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岩由灰岩构成,岩溶发育,生成十几个洞穴,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埋藏在灵峰洞和船帆洞两个洞内。遗址总面积1200多平方米,发掘面积400平方米,共出土800多件石制品、少量的骨角器和20多种动物化石。 文物考古专家和第四纪地质专家认为其年代分别为18.5万年前和1至3万年前,且福建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发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作者:
福建省文物局 编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20157
出版时间:
2006-10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85页
《日本旧石器:古坟时代考古学》将以日本考古发掘资料和研究成果为基本出发点,对日本旧石器至古坟时代的考古文化特征、农业起源、聚落布局、埋葬习俗、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原始宗教、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社会结构的变化等方面进行整合,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了解和掌握日本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
作者:
陈国庆 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477002
出版时间:
2016-03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18页
字数:
500千字
《华北细石叶工艺的文化适应研究:晋冀地区部分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考古学分析》采用了文化生态学和系统论的思维来探讨细石叶技术的适应意义,这是国际上流行的过程考古学的核心概念。在细石叶技术的研究中引入文化生态学的概念,主要是探究这种技术的生态背景和功能优势,
作者:
陈虹 著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8092722
出版时间:
2011-11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23页
字数:
305千字
《脊椎动物、植物、牙形类化石及旧石器标本资源描述标准》规定了化石标本共性描述的内容、分类标准,并归纳了古生物学的新研究成果,规定了专业术语及4类典型脊椎动物化石(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7类典型植物化石(硅藻、轮藻、钙质超微化石、沟鞭藻、蕨类植物、被子植物、孢粉)、牙形类化石及旧石器标本的描述方法
作者:
吴淦国 编 , 何明跃 编 , 杨良峰 编
出版社:
地质出版社
ISBN:
9787116105966
出版时间:
2017-10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2页
字数:
480千字
黄慰文、侯亚梅、斯信强主编的《盘县大洞——贵州旧石器初期遗址综合研究》是关于中国南方旧石器初期遗址——贵州盘县大洞1990年发现以来的综合研究报告,以1996年开始的中美合作考察为主。全书内容涵盖地质、地理、古生物、古人类、旧石器考古、年代学、埋藏学和古环境等方面
作者: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编 , 斯信强 主编 , 黄慰文 , 侯亚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361233
出版时间:
2012-12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75页
字数:
266千字
《三峡远古人类的足迹:三峡库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发现和研究》汇总了1997年以来三峡工程淹没及迁建区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与科研成果,运用现代旧石器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从多个方面对这一地区的旧石器考古学文化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勾画出该地区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的发展脉络框架
作者:
高星 著 , 裴树文 著
出版社:
巴蜀书社
ISBN:
9787807525578
出版时间:
2010-04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81页
字数:
300千字
旧石器的制作和分类,地史和古生物的演化,人类的产生,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文化(按地域阐述)。三个附录则为人类骨骼性别和年龄的鉴定、古人类发展阶段的划分、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的鉴定等
作者:
张之恒 著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5009938
出版时间:
2003-05
版次:
2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19页
字数:
485千字
本书研究了1995-2004年期间在秦岭东部山地洛南盆地中所发现的268处旷野类型旧石器地点的颁布和埋藏规律,对洛南盆地的地质、地貌以及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作者: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编著 , 商洛地区文管会 编著 , 洛南县博物馆 编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186751
出版时间:
2007
《亚洲人类智慧之光:百色旧石器考古探秘之旅》在评价百色研究重大意义上起了画龙点睛的效果。的确,百色研究成果诞生之前,考古学界长期受“两种文化理论”所主导,认为在早期人类进化的200多万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西方”(非洲、欧洲和印度半岛)文化发展迅速、朝气蓬勃。相比之下,“东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和东南亚)文化发展保守落后、死水一潭
作者:
右江民族博物馆 编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49530229
出版时间:
2012-12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12页
字数:
96千字
以泥河湾盆地和周口店为中心的华北北部和东北南部地区是中国旧石器考古开展最早、研究程度最深入的地区。80多年来,经几代学者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近20多年来,随着泥河湾盆地一大批考古资料的公布,重新认识本区旧石器文化发展过程成为学界共同关心的话题
作者:
杜水生 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
9787100054294
出版时间:
2007-12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309页
本书详细介绍了法国学者于20世纪开创并发展起来的旧石器技术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并首次将其系统运用于我国的旧石器材料研究中,展示了该套方法在研究中的优势,探讨了其在研究中的可行性。 李英华,1979年12月生。1998年-2005年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获得考古学学士和硕士学位
作者:
李英华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
9787520107877
出版时间:
2017-07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这套连环画共分十册,共收红色经典故事14个,包括:地雷战、白毛女、激战狼牙山、战火中的青春、小兵张嘎、51号兵站、上甘岭的英雄、人民英雄董存瑞、红旗谱、播火记、青春之歌、回民支队、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
作者:
裴文中 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
9787100026604
出版时间:
1999-12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61页
自20世纪初泥河湾盆地的第四纪地质学研究活动开展以来,在泥河湾盆地寻找早更新世人类活动遗迹成为中外考古学家的梦想。几十年来,中外专家学者在河湾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及相关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书最大限度地吸收了泥河湾旧石器考古、古人类及地层学、年代学的研究成果
作者:
谢飞 著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ISBN:
9787806736623
出版时间:
2006-04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78页
本书按照20世纪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发展的五个阶段,分别介绍了全国各地远古人类遗存的重要发现和考古工作的主要成就,从中可以了解到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情况及其创造的辉煌文化。 王幼平,历史学博士。
作者:
王幼平 著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12183
出版时间:
2000-11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2页
在TA失踪后的第100天,你收到一个神秘的邮包,邮包内是 谜纹蜀碑。寻常办法无法将它开启,只有破解机关,才能解锁。你打开与TA的聊天记录向前追溯,发现在那些看似琐碎的闲聊内容中,竟能围绕机关书展开一场“寻宝之旅”。
作者:
高飞 包骏健 蜂谜文化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11703099
出版时间:
2020-02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12页
字数:
141千字
杜懿一行人,成功地打开了金沙村遗址的千年木质机关盒,并在机缘巧合下发现古蜀千手神树的秘密。但这些秘密的破解带来的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两个更大的谜团。一筹莫展之际,高教授提起了一件往事,在这件事的启发下,杜懿一行人再探珑岭,最终发现了隐藏在山谷中的神秘石洞
作者:
包骏健 蜂谜文化 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11734130
出版时间:
2023-10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184页
字数:
88千字
三千年前的古蜀,神祇部族力量割据,表面其乐融融,实则暗流涌动。 爱慕者变成诡异的陌生人,浓雾瘴烟中杀机隐现;太阳神女的头衔却陡然天降,一夜之间,得神鸟护佑,得众星捧月,得无边法权。 一边,是不想回去的过去。一边,是非来不可的未来
作者:
刘采采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
9787559464484
出版时间:
2022-05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轻型纸
页数:
344页
字数:
350千字
本书主要讲述十多年来,作者自驾行程二十余万公里,持续地跋涉于蜀地鲜为人知或虽为人知但甚少有人涉足的古城堡和古战场。在写作古蜀城堡战场的过程中,参了相关史籍,所描绘的地理情况也是亲自勘踏。该书以散文的文学、新闻的纪实和学术的严谨有机结合的笔法
作者:
马恒健 著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20135781
出版时间:
2024-11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页
古蜀历史上,有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等王朝。 由于文献记载的语焉不详,后人对古蜀的了解常常云遮雾绕,特别是对蚕丛、柏灌、鱼凫时代充满了猜测。蚕丛是如何开国的?鱼凫又是如何兴邦的?早的古蜀先民栖居于何处?他们是如何进入成都平原的
作者:
黄剑华
出版社:
成都时代出版社
ISBN:
9787546427133
出版时间:
2021-04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64页
字数:
490千字
蜀地自古至今流传着大量的神话传说,大约可分三类:其一为与古史相关联如蚕丛、鱼凫等神话传说;其二为与传统的藏羌彝走廊相关流传于蜀地的少数民族神话;其三为以清初所谓“湖广填四川”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历次移民所带来的神话传说。本著以类为重点,必要时兼及其他。
作者:
李诚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20129964
出版时间:
2023-01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776页
字数:
320千字
长江上游的古蜀国,历史悠久灿烂,和黄河流域的夏商周关系密切,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古蜀历,有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等王朝。由于文献记载的语焉不详,具有浓郁的神话传说彩,后人对古蜀的了解常常云遮雾绕。本书从解读古蜀神话入手,来探讨和叙述古蜀神话中出现的杰出人物与发生过的精彩故事
作者:
黄剑华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20128172
出版时间:
2023-01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44页
字数:
291千字
本书在以金沙遗址出土的实际文物为基本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翔实的古今典籍之史料,辅以大量精美文物图片,向读者揭示介绍了金沙古蜀文明的真实面容和文化风貌。本书叙述手法通俗易懂,却也引经据典,作者利用已有的学术成果加以自己的思考而作出独具其思想的推论,这使得本书也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
作者:
黄剑华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ISBN:
9787541161476
出版时间:
2022-04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20页
字数:
290千字
《古蜀王国: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文物精华展》中这些重大的考古发现唤醒了沉睡千年的古蜀文明,使神秘古蜀王国的发展脉络日益清晰,让我们循着考古人的足迹,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走进三星堆,深入金沙,一同领略古蜀文明的历史,感受中华文明的光辉与博大!
作者:
李进增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27052531
出版时间:
2012-08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154页
字数:
30千字
本书系2005年5月《金沙:再现辉煌的古蜀王都》一书的修订版。该书图文并茂,内容分为遗址的发现与发掘,遗址的年代与性质、出土文物概论、出土文物介绍等四部分。
作者: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20073090
出版时间:
2005-05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16开
纸张:
铜版纸
页数:
120页
《成都通史:古蜀时期(卷1)》是记录从古至今成都这一特定地域范围内文明演进历程的大型通史著作,涵盖成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方面面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旨在揭示成都城市文明的基本发展轨迹和主要特点,突出成都城市文明的闪光点,为成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思想养料,为成都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来自历史深处的智力支撑
作者:
段渝 编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20082085
出版时间:
2011-11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06页
《金沙之谜-古蜀王国的文物传奇》分“金:同阳光一般灿烂的本色”、“木:支撑着人类的希冀与梦想”、“水:奔腾不息的生命乳汁”、“火:热情献宝的炽腾烈焰”、“土:承载万物的大地情怀”、“玉:晶莹润泽的文明标识”、“石:千古不变的铿然之声”、“骨:与远去的生命对话”、
作者:
王仁湘 著 , 张征雁 著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20080661
出版时间:
2010-04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152页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境内,南距省会成都40公里,遗址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这里属于川西平原北部,河流众多,平原多被河水切割成脊背状阶地。在河流两岸阶地上,较为密集地分布着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和墓葬。本书图文并茂的对古蜀王国的神秘面具做了深刻研究,彩图清晰,文字概炼。供古文物爱好者和研究人员参考之用
作者:
江聪 著 , 吴维羲 , 朱亚蓉
出版社:
五洲传播出版社
ISBN:
9787508508511
出版时间:
2005-11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铜版纸
页数:
126页
字数:
50千字
《神秘的古蜀王国:三星堆·金沙文物珍宝》着重展示本次参展的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出土文物。为了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两遗址发现情况和学术意义,《神秘的古蜀王国:三星堆·金沙文物珍宝》所用图片、文字说明分别由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和成都博物院提供
作者:
深圳博物馆 编 ,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编 ,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编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27576
出版时间:
2009-04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8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9页
作者:
陈立基 著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ISBN:
9787541119309
出版时间:
2000-11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244页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地介绍三星堆出土的各种青铜器、玉石器、陶器的情况,并介绍了三星堆文化遗址的发现过程及意义。
作者:
陈德安 著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20049774
出版时间:
2000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作者站在历史的角度,用大量的历史档案资料,还原历史。正如作者所言,这是一本用随笔的文体,兼用史学、社会学、经济学方法来写的寺庙传记。大慈寺虽然经历了千多年的发展,但一直没有一部完整像样的寺志,因此其寺庙诸多情形付诸阙如。
作者:
冉云飞 编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ISBN:
9787541131257
出版时间:
2011-01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6页
字数:
295千字
本书剖析了大冶青铜文化的基础、特色、历史地位及其价值、本质属性和形态特征,阐述青铜文化与矿业文化的关系,全方位解答了大冶古先民怎样找矿探矿采矿、怎样筑炉冶炼、大冶铜料流向、铜绿山等大冶矿场居民点、古城、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等五大谜团。
大冶市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 编 , 傅继成 主编 , 荣绪俭 主编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叶正渤 编著 , 李永延 编著 /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自清代中期金石学兴起之后,商周青铜器出土日多,众藏家在鉴赏的同时,开创了以传统捶拓的方式去拓摹青铜器的全形,把器物原貌转移到平面拓纸之上,形成了一种类似立体的传拓效果,这种特殊的工艺后人称为全形拓。初创于清中后期,成熟于民国。本书收集了自清代后期以来所制作的青铜器全形拓五十余件
西泠印社 编著 / 上海书画出版社
本书是洛阳建国以来出土青铜器的精选,共收器物321件,这不仅是洛阳历史考古研究不可缺少的第一手实物资料,而且对于研究中国的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洛阳师范学院 编 , 洛阳市文物局 编 , 杨作龙 主编 , 郭引强 主编 / 紫禁城出版社
许智范 编著 , 刘梦溪 主编 , 黄克剑 主编 / 广西教育出版社
本卷展示了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风采,介绍了我国各种珍贵的青铜器,包括铜镜、铜印、青铜铸币、金铜佛像等。
刘宁 编著 / 辽宁美术出版社
本书分两篇。上篇收录了九篇龚钦龙藏越王剑暨商周青铜兵器研究论文;下篇展示了三十八件龚钦龙藏越王剑暨商周青铜兵器精品。
南京博物院 编 , 徐湖平 主编 / 南京出版社
本青铜器卷分商、西周、春秋、战国、汉至南北朝、隋唐至元明时期6部分,共收出土文物151件,拣选文物52件,传世文物30件。
《北京文物精粹大系》编委会 编 , 北京市文物局 编 , 梅宁华 主编 , 陶信成 主编 / 北京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青铜艺术,讨论了青铜器的纹饰、铭文、造型、内涵、兴衰、比较等内容。
陈望衡 著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本书把青铜器的分域和分期结合起来,对晋国和三晋的器物进行搜辑排比,整理出演变的谱系,说明其与其他区域青铜器的同异。
赵瑞民 著 , 韩炳华 著 / 山西人民出版社
本书概要介绍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历史沿革、器种及艺术成就,并就上海博物馆所藏120件青铜国宝作鉴赏性文学介绍。
马今洪 主编 , 周亚 译 , 范红等 译 / 五洲传播出版社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青铜兽面;青铜神树;青铜大鸟头;青铜鸡;青铜人首鸟身像;青铜爬龙柱形器;青铜虎形器等。
刘家胜 编著 / 四川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