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祖武先生是清代学术史研究大家,《学步录》是其关于清代学术史研究的总结性的论文结集。《学步录》收陈先生历年发表的有关清代学术史论文43篇,分为三辑。*辑为“清代学术之演进”,主要从宏观方面讲清代学术史特点、乾嘉学派、清代朱子学派;第二辑是“清代学人、学派、与文献研究”,是对具体的学人、著作以及文献的研究,学人如顾炎武、刘宗周、孙奇峰;文献如《明儒学案》、《清儒学案》等;第三辑是“史学传统与中华文化
陈祖武 著 / 中华书局
本书基于炎黄学是传统文化的源头之学、统领之学、国家之学的全新学术定位,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方法,在广泛吸收借鉴考古学、历史学、神话学、语言学、艺术学等学科研究成果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炎黄与炎黄部落、中华民族早期根源与炎黄精神的形成、炎黄文化的基本形态、中华文明的当代复兴及其全球价值等重大问题,揭示了炎黄文化生成、发展与创新的规律,从而使以往零星分散的炎黄研究上升为一门系统完整的专门学问。
周洪宇;王文虎 / 中华书局
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号乙庵,晚号寐叟。浙江嘉兴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安徽提学使、署理安徽布政使。沈曾植在清末民初学界声望极高,为清末书坛巨匠,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受到王国维、内藤湖南、伯希和等中外大家推崇。 本书据沈曾植题跋原件或真迹影印件整理,无真迹则据抄本、排印本及其他文献著录,并校对底本。分群书题跋、金石题跋、书画题跋三类,共收551首801篇,较中华书局2016版《海日楼
沈曾植;许全胜 / 中华书局
《两汉纪》,系《汉纪》与《后汉纪》的合称,是以编年体的形式讲述两汉历史的基本书。 东汉人荀悦因著名的纪传体西汉史书《汉书》文繁难省,依编年体加以改写,历三年撰成《汉纪》三十卷。本书运用较高的史学识见,对《汉书》加以剪裁,吸收其精华,并以年系事,条理清晰,头尾连贯,重点突出,不失为一部前汉简明大事记,可为研究前汉史的入门书。 《后汉纪》是东晋人袁宏受荀悦《汉纪》影响,采取编年体裁记录东汉史事的一部史
张烈 点校;荀悦、袁宏 撰 / 中华书局
丰子恺先生的后人和友人后人及研究者们济济一堂,共同回忆丰子恺先生及其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与此同时,披露了很多丰子恺先生的老照片和手迹。此书便是以此为基础,同时结合丰子恺先生后人及师友的其他回忆文章,编成的回忆性质的集子。 本书除了展现丰子恺先生的生平成就和生活轶事,更展现了其与人交往中显现的人格魅力,让读者接触到一个活泼泼的丰子恺先生。此外,也通过其同时代人的叙述及后人的回忆,从侧面描绘出他那个时
丰一吟 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讲述了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故事,带我们回到距今三千七百多年前的中原腹地,一览当时东亚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的样貌。她有着300万平方米的面积,成为当时z大的中心性城市,她有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中轴线布局、最早的青铜礼器群、最早的官营青铜器和绿松石器作坊等。她让我们看到在史书记载的“夏商之际”,中原文明的发达和影响力。她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后期“满天星斗”中最亮眼的那颗星,不仅采同时代其他文化之长处,还
许宏 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辑刊辑,为跨学科、综合性的人文思想类学术辑刊,由渠敬东(北大社会学系)、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系)主编。辑刊以“山水”为主题,立足于中国文明的思想脉络,从先秦时期绝地通天的山川祭祀,到中古以降隐逸世界的形成,以及澄怀修身的山水诗、画艺术,探讨中国文化中超越性、整全性的精神概念。并以比较文明为视角,关注西方文明及其他诸文明形态中的自然与神性、人文与艺术及其现代演变,致力于在古今中西的探源和比照中
渠敬东 孙向晨 主编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书主要关注两个问题,即《诗经》作品的断代以及建立在断代认识之上的《诗经》创作演进过程的讨论。《诗经》作品的断代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本书综合采用传世文献考证、诗旨探讨、金文等出土文献语料辨析等各种方法,对断代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构建了《诗经》篇章的创作与断代的整体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试图恢复诗篇与当时历史情景之间固有的关联,动态、立体地展示西周礼乐文明的建构历程。
李山 著 / 中华书局
这是一部伏尔加河水利史,甚至苏联水利史。1930年2月12日,联共(布)中央决定开始对伏尔加河能源和灌溉问题进行研究,伏尔加河大规模改造由此起步。苏联历史恰恰在几个月前发生转折——1929年,“新经济政策”被中止,个五年计划上马,其后延续了一个甲子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的、军事动员型的“斯大林模式”形成。到1989年后一座水利枢纽(切博克萨雷)投产,伏尔加河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与苏联兴衰之路近乎耦合
尔金·叶夫根尼·阿纳托利耶维奇(俄布) 著;华盾 译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是探索金代历史问题最核心、最权威的史书,对其文献学研究构成金史领域的根基。自清代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直到近年来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金史》修订本,《金史》文献研究成果丰硕,然而仍存在一些重大问题值得反思。 《〈金史〉丛考》从反思《金史》版本源流和纪传志表各部分的文献史源入手,针对《金史》原点校本和修订本的具体校勘案例,重审两次文献整理工作的得与失。 全书分为绪论、版本再审、新本献疑、史文辑证、拾遗
陈晓伟 著 / 中华书局
讲的是美国不是一个善于遮羞的国家,它投出一片阳光,就落下一片阴影。它全部的阴影都毫无遮掩地暴露在所有的人面前,哪怕你是一个陌生人。所以,即使是我们这样的平常外来者,也会一眼就看出一大堆毛病来。本书以信件的形式讲述了美国现实生活中的故事!作者以信件的形式讲述美国现实生活中的故事。生动地介绍了美国法律、政治制度的思想原则,建立与发展过程,操作方式,历史价值以及为实行这套制度已付了的和将要付出的代价。
林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陈平原《小说史学面面观》讨论晚清以降中国现代小说研究史。他不求面面俱到,而是遴选鲁迅、胡适、阿英、普实克、夏志清、韩南、严家炎、范伯群、赵园、黄子平、王德威和他自己,共计十二家,进行评述、延伸与发挥。用他的话说,这些研究者不一定业绩最佳,但都别具特色,很能引发思考与讨论。陈平原一向关心小说理论与小说史著合一的可能性,甚至追求如何在小说史学的实际操作中,真正实现方法革新乃至理论创造。因此
陈平原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东汉至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瘟疫频发期,此一时期,死亡笼罩大地,士人凋伤,人人悚惧,恐慌和绝望弥漫,疫病不但影响着个体的生命健康和精神世界,也深刻影响着历史走向与国运兴衰。本书即以此一时期频发的瘟疫为视角,重新审视东汉至魏晋这一“幽暗时代”下的个体命运、战争进程和社会风貌。以多维、立体、宽广的视野,细致书写瘟疫对政治、战争、社会、文学、医学、魏晋玄学、宗教乃至群体心理造成的
袁灿兴 / 岳麓书社
本书将洪武帝朱元璋在《大诰》中写到的十二个案件抽丝剥茧,详尽地阐述了在这些毫无法理、常识和逻辑的案件背后的来龙去脉。从明初的军事、土地、政治、法制等政策制度入手,梳理涉案人员的行为动机,解读洪武帝审案和判决的依据和目的,从而勾勒出洪武时代各色人物的荒诞命运以及可怖的生存状态,再现了洪武帝“重典之治”的本来面目。 在这些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毫无人身自由的卫所军奴,被捆绑在土地上不得离乡的农民,说错话
谌旭彬 / 浙江人民出版社
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是清末以来数十年时间中,社会环境和文学自身不断发展演化的结果。清末以来的白话报刊,是推动中国文学现代变革的直接因素之一。清末白话报刊驱动与孕育了五四文学革命。但清末的白话报刊与文学革命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前后演进关系,而是在曲折发展中的螺旋上升。清末的白话报刊,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先驱。本书选择以白话报人与作家、读者、语言与文体、文学格局、主题等几个问题为支撑,以具体的问题和文本分析
张向东 著 / 中华书局
作者:
林一厂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
9787101084955
收录顾颉刚、殷履安夫妇1932年淞沪抗战以及1937—1943年全面抗战期间的往还家书。1932年1月23日,顾颉刚离开北平赴杭州看望父亲,“一·二八事变”后滞留杭州数月。1937年“七七事变”后,顾颉刚因宣传抗日被日人追捕,辗转绥远、苏州、甘肃、青海、云南、四川、重庆等地。动荡的岁月中,顾颉刚与家人聚少离多,夫人殷履安操劳一家生活,辛苦支撑。山河破残,妻孥离散,家国大义,儿女柔情,每通家书背
顾潮 / 中华书局
佛都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约自东汉明帝时开始传入中国,但在当时並没有产生多大影响.到魏晋南北朝时间,佛教和玄学结合起来,有了广泛而深入的传播。隋唐时期,中国佛教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形成了多的众多的宗派,在社会、政治、文化等许多方面特别是哲学思想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国玄奘留印期间,主要学唯识,回国后的译传亦主要是唯识,成为唐代唯识宗的创始人。他译唯识三十论以后,想把十大论师的注释一一译出,这样
[唐]玄奘 著;韩廷杰 注 / 中华书局
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如何在现代文明的基盘上,承续“礼”的精神,找到“礼”的现代言说方式?作者从“西学”转向“中学”,十余年来致力于礼学研究,本书正是他对上述问题思考的成果——以跨学科和中西文明的比较视野,对礼学中的重要论争、经典文献、服制流变等,予以重新梳理与诠释。在为传统礼学研究开拓新路的同时,也在文字、文献、服制、器物的流变中探询着中华礼乐文明的真精神。
吴飞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鲁迅曾做过大量的古籍辑佚校勘工作(主要是在清末及民国初年),涉及数十种古籍,以魏晋六朝时代的典籍居多,辑有《会稽郡古书杂集》《谢承后汉书》《众家文章记录》等,校有《嵇中散集》《沈下贤集》等。 鲁迅辑校古籍的活动,在时间上,跨越“辛亥”与“五四”这两个中国政治史与文化思想史的重大变革时刻;在内涵上,体现出作为新文化运动旗手的鲁迅的“旧”的一面,具有重要的探究价值。不过,鲁迅辑校的古籍,大多未正式出
石祥 著 / 中华书局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他最伟大的功绩,是在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中,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总结和创造了一系列新鲜经验,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具有中国特点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调查研究。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他作了大量农村调查。毛泽东强调实事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研究组 编 / 中央文献出版社
“交错的文化史”是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有别于传统的 “中外文化交流史”,所研究的主要区域,即是中国及其周边,研究中国文化与多种异域文化之间、乃至各种异域文化之间在中国的交错融合过程,以及通过这一过程所产生出的新文化、新思想。2009年10月,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成立“交错的文化史”工作室,自2010年10月起,定期举办论坛,已举行了40次。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的《交错的文化史论集/复旦文史专刊》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编 / 中华书局
《仪礼》及其他古礼经,是研究古代礼制的重要文献,由于经文内容多是礼节仪式,即使熟读经文,了解了礼节程序,但对于各种仪节背后前言的用意,却仍然难以知晓,而«礼记»就保存了部分阐释礼经意涵的篇章,虽不全面,但正可指引后人阅读礼经的思考方向,补足了上述的缺憾。研读《礼记》,不只让我们了解古代儒家的思想,更可鉴古知今,为现代人提供安身立命的处世之道。
胡平生、张萌 注 / 中华书局
作者回忆早年生活的自述作品。因祖籍所在的台湾岛形状像个番薯,故岛上两三千万汉人自称“番薯人”。书中记述其家世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北京度过的孩提时代,重点追忆了18岁作为“政治犯”入狱一年的特殊经历。这段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一生的志向,也由此引发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科学兴趣。
[美]张光直 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是1958年由瑞士人史基拉策划的一套亚洲艺术丛书之一,以编入他当时已获盛名的欧洲艺术丛书。经喜龙仁推荐,当时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高居翰获得了写作本书的机会,完成一部精简、创新、又具可读性的艺术通史。高居翰的这部中国绘画通史著作,图文并貌,以一个外国人的眼 光,来欣赏中国名画,由100幅作品串起对画史的解说,是雅俗共赏的艺术读物。
[美]高居翰(James Cahill) 著;李渝 译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书是由*同志亲自组织编写的长征回忆录,全书由长征亲历者的回忆文章组成,极具史料价值,没有此书,就没有《西行漫记》的出版。
刘统 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作者孙机新作,《从历史中醒来》是古文物学家孙机先生又一部重要著作。作者强调,从历史、科学、艺术三重价值,全面整体地解释和重新发现那些不可再生的古文物,扬之水作序...
孙机 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元白诗笺证稿》这本书是陈寅恪集,包含其很多作品。陈寅恪,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负盛名的诗人(之一)、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陈寅恪 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一本活在当下的网络文化词典,一本打破“次元之壁”的奇书! 北大中文系学术潮团8年研究成果,三联生活书店历时三年荣誉出品 曹文轩、韩少功、李敬泽、猫腻四位大手顾问推荐
邵燕君 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中宣部中组部向党员干部推荐学习图书,“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百余封家书首次面世,导演谢飞精心编选。从晚清秀才到民国教师,从同盟会骨干到“延安五老”,谢觉哉先生的一生历尽了中国现代史的苦难与艰辛。奔波一生,劫波度尽,两位夫人,儿女成群,是革命者,也是有担当的丈夫、有爱心的慈父。时代洪流掩不住涓涓温情,岁月流逝洗不尽如山父爱!
谢觉哉 著;谢飞 编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唐六典》是一部关于唐代官制的行政法典,规定了唐代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机构、编制、职责、人员、品位、待遇等,注中又叙述了官制的历史沿革。依照唐玄宗的意图,此书本应按《周官》分为理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六个部分,故书名《唐六典》。因唐代官制与周官大不相同,《唐六典》实际上还是按照唐代国家机关体系进行编纂。此书分三十卷。
陈仲夫 点校;[唐]李林甫 撰 / 中华书局
本书是作者两部名著《杜诗杂说》和《杜诗杂说续编》的合刊。前者主要是其1962年的一些读书笔记;后者集中了80年代杜甫研究的心得和成果,体现了其“把西方的现代修辞学引进唐宋诗研究中来,把西方的现象学或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引进研究中来”的尝试与努力。另外,还将作者晚年有关杜甫研究的五篇文章作为附录收入,以体现其对杜诗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位置和影响的高屋建瓴的把握。
曹慕樊 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编排巧妙,以0时到24时的时间刻度作为轴线,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题材的近百张照片加以串连。翻阅起来,给人一种强烈的跳跃感,人们会跟随着他的镜头在时空中穿梭:这一刻还沉浸在对非洲大草原的无限遐想中,下一刻也许会被一位嚼着饼干的巴黎小女孩清澈的大眼睛所吸引。
杨凯生 摄影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不朽的史地名著,反映中外交流的旷代瑰宝。十二卷,是玄奘法师奉唐太宗的诏命撰著的经典著作。此书记述了玄奘游历西域和印度途中所经历的110个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见闻,除大量关于佛教圣迹和神话传说的记载外,还有许多关于各地政治、历史、地理、物产、民族、风尚的资料,范围广泛,材料丰富。《大唐西域记》是我国古代一部达到了空前高度的地理学、历史学巨著,为研究中亚、印度的历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等保存了珍贵的史料,
辩机 编;芮传明 译;玄奘 注 / 中华书局
本书为讲谈社学术文库·中国史系列的一种,由著名历史学家西嶋定生先生撰写,主要是对秦汉帝国的历史事实进行简明扼要的叙述和简要评论,作者在秦汉史领域功力深厚,著述等身,这部著作因此而成为一部“大家小书”,也是“深入浅出”式的经典。西嶋定生以其“东亚册封体制”理论受到东亚史学界的极高尊敬,而这部《秦汉帝国》则让读者看到他另外一种史学境界。
[日]西嶋定生 顾姗姗 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这本突破性的著作详实地再现了斯大林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直至去世时的领袖作用。杰弗里·罗伯茨利用来自俄国档案的新材料,挑战了通常对于斯大林的许多看法:他作为领导者的品质、他与自己将领的关系以及与其他伟大的世界领袖的关系、他的对外政策以及他在挑起冷战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杰弗里·罗伯茨(Geofrey Roberts) 著;李晓江 译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探寻中东问题历史形成的根源,从相关档案、新闻简报、回忆录和史书中,寻找不为人知的细节。1916年,两个人秘密地达成了瓜分中东地区的《赛克斯-皮科协定》。他们是马克·赛克斯和弗朗索瓦·乔治-皮科,前者是一位有远见的英国政治家,后者则是一位心怀怨恨的法国外交官。二人在从地中海到波斯湾的沙洲中画了一条线,共同确定了中东地区的新版图:英国管理巴勒斯坦、外约旦和伊拉克,法国控制黎巴嫩和叙利亚。在接下来的三
詹姆斯·巴尔(James Barr) 著;徐臻 译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标榜贵族身份,确保皇室威严,还是一种隐蔽的军事训练。美国久负盛名的蒙古帝国史学家托马斯·爱尔森从与众不同的角度解读欧亚大陆皇家狩猎史。在中东、印度、亚洲中部和中国,从古代到19世纪,皇家狩猎一直是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能够标榜贵族身份,皇家狩猎还可以起到外出巡查、促进皇室进步和确保皇室威严的作用。在国际交往中,组织良好的狩猎活动常被用于训练军队、展示军事实力和传达外交理念。皇室狩猎被理解
托玛斯·爱尔森(Thomas Allsen) 著;马特 译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文学史不是一幅风景画,而是一个战场。2014《纽约时报》《经济学人》《芝加哥论坛报》《旧金山纪事报》《科克斯书评》畅销书;2015美国新英格兰笔会非虚构类小说项大奖;2016杜鲁门·卡波特文学批评奖.这是一本书的故事。一本在连载中就被斥为色情,一度被英、美两国查禁的书,在作者罹患眼疾、生计无着的境况下陆续写出。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拥有它、售卖它、宣传它,在大部分英语国家都是违法的。而如今,几乎所有
凯文·伯明翰(Kevin Birmingham) 著;辛彩娜、冯洋 译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时隔20余年再版的政治学经典名著,关于美国官僚体制如何运作及为何如此运作的经典研究指南.詹姆斯·Q.威尔逊在掌握大量史料以及结合自身数十年教学和研究的基础上,以通俗、简明的方式阐述了一种关于官僚机构行为的理论,呈现了美国诸政府机构——如美国军队、监狱系统、林务局、缉毒局、国务院、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环境保护局、社会保障总署、联邦贸易委员会等,以及国会、总统和法院系统——如何运作以及为
Wilson 著;詹姆斯·Q.威尔逊(James、Q.、李国庆 译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一部时间加速年代的世界史,重现现代历史上了不起的喧嚣时代。19世纪50年代是现代历史上了不起的时期之一。在此期间,世界因为技术、贸易、大规模移民和战争而改变。全球经济扩张了五倍;成千上万的家庭移民到地球的另一端,创造他们的新生活;技术革新了通信,轮船和铁路横贯辽阔的大陆和海洋,在缩小世界的同时也开创了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英国占据了这个时代的中心位置。它处于国力的波峰,试图决定世界上千千万万人的命运。
本·威尔逊(Ben Wilson) 著;聂永光 译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甘阳作品,三联书店修订出版,甘阳老师认为:新世纪的中国人必须树立的新观念: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中国“现代国家”的*资源。
甘阳 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谁控制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120 余幅享誉世界的名画,出自凡?高、莫奈、委拉斯凯兹、维美尔、凡?代克、伦勃朗、威廉?透纳、布歇等大家之手,一画一故事,展现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
梁二平 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文化巨人歌德将因本书而变得生动,犹如首次登台亮相。 近代史中没有哪位作家能同他一样,生平资料如此丰富,本人又被如此多的观点、假设及解释所遮盖。此人的生命弧线从轻快的洛可可时代划向清醒的铁路时代,同样,也没人像他那样敏感,以沉思的方式记录了现代的启动。后人曾将一个完整的时代名称归于他——歌德时代。
[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 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张大千诞辰120周年之际,三联书店推出张大千系列作品, 全书从时代、山水、人物三方面探研了张大千“借古开今” “复古为创新”的艺术创作之旅。
冯幼衡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清末江阴的南菁书院汇集并培育了众多大师,他们的学术在古今、中西的碰撞间促成了晚清经学的又一座高峰,也成为连接清代与近代学术的重要桥梁。 本书精选三十篇关于南菁书院与近世学术的文章,展现了南菁学者们在晚清经学和教育等多领域的研究与作为,对全面认识南菁书院及其对晚清民国经学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对今日的经学与礼学研究亦有珍贵的启发价值。
吴飞 主编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傅益瑶是当代著名旅日中国水墨画家,我国画坛巨匠傅抱石之女。留日三十多年,她在日本艺术界和宗教界享有很高声誉。 日本列岛许多大寺庙均收藏了她的有关佛教的巨幅障壁画。 她的绘画语言涉及三大主题:佛教东传史、日本民间祭和唐诗诗意画。所以她的画贯穿了“唐心·大和心·天地心”这条链接,促进了中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 她的绘画语言属于“语言·世界·存在”这个语言哲学大框架。她的艺术表现统统都在为揭
赵鑫珊 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是作者彭国翔1997年迄今十五年间所选十三篇论文的结集。这些文字发表于海内外各种不同的学术出版物,尤以台湾的学术期刊为多。这十三篇文字都涉及大量中文古典文献,而台湾一直使用繁体字这一中文古典文献的原文,因此,本书选择首先在台湾以繁体字出版,就是顺理成章的。
彭国翔 著 / 中华书局
收入罗宗强先生历年撰写的论文、札记、书序、书评等五十余篇,内容涉及古代诗歌研究、古代文学思想研究、士人心态研究、《庄子》研究、《文心雕龙》研究等等,阅读这些文章可以了解罗宗强先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罗宗强 著 /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