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逻辑(32开平装 全1册)
舍尔巴茨基 (Stcherbatsky.F.T) 著 , 舒晓炜 译 , 宋立道 译
商务印书馆
1997-11
全新
¥48.00
《藏传佛教大趋势》旨在揭示藏传佛教向西方的传播过程以及西方人对藏传佛教的反映。书中首先回顾了西方人探寻藏传佛教的历程,随后展现了藏传佛教在欧美传播的艰辛与辉煌。试图探讨西方藏传佛教热背后隐藏的一种文化情结:即藏传佛教对死的豁达、对独特的活佛转世理论的阐释以及他们对静坐与冥想的实践,给西方人展示了另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宗教,并部分地解答了长久萦绕在他们心里的迷惑。佛陀能替代上帝
作者:
黄维忠 著
出版社:
青海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25011486
出版时间:
1997-01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5页
字数:
150千字
《佛教逻辑》是由三部著作所组成的丛书的最后一部。这套丛书的目的在于说明亚洲史上堪称最为强有力的思想运动。这种思想运动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时的印度斯坦流域,逐渐地扩张到几乎整个亚洲大陆,以至日本和印度群岛。因此,这几部著作讨论的是中亚和东亚的主要思想的历史。《佛教逻辑》是关于佛教逻辑的一部权威性著作。作者通过对梵、藏原典的研究,并借助西方政治理论,对代表印度逻辑最高成就的晚期十乘佛
作者:
舍尔巴茨基 (Stcherbatsky.F.T) 著 , 舒晓炜 译 , 宋立道 译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
9787100019088
出版时间:
1997-11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679页
字数:
440千字
《中阿含经》五十九卷汉译本最初由昙摩难提于前秦建元二十年(384)译出。后来罽宾沙门僧伽提婆发现这个译本“违本失旨,名实不当“,于东晋隆安二年(398)与僧伽罗叉重译。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六十卷本,初译本现已散佚无存。 此经主要讲述原始佛教基本教理,如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四禅、六界、六处、涅槃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还联系当时社会现实阐述善恶因果报应,鼓励人们止恶行善
作者: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编 ,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点校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ISBN:
9787801232106
出版时间:
1999-03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050页
字数:
793千字
一、本辞书收录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与中国佛教有关的人物词目凡16973条。包括僧(菩萨僧、比丘、沙弥)、尼僧(比丘尼、沙弥尼)、居士、女居士、王公(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后妃、公主等七大类。其中以中国汉传佛教人物为主,兼及藏传、南传佛教人物,至于国外高僧大德,只限与我国汉传佛教有交流记载者,余则不收。 二、本辞书僧、尼僧二类中的“僧”字,为僧伽之略,义为和合众,一人称僧,于义欠
作者:
《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编委会 编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ISBN:
9787532605859
出版时间:
1999-11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176页
字数:
2170千字
《藏传佛教中的活佛转世》比较系统、扼要地介绍了活佛转世的由来及转世全过程、新转世活佛的教育和日常生活、中央政府对转世活佛寻访认定的管理和对大活佛的册封等等。活佛及活佛转世是藏传佛教的一种特有现象,对西藏的政治及社会生活曾具有关键性影响,至今这种影响力仍不可忽视。无论是从西藏的发展与稳定工作的角度看,还是从藏学研究的角度看,活佛转世问题都是一个必须重视、必须搞懂的问题。
作者:
蔡志纯 著 , 黄颢 著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ISBN:
9787507509120
出版时间:
2000-01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86页
字数:
189千字
《敦煌石窟全集12》根据敦煌的佛教历史故事壁画,探索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的历史图像,藉此明了如何在中国植根和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佛教历史故事画是传教的方法之一,门类颇多,曾有不同称呼,如感应故事画、史迹画等,《敦煌石窟全集12》暂称以较易理解的“佛教东传故事画”,大抵包括感应化现的传说、高僧事迹与佛教有关的历史人物故事、瑞像图等。它是佛教艺术内容的一大类,但鲜有学者研究,有待研究的
作者:
敦煌研究院 编 , 孙修身 编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08033993
出版时间:
2000-06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5页
全面展示中国佛教的名寺古刹、石窟造像、雕塑绘画、遗迹遗址。全书图文并茂、精美典雅、品位高超、气象恢弘,以图文交织之法,重展佛教世界的灿烂图景;以古今融贯之理,再现佛教世界的震世雄风。 全书将中国划分为十区,每区一册。共收二千四百余幅彩色照片以及分布图、路线图等,与文字珠联璧合,交相辉映。既蕴历史、文物意义,又富观赏、收藏价值。读者即使足不出户,通览本书,即可纵横万里,
作者:
林言椒 主编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ISBN:
9787543438477
出版时间:
2000-06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铜版纸
页数:
10页
本书内容有社会剧变与佛教转型;佛教教会社团的组建;佛教教会社团的组建;佛教文教事业的开拓等。 绪论 社会剧变与佛教转型第一章 佛教教会社团的组建第二章 佛教文教事业的开拓第三章 佛教社会基础的调整第四章 佛教社会功能的转型第五章 人间佛教
作者:
陈兵 , 邓子美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ISBN:
9787105037735
出版时间:
2000-11
世界宗教研究所成立之日起,我们就明确把佛教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现象看待。佛教传入中土,它历史长久,覆盖面广,内容又十分丰富,我们佛教研究室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研究机构,妈苛把佛教研究纳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不把它看作外来文化,又要放眼世界,与世界潮流接轨。我们根据自己的条件(人才、物力、学术传承),将佛教史作为切入点,开始积累资料,培养人才,有步骤地开辟新领域。
作者:
方广锠 主编 , 杨曾文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ISBN:
9787801233004
出版时间:
2001-01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687页
字数:
580千字
佛教传入中国已逾二千年,经历了初传内地、融汇发展、创造繁荣、融合渗透和现代转型五个发展阶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知识丛书:中国佛教简史》通过叙述中国佛教的历史演变,论述了不同阶段的佛教状况、活动及特点。对中国汉传佛教的人物、学派、宗派、思想、佛与儒道的关系、佛教与王朝的关系以及文化艺术成就等作了重点介绍。
作者:
方立天 编 , 华方田 编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ISBN:
9787801232281
出版时间:
2001-07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91页
字数:
260千字
作者:
多识仁波切 著
出版社:
甘肃民族出版社
ISBN:
9787542108487
出版时间:
2002-01
藏传佛教,亦即藏语系佛教,俗称喇嘛教,其主要派别有宁玛派(红教)、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白教)、格鲁派(黄教)等。《藏传佛教噶举派史略》分四章论述了噶举派的开宗、“四大八小”的源流、噶举派的宗规、香巴噶举的源流等内容。 出版说明书首礼赞
作者:
措如·次朗 著 , 王世镇 译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ISBN:
9787801233424
出版时间:
2002-01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11页
字数:
235千字
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的诸学员,在修学的经典中急需一部吉祥无匹日沃噶丹派之广略适宜的立论著述。遵照普见一切智·班掸大师“此内容应当重新编写”的重要指示,由玛维森钦·果莽阿旺扎喜的再化身赛至尊大师主笔,由本编辑组协助,作为文殊怙主宗喀巴大师之无误的意趣精华——见、修、行与基、道、果的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和圆满翔实的立论,编辑出版了这部名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史略》的典籍。 格鲁派又称“
作者:
赛仓·罗桑华丹 著 , 王世镇 译注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ISBN:
9787801233417
出版时间:
2002-01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0页
字数:
170千字
本书是中国古代佛教典籍之序引跋记的汇集。收集时限上自后汉,下至清末,共计二千五百篇左右。 佛教于两千多年前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深相到动,其结果既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文化的面貌,也极大地改变了自己。使得原为域外宗教的佛教,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儒道两教一起,共同支撑起中华文化之鼎。 本书共收入佛典的序引跋记约二千五百篇,是《出三藏记集》
作者:
许明 编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ISBN:
9787532610242
出版时间:
2002-09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字数:
2116千字
这是一本关于藏传佛教基础知识的通俗问答集。多识仁波切针对藏传佛教研究者及信徒最常遇到的疑难困惑,集多年求教者所提的一百多个问题,一一做了深入浅出、简洁明了的解答。本书通俗易懂,涉及到围绕藏族文化及藏传佛教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堪称了解、认识藏传佛教的入门宝典。 作者多识仁波切,本名多识·洛桑图丹琼排,甘肃省天祝藏
作者:
多识仁波切
出版社:
甘肃民族出版社
ISBN:
9787542108852
出版时间:
2003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佛教小百科》共32册,包括《佛菩萨的图像解说一:总论·佛部》《佛菩萨的图像解说二:菩萨部·观音部·明王部》《佛教的神通》《佛教的香与香器》《佛教的莲花》《佛教的植物》《佛教的动物》《西藏地区的寺院与佛塔》《中国的佛塔》《佛教的塔婆》《佛教的持物》《佛教的法器》《简易学梵字·基础篇》《简易学梵字·进阶篇》《密教的修法手印·上:十八道法·金刚界法》《密教的
作者:
全佛编辑部 编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00436959
出版时间:
2003-01
作者:
弘学
出版社:
巴蜀书社
ISBN:
9787806594841
出版时间:
2003-01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93页
总 序绪 说一、概述二、如来部药师佛及药师佛相关之曼荼罗释迦曼荼罗阿弥陀佛曼荼罗金城曼荼罗三、佛顶部佛眼曼茶罗摄一切佛顶曼荼罗大胜金刚曼荼罗金轮曼荼罗尊胜曼荼罗四、诸经部仁王经曼荼罗孔雀经曼荼罗法华经曼茶罗菩提庄严经曼荼罗出生无边门经曼茶罗宝楼阁经曼荼罗请雨经曼茶罗阿鲁力经曼荼罗五、观音部圣观音曼荼罗千手曼荼罗如意轮曼荼罗及七星如意轮曼荼罗六、菩萨部般若菩萨曼荼罗文殊曼荼罗弥勒
作者:
弘学
出版社:
巴蜀书社
ISBN:
9787806595145
出版时间:
2003-06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8页
《圆觉佛教》从佛教的产生和发展入手,并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角度完整地、全面地对佛教的思想内涵和精神特色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如何正信佛教,以提高广大信众的信仰素质,从而使佛教更好地与时俱进,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人世间创造更加美好的净土。第一章佛教的产生和发展,重点讲述了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第二章佛教的世界观,主要论述佛教对整个宇宙的看法和
作者:
李华贵 著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ISBN:
9787801235367
出版时间:
2003-09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83页
字数:
200千字
《中国佛教学者文集:中国佛教与人文精神》收录佛学与中国近代哲学、中国近代佛学的振兴者——杨文会、东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观世音灵验故事杂谈、胡适禅宗史研究平议等文章。 总序前言佛教与中国近代哲学中国近代佛学的振兴者——杨文会东晋南北朝“
作者:
楼宇烈 著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ISBN:
9787801235541
出版时间:
2003-10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30页
宝庆寺讲寺丛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是以宁波宝庆寺的名义出版的一套丛书,旨在推进佛学研究的发展,让佛法能够深入社会人心,达到净化人生的效果。佛教是一个世界性的宗教,它具有全球的、世界的眼光,能在现代化的冲击中表现出自身的适应力、竞争力。本书共结集论文20篇,其时间跨度自上世纪60年代初至本世纪初,是笔者几十年来探索、研究佛学的部成果,希望在了解、认识佛教及其思想方面,能为读者提供
作者:
方立天 著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ISBN:
9787801235534
出版时间:
2003-10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14页
字数:
300千字
《中国佛教学者文集: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收入论文21篇,编入文集的前两篇文章,都是谈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总是的。佛《毗昙的哲学基础及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大乘大义章析略》以及《和平,生态,与大乘精神》等文,是历次参加在北京和戽都举行的“中日佛教学术会议”的稿件。有关新罗僧与法相宗的两篇文章,则是分别为在北京和杭州举办的《韩国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而作。对于弥勒信仰的研究兴趣,直
作者:
杜继文 著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ISBN:
9787801235558
出版时间:
2003-10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49页
字数:
252千字
从文化社会学意义说,所谓文化潜移,是指由于持续而广泛的接触、交流、碰撞、冲突所导致的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及基组织行为的多元变更。更进一步地说,在文化潜移过程中,同亲存在着宗教类型的“文化潜移”现象,或不恰当地称为之“宗教文化潜移”。“宗教文化潜移”是宗教形态因与社会变迁相互作用而呈现出的多维度进程。在“宗教文化潜移”过程中,宗教制度、宗教观念、宗教思想、宗教行为、宗教角色等方面的
作者:
陈永革 著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ISBN:
9787801233110
出版时间:
2003-10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72页
字数:
300千字
《太虚对中国佛教现代化道路的抉择》从教典、教理、教制、净土、密教等方面,研究民国太虚大师的佛教现代化思想,揭示了人生佛教圆融全体佛法而宗本法界圆觉的内在理性核心。 罗同兵,1970年生于湖北,先后获得英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宗教学专业哲学硕士及博士学位,现为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讲师。
作者:
罗同兵 著
出版社:
巴蜀书社
ISBN:
9787806595299
出版时间:
2004-02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225页
《蓬莱阁丛书:中国佛教史》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近代教育家、佛教家蒋维乔居士在日本学者境野哲先生《支那佛教史纲》基础上撰写的著作,对民国以后的中国佛教研究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堪称经典。仍不失为一本了解中国佛教历史的基本读物。 简要系统不失风趣
作者:
蒋维乔<撰> 著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
9787532536238
出版时间:
2004-04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27页
字数:
246千字
作者:
吴信如
出版社:
中国藏学出版社
ISBN:
9787800577079
出版时间:
2004-08
《佛教四大部派宗义讲释(上下册)》讲述了读《宗义》的困难也不是没有,如果一个人连佛法的最基本认识都不够,那是不行的。至少应该读一些正确性的概论读物,读时也须好好思惟,否则,也还是不容易的! 自其大者而言,佛法总不外乎戒、定、慧之三学,《宗义》则以慧学一一尤其是见一一为主题,戒、定惟泛摄在其内,这自然是不想多生枝节使主题晦而不显。并不是忽视二者;盖戒是道之基,定是道所依,岂容忽
作者:
日慧法师 著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ISBN:
9787801236104
出版时间:
2004-08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722页
字数:
320千字
宝庆寺讲寺丛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是以宁波宝庆寺的名义出版的一套丛书,旨在推进佛学研究的发展,让佛法能够深入社会人心,达到净化人生的效果。通观古代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人们合乎逻辑地得出一个结论,既不研究中国佛教,就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哲学。 通观古代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人们合乎逻辑地得出一个结论,既不研究中国佛教,就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哲学。
作者:
赖永海 著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ISBN:
9787801236180
出版时间:
2004-08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94页
字数:
265千字
《印度和锡兰佛教哲学:从小乘佛教到大乘佛教》借古人译梵为汉之经验,取信、达、雅之准则,推陈出新,俾在家出家,两俱得益。佛法虽重在行持实证,佛经所说理趣,亦无不为求证生死大事之门径,若依文解义,理事分途,则徒成慧业,殊失佛法之宗旨。然此乃针对僧伽悟道而言,非指俗世传教之事,况时际浊世,佛法传扬端赖因缘,适应时会,则日以广信,僧伽寄质尘寰,岂可遗世而独立者乎!
作者:
[英] A.B.凯思 著 , 觉醒 编 , 宋立道 译 , 舒晓炜 译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
9787532539345
出版时间:
2004-11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72页
字数:
383千字
藏传佛教历史悠外、内涵丰富,是博大精深的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短期的旅游中接角到的可能只是藏传佛教的某一个方面,某一个局部,初接触时产生的那种鲜明深刻的印象,随着时光的流逝会渐渐地淡薄。有些自以为是新眼所见、亲身体验了藏传佛教,回来后见到别人的讲论才发现并不那么准确。如果要到西藏去重游或者验证,又是机遇难求。于是,人们渴望有一种简明扼要、又全面系统的介绍藏传佛教的书籍,
作者:
张晓明 著 , 张海洋 译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ISBN:
9787800248214
出版时间:
2004-11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47页
本书从新疆出土的古迹文物图案纹饰着手来探索、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及其在新疆古代文明发展中的影响,内容西域龟兹石窟群、西域高昌石窟群。 序前言西域龟兹石窟群——中外文化交流的成果绪论 克孜尔千佛洞 库木吐拉千佛洞 森木塞姆千佛洞 克孜尔尕哈千
作者:
李肖冰
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28091034
出版时间:
2004-12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67页
字数:
100千字
本书将回顾藏传佛教内在的四方面的历史,探究神奇背后的谜底。历史告诉我们,藏传佛教今天的进步,是必然的。 所有的宗教自述,都既将一些神话说成历史,又将一些历史演绎为神话。藏传佛教的高僧多著述,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史料。后人应当为此深深地感谢他们。但一些人在著述中称印度人是藏族的祖先,否认印度佛教传入雪域后被藏化的事实,改动历史,编造神话。神话的历史化和历史的神话化这两种手法,使藏传
作者:
朱越利 著
出版社:
鹭江出版社
ISBN:
9787806714249
出版时间:
2004-12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70页
字数:
232千字
中国古代佛教艺术最光辉灿烂的当属隋唐。随着隋代全国统一和唐代经济、田径的发展强大,中国佛教发展到鼎盛时期,创立了许多新的佛教宗派,这些宗派的发展演进在佛教艺术中都得以充分体现。隋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敦煌石窟艺术,也进入全新阶段,达到印度佛教艺术与汉文化的完美融合,开创了敦煌艺术的盛期。敦煌石窟的雕塑、壁画等佛教艺术品和敦煌藏经洞保存的文物,开启了敦煌学的研究,敦煌学逐渐风靡世界。
作者:
丁明荑 著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ISBN:
9787534736537
出版时间:
2005-01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铜版纸
页数:
191页
字数:
150千字
密宗的起源,经中外学者的考证,基本认为约在佛陀灭后的千年左右,亦即大乘佛教的晚期,也可以说是印度佛教的衰败时期。密宗的兴起具有明显的印度民族特性。早期佛教反对印度宗教传统信仰,对于婆罗门教的多神崇拜、吠陀思想中的真言、密语乃至宗教仪轨,一概持排斥、批判和反对的态度。可是大乘佛教兴起之后,这一立场逐渐动摇,转而开始引进世俗的咒法观念,并逐渐将真言、密咒佛教化。印度佛教把印度传统婆
作者:
李冀诚 著 , 丁明夷 著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ISBN:
9787534736551
出版时间:
2005-01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91页
字数:
150千字
本套书从中国哲学史发展的脉络来解读、诠释中国佛教哲学的思想,并采用问题解析体来展现中国佛教哲学的内容。全书通过总论、人生论、心性论、宇宙论和实践论五编的专题论述,阐明中国佛教哲学问题的滥觞、论辩、演变与发展的历史轨迹,显示其间不同观点之间的互动进程,进而总结其哲学思维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中国佛教哲学反映了中国佛教学者对宇宙人生和修持实践的看法与主张。
作者:
方立天 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0062563
出版时间:
2005-01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字数:
915千字
中国华教史籍,恒与列朝史事有关,不参稽而旁者之,则每有窒碍难通之史迹。此论将六朝以来史学必需之佛教史籍,分类述其大意,以为史学研究之助,非敢言佛教史也。 本论所及,大抵为士人所常读,考史常用,及《四库》所录存而为世所习见之书。先取其与中国史事有关者,故以《出三藏记集》、《高僧傅》等为首,而《释迦氏谱》、《释迦方志》等略焉。 中国佛教史籍之范围,略依《阅藏知津》,将此土撰述中
作者:
陈垣 著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ISBN:
9787806783597
出版时间:
2005-04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28页
字数:
85千字
我们的前人创造了无比伦比的灿烂文化。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汉魏六朝的丰碑巨制、韩柳欧苏的大块文章、明清之际的人生画卷,无不表现了对社会国家的情怀,对宇宙世界期待。千古风流人物的搏斗,相互辉映,激荡交融,造成了光华灿烂的中国,博大久远的中华民族传统。这套文库力求以历史的高度,把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文化放到整个人类文明的背景中审视,向您展示五千年文化的各个方面。
作者:
《文史知识》编辑部 编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
9787101001792
出版时间:
2005-04
版次:
2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29页
字数:
300千字
这是一本有关佛教的普及性知识读物,从九个方面简要介绍佛教的历史发展、佛教传人中国、主要宗派和基本教义、教团组织及其主要制度、戒规、、佛、菩萨、鬼神、诸天和中国佛教的名寺名山、主要节日、佛教文化、佛教典籍、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等知识。让你初步了解有关佛教文化的知识,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佛教发源于古印度,传入中国已经历了整整二千年。佛教在传入中国后经过漫长的岁月,在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
作者:
杨曾文 编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 编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ISBN:
9787801231796
出版时间:
2005-07
版次:
2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81页
字数:
270千字
佛教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宗教之一,佛教文化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本书中的佳作,凝练地反映了佛家博大的精神世界、高尚的慈悲胸怀、幽深的圆妙哲理与超凡的人生修养;可誉为是善的箴言、智的结晶、诗的座右铭。吟诵之中,我们自可于泛舟佛门联海、神游胜迹名山之际,得禅机之趣、悟大千之缘;从而增长福慧、净化身心。
作者:
金实秋 编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ISBN:
9787801230669
出版时间:
2005-07
版次:
2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字数:
1400千字
这是一本文集,它收集了从1984年以来20年间发表的研究有关五代前与五代后这两段时期的佛教在我国古都西安的发展情况,并弥补了前人对这一时期佛教文化研究不完整的缺憾。 总序朗宇自序鸠摩罗什译场与“长安文化”鸠摩罗什译场所出典籍考略论法显与秦
作者:
王亚荣 著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ISBN:
9787801236906
出版时间:
2005-08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45页
字数:
230千字
《中国东南佛教史》是一部研究和论说中国佛教在东南地区传播、发展及其演变历史的专题著作。全书以“东吴之国与佛教初播”、“东晋—佛教在中国立足的关键时期”等18个专题,系统而又完整地论说了自三国至明清时期,佛教在东南地区初播、立足、兴起、演变的史迹;揭示了东南民俗、魏晋玄学等对于佛教在这一地区兴盛的关系,以及东南佛教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与这一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经济、政治社会之间的关系。
作者:
严耀中 著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08056589
出版时间:
2005-08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02页
字数:
326千字
佛教是三大世界宗教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三大组成部分之一。从学术史看角度看,佛教是人类有史以来各种宗教、教派、流派、学派中典籍最浩潮、内容最博、体系最庞大的派别。文集选录作者198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以来一直到2004年共十五年间所发表的部分论文及整理的佛教文献资料。文集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观与三论”,是多年来作者主要研究方向的一些成果整理;第二部分是“中国佛教泛
作者:
华方田 著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ISBN:
9787801236883
出版时间:
2005-09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71页
字数:
350千字
《汉化佛教参访录》是一本介绍汉化佛教的寺院与僧人的知识性普及读物。全书具有以下五个特点:1、介绍寺院与僧人,细致入微,知识性强。2、语言通俗易懂,富有幽默感。3、解说问题时旁征博引,脉络清晰。4、图文相互印证,便于理解。5、富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对中华民族吸收异域文化进行文化的创新,给予了热情的歌颂。全书适合佛教研究者、佛教文化爱好者以及旅游爱好者等广大读者阅读。汉族潜移默化消化
作者:
白化文 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
9787101046991
出版时间:
2005-09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82页
字数:
248千字
《无悔人生:佛教忏悔观》是《觉群丛书》中的一册,《觉群丛书》是本着浅、简、新的原则编写的,丛书从不同的视角入手,通过对一些艰深的佛学命题的专门探讨,旨在推动传统佛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现代阐释,突出佛陀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本怀。丛书是由编委会约请海风外著名的法师、居士、学者主笔,撰写群体普遍具有较高的佛教学识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对佛教的义理进行深入浅出的
作者:
圣凯 著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ISBN:
9787801237354
出版时间:
2005-12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53页
字数:
90千字
本套书收入一百五十二种珍稀民国佛教期刊(合编208卷),影印出版。其中未见著录的有17种,各馆藏孤本29种。《海潮音》《威音》《内学》《微妙声》《世间解》《狮子吼》等名刊完整收入,弥足珍贵。收录民国时期珍稀老照片数千张,重要佛教学术论文近万篇,各类佛教新闻三万余条。为学术研究提供珍稀而又重要的研究资料。此书邀请国内知名佛教学者组成强大的专家队伍,调用了全国二十余家图书馆和十数家
作者:
黄夏年教授 主编
出版社: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ISBN:
9787514900439
出版时间:
2006
《佛教史》是一部佛教世界通史,以时间为经,以地区和国别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佛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佛教产生前的古印度社会状况,止于近现代佛教在西方的流传和影响。所记内容按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南传佛教、北传佛教(包括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展开,广泛涉及各教派和宗派的教义、经籍、人物、僧制、僧职等等,同时兼及佛教的节日、礼俗、典故、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
作者:
杜继文 著 , 任继愈 著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14041364
出版时间:
2006-01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624页
字数:
500千字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影响极为广泛。印度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迄今已逾两千年。在这样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本土固有的儒家以及道家、道教,对外来的佛教采取抗衡甚至排斥的态度,佛教为了要在中国站稳脚跟并寻求发展,必须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适应。佛教在这样的态势下,经过融合改造而走向中国化。《中国佛教》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向读者介绍了佛教的发展与源流,传入中国后所形
作者:
刘长久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63358526
出版时间:
2006-03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铜版纸
页数:
161页
字数:
80千字
本书为“东方文化集成”系列中的一本,重点介绍和分析了佛教对中国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民俗以及卫生体育等方面的影响,并试图通过一系列的实例证明这种影响的发生过程、发生范围,及其深远意义。此书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分析深刻、论述系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值得一读。 佛教自两汉之际从印度传到中国以后,经过漫长的撞击和融合,已经变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对中国文化发
作者:
薛克翘 著
出版社:
昆仑出版社
ISBN:
9787800408199
出版时间:
2006-03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20页
字数:
268千字
佛教在我国又被称作像教,它最初传入中国并依靠它的经典,而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它的艺术、佛像及解释佛教教义的图像。本书选取佛像汉化后画于绢素之上、便于保存、供奉的明清卷轴画佛像精品一百三十六幅,按佛、菩萨、明王、罗汉、护法各部依次排列。这些珍贵的画像现均藏于国内各大博物馆。许多画像均为首次面世,具有极高的文物、艺术及历史价值。现值世界佛教论坛在中国浙江举办之际,西泠印社出版社特集结
作者:
潘建国 著
出版社:
西泠印社出版社
ISBN:
9787807350392
出版时间:
2006-04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铜版纸
页数:
278页
《中国佛教高僧名著精选(上中下)》所收名著均为僧伽的著述,分是、中、下三则,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佛教文萃》,以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儒、道之间的争论,佛教高僧的著述为首;次之按天台、华严、三论、净土等各宗之高僧分类撰述。其中包括了: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慧地《灭惑论》、道安《二教论》、慧思《大乘止观法门》、杜顺《华严五教止观》等等。第二部分为《禅林珠玑》,包括了《禅门要典》和
作者:
弘学 编
出版社:
巴蜀书社
ISBN:
9787806598481
出版时间:
2006-05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660页
字数:
1220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