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碑记辑注(16开平装 全1册)
青岛市崂山区地方史志研究中心 编;青岛市崂山区档案馆;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党史研究中心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21-12
全新
¥40.21
本书沿着“以地下论证地上”的思路,充分利用上山、跨湖桥、河姆渡、马家浜、崧泽、凌家滩、薛家岗、城头山、良渚与钱山漾等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资料,以考古学、人类学、艺术学、哲学、美学等多学科视角,分析了一万多年至五千年前中国美学久远、深广的“文化基因”,阐述了江南新石器审美文化在江湖山海背景下人与万物共生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与天人合和的美学诉求。
吴海庆 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西北汉简以简牍文书为主体,文书和行政制度、边政运作是西北师范大学简牍学科长期关注的问题,曾涌现出大量优秀论著。本书收录1963年以来西北师范大学师生撰写的与“文书”“边政”主题有关的简牍学论文27篇,由文书研究、简册研究、汉代边疆社会研究、汉代河西屯戍研究四部分组成。其中不乏金少英《汉简臆谈》等现今不好查找的名作。这些文章体现了西北师范大学简牍学者对相关主题的持续思考,反映了他们学术上的承袭关系。
李迎春 主编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对《肩水金关汉简》中的戍卒与武备设施词语作穷尽收录,对每一类词语作作系统研究。戍卒词语。穷尽收录得30个词语,对这些词语进行点面结合的研究。了解戍卒负责的各项工作,掌握他们的年龄、身高、收入及籍贯等信息。“戍卒”是统称。据工作场所得名,有“隧卒、田卒、田兵、鄣卒、亭卒……”等。据身份性质划分,有“车父、锻工卒、省卒、罢卒……”等。他们各司其职,也相互援助,共同完成边塞防御工作。
聂丹 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对战国至汉初简帛典籍及部分文书中所见的人物名号进行整理研究。结合传世文献与甲骨金文及其他出土文献材料, 广泛搜集各家研究成果, 重点关注名号异文、疑难名号及名号中疑难字的释读等问题。全书分正文、索引、附录三大部分。正文共九章, 按时代、国别分门别类进行研究, 也有专门对疑难名号的讨论。另有人物名号文例、字形索引, 附录中包含对普通人名及疑难字的集释。本书为研读先秦古典文献提供重要的背景知识,。
王辉 / 中西书局
本书记录了金仙岩摩崖石刻的现状风貌,有丰富的史料性,原汁原味地疏理了碑刻和题记,通过原石照片和拓片比对,文字辨识,碑石释文,书风评析,以及对字迹清晰碑文完整的题记,进行考证,疏理人物关系、社会背景、来往交游、功名事业等史料,便于读者对两宋文化的了解。其次,本书具有清晰的可视性。书稿注重照片的运用,通过彩色大图片清晰显示金仙岩全貌、洞穴现状和每一块碑文。
周小平主编 / 西泠印社出版社
本书为施蛰存先生北山楼藏碑见知辑目, 著者严格按照传统金石编目的学术规范编撰施蛰存北山楼历年所藏碑版拓本之目录, 再进一步革新, 尽量详细记录拓本流传、题签题记、著录钤印诸迹, 力求既有学术性又有赏读性。书首有“前言”, 书末附录著者曾为施蛰存编辑金石著作的编后记四种及相关文章。
沈建中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属于学术史的研究范畴,在方法论上,较多地采用了资料整理和总结评述的相关方法。其一,使用了较多的原始档案资料,因而采用了档案整理法。先对散乱的档案资料分类,再对每一类文件进行组合、排列、编号和编目,作为研究的初步材料。其二,使用的金璋论著和档案资料都是英语文献,较多地运用了翻译法和归纳总结法,把金璋在甲骨学研究上的重要成果用简明的中文表述出来,便于读者理解。其三,本书研究属于甲骨学史的范畴。
郅晓娜 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从历史文化的角度, 用散文的表达方式, 以砚铭与砚雕为基本内容, 用点到即止的写作方法, 对历史上的砚铭与砚雕, 进行了基本分类和探讨。
黄振平 著 / 岭南美术出版社
本书借助考古学、历史学、美学、工艺美术史、文学史等成果, 应用语言及语言模态的关系, 开展了对中国历代风格与设计的解构与建构, 将流传下来的文物用现代词语进行解读。
刘静伟 著 / 化学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该书稿收录了本次展览展出的118件(套)青铜器,根据展陈大纲内容,图录分为“既田疾兵”“设宴飨客”“异彩华章”三个主单元,并选取长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八件国宝级青铜器,另设“物华天宝”单元,涵盖长江流域代表性的青铜农具、兵器、炊器、宴饮器、祭祀用具和乐器,集中展现长江流域青铜文明时代耕种、征战、宴饮、祭祀、乐舞等社会生活,全书器物高清照、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编 / 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通过具体石器材料的研究,以点带面,一方面把石器考古的理论、方法与材料结合起来,进而讨论史前人类社会的文化适应变迁,建立成功的范例;另一方面,试图以石器为视角,透视中国史前史。统合不同石器研究的是作者提炼出来的一套“分层-关联的方法论”,研究实践证明这一方法论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
陈胜前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0323565
出版时间:
2024-01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本书以壁画的保护技术为中心,以文理交叉为基本点,以壁画的保护流程为主线,分为七个章节,分别从壁画定义、发展历程和价值,壁画的调查和评估,壁画的材料和检测,壁画的清洗,壁画的病害及修复,壁画的微生物病害防治,壁画的预防性保护等方面向读者介绍壁画保护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囊括了作者所在的浙江大学文物保护实验室最近的所做的壁画保护相关的研究,涵盖人文、历史、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知识。
胡瑜兰 / 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书共收录了中国、俄罗斯、英国收藏的307个编号的黑水城出土元代律令与词讼文书, 纠正了以往录文中的部分错讹之处, 以期为学界提供一个相对准确且完整的本子。对黑水城出土元代律令文书的考释研究, 不仅可以一睹《大元通制》《至正条格》等元刊本与今本之异同, 还可以了解元代基层审判中沿用古律、重视诏救的特点。
张笑峰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在学术界对郭店儒简研究成果全面收集的基础上, 为之重新做编联与释文, 加以详注, 力争在一些疑难字的考释及竹简编联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 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细密的研究, 为古文字、古文献、思想史领域的爱好者及专家提供一个准确、完善的文本。
单育辰 著 / 科学出版社
本书为清代学者叶奕苞所著金石学著作。叶奕苞尤酷嗜金石,始得墨拓数十通,即欲撰为一书,以仿宋赵明诚《金石录》。于是遍访考古家,征集日富,久之,成《金石录补》27卷,《续跋》7卷,所论皆精当。
[清]叶奕苞 撰 / 上海古籍出版社
《陶语瓷渊》内容涉及不同类别陶器和瓷器的基本概念、制备工艺技术与方法、特征与区别,以及鉴定测试与分析研究方法等,并对各个历史时期代表性的著名窑口和典型制品作了概要性的介绍,试图以100个问答的形式,重点从科学技术的角度通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中国古陶瓷,以适用广大古陶瓷爱好者、收藏者和本专业的学生与青少年,对中国古陶瓷的发展过程、工艺技术演变、窑口和器物价值特点分析与解析技术等有所了解。
罗宏杰 / 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设计艺术学基本理论横向研究传统权衡器具的设计特征, 从权衡器具的结构设计、形态设计、工艺设计全面关照中国传统权衡器具的设计传统与设计文脉, 形成对中国传统权衡器具的本体设计研究。最后从器具与文化辩证关系上, 探寻权衡器具设计在设计文化、设计心理等方面与社会生活方式的互渗、互动的动态发展规律。
程颖 著 / 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潘世雄先生广西民族史与民族考古研究工作50年重要研究成果的集中反映。由于学界对于铜鼓的纹饰含义、铜鼓在历史上的作用及其用法、铜鼓的铸造和族属等诸多问题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因而目前所得出之结论,不免有片面不足之处。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本书就铜鼓的分类、分期、形制、年代、纹饰意义、历史作用、铸造技术、铸造地点和族属等问题分十二章进行论述,彰显了作者在广西铜鼓研究与民族考古方面的学术造诣。
作者:
潘世雄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759276
出版时间:
2023-1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书稿对北朝及辽金的山西大同给予了高度关注。书稿以“人物”开场,围绕墓志,对曾经生活在大同的元淑、高琨、王遇、丹阳王、穆瑜、马头、许从赟的生平事迹进行了细致的勾陈,讲述了生活在北朝平城/辽金大同活生生的历史人物的故事;随后“名物”章,从出土器物出发,对石雕、瓦当、金银铜器、玻璃器、金银币、首饰、铺首衔环、下颌托、巴旦杏等器物的形态、渊源以及流通进行了精彩的阐述。
王银田 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亚历山大经略中亚历程述略》《公元一至三世纪的小亚细亚城市网络:基于联盟钱币的分析》《跨文化视野下的古代珍珠修复术》《消失的泉舶:南宋泉州市舶衰颓下的往来海商活动》《元朝海上丝绸之路远距离航线的开辟》《艰苦卓绝:北京大学早期的梵语教学史》《那罗延考》《吐蕃前期历史新探》等文章。
作者:
余太山 李锦绣 编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
9787100231411
出版时间:
2024-01
拙岩位于湖南永州零陵(氵侯)滩沈家村,自明代零陵乡贤沈良臣开辟,之后成为文人士大夫结社吟咏之地。现存摩崖石刻共计32通,其中诗词类26通,记文类2通,题记类2通,榜书类2通。《湖南拙岩摩崖石刻》一书,在体例上融合众长,在文献上广征博引,充分利用历史文献、族谱与石刻史料的比勘,首次系统著录、校注现存拙崭摩崖刻石的内容,考证所涉及的历史文化背景,以期能很大程度呈现拙岩的人文内涵。
作者:
周欣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
9787100230827
出版时间:
2023-11
本书作者尝试研究了所有留存至今的纳瓦语编年史,替美索亚美利加原住民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从他们关于五个太阳纪的起源神话到西班牙征服后第三代人的亲身经历,作者完整重构并精彩讲述了“真实的”阿兹特克人的故事。
作者:
[美] 卡米拉·汤森
出版社:
社科文献
ISBN:
9787522823805
出版时间:
2024-01
大遗址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以大明宫为例》主要内容包括导论、大遗址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思考、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工作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直接影响的回顾与分析、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实施后的阶段性评价与启示、大明宫遗址文化产业集群优化发展分析、大明官遗址保护与规划功能区经济发展的专题探索、结束语等七部分。
朱海霞、权东计 著 / 科学出版社
全书以“金石立命”为主线,从历史学、社会学、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视角,梳理了曾熙作为一代大家的艺术成长历程及其不同层次活动轨迹。系统挖掘和阐述了曾熙独特艺术风格和价值观念形成的深层原因、艺术表现和后世影响,揭示了以曾熙、李瑞清等为代表的转型期书法家对近现代书法传统承续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还原出中国书法在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延续脉络。
作者:
王高升 著
出版社: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ISBN:
9787514027389
出版时间:
2023-11
本书是在《中国殡葬史》(八卷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概括与简化编辑而成的。全书分为六章,内容涵盖了殡葬观念、殡葬文化与技术、殡葬制度、殡葬礼俗、葬具与随葬品、墓葬及其形制等多个方面,时间涉及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辽夏金元、明清、民国八个重要历史时期,是一部对中国殡葬历史进行全面客观介绍的著作。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相结合,既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又有普及性。
李伯森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内容全面系统搜集江西道教庙宇碑刻存在的数量、类型、特点、分布区域等相关信息,并对有价值碑刻进行分析和研究。具体为:1.所涉主要内容以当代江西行政区划为依据,以涉及江西道教为主。2.收录范围包括道教碑记、宫观记、阁楼堂记、墓志铭、地券等。3.少数包含道教内容的民间宗教和砖刻、钟铭、瓷碑等,亦酌情收入。4.少数虽非碑文,但内容重要、史料价值高,作为附录收录,在篇目后加*号。5.碑文时限:上起西汉
作者:
陈雅岚 戴训超 辑录整理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
9787522812427
出版时间:
2024-01
中国古代铜鼓实测记录资料汇编(精)》由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广东省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贵州省博物院、四川省博物馆联合汇编。收集了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北、 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十一个省(市)藏有的1388件铜鼓实测记录资料。各省(市)资料根据现有的具有代表性的铜鼓分型归类。每面铜鼓都有详细的实测尺寸记录、纹饰描述。
作者:
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41152
出版时间:
2014-11
《两罍轩彝器图释》十二卷,清吴云辑。同治十一年(1872),吴云以其收藏为基础,编定《两罍轩彝器图释》,“上自商周,下讫五季,无款识者不録,涉疑似者必汰,厘为十二卷”。每器皆钩摹器形、铭文,说明尺寸、重量,附以释文、考证。其中多阮氏积古斋、曹氏怀米山房、张氏清仪阁旧藏,间有亲朋所投赠。此据同治十二年刻初刻本影印,并将后印剜改诸页附録于后,以便读者参考。
[清]吴云 / 浙江古籍出版社
孟州市博物馆,坐落于孟州市北环路西段,占地面积1056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为孟州市专享一家国有综合性博物馆。该书分石器、陶器、瓷器、铜器、骨器、铁器、书画、玉器,附录近现代器物。
孟州市博物馆 著 / 中州古籍出版社
本书对人类演化历程提出了全新的疑问(包括: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人类;我们怎么发展出了语言、思维和文化;为什么我们存活下来,而其他的人科物种都灭绝了;考古人类学家又是如何通过寥寥的化石证据,抽丝剥茧,揭秘数十万年的进化历程等),也给出了崭新的研究方式和回答。
[英]罗宾·邓巴 / 上海文艺出版社
本书为图像创作和艺术的起源提出了迄今最合理的解释。作者将自己毕生从事的人类学研究与最新的神经学知识交织在一起,对我们如何成为人类并开始创作艺术提供了说明。
[南非]大卫·刘易斯-威廉斯 著;万山 译;汉唐阳光 出品 /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张仁*的《瓯窑风度(精)》收录了自商周至两宋 时期瓯窑的代表性产品,如商代原始黑瓷三足炉、三 国青釉堆塑罐等。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温籍及温州 地区在新中国建立前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民间 收藏爱好者对瓯窑瓷器收藏、鉴赏、研究所取得的丰 硕成果。
张仁 / 文物出版社
异域同辉:陶瓷与 16—18 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为一本基于“陶瓷与中西文化交流”这一主题而推出的普及读本。我们邀请了 13 位海内外知名学者,基于文化研究的视角,从商贸、历史和艺术等多个层面出发,全面揭 示了 16—18 世纪东西陶瓷贸易和物质文化交流。
上海博物馆 编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盘古开天辟地神话是文学虚构,但开辟所用斧钺工具,却有自身的物质文化史。本书以“物证优先”原则为引导,梳理从石器时代以来的斧钺发生史,归纳为石斧到玉斧,再到玉钺和金属钺的演化诸阶段。以出土文物系列,视觉呈现中国玉斧钺的9000年故事脉络,诠释华夏王权神圣符号的由来奥秘。
叶舒宪 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主要内括: 概述 ; 黄平天后宫修缮工程现状勘察报告 ; 实测图 ; 黄平天后宫图片 ; 黄平天后宫修缮工程设计说明 ; 设计图 ; 黄平天后宫修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世界银行贷款黄平旧州镇遗产地保护项目技术规范 ; 竣工图等。
作者:
贵州省文物局,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编
出版社:
贵州科技出版社
ISBN:
9787553206653
出版时间:
2019-06
抗日战争胜利后,浙江大学于1946年9月迁回浙江杭州,此后湄潭文庙被用作县参议会办公室和民教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辟为县图书馆,20世纪50年代后用作县干部宿舍和档案馆至1985年。鉴于湄潭文庙所具有的价值,1982年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4年进行了维修,1990年7月建成“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
贵州省文物局、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 编 / 贵州科技出版社
编钟作为华夏礼乐文明的典型器物,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因其物理性能的相对稳定,以及应用范围和组合形式等制度化因素的存在,所以对先秦的历史、艺术、科技、社会制度研究乃至更广泛的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本书所录文章都以编钟为着眼点,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旨在阐释这一礼乐重器所蕴含的艺术及历史文化价值。
冯卓慧 主编 / 文化艺术出版社
本书由对汉画有深入研究的学者、传拓人方清刚,从鲁迅先生收藏的汉画中精选一百余幅作品编撰而成,所有作品均高清复制,一图一文,介绍其内容与艺术成就。所选作品典型,有故事性;传拓品质上乘;地域有代表性。解读中融入知识与新解,便于读者更好欣赏汉画,是艺术爱好者了解、欣赏汉画的必读书。
方清刚 著 / 辽宁美术出版社
随着越来越多的岩画被发现以及岩画研究的不断深入,岩画的定义与解释也在不断地扩展,其内涵不断丰富,涵盖了越来越多的有关人类学、历史学、地理学、地质学、艺术学的信息。本书综合国内外各种关于岩画的定义,从更为广泛的角度对岩画进行分析、研究。
夏亮亮 著;束锡红 / 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搜集整理崂山历史上相关碑记70余篇,对照不同版本进行校勘,并对碑记内容进行注释,是系统记录研究崂山碑记文化的著作。本书的读者对象为普通市民,特别是研究及热爱崂山传统文化的人士。本书的校注寿杨宾编著、合著、主编、校注出版的有:《帝国主义与青岛港》(1983)、《青岛海港史·近代》(1986)、《青岛海港史·古代》(1989)、《古代海上交通》(1992)。
青岛市崂山区地方史志研究中心 编;青岛市崂山区档案馆;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党史研究中心 /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彩陶是人类历史早期以陶器为载体的艺术创造活动。陶器与彩绘花纹是一对统一体,二者互为依存,体现出不同的功能和价值。本书以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西北地区半山—马厂文化(公元前4650—前4300年)的彩陶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从陶器形态和花纹装饰两个层面进行了系统的考古类型学研究。以新的视角探讨了陶器与花纹的演化速率及时空关系,提出了彩陶产生于黄土地带并与旱地农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李水城 / 商务印书馆
本书探讨了拓跋起源、拓跋南迁匈奴故地、拓跋代国至北魏各时期墓葬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进程等问题。在拓跋起源问题上,本书厘清了拓跋族源的主要来源。在拓跋南迁匈奴故地的问题上,尝试从相关墓葬中区分出檀石槐鲜卑遗存及其文化因素,从而筛选出与拓跋南迁关系更直接和紧密的遗迹,以勾画出确定性更强的南迁路线图。
倪润安 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0年10月发现的何家村遗宝,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淡忘,反而以独有的魅力,谜一样地吸引学界不断地探索、破解。唐代宫廷贵族生活、金银制作工艺、租庸调制、道教和医药、胡人和胡风等,都能在它们身上看见。何家村遗宝的主人是谁?精美的器物来自哪里?何时被埋入地下?为什么要埋入地下?国家宝藏守护人齐东方教授,为您解读何家村遗宝背后隐藏的故事。
齐东方 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以西周政治史为研究对象,以西周十二王作为历史叙事的时间轴线,揭示西周国家兴衰隆替、多元一体的演进轨迹和发展规律。立足学术前沿,利用新出甲骨文、金文、战国竹简和考古资料,叙及相关历史线索和主要史实,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注重探讨相关学术争议。
作者:
杜勇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751706
出版时间:
2024-02
本书分为六章,依时间先后的顺序,分别阐述了古苏美尔时期、阿卡德王朝时期、新苏美尔时期、古亚述-古巴比伦时期、中亚述-中巴比伦时期和新亚述-新巴比伦时期共六个时期典型的政治婚姻,并给出结论。
作者:
刘昌玉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22728520
出版时间:
2023-12
本书是一本介绍公元前西亚政治变迁的通俗历史著作,涵盖范围从公元前4千纪苏美尔文明开始,中经阿卡德文明、巴比伦文明,再到亚述文明和波斯文明,最后以马其顿帝国取代波斯作为结束。全书注重勾勒公元前西亚政治变迁的脉络和框架,还原闪米特人和印欧人的持久博弈,揭示古西亚政治变迁的线索和动力,将遥远而陌生的古西亚与古东亚重大历史事件相勾连,建立一种时空上的关联,赋予异域历史一种亲近感。
胡其柱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家居随葬组合与墓主人画像自两汉时期起,便开始被纳入墓葬空间体系之中,直至元明之际仍波属云委,在墓葬中占据主体中心地位。在近1500年间的各个历史阶段中,这一随葬组合以不同的表现形式活跃在地下墓葬之内,展现出差异性的分期特征、变化规律,器物组合及图像题材也多有改变与发展,由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中国古代社会生死观念、丧葬仪俗的承袭与更
李嘉妍 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新发现碑刻墓志,研究元代河北地区,探讨了军功阶层、民族交融、佛教道教、草原因素对经济影响等四方面问题。利用新材料,发现新问题,得出新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相关研究的进展。
朱建路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平遥县清虚观藏纱阁戏人文物保护修复研究》完整记录了平遥县清虚观所藏纱阁戏人的修复工作流程,总结了该类型文物保护工作的经验,涉及修复材料、修复效果、修复工艺试验及修复方法研究,为广大文物工作者提供了借鉴
钟博超 著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