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历代诗词译注
闵凡军,包翠玲
文物出版社
2023-12
全新
¥113.00
《汉藏瑰宝 杭州飞来峰造像研究》在编辑方面,兼顾了学术性与美观、通俗,配有彩图、线描图与若干黑白照片。《汉藏瑰宝 杭州飞来峰造像研究》图随文走,彩图画面大,精度高,具有较强的震撼力,不少图片为首次发表。在归纳、综合时,大量引征敦煌五代、西夏、元,山西的辽、金、元、明,陕北的宋、金、元,川渝的两宋与云南、福建、江浙等地(包括杭州本地区)的佛教艺术品。
赖天兵 著;光泉 编 / 文物出版社
古代经典《礼记·王制》篇诸家论述的整理汇总。《王制》是较早的对国家法律制度进行阐述的篇章之一,为我国古代君主治理天下的规章制度。内容涉及封国、职官、爵禄、祭祀、葬丧、刑罚、建立成邑、选拨官吏以及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制度。《王制注疏长编》依照阮刻本《礼记注疏》,将120段经、注、疏、释文录入,每段之下,依次汇入宋卫湜《礼记集说》、元吴澄《礼记纂言》、陈澔《礼记集说》、明郝敬《礼记通解》
作者:
王锷、孙术兰 编纂
出版社:
广陵书社
ISBN:
9787555420705
出版时间:
2024-02
装帧:
精装
开本:
大32开
《中国古玉器鉴定丛书:古玉的雕工》从古代玉雕工具入手,以考古出土品及博物馆藏品为一标准器,系统地总结了古代玉器不同时期的工艺特点,为作者多年来从事古代治玉工艺研究的结晶,是古玉研究与收藏爱好者的必备读物。
徐琳 著 / 文物出版社
铜墨盒这一文房用具,以其古色古香、清雅深邃的风采与魅力,在异彩纷呈的中华艺苑独树一帜。墨盒虽小,内容顿为丰富。方寸之间铭刻着重大历史事件、名言警句、名人墨迹,还有爱国志士抗敌救国的壮志豪言,以及诗、书、画、印等等。其蕴含的历史信息、艺术信息是同时代其它文玩、艺术品无法比拟的。这些遗存下来的时代印迹和精美的刻铜艺术十分珍贵。
高兰祥 著 / 文物出版社
人面像岩画是指岩画中以人面为表现形式的一种类型,广泛分布于环太平洋地区。其中,俄罗斯叶尼塞河流域是人面像岩画分布比较集中的一个区域,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作画方式多样。同时,该地区考古学文化中发现了大量的人面形象,创作时间从新石器时代持续至铁器时代,而又以青铜时代奥库涅夫文化人面像数量多,与岩画的相似度高。
肖波 著 / 文物出版社
本书在研究方法上多有思考与创意,从写作方法探索到价值判断,进一步建立了青铜器铭文研究的基本框架,其中包括了铭文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以及以经学为主的文化价值。本书做了创新性尝试,深入到西周礼乐文明中,对贵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广泛涉及,包括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语言学、经济史学、法制史学、文化人类学,以及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学等诸多方面。
丁进 著 / 文物出版社
《北大红楼历史沿革考论》的第一部分是红楼编年史的一组论文。第二部分是有关红楼发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活动的19个专题,体现了历史与历史发生地的紧密关系。其中如“李大钊与红楼情结”、“李大钊办公室复原始末”、“毛泽东在北大红楼”、“北大红楼与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与北大红楼”、“北大红楼与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新潮社与红楼”等等。这些专题研究把读者、观众引入历史现场中去感知历史,应该说这正是
郭俊英 编 / 文物出版社
中国古琴,传说是伏羲氏所发明,斫桐为琴身,缠丝为琴弦。出土最早的古琴是战国初期曾侯乙墓中的十弦琴,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另外一个就是马王堆出土中的七弦琴,有1900多年的历史。《诗经》中记载的“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鹿鸣》)等诗句流传至今。
董建国 / 人民音乐出版社
本书按照遗址概况、地层堆积与形成过程、文化遗存、社会关反响等四大版块挑选图片,并配以遗址发现、发掘的况介绍(前言)和遗址期发掘简报(附录),为研究世以来环境变迁,海侵时间、过程及中国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反映出世早中期环境变迁与中国海岸线人类活动起源、发展的明确过程,为研究西太平洋地区南岛语族起源和发展等学术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作者:
孙国平主编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81462
出版时间:
2023-10
本书分为调查篇与研究篇,主要对敦煌莫高窟及其周边现存的古代土塔遗址做了全面的考古调查,用文字、测绘、摄影等手段详细记录了塔的位置、内容、保存状况,考订其题材与年代,研究其艺术风格及宗教内涵。
郭俊叶 / 科学出版社
清代时期,苏州是收藏家汇聚之地。其中,尤以郡中几大家族最为著名,涌现出一批收藏家,他们对中国青铜器、玉器、书画、碑帖、文房的蒐集与鉴赏,既代表了传统文人的趣味,也代表了苏州这座城市文化的面貌。
作者:
苏州博物馆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82650
出版时间:
2023-12
作者:
闵凡军,包翠玲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82384
出版时间:
2023-12
所谓古玺文异释,即众家对某一玺文“形、音、义”等方面存在多种解释;每一释说都代表着一种已识字与未识字在认识方面的可能性。本书共分七部分。绪论及第一章主要就古玺文研究现状、“玺文”定义等学术史及基础概念问题进行梳理;第二至六章选择异释较多的五组战国古玺文加以探讨,在前辈学人的研究基础上,运用二重证据法、字形比较法、偏旁分析法和横纵向对比法等考释方法,对玺文“异释”进行比较分析后,提出释读结论
作者:
李文亮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
9787522818054
出版时间:
2023-10
本书是俞绍宏教授主编《楚系简帛字形合编系列五种》之一,收录曾侯乙墓出土竹简。本书为字形全编,收录了曾侯乙墓出土竹简的所有字形,正编按《说文》五百四十部卷一至十四编排(附合文与存疑字于卷十四后),不见于《说文》的字归入相应部首或字条之后,异体字附见于主字形后。每条字形均,带有出处与文例,释文通假字注明本字、古字注明今字。附录曾侯乙墓竹简的全部释文,提供竹简原文全貌以供读者比对正编。书后编有笔画检字
作者:
宋丽璇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
9787573209078
出版时间:
2023-12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明式家具器型研究(套装上下册)》试图建立宏大叙事的体系,但每每在细节上死钻牛角尖,器物上任何微妙的不同变化都会惹其瞩目。其细致的考据与长篇建构相结合,防止了只有大线条、大脉络的空疏。它的宏观梳理始终是与零碎的家具实物以及图像和文献相结合的,一个个小细节成为整体大厦的一砖一石。由一件件明式家具的观察到类型学的梳理,再到总趋势和总概念的总结,认真观察家具实物是其根本依据。
张辉 著 / 故宫出版社
《岭南地区新石器化过程的考古学研究》全书共五章,计25万字,插图30余幅。第一章作为学术背景概括介绍了西方新考古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全面梳理了国内外学术界对于“新石器化”和“农业起源”等问题的观点和讨论,以期对于中国特别是岭南地区新石器化研究有所启发。
作者:
陈洪波 著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81721
出版时间:
2023-10
本书简要总结了石棚(包括朝鲜半岛的支石)一词从俗称到术语内涵逐渐演变的过程,对石棚术语进行了界定,明确了石棚研究的对象;以考古发现为依据,经过对石棚结构的详细分析,参照目前支石墓分类研究的成果,初步建立了石棚研究的框架体系;在全面收集材料的基础上,对整个中国东北地区各类石棚墓葬的数量、分布状态、形制演变、文化内涵、时空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初步解决了该地区石棚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作者:
华玉冰 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317179
出版时间:
2011-07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3页
字数:
310千字
本书从“陵与墓”“量制”“民族与边疆”“伎与艺”四个维度,通过分析考古发掘中的墓葬、器物的类型,探讨其年代和族属,进而阐述历史时期(主要聚焦两汉时期)的物质文化和社会历史,并对历史时期考古学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本书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杨哲峰 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渤海是东北亚地区唐五代时期由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新唐书》记载渤海统治的盛期,地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有“海东盛国”之称。近年的考古工作揭示,渤海出土文物的种类,按材质可大致分为陶瓷器、金属器、玉石器、骨角器等。
彭善国 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是中国青铜时代的核心文化,它们的初兴和扩展奠定了高度发达、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基础,在中国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本书围绕中国广域王权国家诞生及初步发展时期的聚落形态及礼器群的发展与变化,所收的六篇论文分别从考古学、历史文献学、社会学等多维视角,对洛阳盆地的聚落形态、青铜礼容器的空间分布、纹饰所见青铜铸造技术、陶铜相似器的缘由、铜玉礼器的角色嬗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科学出版社
环月亮泡地区区域性系统考古调查是《吉林大安后套木嘎遗址考古工作规划》中的重要内容。2012~2014年、2016年后套木嘎遗址考古队在考古发掘的同时,对遗址所处的环月亮泡地区开展了为期四年的区域性系统考古调查工作。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早期至清末民国时期遗址73处,采集各类标本共计1800多件。此项调查是吉林省境内*次开展的区域性系统考古调查,研究环月亮泡区域聚落形态的历时演变与人地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法】Pauline Sebillaud(史宝琳);王立新 / 科学出版社
《六朝风采》展览,1997年被评为“首届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六朝家族墓地的发掘,被评为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本图录即是在考古、收藏、研究的基础上,于馆藏六朝文物中精选了三百余件,并择选部分南朝石刻的典型作品与栖霞山千佛岩南朝石窟的有关资料,依据“生活用具”、“丧葬用具-壁画”、“佛教石刻”、“其他”编排,力求全面反映南京六朝文物的特色。
南京市博物馆 编 / 文物出版社
《故宫博物院藏慎德堂款瓷器》选取81件代表性作品出版,个别作品还附有图样。这是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向广大读者展示故宫博物院藏慎德堂款瓷器的真实面貌。
故宫博物院 编 / 故宫出版社
《乾隆茶舍与茶器》汇集了作者二十余年关注乾隆皇帝饮茶系列相关问题的所得,细致讲述了乾隆茶事的相关内容。为研究清代历史与乾隆皇帝提供了丰富详实的细节,在茶历史的领域开拓了一个未有过的文化空间。
廖宝秀 著 / 故宫出版社
本次改陈我们从中遴选出约1000多件具有代表性的藏品,按时代发展顺序和使用功能分17个主题予以展示,力求反映中国陶瓷约8000年绵延不断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供观众朋友欣赏、研究。
故宫博物院 著;高晓然 编 / 故宫出版社
本书为“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文物考古研究丛书”中的其中一册。全书收集江口沉银遗址中历代钱币的高清图片、拓片及尺寸、重量等信息,以科学刊布考古材料为宗旨,依据考古学分型定式标准,参考已有的钱币学研究成果,对每一枚钱币的年代展开判定,并对不同版别、不同材质、不同性质的钱币进行初步划分,根据钱币出土数量、种类上的特点,选择各时代拥有代表性的395 枚样本,江口沉银遗址出土钱币的主要类别。
作者: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
出版社:
巴蜀书社
ISBN:
9787553118345
出版时间:
2023-06
本书为“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文物考古研究丛书”中的其中一册。全书收集江口沉银遗址中历代钱币的高清图片、拓片及尺寸、重量等信息,以科学刊布考古材料为宗旨,依据考古学分型定式标准,参考已有的钱币学研究成果,对每一枚钱币的年代展开判定,并对不同版别、不同材质、不同性质的钱币进行初步划分,根据钱币出土数量、种类上的特点,选择各时代拥有代表性的395 枚样本涵盖了江口沉银遗址出土钱币的主要类别。
作者: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
出版社:
巴蜀书社
ISBN:
9787553118352
出版时间:
2023-06
建于1929年的东莞博物馆,于1973年12月获得故宫博物院一批调拨文物,共93件(套),计108件。包括明清时期的陶瓷、玉器和杂项三类艺术品。有清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官窑器的上乘之作和精美的皇家用玉。另有珐琅、玻璃器,漆器和竹木牙雕器,包括清宫造办处的作品和京作、苏作、广作等民间代表作。《东莞市博物馆丛书:东莞市博物馆藏故宫调拨文物》记述了这次文化盛事并刊载了全部作品。
杨晓东 编 / 文物出版社
《敦煌佛爷庙湾:西晋画像砖墓》主要内容;佛爷庙湾墓群位于地接西域的丝路重镇敦煌的东南,墓群的西南部与莫高窟相连。多年来,经过几人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学术界获得了大量珍贵的实物资料,对敦煌地区西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墓葬文化内涵有了基本的了解。
戴春阳 编 / 文物出版社
位于湖南省澧县城头的新石器时代古城址经过10余年的发掘,出土陶器3500余件,石器近千种,以及众多玉器、骨器、角器、麻织物、竹编物,同时还出土了稻、粟、瓜等农作物和数十种植物籽实,具有重要历史、文物价值。其丰硕的考古成果为中国古代城市和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稻作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原始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古代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因此2001年被评为“中国二十世百项考古大发现。
何介钧、安田喜宪 著;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编 / 文物出版社
《西藏罗布林卡壁画保护修复工程报告》是关于西藏拉萨市罗布林卡壁画保护修复的工程报告。项目的成功实施,是西藏寺院壁画保护修复的科学典型,将对西藏寺院壁画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寺院壁画保护产生深远影响。工程经过了前期实验研究和工程实施两个阶段,在灌浆材料、工艺流程、监测技术手段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是我国文物保护技术领域的原创性成果。
李最雄、汪万福、杨韬、马赞峰、陈锦 著 / 文物出版社
赣州七里镇窑址是1956年在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在赣南发现的**窑址,后被列为江西省宋元时期的四大名窑之一,先后被公布为江西省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七里镇窑遗址分布在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东镇七里村和沿垇村的贡江北岸,分布面积有100万平方米,保存至今的窑业堆积多达18处。1985—2018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七里镇窑址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揭露6座晚唐至明初时期的龙窑。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 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山西珍贵文物档案”系列丛书的一卷,为山西省临汾市一级文物卷,本卷对临汾市各博物馆及文物机构藏的262件精品文物进行了收录,包括青铜器、瓷器、漆器、玉器等,全部为国家一级文物,资料详实,图片清晰,由专业的文物摄影师拍摄,多角度展现文物面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及收藏价值。是对临汾市各博物馆及文物单位一级文物的一次细致梳理,也是首次以书面形式向大众展现。
山西省文物局 / 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山西珍贵文物档案”系列丛书的一卷,为山西省晋城、阳泉、忻州三市一级文物合卷,本卷对三市各博物馆及文物机构藏的262件精品文物进行了收录,包括青铜器、瓷器、漆器、玉器等,全部为国家一级文物,资料详实,图片清晰,由专业的文物摄影师拍摄,多角度展现文物面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及收藏价值。是对三市各博物馆及文物单位一级文物的一次细致梳理,也是首次以书面形式向大众展现。
山西省文物局 / 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山西珍贵文物档案”系列丛书的一卷,为山西省吕梁市一级文物综合卷,本卷对吕梁市各博物馆及文物机构藏的190件精品文物进行了收录,包括青铜器、瓷器、漆器、玉器等,全部为国家一级文物,资料详实,图片清晰,由专业的文物摄影师拍摄,多角度展现文物面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及收藏价值,是对吕梁市各博物馆及文物单位一级文物的一次细致梳理,也是首次以书面形式向大众展现。
山西省文物局 / 科学出版社
本报告是秦始皇帝陵一号兵马俑陪葬坑第三次正式发掘的考古报告,为进一步认识秦始皇帝陵兵马俑陪葬坑的修建、损毁、性质及相关器用制度、工艺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 文物出版社
安徽省博物馆藏画以明清时期的作品为主,大多为我国著名收藏家或民间收藏家的捐赠,流传有序,保存完好。不但收藏有明清时期重要画家和主要画派的许多精品,而且还有一定数量的画家存世稀有作品或孤品,这些藏品中大量安徽籍画家的作品,如“新安画派”作品,是一批不可多得的资料。《安徽省博物馆藏画》精选其藏画165件,并有文字约2万字,对其作家、作品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和展示,是一部很好的珍藏。
胡欣民 著 / 文物出版社
本书是对2018年追缴回国的海外流失文物晋公盘进行的深度研究。利用考古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显微技术与计算机断层扫描(X-Ray CT)技术等对晋公盘的器形、纹饰、铭文、铸造痕迹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回答了相关质疑,揭示了晋公盘很多细节,同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拓展讨论。本书开创了对于单件文物研究的新方法和新角度,在文物学研究领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山西博物院 / 科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8个部分,内容包括:日俄战争的背景、日俄战争的爆发、日俄在大连地区的海战、日俄在大连地区的陆战、战争的代价、日俄战争对大连地区的危害等。
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大连市近代史研究所 编著 / 文物出版社
《神木文物菁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荟萃神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部分馆藏文物精品,展示神木珍贵文物古迹的科学研究价值、艺术价值与历史教育价值,既突出文献性和学术性,又兼顾艺术性与可读性。本书通过一幅幅匠心独具的画面,呈现给读者一个古香古色与诗意盎然的神木情景,一段风光旖旎与人文异彩的神木记忆,一个底蕴深厚与日新月异的神木精神,为灿烂的神木历史留存一份接地气、通文脉、鉴古今的文化档案。
刘亚功 编 /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2年7月29日,集安市麻线乡麻线村村民马绍彬在麻线河右岸,发现一通石碑,立即将情况报告集安市文物局,文物局立即派人到现场调查石碑情况,发现石碑上依稀有文字.有关部门立即组织专家对石碑进行研究.碑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内容:邹牟王开创高句丽基业,诸王传承;第二部分内容:高句丽王陵有一定数量的守墓烟户"四时祭祀",但出现买卖烟户的情况;第三部分内容:追述先王功勋,修墓立碑。
张福有 编著 / 文物出版社
本书即以这四篇文献为中心,兼及唐代其它相关文献,围绕“唐朝与中亚”这个重大课题,探讨唐代丝绸之路的变化,中亚诸城的方位和道里,7-8世纪中亚诸胡的政治发展,中亚诸胡与唐朝政治关系的演变,中亚诸胡、唐朝和大食之间的政治关系,唐朝在中亚诸胡抗击大食斗争中的作用,唐人对中亚诸胡的了解程度,汉籍记述的可信度。
许序雅 著 / 商务印书馆
本次修订的楼兰新史,增补了楼兰故城出土的汉文文书的录文、校注和罗布泊地区新的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建构了汉代至魏晋前凉时期的楼兰史及其年代框架。对楼兰的诸多核心问题,都做出了深入而富有启发的探讨。其中对楼兰汉文文书的录校,是著者对既往各家刊布的录文、校注的再校释,修订了诸多不当之处,以便于研究者检验和开展进一步研究。本书对有关史学和古学等研究具有重要的参价值。
孟凡人 / 商务印书馆
2021年12月,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文联历史文化研究团队在玉树州通天河中游藏娘地区新发现一处古代岩画群落,现场统计岩画个体共191幅岩画,这也是首次在玉树州通天河中上游地区发现古岩画遗存。
作者: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等 编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ISBN:
9787501072385
出版时间:
2021-1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本书根据现存史籍及考古文物资料,对4世纪末至6世纪中期活动于中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敕勒和柔然两个古代民族的族源、分布及氏族、部落的组成做了探索;论述了它们所建的翟魏政权、高车国及柔然汗国的兴衰,并对它们与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诸政权之间相互依存、影响的关系,以及对中国西北和中亚等地的影响等,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周伟洲 / 商务印书馆
本书是一部研究8—10世纪,西域地区诸部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情况的论著。本书共包含四个章节、五篇附录:*章8世纪中期以后葛逻禄在西域的活动,第二章回鹘西迁及突厥语部族在西域的活动,第三章 高昌回鹘在东部天山地区的发展,第四章 西部天山突厥语部族的分裂和萨图克布格拉汗的活动,附录一喀喇汗王朝王室族属问题研究,附录二扎马勒·哈儿昔和他的《苏拉赫词典补编》。
华涛 / 商务印书馆
由于其地处中西陆路交通要道及国内北方与西南方各民族交往的通道上,因而5世纪中至7世纪初,吐谷浑不仅成为中西陆路交通的桥梁,而且在南北方各族的相互交往中,起了中介作用。吐谷浑的历史也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中外学者的注意。本书首次全面、系统论述吐谷浑的历史。
周伟洲 / 商务印书馆
北庭在两汉时代为车师后国之地,唐代为庭州及北庭都护府,元代为别失八里,一千多年间始终为北疆的重镇。匈奴、柔然、高车、突厥诸游牧民族曾多次在这里进行争夺战。而宋代的高昌回鹘(西州回鹘)虽以高昌城为其名义上的都城,但其可汗经常驻跸在北庭。就天山北路来说,这个地区在古代历史上实居首要地位。
孟凡人 著 / 商务印书馆
《金宋关系史研究(增订本)/欧亚备要》是作者多年来学习和研究金宋关系史(宋金关系史)的论文选集,定名为《金宋关系史研究》并非是要抬高金朝的历史地位,也非有意标新立异,而是因为,在宋金对峙时期,金人说战就战,说和就和,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因此,要弄清楚宋金关系发展的基本情况,就必须弄清楚金朝对宋政策的发展和变化,否则,对宋金关系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的认识就会模糊不清。
赵永春 著 / 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