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善藏,1941年生,江苏泰州人,13岁始学中医,1959年来到北京地震仪器厂坐诊看病直到退休。 炁,音同“气”,是中国哲学、道教和中医学中常见的概念。炁不同于气。在中医学中讲,“炁”乃先天之炁,“气”乃后天之气。指构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能量。 “炁道医学”还包含着生物信息交流,起到提高患者脏腑的协同效应,并加速患者气血的流通,促进疾痛的祛除和健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潘楫,字硕甫,号邓种,浙江武林人。从师于王绍隆先生,终日视脉和药,且得耸日传心我,于是精《灵》《素》之学,洞极深隐,通于神明,,药锦余中,坐医隐,自拟清凉居士,乐道不仕,受业数百黎,后可皆有奇效。享年 74 岁(1592~1666年)。著有《医灯续焰》,撰年为1650年,因此而大有功于后世。
肾结石验案…漫谈半夏泻心汤的运用 治肝病经验琐谈.......子眩、滑胎、脏躁验案…… 慢性腹泻验案三则........杂病验案三则……悬饮证治一得 ;急性热病三例……痰瘀同治话临床;..病案六则话头痛……胸膈悬饮辨表证 祛风药效用十谈……湿温验案·晕厥、白浊验案· 元气、精血衰竭与阳郁外感证治声哑、高热、;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治愈一例宫颈癌广泛转移一例.
作者: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
出版社: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赵绍琴老师阐发温病理论的心得体 .......李士懋; 秦伯未老师谈心病的治疗····瞿文楼老师的点滴经验·· 胡希恕老师治疗溃疡病的经验·…· 陈慎吾老师治疗神经性呕吐例··.···秦伯未老师血液病治验·· 祝谌予老师治疗急性痢疾的经验······治疗呃逆真传·……· 祝谌予老师治脾胃病之九法····导气汤治疗少腹痛·.· 三仁汤治疗胆系发热15例报告·……·随师学习验案一则·
干尔辛(1931年-)上海市人。 原在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工作,现已退休,教授职称。1958年至1海第二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学习。1978年任肿瘤医院中医科主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室主任。1986年任上海医科大学肿瘤教研室主任。上海市名中医。临床强调恶性肿瘤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必要性,国内首倡原发性肝癌脾虚气滞病机理论,以健脾理气为主要治则治疗
王玉川(1923—2016年)2009年中国首届国医大师。中医界最早研究《内经》理论体系的中医基础理论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阴阳学说的演变、气血循环理论、五行学说、运气学说以及河图洛书等方面。 他精研内经,醒世而作,对五行学说、气血循环理论、运气学说提出独到见解,破译河图洛书之谜,敢于对“辨证论治”、“有是证用是方”提出质疑。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靠什么来完成理论研究?玉答:“自己看书,想的嘛!”
张代钊(1929-)汉族,四川自贡市人。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肿瘤科专家,现任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肿瘤科主任医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中西结合防治研究肿瘤60余年,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在肺癌,乳腺癌,淋巴瘤,脑瘤,肾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上,特别是在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程设计上和康复疗养方面有较好的经验和疗效。
温病辨证分析举例……李聪甫;春城话风温……何文丽;“风温”病常宜卫气同治……陈孝伯;早春风热须虑其余寒之气………傅锦瑜;春温多“阳热拂郁”……曹永康; 冬温误治传里……王桑;温病过服寒凉有致“脱”之危……梅叔肱;治温良机在气分……张云鹏;透法在温病治疗中的应用………颜亦鲁;温病用柴、葛的体会…………戴玉;“烧热病”治宜内清外透……丁雪安;盛暑也有伏阴证………屈自申; 暑温痉厥…………郭辉雄
芒针配灸疗治疗小儿遗尿症31例;针灸对人体的影响以及对耳鼻喉科疾病;手相针为主治疗颈椎病70例;;针刺治疗瘛疭证100例;针药合用治疗中风合并症一腹泻68例; 针刺治疗幅辏功能不足; 针刺治疗儿童多动症56例;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中风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针引流治疗化脓性乳房炎100例;针灸治疗老年糖尿病50例;针灸刺络治疗带状疱疹84例临床观察; 阻力针法治疗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200例
针刺治疗面袖徑麻瘦85例;针刺低频中电流治疗小兜麻痹后遗症 ---向芳兴;从循经感传現象观案经络的存在---裘雪亭;耳穴探测法诊断矽肺的研究-----管遵信;。略设温病皮其针类治疗-----向芳兴;.耳针(诊)原理探讨----管遵信;针刺麻醉在眼利的应用;300例针刺麻醉扇桃体摘出术临床分析;水针麻碎施行甲状腺手术117例效果观察;232例周团性面神经床痹分组治疗疗效分析---管遵惠;低频制中电流
作者: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云南分会
出版社: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云南分会
王润生(1937~)男,汉族,河北固县人,西安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中医主任医师。060年毕业于西安中医学院。擅长使用复方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尤其擅长治疗心血管疾。撰有专著1部,获陕西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发论文20余篇。
金益强,1931年1出生,湖南省长沙县人,1999年被评为湖南省名中医。1958年1月转入湖南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任助教。,1959年2月选拔了52名青年教师和医生脱产学习中医。金幸运地与陈国栋、彭潜等老师一起被派往湖南中医学院首届西医学习中医班,脱产学习三年,其间因论文《读〈伤寒论〉后对表里辨证的认识》反响甚大而被人称为张仲景“伤寒论学派”传人
我: í一、敷灸 …… 二、硫磺灸 .. 三、黄蜡灸 四、灯草灸 我: 五、桑枝灸 六、桃枝灸 七、麻叶灸 八、药捻灸 九、烟草灸十、线香灸 十一、火柴头灸……十二、铝灸 十三、电热灸...... 十四、电子温针灸十五、竹茹灸 十六、药熏蒸气灸十七、药锭灸........
晁恩祥,男,1935年出生,汉族,现为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医内科首席专家。擅治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 从医50余年,先后承担中医内科、呼吸消化系统疾病及急症的临床研究,
刘渡舟(1917-2001年),生于辽宁省营口。著名中医学家。全国伤寒专家。经方派代表人物。着力于《伤寒论》的研究。强调六经的实质是经络,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提出《伤寒论》398条条文之间的组织排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临床辨证善抓主证,并擅长用经方治病。 刘渡舟注重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研究,特别是对《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的研究。
傅骢远(1923-)男,湖北桃市人,北京中医学院基础部生理教研室教授。曾参加中国医学科学院第一届西学中班学习,以后从事与生理学有关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中医脉学的实验研究,先后发表“弦、滑、细等脉象的脉搏图特征初析”、“脉搏图参数的自动测算”、“弦脉和滑脉形成机理”与“气功治疗溃疡病的神经机制”等学术论文20多篇。已培养6名研究生取得硕士学位。1987年开始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
本书《中医男科治疗》编写会议于1987年12月11日~15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共58名,其中主任医师7名,副主任医师19名。由各省卫生厅中医处或省中医管理局、中医学会推荐的男科领域的专家或专业人员组成。会议讨论编写大纲,通过编写体例,确定编写内容,落实编写任务,学习了“中医疾病规范”、“中医证候规范”,为本书编写内容的规范化、标准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印会河(1923 - 2012年 )江苏靖江人,卫生部授予全国首批中医教授 。其父印秉忠为清御医费伯雄第三代传人。印自幼随父读医,17岁即开业活人,疗效显著,不到20岁就被誉为“江南小名医”。从事中医临床逾60年临床经验丰富。1954年后在现南京中医学院任教,曾主编《中医学概论》及《金匮》讲义。1957年奉国家之命调入北京中医学院,主编第五版全国统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
【王中三(1895-1969年)山西襄垣县人,太原中医研究所内科中医,为享誉省城儿科名老中医。有小儿王之美誉】 【 赵培根(1898~1985),山西代县人,太原中医研究所针灸科中医师。擅长以针灸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张刚(1907~1988年)山西太原市人,太原中医研究所儿科主任中医师,七八十年代儿科圣手。,临床诊断首重望舌,注重后天脾胃调理,提出“实证勿忘槟榔大黄、虚证勿忘乌梅山药”的观点。】
作者:
陕西省中医管理局、陕西省中医药学会、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社: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由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研究院等单位选派有关专家20余人组成编委会,在国务院法制局政指导下,制定了编写大纲。上国各省市广泛收集中医药医疗事故与纠纷的实际案例数百例。转家小组编写总论十章的初稿。组织了内、外、妇、儿、针骨伤、肛肠、皮科、眼科、行政管理部门等数十人
刘冠军,1930年出生于吉林省辉南县,中医50余年,学验俱丰,擅长针灸,兼精内科,尤对脉诊、经络、流注的研究成绩卓著。 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其研究的三联治瘫法及产品邦尔健麝香抗栓丸获得卫生部、国家科委重大科技成果奖,被国家评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被中国中医科学院全程监制。 顾
冷方南教授,1936年生人,1957年就读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1963年毕业后分配进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1984~1987年承担部级课题“中医证候规范研究”课题组长、国家课题”中医痹证临床研究”课题组长。1987年奉调进入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二附院工作。曾于”全国中医证候规范高级师资班“主讲授课。 1。主编和著述有《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
周楣声(1918~2007)著名中医学家、针灸学家。安徽长市人,中医世家,幼承家学。曾任安徽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 先生在针灸学实践与研究中勇于推陈致新,独辟蹊径,提出诸多具有开创性的见解,总结出丰富的传世经验,其在灸法的传承与振兴、研究与临床应用等方面更是造诣深厚,贡献巨大。晚年致力于灸具的改革与推广,并对针灸治疗疑难病症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与倡导。
谭远超,山东文登人,1953年生,山东文登整骨医院院长。从事骨伤治疗40多年。上世纪80代,他便在国内首先开展了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块转位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较好地解决了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不愈合的问题,减少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医闭合治疗骨折脱位的范围,且痛苦小、价格低、疗效好。在治疗脊柱脊髓病,在四肢骨伤、骨显微外科、骨结核、骨肿瘤等方面均取得了优异的科研成果。他平均每年都参加百余台手术。
肖永俭…李全治…李兴福…李政光…李德贵· 我: 庞有麟…苏静敏…杜德吾…杨冰雪…岳梅村·周鼎兴··郑毓桂··钟岳琦. 我: 栗玉生·秦家梅:崔东山·焦勉斋·程隆光·解霖源·廖揆三..臧郁文·
【血液病,消化系统病疑难杂症名家漳州市中医院81岁老中医周维骥经验方】 【治疗中风治愈率63%的泉州市中医院88岁老中医郭鹏琪经验方】 【闽南中医妇科名家,人称送子观音,泉州市中医院88岁老中医钟秀美经验方】 【对老年便秘疗效突出,福州市中医院83岁老中医谢宝慈经验方 】【创造性的治愈了多种妇科疑难重症,福州台江区中医院82岁老中医吴熙经验方】 【胃病名家,福鼎市立医院83岁老中医刘运耀经验方】
梁国卿 (1904-1999年)辽宁新民县人。 在在治疗消渴病方面被誉为辽沈三杰之一,其余二杰是其学术传承人//// 辽宁已故“疮王”王品三,(1880-1971年)。5代业医,以善治疮疡而盛名于医林,被誉为“疮王”。1956年调至辽宁省中医院工作。是辽宁中医学院建院后中医外科创始人之一。
改制针灸刀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针刀治疗弹响指86例临床观察;尖刀划割治疗胫骨结节骨骺炎;狭窄性腱鞘炎的小针刀治疗;针灸刀治疗疾病机理探讨;应用改制尖刀经皮切割治疗狭窄性腱鞘炎;针灸刀治疗“痛证”102例分析;针剥加局封治疗软组织疼痛;自制针灸刀经皮切割治疗扳机指体会;小针刀加局封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双针治疗腕踝关节软组织扭伤的体会;小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体会;针灸刀治疗手指屈肌腱腱鞘炎
作者:
针灸刀治疗屈指肌腱腱鞘炎;小针刀加封闭治软组织疼痛;小针刀治软组织疼痛机理;小针刀治外伤性髌骨后粘连不详
出版社:
微针万治疗软组织疼痛;灸刀治疗软组织疼痛;针灸刀治疗手部腱鞘炎失误;
例耳压治疗不寐症32例;六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42例;针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验得针灸治疗遗尿验案二例 ; 针剌补泻兼施临床举隅 针治金二例;针灸治疗颞领关节功能素乱;单穴临床治验
他运用精神全息律和物质--精神全息律于临床,创立了精神全息心理分析法,用以治疗心身疾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注意努力开发全息穴区的心身诊疗价值,这样就使全息诊疗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扩展为生物社会医学的范畴,具备了从空间到时间,从躯体到精神心理完整的理论框架。于1989年作者将已写成的书稿压缩后,在《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发表了《全息医学概论》,明确提出了全息医学的概念、目的任务、
谭升顺 (1940—2009)教授,陕西省西安市人, 西安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所长。 1992年6月至1993年6月在日本医科大学、日本顺天堂医科大学研修,任客座研究员 1995年被聘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后又任西安医大、交大博士生导师 1988年至1998年任西医大二院皮肤科主任,皮肤病分院院长、皮肤病研究所所长
贾河先,1934年出生于浙江上虞县,1953年始自学中医,1990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擅用三管齐下综合疗法即中药口服及直灌注、针灸、按摩,食物同时使用)治疗疑难杂症,并取得良好疗效。治疗极难治的扩张型心肌病以及重症肌无力、过早搏动、慢性肝炎、慢性肾炎、乳腺增生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效。
作者:
贾河先
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舌根点刺治疗中风失语;针刺加火罐治疗落枕病的临床经验; 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按摩治疗慢性腹泻;火罐在乳痈治疗中的妙用;按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法按摩治疗耳鸣;针刺治疗皮质盲;吊线穴为主治疗面瘫200例经验;王凯耳穴压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张跃平牵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谌志刚不同施针顺序对牙疼的疗效;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 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重在手法;舌根点刺治疗中风失语
作者: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社: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社: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
出版社: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渡舟(1917-2001年)辽宁省营口人。他潜心结合临床研究伤寒数十年,成为伤寒大家。16岁拜名医王志远为师。 1938年在大连志远药房坐堂行医。1956年刘渡舟来到北京中医学院工作。任伤寒教研组主任。 1985年又成为全国第一批招收中医博士研究生的指导老师。 刘渡舟注重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研究,特别是对《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的研究。。强调六经的实质是经络,重视六经病提纲证的作用。
黎杏群,1933年生,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医神经科专家, 原为西医内科医生为中医的疗效折服,转行中医。善治脑血管病等慢性病,尤其擅长于晚期肿瘤的调理。 浏阳80岁的胃癌患者齐某,手术后合并全身骨转移8年,做了三次同位素治疗后,每个月由儿媳妇来长沙找黎杏群开中药,黎教授采用黄芪、枸杞子、茯苓、薏苡仁等以扶正固本、补益气血,现在他不仅丢了拐杖,且生活完全能自理。衡东某单位技术员秦某患口腔癌后贫血,
扶正祛邪法治疗肾病; 肾病合剂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清化益肾汤治疗肾病;肾病肾功能不全论治;加味当归芍药汤治疗肾病综合征; 梓树夹及肾阳散为主治疗肾病; 益气养阴法为主治疗肾病;肾病综合征治验; 重用活血化瘀药治疗肾病;水圣愈汤治疗肾病;肾病论治发微;宣肺益肾法治疗肾病;清利通腑化浊解毒法治疗肾病;金匮肾气汤治疗肾病;肾病征辨治;小儿肾病不同类型案例;珍芪地黄丸治疗肾病;调脾益肾汤治疗小儿肾病
分类后,各类内容条贯有序,纲目分明,便于观览,易于检索,利于应用。且“类例既分,学术自明”,学者自可从中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理清中医学术发展的脉络。本书属于全文分类,故内容清晰在目,巨细无遗,据此可补充和完善现今之中医理论体系,推动中医基础研究的深入发展。始编于20世纪50年代末,1997年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历时40年终告完成。
杨元德,1937年生,山东文登人,中医世家。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针灸临床、教学46年,负责指导外国留学生及研究生教学与临床带教。曾赴匈牙利、苏联等国讲学与临床带教。擅长用针灸与药物治疗多种疑难顽症,主治中风后遗症、小儿厌食及肥胖症、各种疼痛、失眠、肾虚、哮喘、面瘫、胃脘痛、面肌痉挛、脊髓及周围神经痛、震颤麻痹、郁证、风湿及类风湿性病等病。创新醒脑开窍法针刺与舌针治中风及后遗症
朱江,女,1954年生,1979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198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针灸专业,医学硕士,博士生导师,针灸学院院长,从事刺灸法临30多年,师从彭静山并应用眼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等疾病;应用民间竹管疗法(刺络药罐法)治疗类风湿等疾病。,选穴少而精,对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各种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著有《针灸治疗表解》和《针灸医案表解》,在日本东洋医学出版社翻译出版
周志杰,(1943一 )陕西长安人。国家级名老中医。西安市中心医院针灸科主任。曾到中国中医药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学习针灸,得传统针灸熏陶,其针术大进,1971年-1978年先后两次选派赴苏丹5年。1993年到日本讲授针灸治疗急症。 擅长应用针灸、中医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各种运动障碍、胆结石、消化不良、面神经炎、带状疱疹、痛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慢性盆腔炎颈椎病、神经血管性的头痛、失语等;中风病
肖少卿(1923~ )江苏泰兴人。1956年毕业于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医本科,毕业后任教于南京中医学院至今,历任针灸系教授、针灸教研室和经络教研室主任、精通中医内、外科,尤擅针灸,发明了足针疗法。多次应邀赴日本、新加坡等交流示范,被誉为“世界第一魔手神针”。 肖少卿教授临证,多用标本同治法,并多针药并施,大大地提高了疗效。
路志正,1920年出生,河北藁城人,2009年首届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1939年起中医临床70多年。擅长中医内科、针灸,对妇科、儿科等亦有很深造诣。 研究方向 以调理脾胃治疗胸痹心痛及慢性疑难病症作为长期研究方向。对眩晕、胆结石、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萎缩性胃炎、甲亢和甲状腺瘤、白塞氏综合征、干燥综合征、胸痹、不寐、多寐,以及妇科经带胎产、不孕等疑难病症,均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本书正是在日本传统医学被认为其内在价值与实际毫无关系、行将废止的时代面世的,本书是对传统医学第一部原典的总括研究,其中保存了大量本邦有关《素问》研究的资料,使前辈宝贵研究成果免于流失。此书堪称具有时代性的《素问》学研究集大成之作,亦将称为今后研究《素问》的坚实基础。
程士德(1919年-2009)内经学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内经》“时脏阴阳”理论。 师从老中医汤回春研习中医 ,1938年上海市中国医学院毕业。 1956年入江苏省中医学校中医师资班进修一年。 1938年正式悬壶于南通市,先后在南通市孩儿巷诊所行医。 1957年被调至北京中医学院工作。 长期从事中医学基础理论和《内经》教学、科研、临床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内经》“时脏阴阳”理论。
刘浩声(1905—2006年)陕西西安人,陕西人民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太乙神针灸第十四代传人。针药并施,所用之灸法,多为太乙神针灸法,此法禀其师传,秘而不授,传至刘老已十四代。另外,《内经》中九针之---圆利针,刘老临床亦为习用,对于沉疴痼疾,确有意想不到之功效。在治病时,刘老很重视先天和后天之根本,强调肾阳之重要,所常用之穴并不多,但运用精熟,得心应手,有发前人所未发之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