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碑记辑注(16开平装 全1册)
青岛市崂山区地方史志研究中心 编;青岛市崂山区档案馆;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党史研究中心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21-12
全新
¥40.21
丰县历代诗词译注
闵凡军,包翠玲
文物出版社
2023-12
全新
¥113.00
孟州市博物馆,坐落于孟州市北环路西段,占地面积1056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为孟州市专享一家国有综合性博物馆。该书分石器、陶器、瓷器、铜器、骨器、铁器、书画、玉器,附录近现代器物。
孟州市博物馆 著 / 中州古籍出版社
本书对人类演化历程提出了全新的疑问(包括: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人类;我们怎么发展出了语言、思维和文化;为什么我们存活下来,而其他的人科物种都灭绝了;考古人类学家又是如何通过寥寥的化石证据,抽丝剥茧,揭秘数十万年的进化历程等),也给出了崭新的研究方式和回答。
[英]罗宾·邓巴 / 上海文艺出版社
本书为图像创作和艺术的起源提出了迄今最合理的解释。作者将自己毕生从事的人类学研究与最新的神经学知识交织在一起,对我们如何成为人类并开始创作艺术提供了说明。
[南非]大卫·刘易斯-威廉斯 著;万山 译;汉唐阳光 出品 /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张仁*的《瓯窑风度(精)》收录了自商周至两宋 时期瓯窑的代表性产品,如商代原始黑瓷三足炉、三 国青釉堆塑罐等。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温籍及温州 地区在新中国建立前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民间 收藏爱好者对瓯窑瓷器收藏、鉴赏、研究所取得的丰 硕成果。
张仁 / 文物出版社
异域同辉:陶瓷与 16—18 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为一本基于“陶瓷与中西文化交流”这一主题而推出的普及读本。我们邀请了 13 位海内外知名学者,基于文化研究的视角,从商贸、历史和艺术等多个层面出发,全面揭 示了 16—18 世纪东西陶瓷贸易和物质文化交流。
上海博物馆 编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盘古开天辟地神话是文学虚构,但开辟所用斧钺工具,却有自身的物质文化史。本书以“物证优先”原则为引导,梳理从石器时代以来的斧钺发生史,归纳为石斧到玉斧,再到玉钺和金属钺的演化诸阶段。以出土文物系列,视觉呈现中国玉斧钺的9000年故事脉络,诠释华夏王权神圣符号的由来奥秘。
叶舒宪 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主要内括: 概述 ; 黄平天后宫修缮工程现状勘察报告 ; 实测图 ; 黄平天后宫图片 ; 黄平天后宫修缮工程设计说明 ; 设计图 ; 黄平天后宫修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世界银行贷款黄平旧州镇遗产地保护项目技术规范 ; 竣工图等。
作者:
贵州省文物局,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编
出版社:
贵州科技出版社
ISBN:
9787553206653
出版时间:
2019-06
抗日战争胜利后,浙江大学于1946年9月迁回浙江杭州,此后湄潭文庙被用作县参议会办公室和民教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辟为县图书馆,20世纪50年代后用作县干部宿舍和档案馆至1985年。鉴于湄潭文庙所具有的价值,1982年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4年进行了维修,1990年7月建成“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
贵州省文物局、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 编 / 贵州科技出版社
编钟作为华夏礼乐文明的典型器物,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因其物理性能的相对稳定,以及应用范围和组合形式等制度化因素的存在,所以对先秦的历史、艺术、科技、社会制度研究乃至更广泛的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本书所录文章都以编钟为着眼点,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旨在阐释这一礼乐重器所蕴含的艺术及历史文化价值。
冯卓慧 主编 / 文化艺术出版社
本书由对汉画有深入研究的学者、传拓人方清刚,从鲁迅先生收藏的汉画中精选一百余幅作品编撰而成,所有作品均高清复制,一图一文,介绍其内容与艺术成就。所选作品典型,有故事性;传拓品质上乘;地域有代表性。解读中融入知识与新解,便于读者更好欣赏汉画,是艺术爱好者了解、欣赏汉画的必读书。
方清刚 著 / 辽宁美术出版社
随着越来越多的岩画被发现以及岩画研究的不断深入,岩画的定义与解释也在不断地扩展,其内涵不断丰富,涵盖了越来越多的有关人类学、历史学、地理学、地质学、艺术学的信息。本书综合国内外各种关于岩画的定义,从更为广泛的角度对岩画进行分析、研究。
夏亮亮 著;束锡红 / 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搜集整理崂山历史上相关碑记70余篇,对照不同版本进行校勘,并对碑记内容进行注释,是系统记录研究崂山碑记文化的著作。本书的读者对象为普通市民,特别是研究及热爱崂山传统文化的人士。本书的校注寿杨宾编著、合著、主编、校注出版的有:《帝国主义与青岛港》(1983)、《青岛海港史·近代》(1986)、《青岛海港史·古代》(1989)、《古代海上交通》(1992)。
青岛市崂山区地方史志研究中心 编;青岛市崂山区档案馆;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党史研究中心 /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彩陶是人类历史早期以陶器为载体的艺术创造活动。陶器与彩绘花纹是一对统一体,二者互为依存,体现出不同的功能和价值。本书以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西北地区半山—马厂文化(公元前4650—前4300年)的彩陶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从陶器形态和花纹装饰两个层面进行了系统的考古类型学研究。以新的视角探讨了陶器与花纹的演化速率及时空关系,提出了彩陶产生于黄土地带并与旱地农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李水城 / 商务印书馆
本书探讨了拓跋起源、拓跋南迁匈奴故地、拓跋代国至北魏各时期墓葬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进程等问题。在拓跋起源问题上,本书厘清了拓跋族源的主要来源。在拓跋南迁匈奴故地的问题上,尝试从相关墓葬中区分出檀石槐鲜卑遗存及其文化因素,从而筛选出与拓跋南迁关系更直接和紧密的遗迹,以勾画出确定性更强的南迁路线图。
倪润安 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0年10月发现的何家村遗宝,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淡忘,反而以独有的魅力,谜一样地吸引学界不断地探索、破解。唐代宫廷贵族生活、金银制作工艺、租庸调制、道教和医药、胡人和胡风等,都能在它们身上看见。何家村遗宝的主人是谁?精美的器物来自哪里?何时被埋入地下?为什么要埋入地下?国家宝藏守护人齐东方教授,为您解读何家村遗宝背后隐藏的故事。
齐东方 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以西周政治史为研究对象,以西周十二王作为历史叙事的时间轴线,揭示西周国家兴衰隆替、多元一体的演进轨迹和发展规律。立足学术前沿,利用新出甲骨文、金文、战国竹简和考古资料,叙及相关历史线索和主要史实,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注重探讨相关学术争议。
作者:
杜勇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751706
出版时间:
2024-02
本书分为六章,依时间先后的顺序,分别阐述了古苏美尔时期、阿卡德王朝时期、新苏美尔时期、古亚述-古巴比伦时期、中亚述-中巴比伦时期和新亚述-新巴比伦时期共六个时期典型的政治婚姻,并给出结论。
作者:
刘昌玉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22728520
出版时间:
2023-12
本书是一本介绍公元前西亚政治变迁的通俗历史著作,涵盖范围从公元前4千纪苏美尔文明开始,中经阿卡德文明、巴比伦文明,再到亚述文明和波斯文明,最后以马其顿帝国取代波斯作为结束。全书注重勾勒公元前西亚政治变迁的脉络和框架,还原闪米特人和印欧人的持久博弈,揭示古西亚政治变迁的线索和动力,将遥远而陌生的古西亚与古东亚重大历史事件相勾连,建立一种时空上的关联,赋予异域历史一种亲近感。
胡其柱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家居随葬组合与墓主人画像自两汉时期起,便开始被纳入墓葬空间体系之中,直至元明之际仍波属云委,在墓葬中占据主体中心地位。在近1500年间的各个历史阶段中,这一随葬组合以不同的表现形式活跃在地下墓葬之内,展现出差异性的分期特征、变化规律,器物组合及图像题材也多有改变与发展,由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中国古代社会生死观念、丧葬仪俗的承袭与更
李嘉妍 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新发现碑刻墓志,研究元代河北地区,探讨了军功阶层、民族交融、佛教道教、草原因素对经济影响等四方面问题。利用新材料,发现新问题,得出新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相关研究的进展。
朱建路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平遥县清虚观藏纱阁戏人文物保护修复研究》完整记录了平遥县清虚观所藏纱阁戏人的修复工作流程,总结了该类型文物保护工作的经验,涉及修复材料、修复效果、修复工艺试验及修复方法研究,为广大文物工作者提供了借鉴
钟博超 著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繁昌地处皖江之滨,境内西南丘陵山地蜿蜓,东北长江南岸冲积平原广布,古称皖南北部门户。繁昌窑遗址位于县城南郊与西郊的柯家冲、姚冲、半边街、骆冲等地,窑业规模相当庞大,是一处专烧青白瓷的窑口。繁昌窑发现于上世纪50年代初,时为安徽省博物馆研究员的葛召棠先生回乡调查时发现了柯家冲遗址,并在《文物研究资料》上介绍了这一发现。
繁昌县博物馆 著 / 文物出版社
《拜寺沟西夏方塔》为考古发掘报告。1991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贺兰县拜寺沟西夏方塔进行了清理发掘,本报告公布了全部出土考古资料。 全书分上下篇,上篇考古篇,包括方塔残体现状、出土遗物、拜寺沟沟内西夏遗址调查报告等四章;下篇研究篇,包括方塔原构推定及其建设特点、方塔塔心柱汉文题记考释、西夏文佛经《本续》是现存世界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术、方塔出土汉文“诗集”研究等十章。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 / 文物出版社
本辑为第十七辑,本辑《颐和园》即为“颐和园样式雷图档编目与研究”课题成果的集结。建筑设计是样式雷图档的主体,刘婉琳、罗晓靓、张鹏飞分别对清华轩与介寿堂、无尽意轩、养云轩的样式雷图档及历史变迁进行研究。孙震《基于样式雷图档的颐和园植物景观研究》重点探讨样式雷图中植物配置,并着重分析植物与建筑的关系。陈忱《清漪园与颐和园御船航线探析》
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 编 / 文物出版社
《阿纳蒂论岩画/金秋学术文库系列丛书》收录了伊曼纽尔·阿纳蒂教授的十余篇文章,由陈兆复先生等人共同翻译。作者目的在于想通过这些文章和百幅插图介绍亚欧大陆岩画的发现、发展和研究,并向世界呼吁对岩画的抢救和保护。 《阿纳蒂论岩画/金秋学术文库系列丛书》分为总论、论欧洲、论中国、若干论点等四个部分。
[意]伊曼纽尔·阿纳蒂(Emmanuel Anati) 著;陈兆复 编 / 文物出版社
本书对《倦舫法帖》摹刻成因、镌刻经过、流传存佚以及艺术特色、摹刻技艺、印章品鉴、母本比较、学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析与研究,《倦舫法帖》是目前台州地区留存于世唯一完整的世家刻帖,因系学人所为且摹刻精良而为学界所重。容庚《丛帖目》、李学勤《四库大辞典》均作收录。 作者:经纬印业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3725344/ 出处:bilibili
作者:
临海市博物馆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78257
出版时间:
2022-12
魏晋南北朝是书法史上十分重要的时期。这一阶段书体、书风十分复杂并且呈现了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一方面东晋至南朝以王羲之为代表的魏晋新体盛行,另一方面北方整个十六国至北朝二百多年以魏碑书法为代表,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但是由于资料所限,长期以来,在平城(今大同)的这片土地上诸多民族融合过程中产生的书法艺术未能得书史之正视,或没而不传,或传而不显。
殷宪 著 / 文物出版社
对于哥窑问题来说,功者文献,迷者文献,乱者文献!哥窑的根本问题在于文献,遮挡哥窑真相的迷雾就是文献,梳理出明清文献的迷和乱,才能拨开迷雾,从而读懂考古迹象,读懂哥窑现象,正本清源,揭示出哥窑的历史真相。全书从梳理、释读文献入手,揭露了一些古代伪造的、并为现在论说哥窑经常引用的知名文献,否定了从想当然发展出来的、伪说的宋代哥窑。确立哥哥洞窑为元代民窑的性质。
钟凤文 著 / 文物出版社
妙湛寺金刚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名“穿心塔”,坐落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昆明市东郊的官渡镇,它是中国现存年代久的一处砂石构筑的典型喇嘛式佛塔。本书对昆明市官渡镇妙湛寺金刚塔的形制、历史沿革、相关研究等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图文并茂,兼具学术性与知识普及性。
作者:
卜保怡,刘建坤,黄冶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64748
出版时间:
2019-02
本书从中精选各时代文物260余件进行介绍,并配以精美图片,兼具学术性与艺术性,为沁阳地区文物研究和文化宣传提供了资料。
张红军 编 / 文物出版社
千百年来,广大民众对丰衣足食、喜乐安康、福寿绵延的追求从未停止。在财神信仰、财富文化映照下,一系列传奇故事、节庆习俗等,早已深深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根系血脉,世代传承。家家户户在对财神的供奉中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祈盼,也在集体的酬神庆典里凝聚着共同的文化记忆。
作者:
深圳市南山博物馆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78141
出版时间:
2022-12
本书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任所长方向明对考古前辈牟永抗先生的《中国史前古玉概论》一文进行专门的注解、配图、分析,以期使牟先生这篇文章更具细节、更具深度,从而为史前古玉的研究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
牟永抗
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
ISBN:
9787554028094
出版时间:
2024-01
上官婉儿的一生 极具传奇色彩 她是武则天时期 有“巾帼宰相”之名的内舍人 她的墓志内容 补充了她在唐隆政变被杀后 由太平公主礼葬的相关信息 而且考古发现 上官婉儿墓室被严重损坏 可能是被唐玄宗认定为太平公主一党 进行了“官方毁墓”
作者: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80076
出版时间:
2023-12
本书以建筑考古、文献资料为基础,重点研究拉卜楞寺的空间形态发展演变、建筑营造工艺特征、装饰文化艺术等,以期对藏族传统建筑文化艺术研究、保护和展示利用领域有所贡献。
作者: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唐晓军 著
出版社:
甘肃教育
ISBN:
9787542357649
出版时间:
2023-12
全书分五章,内容正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基础性研究,二是拓展性研究。在基础性研究中,作者按将渤海按水域分区,对各地区内不同地点出土的瓦当分别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然后对其年代和文化因素进行了探讨。在拓展性研究中,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对渤海佛寺、王城和高等级墓葬等重要课题进行了“全新视角的学术解读”。
作者:
宋玉彬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82407
出版时间:
2023-12
官箴文献。一名《居官福惠全书》。书成于康熙三十三年,内容涉及州县行政各个环节,分筮仕、莅任、钱谷、杂课、编审、清丈、刑名、保甲、典礼、教养、荒政、邮政、庶政、升迁。为清代较具影响力的官箴书之一,有“清代县政百科全书”之誉。该书流传颇广,影响远被日本,今存刻本、抄本数种。现点校整理出版。该书已列入2017年国家古籍资助项目。
[清]黄六鸿 著;周保明 点 校 / 广陵书社出版社
本书在10—14世纪中国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对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辽夏金元等政权及其主要宗教思想,进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通贯性研究。
作者:
袁志伟|责编:高天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
9787101163643
出版时间:
2024-01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汉藏瑰宝 杭州飞来峰造像研究》在编辑方面,兼顾了学术性与美观、通俗,配有彩图、线描图与若干黑白照片。《汉藏瑰宝 杭州飞来峰造像研究》图随文走,彩图画面大,精度高,具有较强的震撼力,不少图片为首次发表。在归纳、综合时,大量引征敦煌五代、西夏、元,山西的辽、金、元、明,陕北的宋、金、元,川渝的两宋与云南、福建、江浙等地(包括杭州本地区)的佛教艺术品。
赖天兵 著;光泉 编 / 文物出版社
古代经典《礼记·王制》篇诸家论述的整理汇总。《王制》是较早的对国家法律制度进行阐述的篇章之一,为我国古代君主治理天下的规章制度。内容涉及封国、职官、爵禄、祭祀、葬丧、刑罚、建立成邑、选拨官吏以及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制度。《王制注疏长编》依照阮刻本《礼记注疏》,将120段经、注、疏、释文录入,每段之下,依次汇入宋卫湜《礼记集说》、元吴澄《礼记纂言》、陈澔《礼记集说》、明郝敬《礼记通解》
作者:
王锷、孙术兰 编纂
出版社:
广陵书社
ISBN:
9787555420705
出版时间:
2024-02
装帧:
精装
开本:
大32开
《中国古玉器鉴定丛书:古玉的雕工》从古代玉雕工具入手,以考古出土品及博物馆藏品为一标准器,系统地总结了古代玉器不同时期的工艺特点,为作者多年来从事古代治玉工艺研究的结晶,是古玉研究与收藏爱好者的必备读物。
徐琳 著 / 文物出版社
铜墨盒这一文房用具,以其古色古香、清雅深邃的风采与魅力,在异彩纷呈的中华艺苑独树一帜。墨盒虽小,内容顿为丰富。方寸之间铭刻着重大历史事件、名言警句、名人墨迹,还有爱国志士抗敌救国的壮志豪言,以及诗、书、画、印等等。其蕴含的历史信息、艺术信息是同时代其它文玩、艺术品无法比拟的。这些遗存下来的时代印迹和精美的刻铜艺术十分珍贵。
高兰祥 著 / 文物出版社
人面像岩画是指岩画中以人面为表现形式的一种类型,广泛分布于环太平洋地区。其中,俄罗斯叶尼塞河流域是人面像岩画分布比较集中的一个区域,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作画方式多样。同时,该地区考古学文化中发现了大量的人面形象,创作时间从新石器时代持续至铁器时代,而又以青铜时代奥库涅夫文化人面像数量多,与岩画的相似度高。
肖波 著 / 文物出版社
本书在研究方法上多有思考与创意,从写作方法探索到价值判断,进一步建立了青铜器铭文研究的基本框架,其中包括了铭文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以及以经学为主的文化价值。本书做了创新性尝试,深入到西周礼乐文明中,对贵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广泛涉及,包括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语言学、经济史学、法制史学、文化人类学,以及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学等诸多方面。
丁进 著 / 文物出版社
《北大红楼历史沿革考论》的第一部分是红楼编年史的一组论文。第二部分是有关红楼发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活动的19个专题,体现了历史与历史发生地的紧密关系。其中如“李大钊与红楼情结”、“李大钊办公室复原始末”、“毛泽东在北大红楼”、“北大红楼与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与北大红楼”、“北大红楼与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新潮社与红楼”等等。这些专题研究把读者、观众引入历史现场中去感知历史,应该说这正是
郭俊英 编 / 文物出版社
中国古琴,传说是伏羲氏所发明,斫桐为琴身,缠丝为琴弦。出土最早的古琴是战国初期曾侯乙墓中的十弦琴,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另外一个就是马王堆出土中的七弦琴,有1900多年的历史。《诗经》中记载的“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鹿鸣》)等诗句流传至今。
董建国 / 人民音乐出版社
本书按照遗址概况、地层堆积与形成过程、文化遗存、社会关反响等四大版块挑选图片,并配以遗址发现、发掘的况介绍(前言)和遗址期发掘简报(附录),为研究世以来环境变迁,海侵时间、过程及中国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反映出世早中期环境变迁与中国海岸线人类活动起源、发展的明确过程,为研究西太平洋地区南岛语族起源和发展等学术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作者:
孙国平主编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81462
出版时间:
2023-10
本书分为调查篇与研究篇,主要对敦煌莫高窟及其周边现存的古代土塔遗址做了全面的考古调查,用文字、测绘、摄影等手段详细记录了塔的位置、内容、保存状况,考订其题材与年代,研究其艺术风格及宗教内涵。
郭俊叶 / 科学出版社
清代时期,苏州是收藏家汇聚之地。其中,尤以郡中几大家族最为著名,涌现出一批收藏家,他们对中国青铜器、玉器、书画、碑帖、文房的蒐集与鉴赏,既代表了传统文人的趣味,也代表了苏州这座城市文化的面貌。
作者:
苏州博物馆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82650
出版时间:
2023-12
作者:
闵凡军,包翠玲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82384
出版时间:
20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