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上的佛国
裴晓军 著
文物出版社
2014-02
全新
¥392.00
画像石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巅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的美术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根据现有资料,画像石萌发于西汉昭、宣时期,东汉时期画像石艺术蓬勃地发展起来,分布极为广泛,形象写实而生动,题材较为丰富,雕刻技法多样。本书是苏士澍、顾森二位先生分别遴选汉画像石进行题跋,对画像石内容进行解读。既彰显了书法艺术,又具有文化内
顾森、苏士澍 著 / 文物出版社
《中国书画装潢要略》系统全面地讲述了中国书画的装潢要点,既是冯先生三四十年的研究总结,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技艺里蕴含的文化,反映的是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工艺美术出版天地开阔,我们今天的创作要着眼于长远。
作者:
冯鹏生 著
出版社: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ISBN:
9787514025651
出版时间:
2023-03
《春秋金文全编》是一部系统整理和收录春秋时期青铜器铭文字形的古文字编,所收资料截止到2022年6月。全部字形编入正文和附录两部分,正文为可隶定字形,收字头1697个,依《说文解字》顺序分十四卷排列,附录部分则为其余存疑字形。
作者:
吴国升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
9787522809144
出版时间:
2022-12
祖塑像和图像,是妈祖祭祀仪式、故事传说及民间习俗的一种独特的有形无声的载体。作者通过引入西方艺术史研究,综合探讨妈祖塑像和图像的艺术特性。本研究共分为七章,通过妈祖信仰的源起与传播、古代妈祖塑像造型艺术的历史分期考察、妈祖塑像制作技艺及区域比较、视觉隐喻与图像释义、记忆表象与纸符本义、多元复合的俗信文化意向塑像和图像中的妈祖形像及复原实践等几方面研究妈祖图像和塑像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作者:
张蓓蓓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78639
出版时间:
2023-05
《莲花瓶:泄漏的底》即以“漏底的莲花瓶”为契机展开深入探究,揭示花瓶在佛教造像中意义的演变。并进一步认识中国佛教造像在本土视觉史经验系统之中是如何接受外来的新样式、新造型的及如何进行吸收转化的。
张强 著 / 文物出版社
2014年6~7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南陵县博物馆对南陵县2座宋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2座宋墓位于南陵县弋江镇铁拐村西北部,两墓葬相距约1米,均为竖穴土坑灌浆三合土双棺墓,地表未见封土。
作者: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80533
出版时间:
2023-06
本次展览共呈现天津博物馆馆藏158件(套)明清时期文房用具和书画作品,以凸显「笔墨纸砚」与书画的关联性为重点,一方面介绍文物的物质属性、工艺特色,体现明清时期美术发展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具体的书画作品,体现书画家对器物的利用及所表达的文化艺术内涵。
作者:
深圳市南山博物馆,天津博物馆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79797
出版时间:
2023-05
《唐卡艺术系列丛书:藏族传统美术康·格桑益希文集(卷三)》内容包括:佛光普照下的雪域藏族美术、阿里古格壁画览胜、唐卡造像研究、唐卡流派风格研究
康·格桑益希 著;中国唐卡文化研究中心 编 / 文物出版社
作者:
9787559859907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05
本书基于青海省泽库县和日村的田野调查,对和日石刻流程、技艺、内容以及石刻传承人、传承方式、石刻文化的传承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讲好和日石刻故事,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东宇轩 著;东·华尔丹;向锦程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长子崇庆寺宋塑造像乃至山西北宋佛教造像艺术,充分反映了北宋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集中体现了佛教宗派之间,佛、儒、道之间圆融的美学思想,传达了佛教“觉悟人格”和与儒家“共同治世”的人生审美理想。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专业的学术精神进行研究,旨在保护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艺术文化遗产。
王丽雯 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首次对秦汉文体进行了梳理,力图呈现文体演变的宏阔背景与内在逻辑。这既是对秦汉文体研究的全面总结,也为中国古代文体史的叙述方式做出了探索。
郗文倩 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为李伟国先生论文的结集,包括敦煌、宋史、墓志、文献四个方面,收录了《一部有传世价值的文字学巨著——胡吉宣先生的<玉篇校释>》《敦煌本<文选>注笺证献疑》《上海博物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综论》《敦煌石窟的图文解读》等文章。
李伟国 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元中都(上下1998-2003年发掘报告)》分上下两册,上册包括八个章节:绪言、调查勘测、宫城西南角台、宫城一号殿址、宫城南门、宫城南墙1号排水涵洞、皇城南门、结语,并附录了6篇元中都研究方面的论文。下册共收录彩色图版436幅,黑白图版264幅。全书图文并茂,使用大量的考古资料和考古信息,确定了元中都的具体位置,准确定位了重要建筑基址,全面揭示了部分重要建筑的基本特点,使城市整体布局趋于明晰。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编 / 文物出版社
为了总结前人经验,更好地理解边栏与印文的关系,以及其在篆刻艺术美学方面所起的作用,《中国印章边栏史》笔者将历代印章边栏的特点作一梳理归纳,分门别类。并以此为纲,对边栏的各种形式进行专题讨论,究心于斯十多年,遂成《中国历代印章边栏演变简史》
王本兴 著 / 文物出版社
《寰宇贞石图》是清末杨守敬所辑石刻拓片集,是汇集历代重要石刻拓本的影印图录,是中国第一部以影印方法出版的石刻图录,为石刻的保存传播开创了新的途径。《寰宇贞石图校理》手稿本是徐无闻公为谢承仁先生主编《杨守敬全集第九册·寰宇贞石图》的工作本,徐无闻先生对著录的碑刻逐一校释,又增加了本书的学术内涵。出版的《寰宇贞石图校释》因著者的离世,未能作最后的审定,留有一些遗憾。
杨守敬 著 / 文物出版社
处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丹丹乌里克遗址就是丝绸之路上诸多遗存中的代表之一。2002年从这里出土的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佛寺壁画神秘而古朴、庄重而优雅,可以引起人们对历史的无限遐思和感动,从中我们能感悟到当年丝绸之路上佛教文化的昌盛,绘画艺术造诣的高超,以及多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融会。
中国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佛教大学尼雅遗址学术研究机构 编 / 文物出版社
川盐,在中国盐业史上具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它的行销范围广、时间跨度长,深刻地影响了区域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留下了众多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川盐运销而形成的川盐古道,是一条可与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媲美的重要战略性物资通道。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联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相关研究人员开展了“寻访川盐古道”大型学术考察,获得了许多重大的发现和一些新发现,对川盐古道的基本面貌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 编 / 文物出版社
作者:
广州博物馆,吴凌云,邓玉梅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18159348
出版时间:
2021-03
本书收录的论文,研究领域涉及史前、商周、楚文化、秦汉等考古学研究;玉器、漆器、丝织品、古文字、古建筑等专题研究;文物保护科技研究、博物馆学研究等。
荆州博物馆 编著;王明钦 主编 / 文物出版社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编 / 文物出版社
本书将使我们在饱览四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四川、认识四川、热爱四川,从而推动四川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在保护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充分发挥四川文化遗产在提高四川民众人文素养,加快建设西部文化强省中的独特作用。
郑晓幸 / 文物出版社
近年来,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辗转从欧美征集清代外销“广州扇”,它们的制作时间大概自清雍正朝至十九世纪中后期,数量仅有48把,计有象牙折扇9把,累丝银扇1把,金漆折扇5把,玳瑁折扇2把,团扇2把,纸面折扇13把,刺绣折扇10于巴,檀香折扇2把,杂扇4把。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编 / 文物出版社
后稷是中国农业文化起步时期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周族的始祖,历史上关于后稷及周族起源的研究成果丰富,近现代以来,随着考古资料的大星发现,更使得学界对于后稷文化和先周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全书可以分为八个部分,其中第一、二、三部分,以研究先周文化起源问题为中心,侧重有关山西说的讨论;第四、五、六部分,以研究后稷文化问题为中心,侧重有关后稷神话、稷祀和历史的考察。
作者:
宫长为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20371803
出版时间:
2023-04
版次:
1
装帧:
平装
本书共分十三章,从历史沿革、馆舍变迁、队伍建设到文献收藏、读者服务、教育培训等方面,记录了潍坊市图书馆建馆至今的发展历程。
《潍坊市图书馆志》编委会 编;栗祥忠 主编 / 文物出版社
全面记述九寨沟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历史与现状。
作者:
四川省地方志编委会
出版社:
方志出版社
ISBN:
9787514438284
出版时间:
2019-09
本书为四川省志的青城山志,详细记述了1986-2005年青城山的发展状况等详细的内容,反映了青城山发展的脉络,可为有关部门和各界人士提供翔实的地方专业志资料。全书指导思想明确,思路清晰,层次结构完整,内容资料充实,体例规范,叙述平实,图文并茂,是一部编校质量较好的地方志。
陈建春 著;杨慕文 编 / 方志出版社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创始于一九二八年。史语所创所伊始,即有《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在《集刊》的第一本第一分中,傅斯年所长发表了《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提出新材料、新方法、新工具、新问题等主张,这些主张不但影响了《集刊》文章的风格,对近代史学界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 / 中华书局
本书共收录历代买地券40件,时间从东汉至清末,地域分布遍及整个中国。收录的原则是出土时间地点信息明确、图版清晰,同时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主要包括定名、题记、录文、图版、校释、有关问题探讨、主要参考文献七个部分。所收买地券按逝者卒年和葬年的时间为序。不管原件有无标题,统一以朝代、姓名、质地命名。下以题记形式简要介绍买地券的名称、形制、尺寸、出土地点、研究概况等相关信息。每方买地券皆配以清晰实物
褚红 著 / 文物出版社
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城北3公里的龙泉村东侧。永乐宫始建于元代,施工期前后共110多年,才建成了这个规格宏大的道教宫殿式建筑群。永乐宫是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粗大的斗拱层层叠叠地交错着,四周的雕饰不多,比起明、清两代的建筑,显得较为简洁、明朗。几个殿以南、北为中轴线,依次排列。宫殿内部的墙壁上,布满了精心绘制的壁画,艺术价值之高,数量之多,世上罕见。
柴泽俊 著 / 文物出版社
五当召为内蒙古第一大召,藏有大量珍贵文物,如造像、法器以及其他文物,有许多为清朝廷御赐。本书《五当召珍藏——佛像 法器 其他》所选取的造像47尊,法器37件,其他文物如玉、瓷、玻璃、珐琅等47件,均为五当召珍贵文物中的精品。
包头市五当召管理处 编 / 文物出版社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配合郑卢高速公路建设时,宜阳县韩城镇宜阳韩城北郊的路基下,共发掘战国早中期之交至东汉时期的古墓葬44座。其中战国时期墓葬23座,西汉时期墓葬17座,东汉早期墓葬4座。 本书从墓葬形制、随葬品组合、器物形态演变等方面对这批墓葬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部分墓葬为洛阳地区并不多见的秦人墓和秦人后裔墓。墓葬为研究洛阳地区秦汉时期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形态、葬俗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作者:
褚卫红,史家珍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
9787534875847
出版时间:
2018-01
作者:
南通博物苑
出版社:
故宫出版社
ISBN:
9787513408028
出版时间:
2015-01
《中国传拓技艺图典(精)》内容介绍:传拓亦称椎拓,是中国特有的保存文献的传统方法,就是用纸、墨和传拓工具从金石器物上捶印其文字和图画的技法。对石刻文献的复制需要刺激了传拓技术的产生,在纸张的普及和质量提高、墨的广泛使用等物质条件齐备的前提下.受玺印和封泥使用方法的启发,传拓技术应运而生。
国家图书馆 编 / 故宫出版社
《中国竹木牙角器全集》编辑委员会 编 / 文物出版社
《敦煌莫高窟(第5卷)》由具有代表性的石窟群编成,每卷发表图版192~300幅,论文2~5篇,并有图版说明、大事年表和实测图,还发表各石窟群的内容总录。《敦煌莫高窟(第5卷)》相当系统全面地发表了中国石窟艺术的重要作品和论文等研究参考资料,反映了最新的研究水平,印刷精美,是中国文物考古界和出版界合作的成果。出版以来为世界各国学术界所瞩目。
敦煌研究院 编 / 文物出版社
《中国史前玉巫教探秘》是杨伯达先生研究我国史前玉文化、玉学这一重大科学课题的必然结论和阶段性成果。作者沿着我国史前玉文化发展的途径,走进了早已消逝了的我国史前玉巫教谜团的境界,经过多年的探索,发现了在我国史前诞生、发展并日益繁盛的距今数万年前已存在的原始宗教,缘先辈之说,亦将其称为巫教。
杨伯达 著 / 故宫出版社
青海地处黄河上游、三江源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先民们在这块广袤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出土了大量令人惊叹的珍贵文物。它们是中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也是青海古代各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为方便了解青海的历史,青海省博物馆、青海民族博物馆组织编著了《河湟藏珍:历史文物卷》。
青海民族博物馆 著;祝君 编;青海省博物馆 / 文物出版社
本书为配合故宫博物院举办的“故宫藏日本文物展”而出版,收入了日本江户至明治时期(公元17-19世纪)的绘画、书籍、瓷器、珐琅器、金属器、漆器、织绣等类文物共计154件。其中包括明清时期中日两国皇室间互赠的礼品、从商行贸易中获得的舶来品、建国后政府的调拨品以及民间收藏者的捐献品。本书图片精美,文字简练,版式设计颇具艺术性,中、英、日三种文字说明便于更多的文物爱好者观览。
故宫博物院 编 / 紫禁城出版社
是一部全英文的*作,作者为具有多年中国美术史学习背景的加拿大人。在该书中,作者选取了故宫博物院所藏历代绘画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86件传世名作,对每一件作品都做了专业性的描述和评析,其中包括对绘画的鉴赏,对绘画中的专业术语的解释,中国古代绘画主要流派的梳理,题画诗文的翻译,以及从西方人的视角对中国古代绘画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做以通俗的解释,使西方读者能够*加容易的理解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神”和“气韵”。
故宫博物院 著 / 故宫出版社
中国竹木牙角器全集(2)·木雕器(上)》分上下两册,上册以圆雕为上,下册以浮雕为主,通过各种造型独特的艺术品展示了中国木雕艺术的发展脉络。
《中国竹木牙角器全集》编辑委员会 编 / 文物出版社
本书分为两部分,□□部分对济南地区出土历代铜镜情况进行了概述和初步研究,根据铜镜主题纹饰和铭文的不同划分为若干类型,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分别介绍每一类型铜镜的形制、纹饰特点和演□规律,进而总结出各时期铜镜的整体特征。第二部分以铜镜照片和拓片为主,每面铜镜均配有文字说明,分别介绍它的出处、时代、尺寸、形制等,图文并茂地进行展示,将文物信息□大限度的传达给广大读者。
济南市考古研究院 著 / 文物出版社
《故宫博物院藏中国古代窑址标本(河北)》分卷以省为单位,窑多者,一省单独成册,窑少者,数省成书。每个窑的标本以时代为序,同时兼顾品种、器型、装饰分类排列。在某些重要窑名下,为清楚地表达瓷片的采集地,又分若干小地名。标本的年代参考各地考古发掘资料,资料不充分或有意见分歧者,以故宫博物院传统观点为准。有些标本因器型不完整,时代特征不突出,兼具宋、金或金、元特征者,取其一。
故宫博物院 编 / 故宫出版社
祝君主编的《河湟藏珍》内容介绍:青海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从史前时期的羌、戎、胡先民,到汉以后的汉、鲜卑、吐蕃、蒙古、突厥等部族,在江河源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共存发展,交流融合,演出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剧。元代以后,这些古代民族演变定型成为今天的汉、藏、土、蒙古、回、撒拉等六个世居民族。了解青海各民族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
青海民族博物馆 编;青海省博物馆 / 文物出版社
本书是本系统研究宋铤的专著,分上下篇,上篇解读了银铤管理的官府机构、官员品阶、储藏官库以及铸造机构、金银铺等,下篇阐述了银铤所反映的上供制度、专卖制度、海外贸易、赋税制度、政府收出等 财政问题。
刘翔 著 / 文物出版社
李进增、陈永耘主编的《云岭飞歌》内容介绍:云南,因其美丽、丰饶、神奇而著称于世,这里林木葱茏、山川壮丽、资源丰富,是祖国西南的一块宝地。云南自古就有一彩云之南 的美称,据《云南通志》载:一汉武年同。彩云见于南中,谴吏迹之,云南之名始于此,这片富有曼妙诗意的一云岭高原,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以及别具韵味的风俗民情,数十个少数民族在此和谐相处、共同生活,也因此赢得了民族文化王国
陈永耘 主编;李进增 / 文物出版社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沂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沂水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编 / 文物出版社
博物馆自成立以来,一直以保护历史文物,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承担着文物征集,收藏,研究,展陈等重要工作,是烟台市文物收藏,研究,展览中心.经几代博物馆人的不懈努力,烟台市博物馆紧跟历史步伐,不断发展壮大.现馆藏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1万余件/套,数量与质量均居全省前列.。
作者:
烟台市博物馆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78776
出版时间:
20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