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卫生志
舟山市普陀区卫生志纂委员会 编
方志出版社
2012-10
全新
¥136.00
苏诗补注(全二册)
[清]查慎行;王友胜
凤凰出版社
2017-10
全新
¥135.50
作者:
西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
出版社:
方志出版社
ISBN:
9787514420319
出版时间:
2016-08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来凤县人民代表大会志》编纂委员会 编 / 方志出版社
作者:
《四川卫生健康年鉴》编纂委员会 编
出版社:
巴蜀书社
ISBN:
9787553122069
出版时间:
2018-10
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编 / 方志出版社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年鉴》编委会 编 / 方志出版社
《丹霞集:考古学拾零》为严文明先生近年论文集70余篇,内容涉及考古学科建设、人与自然、早期中国、学术论稿、学术研讨、考古忆往、怀念师友、祝贺与期望、书序、访谈录等十部分。其中涉及考古学理论与方法、早期中国、聚落考古等。
严文明 著 / 文物出版社
《明韵》*部中,“明韵”与“家青制器”各占一半,《明韵(Ⅱ田家青设计家具作品集)》则以“家青制器” 为主,采用书画长卷之势,卷前语为引首,分为六个章节,卷终以钤章收尾,共收入木器作品35件,鸿篇巨制如大榻、画案,文房掌玩如镇纸、笔插,朴雅清新如桌凳屏架之类,*考验雕工的如“向清宫造办处致敬”等诸品,一一随卷展开,是作者近十余年来制器汇览,也是其探索木艺传承创新的实录。
田家青 / 文物出版社
作者:
深圳博物馆 编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82612
出版时间:
2023-12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望山竹简出自望山墓地中的一、二号墓。望山墓地是楚故都纪南城外重要的楚国墓地之一,位于今湖北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裁缝村境内。曹家岗楚简出土于湖北黄冈曹家岗5号墓。竹简出自边箱的一件竹笥内,共计7件,保存完整。图版采用《湖北黄冈两座中型楚墓》中的照片,红外影像由“楚简综合整理与研究”项目课题组摄取。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冈市博物馆 编 / 文物出版社
作者:
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
出版社: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
9787556309191
出版时间:
2023-10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作者:
郭凤岐
出版社: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
9787556305353
出版时间:
2019-12
版次:
1
装帧:
平装
《蚌埠文博》是由蚌埠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管,蚌埠市博物馆、中国社科院淮河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办的文集,拟请在专业领域有显著地学术研究成果、做出突出贡献、有较高影响力的专家进行撰稿,是一本集文物、历史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等多学科、多领域于一体的综合性文集,是面向文博、考古工作者和相关专业同仁的学术性读物。 本书为第三辑,收录文章27篇,涉及蚌埠博物馆贞观馆藏文物、探索文博工作研究、大禹文化。
季永 编 / 文物出版社
带着对未来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思考,2017年11月,由《博物院》杂志、北京博物馆学会、广东博物馆和博物院同发起、主办了一场名为“让文物活起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高峰论坛”的学术研讨活动。围绕“让文物活起来”这一促进博物馆发展的主旨,本次论坛就博物馆跨区域合作、博物馆文创、博物馆数字化发展和博物馆教育等话题展开讨论。现将会议论文收录成《新问题·新实践·新成果》公开发表。
北京博物馆学会 编 / 文物出版社
本书在研究方法上多有思考与创意,从写作方法探索到价值判断,进一步建立了青铜器铭文研究的基本框架,其中包括了铭文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以及以经学为主的文化价值。本书做了创新性尝试,深入到西周礼乐文明中,对贵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广泛涉及,包括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语言学、经济史学、法制史学、文化人类学,以及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学等诸多方面。
丁进 著 / 文物出版社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是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战略布局项目之一,主要是以考古学理论方法全面、客观、科学地阐释中华文明形成发展脉络和主要特征。本书将21年间向社会发布过的近项成果汇集成册,主题涵盖现代人起源与东西方文化交流、新石器时代文明起源与发展、汉唐时期政治制度与文化生活、长城的保护与研究、仰韶文化成果等。本书的出版有利于公众深入了解“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实施展,有助于及时向公众展示考古发掘及研究成果
国家文物局 著 / 文物出版社
在万物生长的地球上,什么是好看好的东西呢?人们的回答是肯定而明确的。充满高度智慧、身体健美的人类,不愧为万物的精灵,堪称大自然好看好的杰作!本书是这样一本从历史与美学的角度、通过古今众多的文物资料、系统揭示中国古代历程的研究图集。这是一片尚未被人们揭开神秘面纱的艺术领域。通过本书的历史“鸟瞰”和全景式展现,人们可以得到一个肯定的结论: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一样,有着对人体独特的艺术表现与审美方式。
周成 著 / 文物出版社
《岭南地区新石器化过程的考古学研究》全书共五章,计25万字,插图30余幅。第一章作为学术背景概括介绍了西方新考古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全面梳理了国内外学术界对于“新石器化”和“农业起源”等问题的观点和讨论,以期对于中国特别是岭南地区新石器化研究有所启发。
作者:
陈洪波 著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81721
出版时间:
2023-10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南高峰塔遗址位于杭州市西湖区翁家山村南高峰峰顶平台上。2016年,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将南高峰景观改造工程列为重点项目之一,为配合杭州市南高峰景观提升改造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7年1月1日~9月15日对南高峰塔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保护等工作。《杭州南高峰塔》即为此次考古发掘的成果总结,详细介绍了考古发掘经过、地层堆积。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 / 文物出版社
《心手相追——金石传拓艺术研究》是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郭玉海撰写的一部关于传拓艺术、拓片审美理论的金石学论集。该书较为完整地构建出基于文化史和美术学范畴的金石传拓艺术研究理论框架,开辟了传统金石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有着带领学科建设的积极意义。
作者:
郭玉海 著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80151
出版时间:
2023-04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为了广泛了解和借鉴外国在文物进出境管理中的先进立法经验和成果,《文物进出境外国法律文件选编与述评》特别选取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文物进出境法律文件中的核心内容进行摘编和评价,这对于借鉴和完善文物进出境法律法规,加强文物进出境管理,增进与国际社会紧密合作,维护国家文物安全,保证文物合法流通,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物保护法律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彭蕾 编 / 文物出版社
本书为《颐和园》第16辑,以古典园林中的古建筑为核心内容,包括原来建筑、原来艺术、文物保护、原来管理和知识长廊等板块。深入浅出地把关于古典园林古建筑,尤其以颐和园为中心的皇家古典园林古建筑的各项研究成果汇集出版,对该领域的实践和研究是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 著;秦雷 编 / 文物出版社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2019年度保护状况总报告》力图全面、详实、客观、准确地将2019年度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情况呈现在广大遗产保护工作者和社会公众面前。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2019年度保护状况总报告》能够为各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保护管理工作提出真问题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也希望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年度保护状况总报告系列能够不断总结规律。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著 / 文物出版社
《桥村遗址调查与研究(2018~2019)》是根据桥村遗址2018、2019年田野考古调查资料整理完成的考古调查报告。两次田野考古调查及其整理工作均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完成。本调查项目是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之"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重大研究项目的一部分。本报告的编写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张海、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静共同组织完成。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 著;张海、周静 编 / 文物出版社
为了纪念仰韶发现暨中国现古学诞生100周年,我们编辑了这套丛书:有安特生的河南史前遗址巨龙与洋人中国北部之新生界都是翻译成中文;有瑞典当代学者扬鲁姆嘉德(中文名杨远)撰写的从极地到中国——瑞典古学家安特生传,是安特生的传记,也是译成中文出版;还有中美两国学者研究仰韶酿酒的著作仰韶与酒,中国学者撰写的仰韶之美——仰韶彩陶研究圣地百年——仰韶村遗址发现百年纪事渑池县文物志,内容相当丰富,也相当杂驳。
侯俊杰 / 文物出版社
作者: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编;牟辽川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61235
出版时间:
2020-06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河南史前遗址》由(瑞典)安特生著,王涛,秦存誉,徐小亚译
[瑞典]安特生 著 / 文物出版社
本书是“南京博物院学人文集”的一种,收录了南京博物院著名文物考古专家纪仲庆先生多年来在文物考古方面的论文二十四篇,主要涉及长江下游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研究,时代从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一直到历史时期,代表性论文有《略论青莲岗文化》《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若干问题的探析》《苏北淮海地区新石器诸文化的再认识》《宁镇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与相邻地区诸文化的关系》《良渚文化的影响与古史传说》《浅谈吴文化和先吴文化》
龚良 著;南京博物院 编 / 文物出版社
本辑为第十七辑,本辑《颐和园》即为“颐和园样式雷图档编目与研究”课题成果的集结。建筑设计是样式雷图档的主体,刘婉琳、罗晓靓、张鹏飞分别对清华轩与介寿堂、无尽意轩、养云轩的样式雷图档及历史变迁进行研究。孙震《基于样式雷图档的颐和园植物景观研究》重点探讨样式雷图中植物配置,并着重分析植物与建筑的关系。陈忱《清漪园与颐和园御船航线探析》。
作者:
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 编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77410
出版时间:
2022-09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产生于最初始的宗教、社会需要,当地先民通过绘制岩画而赋予原本自然的山崖-河流-台地以宗教意义,实现了祭祀功能,是岩溶地貌中、以岩画为核心、利用特定的自然环境而形成的“自然与人的共同作品”。它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的持续700年的岩画绘制活动,发展至目前的形式,是有机演进的残遗(或化石)景观。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上海同济大学德赛堡保护材料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花山岩画开裂病害。
王云峰 著;王云峰、刘建辉、周霄 编 / 文物出版社
本书作者为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古钱币组委员,从事中国历代货币的整理、鉴定和研究工作近四十年,在古钱币多个方面均多有创见。本书是他首部学术论集。书中分录了五个部分:一是中国古代货币研究,二是近现代机制币研究,三是纸币研究,四是丝路货币研究,五是对钱币界前辈的纪念。
周祥 著 / 文物出版社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是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战略布局项目之一,主要是以考古学理论方法全面、客观、科学地阐释中华文明形成发展脉络和主要特征 。本书将2022年间向社会发布过的近20项成果汇集成册,主题涵盖西藏地区考古、早期人类起源、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夏文化研究、殷墟与甲骨文研究等。 本书的出版有利于公众深入了解“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实施与进展,有助于及时向公众展示考古发掘及研究成果。
国家文物局 / 文物出版社
作者:
北京市颐和园管理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82896
出版时间:
2023-12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颐和园(2019年第15辑)》为颐和园以书代刊出版园内本年内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大事件。该刊物已出版近20期,较为成熟,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得到过业内人士的认可,有较好口碑。《颐和园(2019年第15辑)》为扩大颐和园的影响力和提高颐和园品牌效益有诸多裨益。可为学术研究和普及宣传颐和园的历史知识和文化提供基础资料。
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 编 / 文物出版社
本书在工业遗产价值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黄石矿冶工业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利用的实践探索,从不同侧面,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矿冶工业文化遗产特性初步制定了可持续保护利用策略。本书从整体观的视角出发,对于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含大冶铁矿天坑)、华新水泥厂旧址,进行整体综合研究,探索在世界文化遗产突出普遍价值体系框架下黄石矿冶工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利用实践方法,并反馈到研究成果中。
许凡、王晶 著 / 文物出版社
作者:
金华市博物馆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81554
出版时间:
2023-08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作者:
尹凯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81288
出版时间:
2023-08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张元龙 著;张兰普、梁吉生 编 /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
周凤平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79131
出版时间:
2023-10
《蚌埠文博》由蚌埠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管,蚌埠市博物馆、中国社科院淮河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办,拟请在专业领域有显著地学术研究成果、做出突出贡献、有较高影响力的专家进行撰稿,是一本集文物、历史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等多学科、多领域于一体的综合性文集。是面向文博、考古工作者和相关专业同仁的学术性读物。本辑分为淮河古代文明、馆藏精品研究、文博工作探究、蚌埠近现代史研究几个部分,从史前文明到近现代历史都有。
作者:
蚌埠市博物馆 编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78431
出版时间:
2023-01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展览精选福建博物院馆藏珍贵文物88件,将明清两代德化瓷器精品汇集一堂,冀以展现德化瓷器的冰玉本色和独特魅力,为传承古老技艺,弘扬中华文化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作者:
宁夏博物馆等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66025
出版时间:
2021-07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是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战略布局项目之一,主要是以考古学理论方法全面、客观、科学地阐释中华文明形成发展脉络和主要特征,聚焦考古事业发展和考古学科建设5大关键领域11个重点方向。本书将2018-2020年间向社会发布过的30余项成果汇集成册。
国家文物局 编 / 文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