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让你依靠
[法]米莱耶·达朗西 著;戴磊 译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06
九品
¥49.00
《墨子》共十五卷七十一篇,内容包括修身、尚贤、节用、兼爱、非攻、非乐、攻城、守备等,是研究先秦墨家学派及其创始人墨翟思想学说的重要著作。本书是晚清著名学者孙诒让“覃思十年,精心结撰”(吴毓江语)之作,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古籍整理专家孙启治先生对其做了精心整理,校勘文字讹误,断以新式标点,非常方便读者使用。本书除了包含《墨子》七十一篇正文外,还有多篇附录,包括传记、序跋、考证、佚文及《墨子后语》等,为
孙诒让 著;孙启治 校 / 中华书局
是一本很特别的书,国内的园林建筑史专家从中发现了国内罕见的《止园图册》的图像资料,于是通过书中提供的电子邮件,与高先生本人取得联系,而他们在国内发现的关于止园的史料,也是高居翰寻觅多年而没有找到的,双方在惊喜之余,也碰撞出了这样一本艺术史与园林史、图像与史料、绘画创作与建筑测绘相结合的书,使我们对传统中国的艺术成就有更全面、立体的认识。全书以高居翰两篇论文为基础,又由两位年青作者丰富细节,探讨中国
高居翰、黄晓、刘珊珊 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收集郭锡良先生长短不一的文稿56篇,据内容大致分成五类。第一类是有关古代汉语教材、教学的文章12篇;第二类是有关湘方言的文章5篇;第三类是《汉语史论集》(增补本)出版后我所写的汉语史方面的文章15篇;第四类有5篇是论述王力先生的学术道路和学术贡献,另外6篇是纪念、学习我的其他师辈的治学和为人;第五类主要是应朋友之约,为他们的学术论著所写的序,也包括为个人主编的一部教材、两部论文集所写的自序,共计1
郭锡良 著 / 中华书局
本书明确提出抗战文学研究的“非文学期刊”视野问题,通过对茅盾、夏衍、张爱玲等名家佚作的搜集、校勘与考辨,拓展抗战文学史料发掘的边界,还原抗战文学的历史现场与原始形态,以期推动抗战文学研究的发展与突围。
凌孟华 著 /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联合南开大学文学院、抖音,邀请23位名师,联合制作推出了系列短视频,对《唐诗三百首》的313则篇目进行逐一解读。每期解读,充分融入每位名师独特的治学理念、人生阅历与审美体验,或论述周详,或短议精当,或抒发情怀,或连出巧思,沿波溯源,还原情境,又能闪回当下,直指心灵。本书采用诗作原文附名师解析的结构,以中华书局《唐诗三百首》(补注本)为底本,参校相关总集、别集,将各位名师的讲稿整理、润
叶嘉莹 / 中华书局
原系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提议编纂,具体工作由辛德勇负责,版式和结构由陈爽设计,文字由孟彦弘执笔。此次修订工作,得到了前院长李铁映的关心和督促,具体事务则由刘荣军负责、楼劲协助完成。一、本表详于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着重反映文明发展的历程。三、所收录的条目不限于确切系年,编写详略也未作硬性统一。四、时间坐标仅作示意。五、编写时吸收了学术界的许多研究成果,初版印行后承学界同仁和读者指正颇多。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历史年表》课题组 编 / 中华书局
田余庆先生自谓其历史研究成果“多属发微初探一类,言人之所未言”。本书所收十九篇文章,正是他在秦汉魏晋史领域索隐探赜的代表作。这些文章见微知著,就秦汉魏晋史上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引人入胜的考证与辨析,如秦汉之际的楚地反秦事件(《说张楚》)、汉武帝由扩张政策向“守文”政策的转变(《论轮台诏》)、曹魏草创期与其他政治势力的矛盾斗争(《汉魏之际的青徐豪霸》《曹袁之争与世家大族》)、蜀国政治史(《〈隆中对〉
田余庆 著 / 中华书局
本书是红学研究及普及读物,将将历来评论“金陵十二钗”的文章做了一个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将学者们的观点分门别类,撰写成了红楼十二钗人物评论史。每个人物单独成章,分别从名义、外貌、身世、才学、性情、结局等方面总结概括众位评论家们的学术观点,以便读者对多家学说有一个清晰而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本书为修订再版。此次修订,改正了初版中的个别错误,对稿件中的资料和评述进行了增删修订,并根据系列化的原则,对图书版式和
马经义 / 四川大学出版社
人类自诞生以来,妆容是很受重视的。远古人类临水而居,时常在水中观看自己的倒影。水若镜鉴,独照我心,十分惬意和浪漫。镜子是人们从古到今都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人们以其照容,还赋予它很多象征意义。历史文献中关于镜子的故事,更是数之不尽,太宗三鉴,破镜重圆之类的典故传说更是家喻户晓。宋人关于收藏的名著《宣和博古图》,其中便有铜镜的收藏门类,因而它也是人们喜好的珍玩之一。本书选取十四个关于古代铜镜的话题,从
霍宏伟 作者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冷兵器战争究竟怎么打?写兵种、战术之细节,补正史、古籍之缺失,全面呈现魏晋南北朝战争原貌。
李硕 / 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全面记述了袁崇焕的一生事迹、诗文著述、后世影响,以及宝贵的精神遗产。重点书写了袁崇焕登上历史舞台的最后十年,在辽东抵御八旗铁蹄,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后又取得保卫京师大捷,成为明王朝大厦的救火者。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在主昏政暗、大厦将倾的局势下,袁崇焕明知艰险而敢于任事,因功遭嫉而不避不畏,最终惨遭冤杀的历史悲剧。
阎崇年 / 华文出版社
曹雪芹创造了丰富的人物: “假正”的贾政、“情不情”的贾宝玉、理想的镜花水月林黛玉、“无情”又“无缘”的薛宝钗、豪爽的女汉子史湘云、大小姐出身的少奶奶王熙凤、高门庶女贾探春,还有贾宝玉的粉丝群——怡红院的丫鬟们。人物不分大小,都是有血有肉,都有合理的行为动机,都是曹雪芹的化身之一。怎样才能理清《红楼梦》中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呢?这本书也会教给你一些方法:比如,《护官符》到底怎么读,怎样像记十二星
张一南 / 华文出版社
[法]米莱耶·达朗西 著;戴磊 译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陈旭麓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国近代史专家,以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理论体系蜚声史坛,学术研究以思辨见长,分析精当,文笔生动。本书选取作者有代表性的十多篇文章,兼顾思想性与可读性原则,内容涉及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按照时序与专题相结合进行编排。
陈旭麓 著 / 中华书局
纵观东汉一朝,其政治与“孝宣情结”皆有莫大关联。在“孝宣情结”的驱使下,东汉皇帝重构国家政治,拔高宣帝地位,如光武重新确立宣帝在汉家宗庙中的位置以颂扬其功,更换精明能干的太子以继承大业;以班固为代表的一批文士则综合前史塑造,以历史书写的形式固定了汉宣帝的中兴形象。明帝以降,东汉士人的“孝宣情结”也出现了分化的现象。皇帝身上,几乎看不到其对孝宣政治的认同和归属了,东汉初年由皇帝主导,君臣共尚的“孝
田丰 著;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主编 /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为为著名历史学家方诗铭先生作品,从政治史的角度对曹操这一中国中古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论述。本书共分二十一章,除初版时已有的“董卓的兴起与覆灭”“曹操军事力量的发展及其衰落”“割据淮南的袁术”“孙坚争夺荆、豫两州的战争”“刘备‘争盟淮隅’”等章节之外,由方诗铭先生之女方小芬女士遵先生之嘱,增补了“刘备和关羽对丧失荆州的责任”“刘备与诸葛亮的政治结合”“马超及其在蜀的
方诗铭 / 上海辞书出版社
“得到”、新东方经典领读人!随书附赠人物关系图、情节脉络图、时间线索图。 读过和没有读过《红楼梦》,生命中有些东西是不一样的。《红楼梦》无疑是阻隔在读者面前的一座大山,“几次拿起,前五回都读不完,就昏昏欲睡了”。如何才能真正进入红楼世界? 本书是“得到”、新东方经典领读人刘晓蕾写给《红楼梦》初读者的十二堂课。全书按“部编高中语文教材整本阅读要求”拟定框架,从成书背景、人物故事、经典桥段,到诗词语
刘晓蕾 / 译林出版社
共分7章,收录33篇文章,另有3篇附录及1篇后记。本书系作者已发表学术论文的选编,主题为明清政治史和人物研究。作者认为明代政争十分激烈,南北两大地主集团的利益冲突是其集中表现,第一、二、三章分别从经济史和政治史两方面,挖掘政争的根源、发展脉络,通过具体的人物与事件,以小见大。第四、五、六章着重探讨对明末清初的政治人物袁崇焕、多尔衮的历史评价、明代海防与海外贸易的关系以及与之有关的
郑克晟 著 / 中华书局
回答了两个困扰中国心理咨询领域的核心问题:一是东西方心理咨询技术的差异;二是东方心理咨询技术的优越性。东方咨询是境界取向,通过提升境界,带到没有问题的地方。作者以冰山来比喻境界取向与问题取向的差异。东方心理咨询是通过提高水温来融化冰山,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心理问题。西方咨询是通过制作不同的工具把冰山砸碎来解决心理问题。一旦条件合适,大大小小的冰山又会出现。需要不断的采用各种工具砸碎冰山。中国传统文
刘天君 著 / 中华书局
佛教净土宗著作辑要,凡十卷,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蕅益大师(智旭)编,由门人成时评点节要后付梓。其十要为:第一要,蕅益《弥陀要解》;第二要,宋代遵式《往生净土忏愿仪》和《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第三要,成时《观无量寿佛经初心三昧门》和《受持佛说阿弥陀佛经行愿仪》;第四要,隋代智顗《净土十疑论》;第五要,唐代飞锡《念佛三昧宝王论》;第六要,元代天如维则《净土或问》;第七要,《西斋净土诗》;第八要
[明]智旭 撰 / 中华书局
按照“义理、考据、辞章”的说法,在中国人的精神创造中,考据三分天下而有其一,代表着传统学术研究。E考据是数字时代、网络时代的考据,通过数据库、互联网搜索,让学者有可能跳过积累环节和专业壁垒,直接搜寻到证据线索,极大提高考据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为普通人参与考证提供了机会,拓展了学术边界。本书作者是知名古代印刷史、古典文献研究学者,也是近十几年来引领风气,借助E考据工具进行文史研究的佼佼者。他的这部新
艾俊川 著 / 中华书局
书稿对汉晋南朝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系统梳理。全书分五章,首章介绍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环境与农作的基本情况;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着眼于环境自身的变迁、对环境的改造与对环境的适应三个方面,阐述环境因素在汉晋南朝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第五章考察汉晋南朝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书稿的创新之处,首先在于对历史时期农业发展与环境变迁间辩证关系的剖析,突破
王勇 著 / 中华书局
宇宙何以生成天地万物?人的心灵究竟具有多大的功能?修炼养生能否延年益寿?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对这些问题进行着孜孜不倦的探求。古代中国、印度、埃及出现的神秘学莫不是以此为主题展开。本书是一部从文化和医学的角度,论述道家、密宗和东方神秘学的著作。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密宗的历史、理论和修持,尤其是身密、口密、意密“三密”的修法;第二部分,主要讲解易学与中医医理,尤其是气脉问题;第三部分,
南怀瑾 著 / 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作者长期坚持和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又一成果,意在探寻和挖掘先秦思想文化资源,从而为现代社会和现实人生贡献传统智慧与力量。全书共十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概述先秦诸子百家,认为百家争鸣实为儒道法墨四家,真正对传统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只有儒家和道家。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五章,阐述儒家思想,归纳为孔子之仁、孟子之义和荀子之礼,指出儒家以仁为核心,仁、义、礼相辅相成以构筑宏伟的思想大厦
夏海 著 / 中华书局
隶属于“新编新注十三经”系列,是对《周易》进行校注、解读的一部佳作。本书以《四部丛刊》影宋本王弼《周易注》为底本,以三种宋本、三种简帛本(上海博物馆楚简、阜阳汉简、马王堆帛书)为参校本,吸收阮刻《十三经注疏》中《周易兼义》的校勘成果,参考陆德明《经典释文》、李鼎祚《周易集解》以及历代注家所收异文,进行校注。作者首先利用旧注、辞典等做了最基础的文字训诂;其次,在解经的过程中,利用其他经传做旁证,以经
王锦民 著 / 中华书局
是清代致力救亡图强、主持湖南戊戌新政的文人陈宝箴的文集,收录了公牍一至十部分。《陈宝箴集(中)》选择以陈宝箴与湖南维新事业之关系为研究内容,力求突破原有研究结构的樊篱,坚持从史实出发,在分析客观历史环境与陈宝箴思想转变的同时,将陈宝箴的变法思想与湖南的省情融为一体,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力图将陈宝箴巡抚湖南时期的变法改革更为立体的呈现出来,分析其与社会变迁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探讨陈宝
汪叔子、张求会 编 / 中华书局
古汉字是汉字文化的源头,是早期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本书选取500个常用汉字作为字例,罗列其甲骨文、金文、《说文》籀文、古文、小篆、楚简帛文和秦简牍文等多种字形,而以甲金字形为基本依据,讲解其构形意义和构形方法,说明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等基本用法和文化内涵,揭示汉字形体演变轨迹及其演变规律。 本书博采众家,审慎取舍,力求深入浅出,化繁杂为简明。但为讲明一字,也连类而及解释了相关字形,故虽标目500,
徐超 著 / 中华书局
本书是“细说中国历史丛书”的一种,由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从成吉思汗统一全国至元朝灭亡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成吉思汗伐西夏、灭金国,忽必烈火南宋、建立元朝等历史事件,以及窝阔台、蒙哥、阿合马、耶律楚材、马可·波罗等历史人物。全书既有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历史,又有颇具见只的评点。本丛书所采用的“细说体”既不像正史的艰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编
黎东方 著 / 商务印书馆
作为儒家礼制的核心,祖宗崇拜的原则与实践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社会等诸多方面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宋代,这种原则与实践凝聚为所谓“祖宗之法”。围绕“祖宗之法”,在宋代曾有许多不尽相同的提法,例如“祖宗法”、“祖宗家法”、“祖宗之制”、“祖宗典制”等等。诸多说法的共同之处,在于对本朝前代帝王所施行法度中一以贯之的精神之追念与推崇。赵宋王朝的所谓“祖宗之法”,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论题。遵行“祖宗之法”
邓小南 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书讲述两个基本内容,一是传统汉服,二是基于传统汉服设计的现代汉服。 汉服,简言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从商代至今,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在发展过程中兼容并蓄,除了朝代更替与时尚变化导致的服饰演变,数次胡汉融合也大大丰富了汉服样式。传统服饰崇尚宽衣博带,胡汉文化交融又出现了窄衣的款式。 传统汉服有三种基本款式贯穿整个古代,分别是衣裳制、深衣制和袍服制。
曹喆 著 / 中华书局
前前后后写了十几年,四易其稿,*终写成于1949年初,是首部系统研究左宗棠的专著。为撰写《全传》,作者参考了大量历史资料和前人著作,引用书目多达360余种,在已有的左宗棠研究著作中,无能出其右者。为了查找史料,有一段时期,秦翰才先生在上海鸿英图书馆将《申报》从创刊号始至左宗棠逝世止十多年的报纸逐日翻阅一过,而书中引用的《申报》材料不过十数条。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是极可称道的。总之,本书足
秦翰才 著 / 中华书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单体事件,战火遍及所有有人类定居的大洲,超过5000万人在战争中死亡,全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遭到严重摧残。而且,二战的影响直至今日仍未衰退,它的遗产是理解当今世界难以绕开的话题,而它壮阔而又悲怆的战争画卷也始终冲击着后人的心灵。
[英]约翰·基根 著;李雯 译 / 北京大学出版社
是一部以精细的笔致,着力描写北宋东京汴梁城(今河南开封)的都城风貌和市民日常生活旧事的作品,被誉为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 《东京梦华录》共十卷,孟元老撰,成书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主要记述北宋徽宗年间的东京城市生活,是研究北宋时期社会经济、风俗文化、城市生活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其中卷一记述都城东京的概貌,包括皇宫建筑、官署布局;卷二至卷五描绘东京当时的街坊、寺观、桥巷等,既有皇家礼仪和
孟元老 撰;伊永文 笺注 / 中华书局
金鱼如水中之花,盛开于碧水绿藻间,不仅令人赏心悦目,而且寄托着中国人对于生活的美好寓意。本书以一百多幅手绘图,基于多年的养鱼经验,带领读者能够“识鱼之美”,了解“赏鱼之趣”,体悟“养鱼之乐”,掌握“活鱼之法”,让在都市生活中的人们也能享受到传统的“花鸟鱼虫”之乐。
黄云皓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地理名著,记载了一千多条水道及其所经地区的自然地貌、人文遗迹、建置沿革和有关的历史事件、神话传说、人物典故、民俗物产等,引书400余种,记述众多汉魏碑铭。作者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参考35种版本,利用大量地方志和其他文献资料,融汇本人60余年研治体会,吸收王国维、胡适、岑仲勉、森鹿三等中外学术成果,对原书进行标点,撰作校证。各卷末的校
[北魏]郦道元 著 / 中华书局
纪念鲁迅先生逝世80周年!
作者:
鲁迅
出版社:
同心出版社
ISBN:
9787547711101
本书是中国中古史、中古民族关系史、中外关系史的代表性著作。初版于1992年,旋即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和好评。《北京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美国《中亚杂志》、英国《皇家亚洲学会杂志》、《澳门日报》等先后发表了多篇书评。全书主要阐述了公元七、八世纪唐、吐蕃、大食三大政治势力在中亚地区的角逐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诸如吐蕃向西域扩展势力及其与唐朝的争战、西突厥的兴衰、大食的东方扩张等。作者广泛利
王小甫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剑桥大学出版社的系列国别文学史之一,该系列由著名学者主编,因定位的读者目标为普通大众,故力求以叙事的方式写成一部整体连贯、可通读的文学史,而非仅供专家参考的研究性论著;同时又能把相关领域最前沿的观点和学术成果呈现出来。以1375年为界分为上、下两卷,分别由宇文所安、孙康宜主编,作者涵括十几位美国汉学界的重要学者。
孙康宜、宇文所安 主编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毛泽东对《水浒传》文本的阅读,对小说作者和点评者的评论,以及对《水浒传》版本的关注;第二单元是毛泽东对梁山好汉革命精神、斗争艺术、经验才识的提炼、阐扬和运用;第三单元是毛泽东对小说人物的谩议、分析和引证;第四单元是毛泽东解读和运用《水浒传》在政治生活中受到误解的辩驳以及晚年他发动“评《水浒》”运动的评析。总之,《毛泽东读水浒传》把一位革命家解读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的整个情
董志新 著 / 万卷出版公司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一言以蔽之曰“食色”。本书从古人日常生活细节出发,细说饮食、服饰、行旅、草木、节令、百戏、歌谣等主题,天人关系、时空想象、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思维惯性、治国理念、养生观念、时令民俗、审美风尚、娱乐休闲等尽在其中。 在“物质和精神打成一片”的传统里,邂逅最寻常的人性和最朴素的情感。小品文风,清新自然,结尾有余不尽,“可信”与“可爱”兼而有之。
郗文倩 著 / 中华书局
作者在较为充分占有研究资料的情况下,对毛泽东珍爱红楼遗产,痴迷阅读小说文本,多角度评论其思想和艺术,巧妙运用红楼典故于生活实际,热情关怀和关注红学人物成长,带动20世纪下半叶红学的波浪式发展和持续繁荣,创立区别于旧红学索隐派和新红学考证派的新的红学流派,深刻广泛地影响红学史的发展方向,等等史实情况,都做了翔实具体的介绍和见解独到的评论。全书内容划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毛泽东对《红楼梦》文
董志新 / 万卷出版公司
清代文献学家章宗源撰,是对《隋书·经籍志》进行系统考补的著作,着意于辑录佚书,考订异同,今存史部十三卷。本次整理的底本,为王颂蔚批校崇文书局刻本,是黄永年先生生前珍藏之本,点校者为其哲嗣黄寿成教授。本书按《隋书·经籍志》史部之下各小类分卷,对每一类、每一书均详细考究其变迁和存佚情况。王颂蔚批校也引经据典,多有补充,对研究中古目录流略及辑录佚籍多有助益。
黄寿成 点校;章宗源 撰;王颂蔚 批校 / 中华书局
采摭唐人文集笔记、金石碑碣、方志地记中有关唐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的有关资料,记叙两京宫室、苑囿、官署、街市、寺庙、渠道的分布,详实有据,且绘制多幅平面示意图,是研究唐史和两京故实的重要参考著作。《中国古代都城资料选刊:唐两京城坊考》采摭唐人文集笔记、金石碑碣、方志地记中有关唐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的有关资料,记叙两京宫室、苑囿、官署、街市、寺庙、渠道的分布,详实有据,且绘制多幅平面示意图,是研究唐史和
方严 点校;张穆 校补;[清]徐松撰 / 中华书局
二十五卷,是晋代葛洪所撰的一部著名子论。该书着重宣扬儒家思想,杨明照先生以平津馆丛书原刻本为底本,参校十余种其它版本,对该书进行校笺。插图
杨明照 著 / 中华书局
这是一个以小见大的选题,从库页岛的历史出发,钩沉几千年来东北地区与中原内地的交往历史,更聚焦近五百年来中国、俄国以及日本在黑龙江流域的进退与战和。作者充分利用中文、满文、俄文、日文等多种资料,对库页岛的历史进行了较为清晰的梳理。他通过俄国文学家契诃夫的萨哈林之行,横向截取了1890年库页岛历史面貌的片断,又通过库页岛几千年的历史演进,纵向勾勒出库页岛与华夏历代王朝之间的关系,既有现场感,又有历史
卜键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是张爱萍上将之子张胜,利用16年时间打磨的一部传记文学精品力作。作者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对父辈的无限敬仰之情,用独特的笔法展现历史,用全新的理念揭示人物,饱含深情地记录了张爱萍上将的传奇人生。该书自出版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广大读者的高度赞誉。最近,记者就作者是如何走上从军之路的、在与父亲的交谈交流中有怎样的感受感悟、书稿是怎样酝酿形成的、张爱萍上将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对当今时代的
张胜 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