓文物》介绍了,北京大葆台一、二号墓,是目前北京地区考古发掘规模最大、十分豪华的两座汉墓。墓室的中心是梓宫、便房、黄肠题凑。使用“梓宫、便房、黄肠题凑”者“天子之制也”。据《汉书霍光传》中注释黄肠题凑说“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向内,故曰题凑。”据考证这是西汉广阳王刘建和王后的陵墓,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白岩 著;雷淼 译;郑华 摄影 / 文物出版社
《沂南北寨汉墓画像》沂南北寨汉墓画像拓片为基础,参考曾昭□先生主编的《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同时结合实地踏查和摄影记录相比对,朱华同志承担了线图的绘制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像阴线刻线条细腻,但是因为石面崩缺,导致很多地方无法完整的表现。
郭思克 编;阮浩 摄影 / 文物出版社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编 / 文物出版社
《时装首饰的美好年代》在回顾了随着工业发展和新材料涌现,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时装首饰从兴起、繁盛到余响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又对主要时装首饰品牌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结合名人时事以讲故事的口吻娓娓道出,读来简明而有兴味。
丁文萱 著 / 文物出版社
《中国古代家具用材图鉴》一稿不知读了多少遍,实则是因为先生反反复复在修改,甚至在旧疾复发的病痛中依然在工作,找来老工匠、专家座谈,一节一节将稿子念给他们听,请他们提出问题、讨论,再删改、增补。定稿前两天,先生找到更能说明“紫檀工”的实物,立刻安排拍摄又重写该章节的内容,*终呈现给读者这一部解读中国古代家具用材的著作。
周默 著 / 文物出版社
敦煌石窟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敦煌文物是无价之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敦煌古代工匠研究》是本研究敦煌古代工匠的专著。《敦煌古代工匠研究》研究与史料并重,全书分为研究篇和史料篇两部分。研究篇以敦煌地区出土与古代工匠相关的文书资料为基础,结合工匠创作的伟大作品――敦煌壁画和塑像等,对敦煌古代工匠的基本情况、敦煌工匠与敦煌艺术的关系、敦煌工匠所蕴含的民族精神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史料篇按照良工巧匠。
马德 著 / 文物出版社
二十余年来,航海考古学会(Nautical Archaeology Society)是水下考古实践的领导者。通过提炼原理和提供实践指导,这《水下考古(原理与实践之NAS指南 第2版)/*****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译著系列》将能让读者从构成我们所生活世界的丰富水下文化遗产的参与活动中获益多,而且是以负责的方式。
水下遗 著 / 文物出版社
作者:
(春秋)孙武撰(汉)曹操等注
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ISBN:
9787501381760
出版时间:
2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