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汉籍珍本文库:八旗丛书(套装共2册)》富察恩丰辑,钞本,是专收旗人(含满洲、蒙古、漠军)著作的综合性丛书,现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世间唯此一本。《域外汉籍珍本文库:八旗丛书(套装共2册)》内容包括:易图解、古镜约编、文淑南先生奏议、旗军志、江源记、鲜话、番社采风图考等。
《诚斋集》是南宋杨万里创作、其子长孺编的作品集。 该书共一百三十三卷,诗四十二卷,赋三卷,文八十七卷,附录一卷。
作者:
崑冈
出版社:
清光绪25年武英殿写本
年代:
不详
装帧:
平装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9128页
作者:
廖道南
出版社:
明嘉靖25年刻本
年代:
不详
黄道周,字幼玄,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汉族。福建漳浦铜山人。明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天启二年进士,深得考官袁可立赏识,历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时,任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因抗清失败被俘。隆武二年壮烈殉国,隆武帝赐谥“忠烈”,追赠文明伯。
作者:
黄道周
出版社:
清康熙32年郑开极刻清修补印本
年代:
不详
明杨时乔撰。时乔字宜迁,号止菴,上饶人。嘉靖乙丑进士。官至吏部侍郎。谥端洁。事迹具《明史》本传。此书凡分六部,曰《论例》二卷,《古文》二卷,《今文》九卷,《易学启蒙》五卷,《传易考》二卷,附《龟卜考》一卷
作者:
不详
出版社:
清乾隆49-60年金阊绿荫堂
年代:
不详
《易经贯一》·二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作者是国朝金诚撰
作者:
金诚
出版社:
清乾隆17年和序堂
年代:
不详
张溥(1602 ―1641 ),字天如,号西铭。明末太仓人(今江苏大仓)。崇祯四年(1631 )进士,幼年时酷爱读书,二十岁时,即与同乡张采有善于写文章的名声,号称“娄东二张”。他集中同乡的" 名士结成“复社”,进行文学和政治活动。是书之辑,乃因张溥虑及经学之不能遽明,故取《周易注疏》及永乐间所纂《周易大全》合为一编,并录各家之注疏以为匡救。
作者:
张溥纂
出版社:
崇祯7年
年代:
不详
装帧:
平装
作者:
杜预
出版社:
文永4-5年北条笃时写
年代:
不详
《易经注疏大全合纂》是由李可卫所著的一本关于易经注释和疏述的综合性著作。李可卫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易学专家和学者,他在易经研究领域有着很高的声誉。
作者:
李可卫
出版社:
明崇祯7年
年代:
不详
作者:
班固
出版社:
福州南宋刊、元大德8-至大元年,延佑2年递修
年代:
不详
作者:
班固
出版社:
福州南宋刊、元大德8-至大元年,延佑2年,元统2年递修
年代:
不详
《周易说统》是明朝张振渊撰写的图书,全书共十二卷。
作者:
张振渊选,张懋忠补订
出版社:
明天启7年刊本(序刊)
年代:
不详
作者:
萧统、李善、延济
出版社:
南宋赣州州学刊、宋元递修
年代:
不详
明杨时乔撰。时乔字宜迁,号止菴,上饶人。嘉靖乙丑进士。官至吏部侍郎。谥端洁。事迹具《明史》本传。此书凡分六部,曰《论例》二卷,《古文》二卷,《今文》九卷,《易学启蒙》五卷,《传易考》二卷,附《龟卜考》一卷
作者:
杨时乔
出版社:
明万历20年刊本(序刊)
年代:
不详
《春秋经传集解》是古代文学作品。《春秋》和《左传》本是两本不同的编年体史书,西晋杜预(杜甫第十三世祖)把它们合在一起,称为《春秋经传集解》,共三十卷。
作者:
杜预
出版社:
文永4-5年北条笃时写
年代:
不详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其中《汉书》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补写而成,《汉书》天文志由班昭弟子马续补写而成。《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作者:
班固撰,颜师古注
出版社:
福州南宋刊
年代:
不详
《通典》,“十通”之一。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专叙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变迁,为唐代政治家、史学家杜佑所撰。全书共两百卷,内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法、州郡、边防9门,子目一千五百余条,约一百九十万字。《通典》是记录了上起黄虞时代、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典章制度之沿革,其中于唐代叙述尤详。 [4] 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编成,北宋时就有刊本,以后元明清各代有多种刻本流传
作者:
杜佑撰
出版社:
宋修北宋刊
年代:
不详
原书为现存《文选》李善注单刻本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具有极高的文献和文物价值。《中国版刻图录》誉为:“初印精湛,字字如新硎,无一补 版,可称《文选》李注唯一善本。”(其实仍有极少量补版页。)
作者:
萧统编,李善、延济等注,张之纲等校
出版社:
南宋赣州州学刊
年代:
不详
清代类编性散文总集。署贺长龄辑,实为魏源所代编。入选作品反映了清代前期和中期部分学者和官吏的“经世致用”思想及改革图治的愿望,实本于乾隆中陆耀的《切问斋文钞》。
作者:
贺长龄著
出版社:
清光绪二十年
年代:
不详
阮元(一七六四年——一八四九年),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历任户、礼、兵、工等部侍郎,两湖、两广、云贵总督等要职,加太子少保衔,擢体仁阁大学士。谥文达。生平持躬清慎,奖掖笃学之士。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尤精经学。主张用经于书,遗经于世。督广时创设学海堂,罗致学者从事编书刊印。道光五年八月,始刻《清经解》,至道光九年九月,全书辑刻完毕,共收七十三家,一百八十三种著作,凡一千四百卷
作者:
阮元
出版社:
清光绪十九年
年代:
不详
《皇朝经世文编》“迄今六十余年,世局既有变迁,论议因之日积”,原有的许多内容已不敷时用,有必要推出新的续编之作。
作者:
葛士浚著
出版社:
光绪十四年上海文盛书局刊
年代:
不详
《文献通考》,简称《通考》,是宋元时代学者马端临编撰的一部典章制度史,共348卷。因“引古经史谓之‘文’,参以唐宋以来诸臣之奏疏,诸儒之议论谓之‘献’,故名曰《文献通考》”(《自序》)。记载上古至宋宁宗时的典章制度的沿革门类较杜佑《通典》分析为详
作者:
马端临著
出版社:
清光绪27年
年代:
不详
汤寿潜(1325-1385年),字世友,号盘江,元朝末年明初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他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曾担任过重要的官职,并参与了一系列对抗元朝的斗争。他与其他一些重要的文化人物一起,为明朝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
汤寿潜著
出版社:
清光绪25年
年代:
不详
纪事本末作为史书的一种体裁,始创于南宋袁枢编纂的《通鉴纪事本末》。在此以前,史书已有编年、纪传、典志(政书)三种体裁——即编年体有《春秋》、《左传》等;纪传体有《史记》、《汉书》等;典志体有《通典》等,以这三种体裁记录了中国历史事实。
该书除补缪书所遗的清季碑版状纪外,兼及道咸以前人物,共七百余人。分二十六类,卷末附集外文一卷,钱仪吉编辑,有一百六十四卷之巨,是清代第一部大型碑传文集,不仅汇集了清人碑传文献,提供利用之便,还影响后人学习编纂,才有相关著述的不断问世。
作者:
钱仪吉
出版社:
清光绪19年
年代:
不详
《明纪》六十卷,第五十八,五十九,六十分别为,福王本末,唐王本末,桂王本末,比明通鉴略早成书,是明通鉴文字的一半略多,写比较简略,又多抄袭久书而成,但因为是较早的明史编年著作,起了普及作用,如今最通行的版本依旧是世界书局缩印本共636页。
作者:
陈鹤
出版社:
清同治10年
年代:
不详
《佩文韵府》,类书,是清代官修大型词藻典故辞典之一,专供文人作诗时选取词藻和寻找典故,以便押韵对句之用的工具书。清张玉书、陈廷敬、李光地等七十六人奉敕编撰。“佩文”是康熙的书斋名。其正集四百四十四卷,引录诗文词藻典故约一百四十万条。
作者:
张玉书著
出版社:
清咸丰元年
年代:
不详
装帧:
平装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422页
《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主体。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由此,司马迁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
作者:
司马迁著
出版社:
清光绪10年
年代:
不详
《士礼居黄氏丛书》是清代黄丕烈所著的古籍。《士礼居黄氏丛书(上册)》《士礼居黄氏丛书(下册)》
作者:
黄丕烈著
出版社:
民国11年
年代:
不详
《十六国春秋》突破既往传统,将各国国书改名为“录”,各国主纪改名为“传”,“不附正朔,自相君长” [2] ,记录各国史事时,系以各自之年号。各国国主之事迹,则按正史本纪之体例,不采用汉民族之“贵中华而贱夷狄”观念。又有序例、表、赞,体例完备。 《十六国春秋》历史地位很高,后来的魏收编写《魏书》,唐朝时编修《晋书》,都将此书作为重要参考资料。
作者:
崔鸿著
出版社:
清乾隆46年
年代:
不详
石渠宝笈》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大型著录文献,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编四十四卷。著录了清廷内府所藏历代书画藏品,分书卷(书卷 画卷 书画合卷)、轴(书轴 画轴 书画合轴)、册(书册 画册 书画合册)九类。 作为中国书画著录史上集大成者的旷古巨著,书中所著录的作品汇集了清皇室收藏最鼎盛时期的所有作品,而负责编撰的人员均为当时的书画大家或权威书画研究专家。
《说文通训定声》是清代朱骏声编写的文字音韵书,该书是一部按古韵部改编《说文解字》的书。全书以谐声声符为纲,按音分别归属古韵十八部。同从一声符孳衍的字都联缀在一起,秩然有序。
作者:
朱骏声著
出版社:
清咸丰元年
年代:
不详
《宋元学案》是明清之际黄宗羲创作的思想史。最早为黄宗羲整理。 [2] 光绪五年(1879年)龙汝霖再次主导,翻刻于长沙,成通行的100卷《宋元学案》。
作者:
黄宗羲著
出版社:
光绪5年
年代:
不详
此书所辑《周官集注》、 《周‘自辨》,《周官析疑》、《考工记析疑》、 《文记》, 《外记》、《史稿》、《尺牍》、《余言》、《随笔》等外, 余多为《诗话》、《诗选》、《诗稿》、《诗集》、《诗》,《词》等。
作者:
袁枚
出版社:
清光绪18年
年代:
不详
《类经》是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于2011年8月出版的一部医学著作,作者是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
作者:
张介宾
出版社:
明天启4年序刊本
年代:
不详
《文献通考》,简称《通考》,是宋元时代学者马端临编撰的一部典章制度史,共348卷。因“引古经史谓之‘文’,参以唐宋以来诸臣之奏疏,诸儒之议论谓之‘献’,故名曰《文献通考》”(《自序》)。记载上古至宋宁宗时的典章制度的沿革门类较杜佑《通典》分析为详
作者:
马端临著
出版社:
清光绪27年
年代:
不详
清代人物传记书。一百六十卷。钱仪吉纂。另总目、作者纪略并引用书目二卷,卷末存文、集外又二卷。道光初成稿。辑清初至嘉庆间名人碑传文字而成。分宗室、功臣、宰辅、部院大臣、内阁九卿、翰詹、科道、曹司、督抚、河臣、监司、守令、校官、佐贰杂职、武臣、忠节、逸民、理学、经学、文学、孝友、义行、方术、藩臣、列女等二十五类,计二千余人。
作者:
钱仪吉
出版社:
清光绪19年
年代:
不详
汤寿潜(1856—1917),原名震,字蜇先(或叫蛰仙),浙江萧山人。清末民初实业家和政治活动家,是晚清立宪派的领袖人物,因争路权、修铁路而名重一时。他的遗言“竞利固属小人,贪名亦非佳士”可谓自己一生写照,他对中国近代化发展做出的贡献将永留史册。
作者:
汤寿潜著
出版社:
清光绪25年
年代:
不详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一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作者:
朱熹著
出版社:
清光绪18年
年代:
不详
《明纪》六十卷,第五十八,五十九,六十分别为,福王本末,唐王本末,桂王本末,比明通鉴略早成书,是明通鉴文字的一半略多,写比较简略,又多抄袭久书而成,但因为是较早的明史编年著作,起了普及作用,如今最通行的版本依旧是世界书局缩印本共636页。
作者:
陈鹤
出版社:
清同治10年
年代:
不详
《明史纪事本末》是纪事本末体史书。清谷应泰(1620年~1690年)撰。本书所记载的时间,从元朝至正十二年(1352年)朱元璋起兵开始,一直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朱由检自缢为止,谷应泰等人将这近三百年的时间,他们所认为重要的历史事件,列成八十卷,记述这些事件的始末,各卷后面都附有“谷应泰曰”的史论。
作者:
谷应泰著
出版社:
清光绪14年
年代:
不详
葛士浚(1859年-1913年),字廉斋,号六如斋,是清末民初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写有大量的文学、历史和传记作品,被誉为“晚清第一史家”。
作者:
葛士浚
出版社:
光绪十四年上海文盛书局刊
年代:
不详
清代类编性散文总集。署贺长龄辑,实为魏源所代编。入选作品反映了清代前期和中期部分学者和官吏的“经世致用”思想及改革图治的愿望,实本于乾隆中陆耀的《切问斋文钞》。
作者:
贺长龄著
出版社:
清光绪二十年
年代:
不详
《皇清经解》即《清经解》,又名《学海堂经解》,是清代阮元编辑的经学丛书。
作者:
阮元
出版社:
清光绪十九年
年代:
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