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潮州人研究
黄晓坚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3-07
全新
¥98.00
雨林:留住正在消失的美
[德]约瑟夫·H.赖希霍尔夫;[德]约翰·布兰德施泰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3-09
九五品
¥60.00
华南植物园导赏图鉴
徐晔春、龚理、杨凤玺 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20-09
全新
¥130.00
私藏品好、近全新
[英]彭妮·斯帕克 著;张朵朵 译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在阐述古代城镇起源、结构、鉴定方法,以及扼要介绍白山黑水之间辽金古城的基础上,从辽金行政机构设置出发,按其古城建筑时间、行政机构治所地望、行政机构设置沿革、古城历史地位及遗址保护利用等顺序,展开专题研究。希望能为辽金史地研究者或对辽金史地感兴趣的读者,提供研究方法和技巧,以及启发辽金史地研究问题的思考。
孙文政 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系统有序地对闽南方言的形成背景、闽南方言的概貌和特点、闽南方言的研究现状、闽南方言内含的文化价值等知识进行了归纳总结。本书依托对闽南方言相关知识的介绍,旨在引导读者初步掌握方言记录和方言研究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操作程序,增强和提升读者对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学科知识融合贯通的意识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作者:
林颂育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
9787522818467
出版时间:
2023-12
装帧:
平装
页数:
312页
字数:
268千字
福建省地方志虽然早在东晋孝武帝时就有晋安郡太守陶夔撰的《闽中记》,后来又有萧梁时顾野王撰的《建安地记》,唐林谞撰、宋林世程续撰的《闽中记》,可是久已散佚;宋梁克家撰的《三山志》,所记述的又限于福州及其附近地区,只有明黄仲昭编纂的《八闽通志》才算是现存的第一部福建全省性的地方志。
[明]黄仲昭 著 / 福建人民出版社
《战国策》三十三卷附札记三卷,据嘉庆间士礼居黄氏刻本影印。影印前言由山东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马清源博士撰写,简明介绍刘向编订,曾巩、孙朴、姚宏、鲍彪校注《战国策》的概况,重点梳理顾千里、黄丕烈校订该书的始末,揭示出顾、黄校刻本价值所在。
顾广圻 著 / 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近代海外汉学名著丛刊”中的一种。 本套丛书规模宏大、版本珍贵、视角独特,所选皆为纯学术论著。“近代海外汉学名著丛刊资料”所选书目,绝大部分在1949年以后未曾出版。
[日]有高岩 著;黄现璠 译 / 山西人民出版社
本书利用现代史学中口述历史的理论与方法,对祠堂、学堂、礼堂进行口述访谈与田野调查,以乡村社会中的公共空间作为基点 ,记录乡土中国从传统“家族社会”向现代“人民社 会”转变的过程,审视传统血缘社会向现代地域社会 转变的历程,见证20世纪中国乡土社会公共空间的嬗 变与成长,揭示普通民众的公共生活及其精神世界中 的国家命运、家族事务和日常生活,反映近百年间中国乡土社会从传统直至当代的急骤变迁进程
丁贤勇 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要探讨商人/商帮与近代云南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归纳和总结云南商帮文化的特殊内涵,构建中国商帮/商业文化的边疆类型和民族特征,从而展现中国商帮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更为深刻、更为全面地理解中国商帮文化的共同属性和区域差异,形成对中国商帮文化的整体性认知。并通过对商帮与社会变迁互动关系的全面探讨,深入分析和客观评价商人在近代云南地方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社会治理中的功能与作用。
张永帅 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雅致装帧,值得典藏:黑色高端PU封面,金银红三色烫印。书口过渡色刷边。以故事发生时期的伦敦地图做环衬。书盒采用2.5mm厚纸板,内外裱高档艺术纸,耐磨不褪色。黑红搭配,由内而外彰显悬疑气质。故事元素匠心组合,带你重返探案现场。
作者:
[英]阿瑟·柯南·道尔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ISBN:
9787544798723
出版时间:
2023-11
装帧:
精装
页数:
2104页
字数:
1597千字
一场中国宪制文化的知识考古 一次宪法观念史、概念史研究的合力开拓 一部国内宪法学范畴研究的“元话语”之作 一道中国宪法学研究的亮丽风景
王人博 / 北京大学出版社
图坦哈蒙墓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是3300多年来唯一一座完整保存的法老陵墓,是古埃及已知最为豪华的王陵,是现代人之于古代文明最伟大的考古发现,是了解古埃及文明最重要的切入口,出土的黄金面具更成为这个文明古国的国家面孔。不只是图坦卡蒙的宝藏,更揭示法老墓发掘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关注被遮蔽的埃及人,揭示出一幅古与今、东与西错综复杂的历史图景,它改变了我们对古埃及、现代埃及和考古学的整体看法。
[英]理查德·帕金森 / 金城出版社
本书为陈从周先生1989年至1992年的散文和书信,是继《书带》《春苔》《帘青》《随宜集》之后的第五部随笔、小品文集。由真禅法师作题,文史学者钱仲联、邓云乡作序。其中记述了当时陈老与昆曲界的往来情谊,收录了一部分苏、浙两地考察游览的游记,和《梓室余墨》的节选。白描中出脱浓郁,通俗而不落俚俗。文笔平淡而含意隽永,清逸恬静,淡雅醇正,见解精辟,意境幽深,实有“得先秦杂家之髓,而非荡者之所为也”之感。
陈从周 著 / 上海书店出版社
全新现货
唐德刚、梁实秋、夏志清 作者 / 岳麓书社
《闻一多年谱长编(套装上下册)》按年谱长编体例编写,客观、完整和系统地记录闻一多先生各个时期的生平历史。全书由谱前、正谱、谱后三部分组成。谱前主要记录家世渊源,正谱包括家庭生活、求学经历、社会政治活动、文艺创作理论、学术研究、教学工作、思想发展、个人情操、友朋交谊等,谱后记录闻一多殉难后,国内外的反响和查处过程以及各界人士的追悼、纪念活动等。
闻黎明;侯菊坤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本书系统地考察了明代统治者的监察立法思想、监察机构的设置、监察法律体系、法定的监察形式,重点研究了监察法中关于对皇帝进行监督、对中央机关和地方政权机关实施监察、在监察系统内部开展监察以及管理监察官员等内容。总结了明代监察法的特点、实施情况及历史价值,指出监察法与绝对君主专制制度相适应,本质上是为了维护绝对君主专制统治,同时对于澄清吏治、维护国家大一统的局面、促进安民养民政策的落实起到了积极作用
陈国平 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清代历史前后期为序,分述不同陆疆区域和海疆的演进历程,释其中央和地方的管理机构,论其治边政策和治边思想,以更集中地呈现清代以降中国边疆治理历程。回顾和反思清代中国边疆治理的得失,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边疆安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马大正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全新现货
[美]孙康宜 著;纯粹Pura 出品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系列通过整理代表性的五代墓志碑文,并运用“史学六问”“五鬼搬运”“数馒头”等研究方法,集中讨论了社会流动、文武交流、妇女角色,以及墓志笔法和史学方法等问题,同时涉及五代官制、宗教与司法。有别于传统“五代女性无所作为”“五代重武轻文”等观点,“五代在碑志”研究文武间的交流和武人的乱与治,爬梳细分“阶级流动”和“阶层流动”,并对传统的“唐宋变革”脉络进行重新审视,以及探讨世变下不容小觑的妇女角色。
李宗翰 编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此次推出的《李镜池周易著作全集》,由李镜池的孙子李铭建先生加以整理,涵纳了李先生易学研究的相关论著,包括《周易探源》、《周易通义(1970》、《周易校释(1949)》、《周易校释(1965)》、《周易校释(1970)》、《周易韵读》、《周易通论》、《周易释例》、《周易类释》、《周易今论》、《周易章句》,共11个品种。
李镜池、李铭建 著 / 中华书局
本书从考古学分析切入,对古代玺印的基本分类、材质、制法、印面、用法及其鉴定、辨伪等作了全面的阐述介绍,并对古玺印从商代至清末的考古学分期及其演变发展,作了系统梳理,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同时对古玺印的鉴定与辨伪,以及篆刻的学习,具有实用性的指导。 本书展示了685个图例,绝大部分为原大尺寸,具有代表性的印章,以及典型的印面布局、印钮的形制、泥封拓本、印陶等,均为收录。
周晓陆 著 / 中华书局
本书以中国历史学术名师的访谈为重心,就其求学经历、治学心得、理论和方法的探讨、具代表性的经典著作“生成史”等进行访谈,旨在追寻大师们求学问道的足迹。这批成就卓然的第一流学人与第一线学人的学术履痕,凸显出20世纪以降中国史学界顶jian学者因应主客观环境之变化。透过学术名师的夫子自道,或能砥砺并启迪后学,追求纯真而超凡的学术。
刁培俊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考察100多年来湖南乡村地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变迁。从内容上来看,创新之处和特色有二:一是系统地研究了湖南近代乡村社会的各个层面,涉及乡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乡村社会治理、近代湖南乡村社会组织与社会动员、近代湖南乡村社会冲突及社会控制等等,从而从整体上把握近代湖南乡村社会的变迁,较之于单纯从乡村经济特别是乡村阶级关系来研究乡村社会,是比较有新意的;二是研究了乡村革命根据地的治理与建设。
王继平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清末民初词汇研究》以清末民初的词汇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关注此期的本土词和外来词,并从新词的产生与旧词的消亡、构词与造词、词义的发展、词形变化、外来词的传入及融合等角度展开细致的考察,从而对作为百年汉语发展演变起点的本阶段的语言事实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张烨 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由宗族构成的宗族社会是我国国家治理的根基,决定国家的治理体系。宗族社会治理是由以家、房、族为单元的血缘关系治理和以保甲为单元的地缘关系治理共同构成。 《血缘与地缘:以家、房、族、保为单元的宗族社会治理,以粤北福岭村陈氏宗族为个案》以一个宗族乡村为研究对象,从治理单元的视角深入宗族社会内部结构,分析不同治理单元的功能,旨在探寻“国家无为”背景下宗族社会治理的机制与条件。
白雪娇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包括论文15篇,约15万字,彩图70余幅。本书探讨的主要是明中期形成以古籍为文物的观念以后的藏书史和版本学问题。分为上篇下篇外篇三部分,上篇共收6篇论文,均有关藏书史。下篇共收7篇论文,均为专书研究,以版本学研究为主。外篇2篇论文:《明代书籍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试比较陈垣〈校勘学释例〉与保罗·马斯〈校勘学〉》。
李开升 著 / 中华书局
发生于17世纪中叶的明清鼎革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其影响不仅限于中国国内,亦波及整个东亚地区,改变了东亚的国际关系和政治格局。不仅如此,明清鼎革的消息通过在华西方传教士和商人传至欧洲,引起欧洲政治、宗教、商业、文化各界的广泛关注,从而导致欧洲对中国观念以及中欧关系的变化。换言之,明清鼎革不仅是一次国内事件,更是一场区域政治变革事件,而且从一定程度上讲也是一个全球性事件。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 中华书局
海陵弑君夺位后,一是屠杀影响着皇权稳固的女真完颜宗族;二是迁都,让大金政权关系最近是女真人摆脱生于斯、长于斯的地域环境,推动女真人尽快摆脱氏族社会“旧俗”的桎梏,突破血缘关系的羁绊,通过空间的转换实现时间的跨越,通过嫁接制度文化,变革社会经济关系,推动女真人进入中原的国家社会形态。杨朴劝阿骨打称皇帝,给部落酋长的头上戴上皇冠,虽说仅仅是形式,名实不符,但正是这徒有虚名的皇权引发了女真社会的大变革。
李秀莲 著 / 中华书局
本书对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辽夏金元等政权及其主要宗教思想,进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通贯性研究。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对辽夏金元时代的宗教思想文化进行了整体研究,较为系统地梳理了该时期各王朝的主体宗教思想与中原汉族之间文化认同的细节、路径与特点;从宗教学和历史学视角,系统考察了这一时期各主流宗教思想文化的具体内涵和理论特点,探讨了各种宗教形态、思想与辽夏金元社会的互动,及其与文化认同的关系。
作者:
袁志伟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
9787101163643
出版时间:
2024-01
装帧:
精装
页数:
998页
字数:
790千字
徐海容博士之本著,对以上各端都有很好的论列,略加阅读,深感他学养良好,论述平实,文风温厚,新见迭出。
徐海容 著 / 中华书局
本书以明清野史笔记、小说作品等为基本材料,结合近年国内外荒政史、民间信仰研究的文献与理论,将明清灾害言说、御灾故事置于华夏民族精神史脉络考察。并附清末告灾新闻图画二十余幅。全书具有文学、灾害学、民俗学等跨学科特点,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引人深思。
王立 著;刘卫英 / 中华书局
此书辑录上古至明代散见于各种书中的歌谣与谚语共三千三百多条,每条包括谣谚、谣谚出处,并加以注释,间附按语,其去取以只“发乎语言,未著文字”为界限,以“初作之时,是否著于文字为断”。
周绍良 校;[清]杜文澜 辑 / 中华书局
本书按照中国近代文化演进的内在逻辑,集中关注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历程、理论方法、近代文化论争、近代文化思潮、近代文学艺术史、近代教育史、西学东渐与近代学术科技史、近代报刊史、近代体育卫生与文化设施、近代区域文化史10个方面,最后殿以“社会文化史研究的突围之路”作为结语,在论述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发展历程及其突出成就基础上,分析目前中国近代文化史特别是社会文化史研究所面临的新挑战及其突围之路
左玉河 主编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庶民之声”作题,想要传递的便是近现代民歌“为民之生活而载,为民之性情而响”的历史事实和重要价值。在此,真诚地邀请您阅读这本书,与我们一起回溯民歌历史,翻开“社会的百科全书”,聆听庶民生活的真实呼声。
周玉波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本30余万字美术史论重典,以时代为纵线,从远古时代,到明清时期,每章都分类讲述,有概况,有重点,有总结。 新增400余幅高清图片,石器、陶器、玉器、青铜器、漆器、瓷器,帛画、壁画、纸画、版画、书法,锦绸、建筑、园林、雕塑、造像……不一而足。搭配百字图说,所属时期、尺寸信息、馆藏地、出土地、艺术赏析、散佚情况……轻松了解历史文物的相关信息。
王逊 / 台海出版社
研究团队历时两年扎根田野,以“西畴”为基本观察单位,以县乡村三级作为调查维度,开展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在县一级,对县域治理机制与部门条块关系进行深度梳理;在乡一级,对西畴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进行调研回溯,关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中如何实现县乡有效衔接、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在村一级,对11个自然村的发展模式,地方精英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角色扮演进行研究,探索精英在县域现代化建设中的功能。
陈雪 主编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潮州人是海外华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多分布于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越南、老挝等国。研究东南亚潮州人的历史和现状,是潮学研究的应有之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不仅如此,历史上,东南亚潮州人还与潮汕地区的社会变迁息息相关,也是当代潮汕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黄晓坚 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珍稀佛教典籍丛刊之一,共十二卷。鼓山,在福州市东郊,延数十里,有男、白云、鼓子诸山峰,以男峰最高,山顶有巨石如鼓,每逄风狂阿骤之时,在岩洞里如闻鼓声,因名鼓山,别称石鼓。鼓山山秀岩奇,共有景点一百六十多处,有遍布全山的天然泉石洞,也有古雅禅林,摩碑。南宋朱憙誉为“闽山第一”。此书纪事至顺治十年(1653),分胜迹、建置、开士、贞、艺文、丛谈六门。大旨以佛利为主,名为山志,实则志。
约瑟夫·H. 赖希霍尔夫和插画家约翰·布兰德施泰特打造了一本极佳的艺术品,他们在书中传神地再现了雨林之美:参天大树,吸食花蜜的小鸟以及在树梢缓慢移动的树懒。
[德]约瑟夫·H.赖希霍尔夫;[德]约翰·布兰德施泰特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美国国家畅销书,《纽约时报》年度知名图书 ※普利策奖获奖战地记者的美国南方之旅 ※以历史重演的视角“亲历”美国内战(南北战争) ※揭示被神话和误解笼罩的内战历史叙事 ※反思内战的遗产与南方种族冲突的现状 ※重新审视《飘》,挖掘真实的和没有被人记住的过去
[美]马丁·费尔德斯坦 编;马静 译 / 商务印书馆
某知名社交媒体为调查对象,前后花费三年时间,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无结构式访谈的方式,对28名已婚男性的网络约见行为进行了虚拟民族志研究。以此为棱镜,本书从日常生活实践的生活伦理视角,展布转型期已婚者特别是男性已婚者构建、演绎婚外性脚本的行为、过程和心理,揭示了人们对婚姻的复杂性认知,也丰富了性社会学的相关研究。
程萍 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按植物园的专类园区进行介绍,主要有温室群景区,藤本园,生物园,澳洲植物园及能源植物园,姜园,兰园及药用植物园,水生植物园及新石器时期遗址,苏铁园及裸子植物区,凤梨园,木兰园,山茶园及杜鹃园,木本花卉区、经济植物区及稀树草坪,棕榈园及孑遗植物区,蕨园 ,园林树木区及中心大草坪,其他园区。
徐晔春、龚理、杨凤玺 著 / 重庆大学出版社
下册的後附上张培刚先生的年谱,可让读者对先生的生平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张培刚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粤东畲族:族群认同与社会文化变迁研究》结合历时与共时并重、主位与客位共呈的当代民族志田野研究方法和视角,通过大量具体生动的文献资料和田野访谈记录,系统阐述了中国东南地区三个畲族村落的族群认同与社会文化变迁经历,并以广泛深入的主位经历展现了当代华南畲族村庄“畲文化记忆与汉文化现实”的日常生活现状。
谌华玉 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