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宁府,古代行政区划名,府治在今河南省汝南县,区域主要包括今河南驻马店大部分及信阳部分地区。 元至元30年(1293年)因断汝河上源之水经郾城入颍河,汝南水患大减,人民稍得安宁,改蔡州为汝宁府。
作者:
何显祖著
出版社:
清康煕34年序刊本
年代:
不详
莱州府志是严有禧在清乾隆5年[1740]出版的刻本。
作者:
赵耀著
出版社:
日本江户时写本(万历32年重修本)
年代:
不详
州府,春秋战国为楚南境地。秦为长沙郡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前一一一)为零陵郡地。三国属吴。隋乎陈,废郡,置永州,不久又废,大业初复曰零陵郡。唐肃宗干元初年,又改为永州。宋为永州零陵郡。元改永州路、道州路。明洪选元年(三二八八)并为永州府。清朝同。领一州七县,即:道州、零陵县、祁阳县、东安县、永明县、江华县、新田县。
作者:
刘道著
出版社:
清康煕9年序刊本
年代:
不详
《摄山志》是2017年南京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清)陈毅。摄山即南京栖霞山。《摄山志》清代文人陈毅撰写的一部有关栖霞山的志书。《摄山志》全书共八卷。
作者:
陈毅选
出版社:
清乾隆55年序刊本
年代:
不详
作者:
赵宁著
出版社:
清康煕26年镜水堂序刊本
年代:
不详
《怀庆府志(影印本)》由焦作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与沁阳市人民政府联合整理、编纂。
作者:
刘维世著
出版社:
清康煕34年序刊本
年代:
不详
《岳阳纪胜汇编》·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梅淳撰。
作者:
梅淳著
出版社:
日本江户时写本
年代:
不详
《华岳全集》功十三卷,是旧本题明华阴县知县李时芳撰。
《开封府志》是清同治2年出版的刻本,作者是管竭忠。
作者:
朱睦著
出版社:
明万历13年刊本(明万历18年修)
年代:
不详
《盘山志》,10卷,补遗4卷,清智朴纂,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刻本。
作者:
王士禛选
出版社:
清康煕35年序刊本
年代:
不详
本书内容包括:图说、地里志、建置志上、建置志下、田赋志、祠祀志、官师志上、官师志下、选举志上、选举志中等。
作者:
不详
出版社:
明万历31年序刊本
年代:
不详
吴宗慈在《庐山志》中以史学家的眼光审视庐山纷坛繁复的历史,按照自己独到的见解进行编修。特别是他在书中设立的山政一纲,是历代庐山志未曾有过的,是我国山志史上的首创。
作者:
常鼐著
出版社:
清康煕59年序刊本
年代:
不详
《泰山志》全书共二十卷,分为天章纪二卷、盛典卷、图考一卷、岱志三卷、支山志一卷、川泉志一卷、祠庙志一卷、秩祀志一卷、封禅志一卷、郡邑志一卷、人物志一卷、金石记四卷、逸事记一卷、叙录一卷。阮元在序中评价该书:“序述赅备,体例谨严,兼史家之三长。”
作者:
汪子卿著
出版社:
明嘉靖34年序刊本
年代:
不详
《茅山志》道教典籍。原为十二篇十五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析为三十三卷
作者:
笡蟾光著
出版社:
清康煕8年序刊本
年代:
不详
《茅山志》道教典籍。原为十二篇十五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析为三十三卷 。元代道士刘大彬所著
作者:
刘大彬著
出版社:
明嘉靖29年刊本
年代:
不详
清刘名芳撰。刘名芳,字南庐,号可翁,福建人。五山者,狼山、军山、剑山、黄泥山、马鞍山也,均在江苏通州治南十余里。《南通州五山全志》乾隆六年(1741)刻本,共二十卷。首山图,次形胜,次山水,次建置,次杂志,次人物,次艺文,次志余
作者:
刘名芳著
出版社:
清乾隆16年序刊本
年代:
不详
《广东新语》由清屈大均撰。《广东新语》成书于屈大均晚年(屈大均生平及诗文被禁缘由见本书《皇明四朝成仁录》,是一部有价值的清代笔记。全书共二十八卷,每卷述事物一类,即所谓一“语”,如天、地、山、水、虫鱼等。
《中吴纪闻》,南宋地方风土掌故笔记。六卷。南宋龚明之著。龚明之(公元1090—1182或1186年),江苏昆山人。自幼以素行节谊著于乡里,绍兴二十年(1150年)乡贡,绍兴三十年(1160年)进士,授高州文学,时已八十二岁。官至宣教郎。“生平不摘人短,不作貌言,每自谓平日受用,唯一“诚”字”。淳熙五年(1178年)致仕,晚年在太仓南郊黄姑村筑“黄姑别墅”,啜饮歌吟于其间。
作者:
龚明之选
出版社:
明汲古阁刊本
年代:
不详
《碣石丛谈》是南宋林希逸所著的一本地理书籍,是中国古代典籍中关于秦代历史的地理书籍。
作者:
郭造卿选
出版社:
明万历38年序刊本
年代:
不详
《名山注》·(无卷数,内府藏本)类属于古籍。明潘之恒撰。或载前人行纪、志传、题咏,或自为序纪。
《武林旧事》是宋末元初周密创作的杂史。该作品成书于元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以前,为追忆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全书共十卷。
作者:
周密著
出版社:
明嘉靖39年序刊本
年代:
不详
本书由明代杨尔曾辑,钱塘陈一贯绘,新安汪忠信镌。一函六册,共十卷。与一般的游记不同,本书图文对照,书内插图,以图为主,辅以文字说明,单面、双面对页连式不等,所收皆名山大川,古刹名胜,绘刻俱工,是明代山水版画的重要作品。既满足文人雅士卧游之需,又方便文化水平不高的读者阅读,可以说是晚明雅俗共赏、图文并茂的导游图册。
作者:
杨尔曾著
出版社:
明万历37年夷白堂序刊本
年代:
不详
《北湖小志》,清焦循著,是一本记述清代扬州城北北湖地区(今分属扬州市邗江区和江都市)之地理水道、名胜古迹、人物风俗、孝子烈妇、民俗风情和情况的地方专志。
作者:
焦循著
出版社:
清嘉庆13年序刊本
年代:
不详
作者,罗曰聚,是罗曰褧(jiǒng),不是罗曰聚。字尚之,江西豫章人(今江西省南昌市人)。生平事迹今已不可考。只知他曾在万历十三年(1585年)中过举人,因而大致推断当为明末人。他的父亲罗文博曾以孝廉而授官怀庆。罗曰聚除著有此书外,据《江西通志》艺文目中载,尚另著一本《雅余集》,可惜已经亡佚。
作者:
罗曰褧著
出版社:
明万历19年序刊本
年代:
不详
《吴郡甫里志》是一部地方志,通过研究可以发掘甪直悠久历史
作者:
彭方周著
出版社:
清乾隆30年刊本
年代:
不详
诗韵集成是韵书。清余春亭编。六卷。为旧时初学作诗者检韵之简易工具书。此书依清代官韵《佩文诗韵》之一百零六韵,分类排列韵字,每字下辑集该韵字之习用诗歌语汇,并有简要注释。
作者:
余照著
出版社:
日本明治初铜版
年代:
不详
《十三经注疏》的校勘,以所据版本丰富著称。《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清阮元(1764—1849)撰。此书为十三部儒家经典的总注释,收“仪礼”四十四卷,《周礼》二十八卷,《孟子》十四卷,《周礼》二十九至四十二卷,《周易》九卷,《毛诗》二十二卷,《礼记》二十七卷。《左传》六十卷,《谷梁》二十卷,《毛诗》十一卷,《书经》二十卷,《公羊》二十八卷。此本煌煌一百五十册,品相绝佳,实属难得。
作者:
李沛霖著
出版社:
清康煕41年近譬堂序刊本
年代:
不详
作者:
松筠识
出版社:
清道光27年(1847)据清嘉庆3年(1798)刊本重刊
年代:
不详
以河南道监察御史清理两淮盐政时所作,据两淮运司志、两淮盐法事宜、两淮条约等书八十余种,博考古今盐制,辑述夏朝以来历代盐法。
作者:
史绅
出版社:
明嘉靖8年(1529)刻本
年代:
不详
作者:
唐慎微
出版社:
明万历5年(1577)刊本
年代:
不详
一名《蕉花园合编桃花源志》。中国地方名胜古迹专志。桃源县,隶属于今湖南常德市,桃源县桃花源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因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闻名。本书主要记录与陶渊明、桃源洞相关内容,分叙、赞、传、纪事、总论、图考、后记、题咏等,是一部桃源风景名胜志书。书中有若干桃花源版画,及历代有关桃源考证、题咏,为世人了解桃花源风景名胜的形成、沿革,及其山水、营筑等提供基本的史料。现影印出版。
作者:
胡凤丹
出版社:
清光绪3年(1877)胡氏退补斋开雕
年代:
不详
《苗防备览》是清代严如煜创作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清代后期关于湖南西部和贵州东北部苗族地区地理、政治、经济、风习等方面的综合作者性著作。
作者:
严如煜
出版社:
清道光23年(1843)绍义堂藏板
年代:
不详
作者:
谭献
出版社:
清光绪21年(1895)湖北官书处刊本
年代:
不详
作者:
不详
出版社:
清光绪5年(1879)刊本
年代:
不详
作者:
周锡恩
出版社:
清光绪17年(1891)刊本
年代:
不详
《养蒙金鉴》上、下二册,该书多为采摘古代名贤幼小刻苦研学终成名家的事迹,按历史序列汇而成集。顾名思义,“养蒙金鉴”即是培养学童启蒙的一面“宝镜”。
作者:
林之望
出版社:
清光绪元年(1875)瞿绍廷校刊本
年代:
不详
《御制人臣儆心录》,是清初王永吉所撰,颁布于顺治十二年,即1655年。因为有顺治皇帝作的序,所以有“御制”二字。儆心,意思是警惕自己的思想。换言之,就是要有自律意识。
作者:
不详
出版社:
清顺治12年(1655)刊本
年代:
不详
《中州人物考》的编著者孙奇逢,是一位清初理学大师,著作甚多,有《理学宗传》、《读易大旨》、《书经近旨》、《四书近旨》、《中州人物考》、《畿辅人物考》、《孙文正公年谱》、《新安县志》、《乙丙纪事》等三十余种。《中州人物考》一书,是他的主要著述之一。
作者:
孙奇逢
出版社:
清道光24年(1844)钞本
年代:
不详
作者:
凌迪知
出版社:
明万历间刻本
年代:
不详
作者:
杨景仁
出版社:
清光绪9年(1883)武昌书局校刊
年代:
不详
作者:
郑玄
出版社:
清嘉庆二年刻嘉庆五年印
年代:
不详
作者:
李登
出版社:
明万历22年(1594)太原斋刻本
年代:
不详
作者:
慎懋官
出版社:
明万历9年(1581)刻本
年代:
不详
古音学著作。清安念祖、华湛思撰。念祖、湛恩江苏无锡人。书成于道光十八年(1838)。8卷。安氏认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为古韵之源。此书以七音统平水107韵,由今韵而溯其源,故名“古韵溯源”。仿安吉《韵徵》而作。
作者:
安念祖著
出版社:
清道光19年亲仁堂刊本
年代:
不详
作者:
朱青岩
出版社:
清康熙37年(1698)万卷堂刻本
年代:
不详
凡八卷。清代蒋超撰。民国印光大师重修。收在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峨眉山位于四川峨眉县西南,由麓至顶有大小七十余寺,以报国寺、伏虎寺、湘子洞、金顶寺为其最著者。山为普贤菩萨之道场,全山各寺皆奉普贤菩萨。所有宫观殿刹、古迹胜境,皆俱足天然雅趣。世人尊之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清康熙十一年(1672)蒋超据井研胡阁‘译峨籁’,编‘峨眉山志’,民国十九年(1930)印光大师重修蒋超之志,厘为八卷
作者:
蒋超著
出版社:
清康煕27年序刊本
年代:
不详
蚕桑,即养蚕与种桑。是古代农业的重要支柱。相传是嫘祖(黄帝正妻)发明。蚕桑文化是汉文化的主体文化,与稻田文化一起标志着东亚农耕文明的成熟。而就汉文化的主体文化丝绸文化、瓷器文化则标志着中原文明进入鼎盛阶段。
作者:
沈清渠
出版社:
清光绪14年(1888)溧阳沉氏刊归安刻印本
年代:
不详
四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王麟祥修,邱晋成纂。王麟祥,字星生,山西浦州人,进士,曾任叙州府知府。邱晋成,字云帆,宜宾人,光绪优贡,曾任江安训导。叙州府志,始修于明周文安,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知州何源浚续修。
作者:
何源濬著
出版社:
清康煕25年序刊本
年代:
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