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山西省文物局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598820
出版时间:
2020-11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36页
字数:
130千字
《肇源白金宝:嫩江下游一处青铜时代遗址的揭示》是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和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6年在肇源白金宝遗址第三次发掘的考古报告。这是迄今嫩江下游最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该遗址堆积厚,时代跨度长,文化内涵丰富,依据层位关系及对出土遗物的分析比较
作者:
张忠培 编 ,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 编 , 吉林大学考古学系 编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246134
出版时间:
2009-05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大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82页
字数:
508千字
本书对商周青铜器的发展和历史源渊进行了考证,并就青铜器雕塑艺术的成就和价值进行了研究,本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研究历史有着积极的作用。本书对商周青铜器的发展和历史源渊进行了考证,并就青铜器雕塑艺术的成就和价值进行了研究,本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研究历史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
张耀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
9787511737830
出版时间:
2020-03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轻型纸
页数:
224页
字数:
160千字
《江汉吉金:湖北省博物馆典藏商周青铜器特展》莅临越城。展览内容丰富,规模空前,展出93件(组)文物皆为稀世珍品,国之瑰宝,有些足湖北近年新发现的重大考古成果,有些是典藏多年最具代表性的楚文化珍贵文物,这足古越大地上千载难逢的展览盛事,精品汇聚,美不胜收
作者:
刘侃 编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34369
出版时间:
2012-01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137页
楚立国周初,僻居江汉蛮荒一隅,据《史记·楚世家》,楚之先祖鬻熊,与文王同时,其曾孙熊绎“当周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土不过同”。楚人在熊绎的率领下,“筚路蓝缕,以居山林”,从周王封熊绎至庄王时,国力开始炽盛。
作者:
淅川县博物馆 编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
9787534843792
出版时间:
2013-08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93页
字数:
499千字
《铜铸滇魂——云南滇国青铜文化展》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东周时期地域文化系列展”之一,也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今年推出的又一重要展览。两千年多前,云南的滇池沿岸曾经有一个被称为“滇”的古老文明,她创造了灿烂的的青铜文化。滇人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巧夺天工的冶铸技巧
作者:
侯宁彬 著
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60441658
出版时间:
2017-08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27页
字数:
99999千字
邙山上冢连冢,墓压墓,素来有“凤巢龙穴”之称.自古以来就是下葬的宝地 一次阴差阳错的经历苏家老四被卷进了一次莫名的盗墓活动中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原来冥冥之中暗布千年的迷局早已经是命运在驱使、伴随着洛阳铲的挥舞,他们走得越来越深暗中一直尾随其后不见其身的“它”
作者:
苏家老四 著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ISBN:
9787511337788
出版时间:
2013-08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6页
字数:
200千字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国,在保存的各种文化遗产中,青铜器以其辉煌灿烂的艺术特色而著称于世。青铜器种类繁多,造型优美,纹饰富丽,铭文典雅,制作精巧,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先秦两汉时有关记载史不绝书。两宋以来,青铜器及其铭文属“金石学”研究范畴,在发现和研究上取得了长足进步。近半个世纪以来取得的成果尤为突出。
作者:
李米佳 著
出版社:
紫禁城出版社
ISBN:
9787800473937
出版时间:
2003-08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48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45页
《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4辑)》是作者的第四本论文集,与前三本论文集性质相同,仍然是研究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及其铭文。共收入论文28篇,主要是作者近四年来的新作。书中既有关于新出青铜器意义价值的探讨,也有结合其他青铜器,对某一类、某一地区、某一国族、某一时段的青铜器作综合研究的文章
作者:
张懋镕 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403100
出版时间:
2014-04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20页
字数:
350千字
《中国壮学文库:壮侗语族先民青铜文化艺术研究》笔者将今壮侗语族原生发祥地的先秦两汉时期之青铜文化考古发现,即把桂、滇、黔地区许多具有鲜明地方民族风格特点的上古青铜文化遗存界定为“壮侗语族先民青铜文化艺术”,应似无大碍。
作者:
谢崇安 著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ISBN:
9787105085286
出版时间:
2007-10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87页
字数:
360千字
概述r第一章 掬水邀月r第二章 见日之光r第三章 清辉湛素r第四章 百寿团圆r第五章 心慕手追作者介绍序言
作者: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编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ISBN:
9787551807609
出版时间:
2008
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珍贵而丰富的包括铸件在内的金属文物,其器物属性(形制、纹饰、铭文等)及蕴含的工艺技术表征着当时当地人们的思想意识、国策制度、生产方式与生产力水平,内涵与外延着巨大的信息量。
作者:
袁冲 , 涂建华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69032710
出版时间:
2020-09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轻型纸
本书共收陕西各地所出重要青铜器300多件(组)全部彩版印制,附有详细说明,精美完善,为前此所未有。书中文学深浅出,集学术性、资料性、借鉴性为一体,特别是中英文对照,适合海内外名方面读者阅读。读者通过这部书,
作者:
李西舆 主编
出版社: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
9787536806924
出版时间:
1994-11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19页
字数:
300千字
大体可以了解到目前所知*早的铜盘出现在商代早期,到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发展到高峰期,战国时期又逐渐衰落,经历了这么一个由发展、鼎盛到逐渐衰落的过程。东周结束后,铜盘并没有立即消失。在秦汉时期的墓葬仍有铜盘出土。
作者:
张婷 著 , 刘斌 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466129
出版时间:
2016-04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84页
字数:
266千字
先秦青铜器涉及的研究内容是比较广泛,有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也有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但很多专著研究的出发点在于考古学、历史学方面,而较少从形态学、艺术学的角度研究,特别是对青铜器形态学语言的研究不够系统。
作者:
杨冬 著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
9787509654644
出版时间:
2018-03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34页
字数:
225千字
历史文献中所记载的“南方新丝绸之路”,比北方丝绸之路开通年代还早,是迄今为止中国所知最早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要道,在中外交通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有关这条交通道路,因史料零散且语焉不详,长期以来,并未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
作者:
肖先进 著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23073
出版时间:
2007-10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137页
《青铜的战神》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研讨了齐鲁兵家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它的辉煌成就,从中可以了解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丰富多彩的兵家文化,对了解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面貌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作者:
仝晰纲 著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ISBN:
9787806167922
出版时间:
1999-12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08页
朱开沟遗址发掘工作结束后,从1986年开始由田广金负责全部发掘资料的整理工作。完成了各发掘区遗迹单位和出土器物的分类登记表、陶器标本拣选及器物的分类排比,根据地层关系和器物类型的综合分析,将该遗址划分为五分阶段,明确了“朱开沟文化”的时空框架。
作者: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11438
出版时间:
2000-05
版次:
2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49页
本书以镇江博物馆所藏吴国青铜器为主,旁及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历年所生各款吴国青铜器,以多学科协作的方式做综合性研究。吴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占有重要地位。吴文化是由中原文化和土著文化融合而成的区域文化。吴国青铜器从形制、纹饰、合金成分到铸作工艺等方面,均具有鲜明的地区特征
作者:
肖梦龙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128317
出版时间:
2004-09
云南洱海地区青铜时代墓葬和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金属器,造型独特、内涵丰富,为了解云南早期青铜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云南洱海地区出土青铜时代金属器的技术研究》对洱海地区出土的100多件青铜时代金属器的成分、金相组织、夹杂物以及制作工艺等进行了分析研究
作者:
员雅丽 著 , 李晓岑 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20339865
出版时间:
2018-12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80页
字数:
270千字
作者:
曹玮 编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42395
出版时间:
2015-03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青铜卣是商周青铜礼器中比较重要的盛酒器之一,常常出土于规格比较高的墓葬之中;它的分布范围比较广泛,东北到辽宁,西北至甘肃,西南达广西,东边至山东;它出现的时间比较早,二里岗上层已经出现,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繁荣发展,西周中期在中原地区消失,春秋时期在南方地区偶或见到。
作者:
马军霞 著 , 张懋镕 编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466143
出版时间:
2015-12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4页
字数:
400千字
中国古代青铜器以其繁多的种类、丰富的造型、精细的铸造工艺,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据了独特的地位。李松所著的《中国青铜器(法文版)》以清晰生动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中国古代灿烂的青铜文化。 作者介绍序言
作者:
李松 著 , 译谷 译
出版社:
五洲传播出版社
ISBN:
9787508519364
出版时间:
2011-01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81页
《古代青铜器修复与保护技术》特点: 第一,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深入,自然科学日益广泛地走进考古学。科技考古学的建立,表现在青铜器修复技术上,即不断引进先进的仪器及设备。加之马新民与郭移洪等在修复铜器时,用创新的思维,创造性地运用一些机械设备,
作者: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ISBN:
9787534772887
出版时间:
2014-06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13页
字数:
363千字
《青铜传奇》是“中华传奇文物书系”中的一本,也是该书系中涉及年代最悠久的一本,书中大部分的文物集中在上古先秦时代。史学家将人类世纪分为“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前两个时代归类于神话虚构,而后两个时代则属于历史。
作者:
窦忠如 著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ISBN:
9787200112276
出版时间:
2015-06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8页
字数:
250千字
《中国青铜器论著索引》是一部检索中国青铜器文献的工具书。遴选、收录了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至2011年,时间跨度约为1700年的关于中国青铜器研究的专著、论文等文献共19000余条。其中以夏、商、周青铜器研究文献为主,兼有对秦汉至明朝部分青铜器研究的成果,收集篇目比较齐全,反映了我国青铜器研究的主要成果
作者:
王晓丽 编 , 杨远新 编
出版社: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61246948
出版时间:
2015-12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67页
字数:
1100千字
巴蜀,一个蕴藏着瑰丽的青铜文化的地区,这里出土的青铜器上都有众多的人物动物造型,但由于这青铜器分布的范围比较广,而各地也具有的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因而他们的青铜文化自然也就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面貌。本书记录了巴蜀及西南地区的青铜艺术,它是中国青铜艺术的一枝奇葩
作者:
刘弘
出版社:
巴蜀书社
ISBN:
9787806599792
出版时间:
2007-04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72页
字数:
320千字
青铜器,ISBN:9787532524556,作者:张敏编撰;汪清,季倩翻译;郭群等摄影
作者:
徐湖平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
9787532524556
出版时间:
1998
北方地区出土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研究,ISBN:9787501014743,作者:李海荣著
作者:
李海荣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14743
出版时间:
2003-09
《青铜散》作者吴克敬先生以极富功底的文字和翔实周密的文物信息给读者以宽广的感悟空间。他们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撰写出了让我们爱不释手的好文章。深入文字内容,读者会为其所牵引,随喜随悲,随怒随爱,流连于作者复述和创制的古今意境;从而手不释卷,想一气呵成读通整个故事、整本图书。
作者:
吴克敬 著
出版社:
紫禁城出版社
ISBN:
9787800477966
出版时间:
2009-04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01页
字数:
165千字
周原遗址发现的窖藏青铜器群,它们分属于同姓或异姓王臣贵族的世传重器。可知重要的器主有天亡、毛公、盂、善夫克、函皇父、梁其、中氏、夨、散伯車父、裘卫、伯、虢季氏、白公父、琱戎父、微氏等为首的家族,不胜枚举。可见周王广招天下贤士,封官赐爵,为有效地统治广大疆域巩固政权,获得了强有力的家族集团的支持。
作者:
宝鸡市周原博物馆 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503879
出版时间:
2016-12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16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164页
亚艺奇葩盛放,康城如此多娇。在第十届亚洲艺术节隆重开幕之际,《青铜祖先和草原后代》画册也在主办单位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甘肃何鄂雕塑院和承办单位康巴什新区管委会的共同努力下,历时数月正式出版了,真是可喜可贺。今寄教语于卷首,与“册”同行,共面四海宾朋。
作者:
王墨 著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ISBN:
9787510801419
出版时间:
2009-08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238页
《汉中出土商代青铜器(4)》各篇论文,有的从器物形态观察,有的从装饰艺术着眼,有的从青铜工艺讨论,有的从器物出土地点下手……却大致有一个相当接近的结论:汉中诸器物群,个别的与地区外面的某一文化传统有类似之处,但找不到汉中显而易见的土著形态
作者:
曹玮 编
出版社:
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ISBN:
9787807526230
出版时间:
2011-08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712页
字数:
1200千字
作者:
宋敬 作者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ISBN:
9787539270470
出版时间:
2013-09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68页
《青铜化玉:马洪伟玉雕作品精粹》为苏州现代玉雕领军人物马洪伟的作品集,另包含一部分颐和园的典藏,体现了在传承宝贵的文化遗产的同时,将玉雕发扬光大。马洪伟的作品是用不同的玉质来重新诠释古人留给我们的经典,器类包括酒器、兵器、乐器及其他实用器。
作者:
本社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58631
出版时间:
2019-02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37页
中国西南青藏高原的东麓,在先秦时期是否存在着与北方草原地带的文化交流或人口迁徙?中日合作7年来,项目组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考古学调查,并选择3处地点进行考古发掘。调查和发掘揭示出先秦时期该区域的社会生活与环境,研究表明该区域文化存在着与周边文化广泛交流的现象。
作者: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 , 高大伦 编 , [日] 宫本一夫 编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388261
出版时间:
2013-10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6页
字数:
410千字
《岭南地区青铜时期文化研究》以经过科学清理发掘的考古材料为基础,结合文献资料和历史学、民族学的研究成果,对岭南青铜时期文化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岭南地区青铜时期文化研究》主要依据考古学遗存及其相互关系来进行年代及文化性质、文化因素的探讨
作者:
杨杰 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
9787509726204
出版时间:
2011-09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20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3页
字数:
236千字
《安徽江淮地区商周青铜器》收录安徽省各文物单位收藏的江淮地区夏商——战国青铜器190件。以本地出土器物为主,出土地点不明的择要收录。 《安徽江淮地区商周青铜器》器物图版按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顺序排列。
作者:
陆勤毅 编 , 宫希成 编 , 安徽大学 编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42081
出版时间:
2014-12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7页
作者:
上海博物馆 编
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ISBN:
9787806723388
出版时间:
2002-07
《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适合于从事历史、考古、文物等研究的学者及相关院校师生阅读与参考。两周时期,我国的东南和华南地区是越族的主要分布区域,《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首先详细分析了这一时期该地区出土的青铜器概况,判断其具体年代,进而探讨了南方青铜器断代的方法。
作者:
郑小炉 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201904
出版时间:
2007-12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0页
字数:
314千字
《四川盆地的青铜时代》既是作者长期从事四川盆地青铜时代考古与历史研究的论文汇编,也是一部中国青铜时代区域文化研究的专著。作者试图按照考古学研究的正确途径,从典型遗址分析人手,逐渐综合上升至“文化”和“文化系统”的研究,并通过该地区重要遗迹和遗物分析
作者:
孙华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084958
出版时间:
2000-01
本书是对二里头文化墓葬、青铜器、玉器、石器和动物遗存进行专题研究的论文集。所收的5篇论文涉及墓葬的分期、类型、等级结构、埋葬制度与礼仪,青铜器的分期、生产工艺、礼器系统、源流演变与周边青铜器的异同,玉器的类型、分期、功用、源流传播以及玉器墓所反映的社会结构与礼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编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216212
出版时间:
2008-06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42页
字数:
803千字
青铜容器器类的研究,可追溯到上世纪初王国维先生对觥、盉的研究,而运用现代考古学的方法研究青铜容器器类,则是近几十年来的事情,先后有爵、方鼎、盨等器类的专门研究。 《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青铜豆卷》对青铜豆的产生及发展的过程、特点、原因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作者:
张翀 著 , 张懋镕 编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466167
出版时间:
2015-12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88页
字数:
300千字
《艺术品中的铜和青铜:腐蚀产物,颜料,保护》将腐蚀产物、颜料和保护结合起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全书引用重要参考文献200余篇,几乎囊括了1800年至1999年的重要研究成果。作者从历史渊源、化学性质、矿物史及晶体结构诸方面对与铜有关的矿物及颜料等进行了归类
作者:
[美] 斯考特 (Scott D.A.) 著 , 马清林 译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229809
出版时间:
2009-01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34页
字数:
645千字
本图集共收录皖南出土商周青铜器150件,其中铜陵县西湖镇童墩村出土的爵和斝,年代可早到商代二里冈期晚段,形制、花纹都是典型的商式,与其时代基本相当的郎溪出土的绳耳云纹圜底锥足鼎,外型、花纹与中原同期同类鼎相仿,唯腹内壁有四个对称舌形支钉的作法则不见于中原地区
作者: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 , 安徽大学 编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19731
出版时间:
2006-09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227页
考古资料表明,早在公元前二千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掌握了冶炼技术。殷商至周,这一阶段被考古界称为青铜时期。由于先民们经过了漫长的经验和技术积累过程之后,改变了使用纯红铜的熔炼手法,懂得了采用锡合金铸造青铜器,即在红铜之中加锡加铅,使之增加韧性,光泽好,耐腐蚀性能大,铸造出的成品质量远远超过了红铜
作者:
宁云龙 编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ISBN:
9787806012802
出版时间:
1998-10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03页
字数:
50千字
商周两代是我国青铜文化的辉煌时代,所铸造的青铜器数量众多,体积大小各异,形制丰富,达到很高的水平。然而长期以来,国内青铜器研究主要侧重于器型、铭文等的研究,而对于繁富复杂、精美绝伦的纹饰研究却显得相对薄弱。本书从商周青铜器动物纹饰的研究史、各种动物纹的类型学分析着手,研究了各种动物纹的分类、承递、演变等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了各种动物纹的宗教、政治、文化内涵,是一部动物纹研究完整系统的著作。书中还配有
作者:
段勇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
9787532535729
出版时间:
2003-12
《青铜艺术》对中国古代青铜器进行了分门别类的说明,以历史发展为主线,从艺术的角度叙述了各个时期的主要作品,图文对照,对青铜器的鉴赏和收藏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青铜器是中国灿烂古文明的载体之一,集冶炼、铸造、造型、雕塑、绘画、文字等多种艺术之大成,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瑰宝
作者:
贾文忠 著 , 汤浪 著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ISBN:
9787505966925
出版时间:
2010-08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42页
字数:
5千字
《中国青铜器鉴赏》海外遗珍系列丛书,内有中国青铜时代概述,及简介。
作者:
林洪道 著
出版社: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
9787530532027
出版时间:
2007-01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86页
该书收录了40多位学者关于青铜器与山东的研究成果,既有对传统热点的深度研读,也有基于新的发掘材料而阐发的新观点。对于研究商周考古的人来说,此书亦是一场学术盛宴。该书对于推动山东古国商周考古的深入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莒县人民政府 著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
9787532583850
出版时间:
2017-06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08页
字数:
585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