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列入书局古籍规划中“中国历代都城资料选刊”中的一种。张忱石先生点校,曾于1995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现已版权过期。张忱石在原书基础上,加上专名线,并修正一些错误,在书后补充了人名索引,使本书增添了价值。
张忱石 点校;[宋]张敦颐 / 中华书局
科交叉性研究,之于中国文学思潮史的研究而言,至为重要。本书以佛学东渐下的文化新变为切入点,重点探讨了玄佛流转与诗歌的哲理化思潮、游仙涅船与山水文学思潮、梵呗新声与诗歌的格律化思潮、异相善巧与轻靡文学思潮 造像祈愿与北朝文学的仪式化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对佛学东渐所引发的文化新变在哲理化诗潮、山水文学思潮、格律化诗潮、轻靡文学思潮、文学的仪式化等文学思潮嬉变中发挥的作用,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揭示了
高文强 王婧 / 中华书局
那些改变近代中国人认知的新知识是如何涌入的?从全球史的角度了解其中的线索。
作者: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
9787101163315
宋代文史研究中,党争主题颇受关注。有关北宋党争的研究成果多以传世史著与传世诗文集为参考文献,较少石刻文献的运用。本书在党争视域大背景之下,从多学科、多视角对石刻文献的生成、流传、影响做过程性的、全方位的综合研究。以此观照石刻文献,力图拓广、掘深石刻文献与党争的相关研究。同时,由此反观北宋中晚期党争,对这一影响北宋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政治活动行为做更全面的认知。
作者:
罗昌繁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
9787101164114
爱美之心,古今皆同。古人用于照容、收纳、修眉理发、调脂上妆、香身润肤的各种妆具,既是朝夕相伴的日用之物,也是美轮美奂的艺术品。从妆匣、镜子、粉盒、油盒、梳篦到眉笔、黛砚、镊剪、指剔、香囊,琳琅满目的梳妆用具,是打开古人生活世界的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不同时代的造物观念、审美风尚,领略古今传续不绝的东方生活美学。
作者:
邓莉丽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
9787101164503
该书以《水浒传》版本为研究对象,包括16种简本《水浒传》、8种繁本《水浒传》。研究以版本系统为单位,以底本刊刻时间为轴,对诸版本逐一进行探讨。主要内容是通过细致的文字校勘、精确的数据分析以及详尽的文本比对等方法,对诸种《水浒传》版本系统进行判别,梳理版本源流,归纳版本特征。该书特色有三:一、内容的创新,不少《水浒传》版本首次进行研究,尤其是诸多《水浒传》版本的翻刻本与翻印本;二、研究角度的创新,除
作者:
邓雷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
9787101164343
北魏孝文帝时期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改革,是北魏从草原政权转型为中原传统王朝的的关键。本书以孝文帝时代实行的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新税制等几项重要社会经济制度为中心,结合时代背景阐释其设立和演变的原因,探究相关制度的内涵、因革及其相互关系,呈现出北魏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全貌。
作者:
张金龙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
9787101163612
秦人原本是生活在“西垂”的弱小部落,经过数百年的曲折历程,逐渐在西部壮大、崛起,成为西方霸主,进而统一六国。秦人曾八次迁都,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首都秦邑到最后的国都咸阳,进行了获取空间、东向争霸、战略进取的艰苦努力。作者沿着秦人的迁徙轨迹,寻找留存在地面上的秦人线索,发现民间风俗和文化中残留的秦人踪迹,在对地理的寻访、考察、辨析中,发现秦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统一六国的偶然与必然。
作者:
聂作平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
9787101163421
曹操是奸雄还是能臣?为什么在危机四伏之中,他总是能破局而出?复旦大学韩昇教授多年深耕曹操研究,以历史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多学科视野,透视曹操的成长经历,聚焦曹操生平最重要的两场战争——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呈现出真实而丰满的“清醒”政治家曹操的形象。附录除曹操大事略表外,还配有作者精心选录和导读的曹操诗文,既对正文语境构成补充,又展现出曹操在政治家、军事家身份以外,作为大文学家的风采。
作者:
韩昇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
9787101163100
本书以笔记的形式,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要素以及各地的风味饮食做考证和诠释,寻觅中国饮食中的文化传统。作者在穷尽大量文献的前提下,通过认真的引证、辨析和梳理,将饮食、民俗以及更加宽阔的俗文化史的内容串联在一起,既构成丰厚的知识背景,又不失浓厚的文化旨趣。从体例上而言,本书从中国民间供奉的“厨神”谈起,接着谈水、火、油、盐等基本饮食要素,再谈到饼、馒头、面条等风味主食,然后谈各地美食,最后以“满汉全席
朱伟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贬谪与贬谪文学是中国历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尚永亮教授所著《贬谪文化与贬谪诗路》以中唐元和时期柳宗元、刘禹锡、韩愈、元稹、白居易五大诗人之贬及其创作为中心,系统论述了中国历史中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的发生、发展及其特质,深入探讨了被贬士人在贬谪之路和贬所的生存状态、心理状态及其在困境中或执着或超越的意识倾向以及元和五大诗人与贬谪诗路的关系、诗路书写及其特点,建构了以唐代贬谪文学为中心的贬谪文化统系
尚永亮 著 / 中华书局
黄道周是明末著名的易学家,今存相关著作主要有《易本象》、《三易洞玑》和《易象正》三种,其中,《易象正》可以看作是对前两部著作思想内容的综合提升和凝练。《易象正》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结合本卦和变卦的卦辞解爻辞,即变卦解易的思想;二是用六十四卦卦序推步从春秋到元末明初两千多年的历史兴衰,可称之为推步历史的思想。该书整理者翟奎凤先生在对《易象正》的版本流变进行综合调查的基础上,以崇祯十六年刻本为底本
[明]黄道周 著;翟奎凤 整理 / 中华书局
这是一部讲授诗词写作方法的著作。作者结合自身多年诗歌创作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诗词写作的基础知识与格律、技巧,对于诗词的写作与鉴赏都很有裨益。是书问世以来,颇受好评,已经有广西师大、浙江古籍等多个版本。 徐晋如,先后就就读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后获中山大学文学博士,多年致力于诗词研究与写作,现为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著有《忏慧堂集》、《缀石轩论诗杂著》等。曾与陈永正教授共同主编《百年文言》。
徐晋如 著 / 中华书局
本书全面说解了字形、字音与字义:所谓“说文”是以许慎《说文解字》内容为基础加以补充和举例,通过字形说解本义;“通训”主要讲字义引申和同音通假,兼及声训;“定声”是将《说文》五百四十部拆散,按古韵分为十八部,“以著文字声音之源”。所谓无征不信,本书不仅广搜故训,更对所收集的材料加以系统分类,为我们研究上古汉语词汇尤其是词义引申和同声假借现象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是我们研读出土文字资料和古代文献的必备参考
[清]朱骏声 著 / 中华书局
本书在对历代戏曲理论资料汇总和梳理的基础上,对历代戏曲理论著作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从理论上对古代戏曲理论加以总结。本书以历史的视角,对戏曲理论上的一些重点理论家和重要论著加以深入的研究和论述,既对每一时期的戏曲理论有总体的研究和论述,又突出每一时期的重点理论家及其论著,对其加以专题研究与论述,宏观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以增强研究的理论广度和深度。
俞为民、孙蓉蓉 著 / 中华书局
为了适应水利事业的需要,便利水利工作者研究我国历史洪水和洪涝规律,1981年我院整编的《清代海河滦河洪涝档案史料》一书,由中华书局出版,受到有关方面的欢迎。1983年3月,在水利电力部办公厅、水管司等有关负责同志支持下,决定以“清代江河洪涝档案史料丛书”的形式陆续整编出版其他河汉的清代洪涝档案史料。“清代江河洪涝档案史料丛书”最后一册包括“辽河、松花江、黑龙江流域”和“浙闽台地区诸
水利电力科学研究院 编;水利电力部水管司科技司 / 中华书局
一书,晋时极受重视,注家众多,其中以郭象注最受欢迎。郭注重义理,对庄子思想颇有发挥。唐人成玄英在郭注基础上,对书中的史实典故、人物地名、字词音义等重加考释,内容翔实,亦有章句串讲,是研读《庄子》之必读书。《中华国学文库:庄子注疏(精)》为简体横排本,收入“中华国学文库”丛书。
[唐]成玄英 著;曹础基、黄兰发 校;[晋]郭象 注 / 中华书局
台湾著名文史学者蔡登山新作,权威新史料揭开晚清罗生门,曾国藩康有为赛金花,他们如何影响中国晚近历史。本书是著名文史研究专家蔡登山先生的全新历史写作。面对海内外大量晚近以来的日记、书信、报刊、回忆录,作者在阅读梳理这些文史档案的基础上,掘发曾国藩、左宗棠、赛金花、康有为、端方、张謇、吕碧城、陆征祥等晚近以来大人物们鲜为人知的秘密,推理出被忽略、湮没的有意味的细节,重新审视这些历史细节中的交
蔡登山 / 北京出版社
红学研究必读书之一,吴恩裕将研究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文章收集在两本书中。一本是《曹雪芹佚著浅探》,另一本就是《曹雪芹丛考》。本书是基于《有关曹雪芹十种》所撰写,亦是《有关曹雪芹八种》的扩大,是吴恩裕对曹雪芹及红楼梦研究的*后集结。
吴恩裕 著 / 商务印书馆
是我国佛教禅宗的经典。作者慧能系禅宗创始人,倡导“明心见性”,即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坛经校释(繁体竖排版)》以日本学者铃木贞太郎、公田连太郎校订的敦煌写本(即法海本)为底本,参照惠昕、契嵩、宗宝三种改编本进行校释。
[唐]慧能 著;郭朋 校释 / 中华书局
共计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该书记载了大量关于地理山川、古动植物、风土民俗、神话传说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了先民丰富奇特的想象力。自东晋郭璞《山海经注》之后,出现了多种注本,其中以清代学者郝懿行(1757—1825)撰写的《山海经笺疏》成就。《山海经笺疏》十八卷,附《图赞》一卷、《订讹》一卷。该书在郭注基础上,以笺补注,以疏证经,广采前人注释及各
栾保群 点校;郝懿行 撰 / 中华书局
是唐代张彦远纂辑的一部书法文献著作,全书共十卷,收录东汉至唐代论述书法文章三十八篇、二王书札四百五十八帖,基本囊括了这个时段有价值的相关文献,采摭繁富,去取精严,《四库全书总目》 评价称“汉以来佚文绪论,多赖以存”。本书开汇编历朝书法文献之先河,是古籍中书法这一类最重要、最基础的典籍,其中篇什,不仅屡见后人称述征引,还编入《墨池编》、《书苑菁华》等多种古籍,《述书赋》、《书断》等篇还各有别
张彦远 纂辑;刘石 校理 / 中华书局
全面论述清代中国与泰国历史王朝的政治关系的优秀论著。本书分四个历史阶段,全面论述了清代中国与泰国阿瑜陀耶王朝、吞武里王朝、曼谷王朝的传统政治关系,以及晚清时期的中泰政治关系变化。同时讨论了两国政治交往下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及华侨华人问题。本书大量使用原始档案文献,对清代中泰关系的历史分期、清代中泰传统政治关系的流变与性质、清代暹罗朝贡的时间与次数、近代中泰政治关系变化、清代中泰双轨贸易、文化交流及
王巨新 著 / 中华书局
李氏《奏议》十六卷是现今唯一一部系统收录李秉衡著述的著作,但其中仍然有许多缺漏,不仅篇幅不全,有的篇章因系后来编集时辗转抄得,并非全帙。戚其章先生以朱批奏折、军机处原折、录副折以及朝鲜档、《光绪财政通纂》进行校补,并从山东巡抚衙门档、总理衙门档中辑录其失收的公牍、电稿,内容较旧本《奏议》多出三分之一,成为李秉衡著述的最完备之本。因此,在完备方面,戚先生的辑校尚无出其右者。《李秉衡集(套装上中下册
戚其章 辑校 / 中华书局
是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技史大家江晓原先生在数十年对中外科技史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工程技术、天文地理及医学文化等方面,对中国古代技术文化所做的系统思考和阐述。通过系统研究,江晓原教授以实事求是的辩证态度、以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求真精神,避开“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的伪命题,与读者共同探讨何为“中国古代的技术文化”。 江晓原教授以贯通中西的视野、熔铸古今的学识,从历史上种种趣事出发——《周髀算经》中为
江晓原 著 / 中华书局
是清代乾隆年间的学者徐鼎历时二十年完成的。全书共有九卷,按照鸟、兽、虫、鱼、草、木的顺序加以编排,涉及《诗经》中的各类名物多达255种。每种名物独立成篇,置图于上而注释于下,图片精美,运笔严谨,状物逼真,富有生活气息,注释则在搜罗典籍、列举前人成果基础上加以案断补充,可以说,这种图、文结合的形式,既使内容显得形象生动,又不乏学术性和知识性,同时,对读者更好地理解《诗经》原文也很有帮助。此次整理,以
徐鼎 撰;王承略 校注 / 中华书局
二卷,是三国时期吴国陆玑所撰,主要内容是对《诗经》中所涉及的动植物名称进行训释,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动植物的专著,对我国博物之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全书共记载草本植物80种,木本植物34种,鸟类23种,兽类9种,鱼类10种,虫类18种,共计动植物175种,所记内容包括动植物名称、形状、生态和使用价值等。明代毛晋《广要》一书,以陆《疏》为基础加以补注、订正,广搜博采,极大丰富了原书内容,是古代研究《诗经》名
栾保群 点校;陆玑 撰;毛晋 广要 / 中华书局
乾隆三十八年(1773),四库全书馆开馆,于敏中出任正总裁,为纂修《四库全书》的主要负责人,常随乾隆左右。陆锡熊与纪昀(晓岚)同任总纂官,具体负责主持编纂工作。乾隆三十八年至四十一年间的五月至九月,乾隆都前往热河行宫(即承德避暑山庄),于敏中随行,期间乾隆关于《四库全书》的旨意,以及于敏中的想法、相关事宜等,通过于敏中的书信,向在北京的陆锡熊等人传达落实。今仅存的56通书札,即是四库馆前期,于敏中
于敏中 / 中华书局
作者简略回顾了家世、早年受教育情况、赴欧留学、接触孙中山、加入国民党、抗战和内战时期的经历等,详细记述了编导剧本《自救》的经过。 《旧游杂忆》作者陈之迈于1933年结束在美国的学业后,前往欧洲大陆旅行,期间撰写了几篇游记与随笔。本书系这些游记与随笔的结集。书中对英、法、德、意等国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均有扼要介绍和精深评论,在艺术鉴赏方面,更是有独到的见解。
张道藩、陈之迈 著 / 中华书局
原版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学的成果,给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访不可缺少的桥梁。特别是《说文》对字义的解释一般保存了*古的含义,对理解古书上的词义更有帮助。此书保存了研究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材料,是我们整理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的阶梯。《说文》包括各种含义的字的解释,反映了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等。
[汉]许慎<撰> 著 / 中华书局
是先秦重要的史籍之一,原本已佚,历代学者对其作了大量的辑注工作,尤其是清代学者。一九五七年商务印书馆将清人王谟、孙冯翼、陈其荣、秦嘉谟、张澍、雷学淇、茆泮林、王梓材等八人的《世本》辑本加以排印、校勘、汇集,整理出版了《世本八种》,此书久未重印,学界还有较大需求,我局此次依据商务印书馆一九五七年版影印出版,以满足读者的需要。
宋衷、秦嘉谟 著 / 中华书局
本书系周口店口述史。周口店博物馆馆长董翠平主编。作者方采访了二十多位在周口店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或周口店博物馆工作过的专家、学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把他们的回忆记录成文字。这些回忆性的文字,可能有记忆的偏差,甚至有可能互相抵牾,但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直至当前周口店遗址发掘,及有关周口店历史、地理、文化之研究和展览的一个侧面,是研究周口店历史不可多得的一手资料。
董翠平 编 / 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