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少卿(1923~ )江苏泰兴人。1956年毕业于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医本科,毕业后任教于南京中医学院至今,历任针灸系教授、针灸教研室和经络教研室主任、精通中医内、外科,尤擅针灸,发明了足针疗法。多次应邀赴日本、新加坡等交流示范,被誉为“世界第一魔手神针”。 肖少卿教授临证,多用标本同治法,并多针药并施,大大地提高了疗效。
程士德(1919年-2009)内经学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内经》“时脏阴阳”理论。 师从老中医汤回春研习中医 ,1938年上海市中国医学院毕业。 1956年入江苏省中医学校中医师资班进修一年。 1938年正式悬壶于南通市,先后在南通市孩儿巷诊所行医。 1957年被调至北京中医学院工作。 长期从事中医学基础理论和《内经》教学、科研、临床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内经》“时脏阴阳”理论。
木鳖子煨鸡蛋治愈颈部继发性肿瘤;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验方”速消灵”烟叶、胡桃叶治疗“湿疹” “斑轻散”治疗顽固性神经性皮炎;;针剌长强穴治疗肛门裂 针刺外关治疗坐骨神经痛急剧发作;“腰腹痛穴”封闭治疗腹痛73例;耳针治疗急性腰扭伤;;药物过敏引起多尿症治验;眩晕症治验;; 谈麝香产地与质量;穴位埋线治疗胃下垂· 虚劳 ;孔封闭治疗面神经痉挛;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 炙甘草汤的临床治验·
作者: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洛阳市分会编
出版社: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洛阳市分会编
承淡安 (1899 - 195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医学家,江苏江阴人 。曾任江苏省中医学校教授、校长。 1932-1933年赴日本考察针灸。1930年创办针灸学研究社,参与研习者数千人,遍及国内及朝鲜、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国,1933年社中附设针灸讲习所,1935年成立了针灸专科学校制订了较为全面的针灸治疗伤寒的方法在理论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如对《伤寒论》、经络、腧穴、针法等均有精辟论述。
吴佩衡(1886-1971年)四川会理人,1921年至云南行医,云南四大名医之一,当代火神派的重要传人之一。 吴佩衡18岁受业于当地名医彭恩,后听学于火神派真传弟子卢铸之的“扶阳医坛”。其后深精《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及火神派创始人郑钦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中年以后集中精力研究张仲景学术思想。抗战前夕返回昆明并行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60年
任应秋(1014-1984年) 当代著名中医学家。重庆江津人。1957年被调至北京中医学院任教。从事中医工作50余年,执教30余年,已刊行于世的专著37种6年后,中医工作又开始走向正常发展的轨道,任应秋夜以继日 任应秋 任应秋 ,奋力著书立说,又先后完成了《内经十讲》、《中医基础理论六讲》,《中医各家学说》、《运气学说》、《内经研究论丛》等著作百余万言,
夏仲方(1895~1968),名琦,江苏松江人。1911年拜师同邑十三世儒医张友苌学医。张氏故世后,夏继承师业,在松江城内设诊行医,精于脉理,善于凭脉以洞察症结。以擅长中医经方,善治伤寒、妇科及疑难杂症而闻名乡里。 ,善于凭脉象判断病人症结,治病以祛邪为主攻。。夏氏处方药味不多,而君、臣、佐、使各有发挥,相得益彰,有“经方派”之称。擅治疑难杂症,远近乡里前来求医者络绎不绝 ,
张鹳一(1919-2000),男,河南省著名老中医,业医六十余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渊博的理论知识。其精于内科,兼长妇科、儿科,尤以治疗杂病见长,治愈疑难重病不计其数,总结出许多宝贵经验和珍贵的偏方,
时逸人(1896-1966年),现代医学家,江苏省无锡人。1916年即独立行医。早年即创办“江左国医讲习所”于上海,后赴山西任中医改进研究会任理事,并主编《山西医学杂志》。后曾避乱于武汉、重庆。解放后至南京中医进修学校、江苏省中医学校任教。1955年由卫生部聘至中医研究院,任西苑医院内科主任,后于1961年派赴宁夏,任自治区医院中医内科主任。 时逸人少时习儒,1912年授业于同邑名医汪允恭,悉得其
王伯岳(1912-1987),出生中医世家,中医儿科专家。四川成都中江县人人。早年从师中医。1932年起在成都开业行医。建国后,历任成都市卫生工作者协会秘书长,卫生部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儿科副主任、主任、研究员,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农工党中央委员。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善治儿科疾病,对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合并肺炎、肝炎、痢疾、哮喘、腹泻、癫痫等独特之处,疗效显著,有“小儿王”之称。
禤国维(1937—)主任医师,教授,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国医大师、擅长 脱发病、痤疮、荨麻疹、红斑狼疮,长期致力于皮肤病的临床实践,临床疗效好,广受赞誉。他对中医补肾法的理论有深入研究,应用补肾法治疗皮肤疑难病,取得满意的疗效,《截根疗法治疗顽固性肛周瘙痒病》《中药吹烘疗法治疗湿疹》、《中药吹烘疗法治疗鹅掌风》《移毒疗法治验》《截根疗法治疗瘙痒病109例》
刺血疗法:中国医的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放血疗法并不是简单的出血,且并非适合每个人。非专业人员尤其不可盲目应用“放血疗法”。 它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放血疗法可单独使用也可结合拔罐使用,对于治疗痤疮、关节痛和上火类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
王秀珍、郑佩、孟雷
出版社: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丁济万(1903-1963年),为名医丁甘仁之长孙及传人,非常聪明,深得丁甘仁喜爱并立丁济万为继承人。丁济万每天大概要接诊一二百号病人。在医学其临证经验极为丰富,尤精内、外、妇、儿诸科,能够参透问题的诸多表象抓住本质,得其精心教育,如丁济万医名尤为突出,如果叫黄包车只要喊丁济万就可以,不必说地点。
冯世纶,1938年生于河北。主任医师、教授。196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任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先后师承董建华、赵绍琴、胡希恕等,而专注于经方研究。用经方治疗内、妇、儿、外科等病,药简而效彰。 系统整理总结经方大师胡希恕对经方研究成果,并考证经方理论体系的形成,率先提出《伤寒论》属中医独特的经方理论体系,
伍锐敏(1938——),男,湖南长沙人。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并曾赴日本国立九州大学医学部研修。擅长于治疗桥本病、亚甲炎、甲亢、甲减、乳腺病、前列腺病、肝海绵状血管瘤、痤疮等。教授、主任医师,日本大学医学部客座教授,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对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有突出贡献证书,日本大学医院部奖等。40年来一直从事医疗工作及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留学生的教学工作。
赵文魁 (1873-1933年) 三代御医。其父赵永宽为光绪前期御医。赵文魁幼承庭训。 17岁时,父亲不幸病故,遂承家学,继父业而进入太医院。后被晋升为太医院院使,主管太医院事务。宣统年间,又被赐头品花瓴顶带,兼管御药房、御药库。1924年,太医院解散后悬壶京门,堂号“鹤伴吾庐”。每日患者盈门,疗效颇佳。 《《赵文魁医案选》今日已属难觅,而海内外求之者甚众。
我: í一、敷灸 …… 二、硫磺灸 .. 三、黄蜡灸 四、灯草灸 我: 五、桑枝灸 六、桃枝灸 七、麻叶灸 八、药捻灸 九、烟草灸十、线香灸 十一、火柴头灸……十二、铝灸 十三、电热灸...... 十四、电子温针灸十五、竹茹灸 十六、药熏蒸气灸十七、药锭灸........
刘冠军,1930年出生于吉林省辉南县,中医50余年,学验俱丰,擅长针灸,兼精内科,尤对脉诊、经络、流注的研究成绩卓著。 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其研究的三联治瘫法及产品邦尔健麝香抗栓丸获得卫生部、国家科委重大科技成果奖,被国家评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被中国中医科学院全程监制。 顾
冷方南教授,1936年生人,1957年就读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1963年毕业后分配进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1984~1987年承担部级课题“中医证候规范研究”课题组长、国家课题”中医痹证临床研究”课题组长。1987年奉调进入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二附院工作。曾于”全国中医证候规范高级师资班“主讲授课。 1。主编和著述有《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
作者: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社: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
出版社: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浩声(1905—2006年)陕西西安人,陕西人民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太乙神针灸第十四代传人。针药并施,所用之灸法,多为太乙神针灸法,此法禀其师传,秘而不授,传至刘老已十四代。另外,《内经》中九针之---圆利针,刘老临床亦为习用,对于沉疴痼疾,确有意想不到之功效。在治病时,刘老很重视先天和后天之根本,强调肾阳之重要,所常用之穴并不多,但运用精熟,得心应手,有发前人所未发之见解。
张文进(1948—) 1948年6月生,河南邓州市杨营乡伍增村人。年轻因贫无钱为妻治肾病开始自学中医,后任乡村医生。1979年统考录取至河南省云阳中医中药学校任教。 专著:《五百病针灸辨证论治验方》、《点穴按摩急救自救法》等4部医学专著。《五百病症针灸辨证论治验方》一书,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正出版日文版,新加坡雅俊达博士正在将该书翻译为英文。外国医学机构及专家多次邀请张文进出国,
李延芳 (1938——)主任中医师。医学世家,毕业河北省中医学校后留校附属医院从事中医针灸工作,师从于针灸名家刘峙南,王宗禹。50年来临床精于针下“调气”,注重针灸“补泄”、针刺“得气”与“气至病所”针刺方法。博采众长遵古而不泥,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并有所创新。如:“多经多穴” 、“浅刺多穴” 、“单穴应用” 、“轻柔点刺” 、“闪罐透穴”以及“针灸中气法”的临床扩展应用等皆独具特色。
苏继承,1964年4月22日生,辽宁海城人。海城市正骨医院院长、党委书记,骨伤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非遗“海城苏氏正骨”代表性传承人,鞍山市人天代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副主委辽宁省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鞍山市医学会副会长
陆焱垚,女,1944年生于上海,陆氏针灸创始人陆瘦燕、朱汝功之女,“陆氏针灸”嫡系传人,她自幼跟随父母干诊室1967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甘肃省武都县汉王医院任中医师,1992年被聘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相继任经络教研室主任、刺灸治疗教研室主任、继承了父母的医术,致力针灸临床研究40余年。
脉診,亦称切診,是中医临床辨证四診的組成部分之一。它在鑑別診断上具有重要意义,历来医家极为重视。中医文献中对于脉診的記载,很是丰富,但大多散見在各家著作中。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館特集了历代医笈中有关脉診的重要资料,韩成本书,便利讀者查檢。
作者:
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孙喜才(1933~)陕西省扶风县人,,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1958年毕业于西安医学院,研究方向:脾胃病、消化道肿瘤。在30多年的工作中,逐渐地形成了专长中医脾胃病的治疗,逐渐地形成了专长中医脾胃病的治疗,应用疏肝和胃、补脾养肝、调节中气等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行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病
千年苗医年苗;苗药配方用药采制;苗药治骨病内外同治;贵州苗药荣获联合国大奖第三章苗医苗药苗大夫骨立胶囊;骨病之源…… 二、治疗目标· 三、苗大夫研发过程;苗大夫骨立胶囊·;骨立胶囊中领头药的选用;、骨立胶囊三大治疗;、骨立产地·;骨立成份简介;、苗大夫整合疗法··
作者:
黔东南苗族药物研发中心
出版社:
黔东南苗族药物研发中心
程士德(1919-2009年) 江苏南通市人。 主任医师,教授。著名中医学家,《内经》学专家。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毕业上海市中国医学院 长期从事中医学基础理论和《内经》教学、科研、临床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内经》“时脏阴阳”理论。主持与指导的科研项目曾获市级科技成果奖。出版专著、教材13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王洪图,1937年生,天津蓟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内经教研室主任,北京中医学院毕业, 他从事《黄帝内经》教学与研究近50载,学验俱丰, 中医内经学创始人。他注重将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出“脾胃传输是五脏藏神关键”的新说。他还多次应邀到日本、韩国、台湾等地讲学,推动了《黄帝内经》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朱古亭(1913~1995年),字翼然,,笔名古亭,,堂号嘉荫草堂,浙江湖州戴山人。浙江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浙江省名老中医.早年步入杏林,幼承庭训,平生治学严谨,,,擅长内妇杂病,.多年来一直潜心于脾胃病的研究,,尤其对胃脘痛的治疗有其独特的经验和很深的造诣,,临床疗效确切,深受病家信赖。.
李其禄,1940年出生,已经去世。江苏连云港东海县中医,从事中医临床近40年,擅长各种临床疑难杂症。尤其擅长用中医药治疗精神疾病。原为民间中医,1979年通过全省统一选拔中医药人员考试,被录取为公立医院中医师。此后,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上发表和在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学术论文30多篇。特别是《精神病的中医治疗》一书自1994年出版后,先后有25个省市读者的大量来电、来函、来人求诊,
王富春,1961年生,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富春教授长期从事特定穴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合募配穴治疗六腑病”、“俞原配穴治疗五脏病”、“郄会配穴治疗急症”等特定穴配伍理论,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他在临床工作中总结出“镇静安神法”治疗失眠、“振阳针法”治疗阳痿、“调胱固摄法”治疗小儿遗尿等独特的针灸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显著,
祝谌予(1914-1999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师从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也是施今墨的女婿。在学术上提倡中西医结合,强调辨证论治。行医60年,擅长糖尿病、脾胃病、妇科病和疑难病症的中医治疗。 主要著作有《祝氏施今墨医案》、《施今墨临床经验集》,并在国内多种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作者:
钱自奋
出版社:
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联合出版社
仝示雨(1909-1985年)河南安阳人,年轻时入国医大学,拜师施今墨三年,后在安阳城,医名大噪,病者盈门而至。新中国之后,仝示雨安阳市人民医院副院长。 善于理肝。治外感时病,注意祛邪与扶正之先后,重津液之存亡,不姿用苦寒。诊视小儿疾患,既照顾先天,亦保后天。对老年久病,着重调养脾胃。治咯血之症,善用导瘀下行。治臌胀,巧用行瘀化水。治肝阳,择从苦降与重镇并进之法
王富春,男,1961年生,辽宁省新民人,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研究所所长,教授,吉林省名中医,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曾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曾多次应邀参加国际中医针灸会议,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973项目计划课题2项,
作者:
全国中医重点临床专科建设单位苏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
出版社:
全国中医重点临床专科建设单位苏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
作者:
陕西省中医管理局、陕西省中医药学会、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社: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成果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编辑组
出版社:
上海市
出版时间:
1974
作者:
陆拯,编著
出版社:
人民卫生
出版时间:
1983
作者:
陆拯,编著
出版社:
人民卫生
出版时间:
1983-01
版次:
1
印刷时间:
1983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453页
作者: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成果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编辑组
出版社:
上海市
出版时间:
1974
作者: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央档案馆 编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ISBN:
9787506813136
出版时间:
2004-01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其他
页数:
576页
余无言(1900~1963) 江苏阜宁人。随父学医,18岁应诊,擅伤寒、杂病及中医外科。先后在上海中国医学院、中国医学专修馆、苏州国医研究院、上海新中国医学院任教。。 1956年,余氏应聘赴京,先后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北京中医学院任职。。在学术上主张“中医科学化,西医中国化”。尝谓“医分中西,系以国界限之。其实医为仁术,不应有所谓中西医之分,宜取长短补,熔冶一炉。临诊善用经方、时方
作者:
卫生局
出版社:
江苏
出版时间: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