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
[美]艾莉森·麦基 著;安妮宝贝 译;[加拿大]彼得·雷诺兹 绘
新星出版社
2013-01
八品
¥99.00
摇摇晃晃独木桥
[日]木村裕一 著;唐亚明 译;[日]秦好史郎 绘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06
九品
¥99.00
以下十九部正史(迄五代),宋人习惯称为十七史。《十七史商榷》是王鸣盛校理毛晋汲古阁所刻十七史所撰,不仅为其匡谬补阙,而且就其中的典章制度舆地职官皆探赜索隐,有所发明。所谓“商榷”,除校勘本文、改伪去衍,补正讹误、考订史实外,又举其中典章制度、舆地职官、人物事迹等,诠解蒙滞,为作者毕生治史之结晶,对正史利用和历史研究具有极为重要价值,全书共一百卷,每条约冠有标题,可以寻检。
黄曙辉 点校;[清]王鸣盛 撰 / 上海古籍出版社
拿破仑·波拿巴度过了较之所有世人的不同寻常的一生。从1795年10月时扫荡巴黎街头造反者的年轻炮兵军官,到1815年6月由于严重的指挥失误而遭遇滑铁卢之败,他在短短的二十年之内成功改造了法国和欧洲。作者以自身的走访、对多国档案的查询、其他作者出版的关于拿破仑或赞或贬的书籍,以及重要的拿破仑基金会从2004年开始编辑出版的拿破仑33000封信件等诸多材
安德鲁·罗伯茨(Andrew Roberts) 著;苏然 译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科技进步同时提出了责任问题。在科技迅猛发展的能源制造、医疗和军事工程、纳米和太空技术等领域,伦理学问题也随之而生。这些是好还是坏?《技术伦理学手册》由多名来自不同学术领域和机构组织的专家、学者合力撰写而成,阐释了不同科技领域的技术伦理学核心概念,展现了技术伦理学的伦理-哲学基础,并分章节论述了人们普遍关心的核能利用及核废料处理、基因和克隆等技术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技术进步的环境后果等问题。
阿明·格伦瓦尔德、Armin、Grunwald 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世界极负盛名的经济学刊物《美国经济评论》一百年来20篇里程碑式经典论文,代表了每一时期经济学的高学术水平,反映了美国主流经济学的基本走向,是经济学研究者和学生必读、必备的一本书。
美国经济学会 著;杨春学 于飞 译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寿宁县的古村落众多,其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都以《周易》风水理论为指导,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尊重,富有很强的乡土性和地域性,具有鲜明的 中国南方明清时期古建筑的风格。这里的民居、宗祠、路亭、关隘、桥梁、寺庙、戏台等至今仍保留着前人的思想和智慧,在乡村荒野闻闪耀着历史的光华。寿宁木拱廊桥现存19座,位居全国之首,是弥足珍贵的中华瑰宝。
刘杰、林蔚虹 编 / 中华书局
方舆胜览这部书在祝穆生前已经写就,並刻印成册。全书分为前集四十三卷,后集七卷,续集二十卷,携带遗一卷。前集自浙西路起,至海外四州止;后集为淮东和淮西两路;续集自成都路起,至利西路止;拾遗则自览安府至绍熙每府州各補数条,各集之末又有简短的告白。
[宋]祝穆 著;施和金 校 / 中华书局
文辞典雅,富于诗情画意,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娓娓道来,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鲜活起来;让每一位为俗务所纷扰的现代读者,每一个渴望自由宁静的现代心灵,都能在先生灵动的文字里,充分感受人间的诗意和对生命的憧憬。
宗白华 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三十年来的清代法律史研究、概念、基本资料与研究路径、基层社会的秩序规范、南部县的历史与社会、国家对宗族组织的管理、宗族组织的内部管理等。
吴佩林 / 中华书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初字和仲,号东坡,四川眉州眉山人。祖父苏序。父苏洵,北宋学者,与子轼及辙俱以文著名,世称「三苏」,亦为唐宋古文八大家其中三家。母程氏。宋仁宗景佑三年丙子(1037) 一岁苏轼生于四川眉山县城纱谷行。时为十二月十九日,依公历推算,是1037年1月8日。庆历二年壬午(1042) 七岁开始读书。知欧阳修、梅尧臣文名。庆历三年癸未(1043)八岁入小学,师为天观道士张
作者:
孔凡礼 撰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
9787101014730
本书汇集了林剑鸣一生的学术精华,详细地论述了中国封面社会前期发展阶段秦与两汉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及中外大交流的情况。
林剑鸣 / 上海人民出版社
介绍了冷战格局在亚洲的转型,即中苏结盟及其带来的远东格局的变化,重点为中苏高层之间在建立同盟问题上的博弈,同时对于中苏结盟之前苏联对我国新疆的政策,中苏结盟的经济背景及苏联对我国的经济援助,以及受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影响的对台作战问题和朝鲜战争问题都有所涉及。本书还附有大量有关苏联对华经济援助、《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过程和条约文本的解密档案,是了解中苏结盟全过程的珍贵史料。
沈志华 著 / 九州出版社
红学研究必读书之一,吴恩裕将研究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文章收集在两本书中。一本是《曹雪芹佚著浅探》,另一本就是《曹雪芹丛考》。本书是基于《有关曹雪芹十种》所撰写,亦是《有关曹雪芹八种》的扩大,是吴恩裕对曹雪芹及红楼梦研究的*后集结。
吴恩裕 著 / 商务印书馆
印章是成熟较早的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精华的物质载体之一。从先秦迄今的3000年中,印章和篆刻艺术发展经历了哪两座高峰?明清以来的篆刻艺术大放异彩,出现了哪些篆刻大家,他们为印篆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从事篆刻艺术有哪些需要磨练的技艺和修养?前辈印人有哪些治印经验和关于印章的掌故?名篆刻家、书画家韩天衡先生新作《印篆里的中国》分印篆源流、行知合一、印人印事三个板块,呈现韩先生在中国印篆研
贾雪飞 整理;韩天衡 / 中华书局
古代汉族断代纪事本末体史书。一百零九卷,继《通鉴纪事本末》以后,用纪事本末的体裁,记述宋代(960-1279年),三百一十九年历史的大概轮廓和社会的重要事件。本书在保留原来版本面貌的前提下,参照其他宋代史料,采用他校和对校,对以往版本出现的错误进行了大量的校勘,目前来讲,可谓善本。
陈邦瞻 编 / 中华书局
[美]艾莉森·麦基 著;安妮宝贝 译;[加拿大]彼得·雷诺兹 绘 / 新星出版社
[日]木村裕一 著;唐亚明 译;[日]秦好史郎 绘 / 南京大学出版社
钱谦益是明末清初最重要的文学家,其诗文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钱氏才大气雄,学殖深厚,而身丁国变,经历极多,故而其诗文注释典故,索解本事,至为困难。同时,钱氏著作在清代遭到禁毁,流传艰难,版本情况十分复杂。自清末文网渐弛,累代整理,至今百有馀年,钱氏著作陆续得到重刊,而笺校考注等工作进展均较缓慢。今有苏州图书馆卿朝晖先生,致力钱氏文献有年,以上海图书馆藏清钞本《有学集》为底本,参校版本三
钱谦益 著;卿朝晖 辑校;钱曾 笺注 / 中华书局
北宋四大部书之一,文学类书。宋太宗赵灵命李昉、徐铉、宋白及苏易简等二十余人共同编纂。太平兴国七年(982)开始,雍熙三年(986)完成。宋真宗赵恒时曾进行几次修订。宋孝宗赵昚时又命专人作了校订,最后经周必大、胡柯和彭叔夏复校,于嘉泰元年(1201)开始刻版,四年完工。这个宋刻本现在仅存残本。全书一千卷,上继《文选》,起自萧梁,下讫晚唐五代,选录作家两千余人,作品近两万篇,按文体分赋、诗、歌行、杂
[清]王国维 著 / 中华书局
通过68幅丧服服叙、变除图(表),了解先秦礼制,认识周礼精神。是儒家典籍“九经”之一,共十七篇,其中《丧服》一篇与其他诸篇体例颇不同,主要讨论先秦丧服服叙和服制问题,文辞简约,内容繁复。本书在文献学研究的基础上,重启《仪礼》经学研究,力图摆脱以文献学代经学的研究取向。书中绘制有丧服服叙、变除图(表)共计68幅,每幅图后有作者对《丧服》经、记、传文所做释文和按语,深化了晚清以来的《仪礼》学和丧服学研
徐渊 著 / 中华书局
重点是讲兵法中的哲学:一是兵法本身,二是兵法中的思想。为此,我在书中加进了有关的军事知识,还有思想史的讨论,内容比以前丰富,结构比以前清晰,讲法也轻松愉快。希望读者喜欢它。
李零 著 / 中华书局
白先勇力荐原汁原味程乙本《红楼梦》孙温彩图精装典藏!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一个石头上记载的故事,金玉良缘的命里注定,乾坤里不能扭转的情感寄托,在千古奇书中流淌着一个凄艳委婉的情缘。《红楼梦》写的是封建贵族的青年贾宝玉、林黛王、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而且以此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其中又以贾府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
曹雪芹、高鹗 著 / 作家出版社
清代学者吴其濬著。 全书三十八卷,分十二大类:谷类二卷,蔬类四卷,草类二十一卷(计山草、隰草、石草、水草、蔓草、毒草、芳草、群芳八小类),果类二卷,木类五卷,共计植物一千七百十四种。本书着重于植物种类名和实的考证,对一些植物的古今历史进行较为细致的探讨,文字细腻准确,很多篇目可作小品文来读。另外,与对各类植物的文字描述相辅相成的是,原书于每种植物之下均附有相关图片,非常精美,既可供观赏,又于理解
吴其濬 著;栾保群 注释 / 中华书局
本书以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定于2013年筹办国际汉学大会期间征集的海内外著名专家的论文为基础,从《世界汉学》前四期选录部分文章,共60余篇,汇辑编选而成。全书集中国、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比利时等多国汉学家的学术成果于一身,内容涉及对汉学研究观念、方法和范式的反思,汉学研究学术史的梳理、前景展望,各国汉学流派、汉学机构研究成果,著名汉学家的学术传记,对传统中国历史经验的总结,对当代中国价值观念重构
王文章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郭大力、王亚楠权威译本,读过并做重要批示,1938年中文全译本重新再版。马克思倾其毕生心血写成的一部科学著作。它被奉为工人阶级革命的“圣经”,是一部融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为一体,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是人类思想史上不配的理论丰碑。它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对于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和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提供了基本原理。《资本论》这部巨著,一至三卷有190多万字。
[德]马克思 著;郭大力、王亚南 译 / 上海三联书店
宿白先生在中国考古学界是位开创范式、建立体系的大家。这本《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丛》收入宿先生三十九篇文章,是历史时期考古学的代表作品,呈现了宿白先生对这一历史阶段考古充分而缜密的思考。 全书通过古城沿革发展、墓葬形制变化、寺院遗迹布局等多个角度,对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的典型考古素材进行了科学的整理——从“古今重叠型城市”长安与洛阳、到宣化辽墓中张家的兴衰史,再到西藏大昭寺的银瓶、
宿白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知名艺术史家石守谦代表作,布面精装,可读可藏。以世事变迁来诠释中国文人画的风格史,以一个个精彩的个案,对“风格”与“世变”之关系进行了探讨,如元代李郭风格之发展、浙派画风、吴派画风、文徵明画风之转变等。大多文章都是从一两幅作品风格上的新变切入,联系世变寻找促成风格转变的原因,知人论世,文章立论严谨,史料翔实,论述有力,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
石守谦 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是一部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地理学著作。明末旅行家徐霞客三十年间游遍名山大川、海域边陲,东边渡海到落迦山,西至腾冲西境,北游盘山,南达广东罗浮山。《游记》一书是他用日记体写成的纪游散文,篇幅宏大,内容丰富:以地理为经,时间为纬,细腻描绘了山、水、竹、木、岩、穴、沟等种种奇观,并记人记事,展现了明末各地风土人情。本书是《徐霞客游记》的经典整理本,由朱惠荣教授以乾隆刻本和季梦良抄本为底本进行校注,采用全式
朱惠荣 校注 / 中华书局
一书是孙机先生的代表之作,本次修订,孙机先生除更正原作不确及讹误之处外,又亲手重新绘制了百余幅图片,让本书内容更加严谨,图片更加丰富,形成了最终定本,故名“修定本”。本书结合出土文物,详细介绍了汉代农业、手工业的成就,内容涉及耕作、渔猎、窑业、冶铸、纺织、钱币、车船、武备、建筑、家具、服饰、文具、医药、饮食器、灯、熏炉、玉器、金银器、乐器、杂技、娱乐、少数民族文物等。书中附有上千幅汉代文物图样
孙机 著 / 中华书局
安吉州武康县崇仁乡禺山里正信弟子沈净明,幸生中国,忝预人伦。涉世多艰,幼失恃怙。本将知命,遂阅华严大经、傅灯诸录,深信此道不从外得。切见禅宗语要,具在五灯。卷帙浩繁,颇难兼阅。谨就景德灵隐禅寺,命诸禅人,集成一书,名曰五灯会元,以便观览。爰竭己资;及慕同志,选工刻梓,用广流通,续如来慧命,阅列祖圆机,灯灯相傅,光明不断。普愿若僧若俗,或见或闻,开悟本心,咸跻觉地,出生功德。谨用祝延圣寿,保
[宋]普济 著;苏渊雷 校 / 中华书局
采撷三洞四辅之精要,分类编纂,内容遍涉道教宇宙观、生死观、伦理政治主张、神仙信仰及修道成仙思想、规则、方法等诸方面。此次整理,以明《正统道藏》所收六十七卷残本为底本,参校本书所引并为《道藏》所存,以及敦煌文书中留存而《道藏》所阙的一些道经,并以完整的敦煌文书P.2861《无上秘要目录》校勘、补充底本的目录;《云笈七籖》、《永乐大典》等后世类书及其他文献资料有《无上秘要》引文者,亦据之参校。书前有朱
周作明 点校 / 中華書局
本书分为文献编与经学思想编两部分。文献编部分除一篇撰写目的在重新检讨《四库总目》殿本与浙本的关系之外,其余各篇均在探讨现存于世的各种提要与《四库总目》稿本的编纂时间与文献价值,试图藉此建立各种提要的先后顺序与《四库总目》稿本的年代系谱,为未来进一步比较各阶段稿本的异同预作张本。经学思想编部分则以探讨《四库总目》定本的经学观为主要目的,藉以了解此书在“汉宋对峙”的核心观念下,如何阐释各种经书讨论
夏长朴 著 / 中华书局
套装全五册:刘宋崛起+刘宋末路+萧齐沉浮+萧梁风云+萧梁落幕
草军书 / 天津人民出版社
全五册套装: 风雨飘摇+力挽狂澜+千山残雪+群雄逐鹿+铁血中原
赵奎 著 / 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利用国内外已解密档案文献,分析中苏同盟的内在分歧及其结局:一是毛泽东、赫鲁晓夫与1957莫斯科会议以及中苏为实现的军事合作;二是炮击金门引发的苏联反应和中苏分歧;三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及苏联的反应;四是中印冲突以及中苏分歧公开化;五是中苏同盟破裂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分析。附录四个大档案及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沈志华 著 / 九州出版社
本书是一本描述古老中国社会风貌的画集册,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的历史、社会、民俗、文化以及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本书的插图包括中国的长城、运河、圆明园、景山、午门、虎丘塔、雷峰塔、报恩寺、琉璃塔、金山寺、龙舟、灯笼、宴请、辫子……托马斯·阿罗姆的画作气派恢宏,总体格调类似一幅幅巨大的舞台布景,无论山水还是建筑,氛围都似人间仙境。他对光影的强调,更加深了画面的剧场效果。这些画
英乔治·赖特 著;[英]托马斯·阿罗姆、手 绘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著者为画家傅伯星先生,该著开建筑研究以画入史之崭新风气。《大宋楼台》全书分十一章:《释名》是对古代建筑中常见专业名词释义、图解;《城垣》通过城门等级、城墙结构、皇城之门、王城大门、大红宫墙等分析宋代城垣的建筑特色;《宫苑》通过宫廷画家和民间画工笔下的宫苑画作,揭示两宋宫苑的形制特色;《市肆》则以《清明上河图》《西湖清趣图》等见出两宋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城乡住宅》分屋顶*别、大门、断砌造、
傅伯星 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章回体武侠小说,但比之通常的武侠作品,本书在侠光剑影之外另有一条严格的历史线索,故可称为“历史武侠作品”。 故事从朱元璋铲除曾助他打败蒙元建立明朝的明教开始,设置了两条基本的情节线:一条是庙堂之上朱元璋大杀功臣,继之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迫使建文帝朱允文在忠于自己的臣子及不计前嫌的江湖英雄掩护下,落发为僧,历尽艰险终隐居于福建宁德支提寺;另一条为江湖上中土武林各门派抵抗天竺武林霸主的强势
上官鼎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书是著名学者马宗霍先生晚年的一部研究《南史》的著作,全书依《南史》而编目,分为八十卷,共九十余万字。《南史》出自唐代李延寿之手,依宋齐梁陈诸正史删润而成,后世论其书为删其不当删而增其不当增,钱大昕、洪颐煊、赵翼、王鸣盛等人均对其进行过考校。马宗霍在诸人的基础上,以《宋》《齐》《梁》《陈》诸书为主证,以《晋》《隋》《后魏》《北齐》《周》诸书为旁证,以《太平御览》为广证,以《册府元龟》为参证,而以《
马宗霍 / 湖南教育出版社
日俄战争,是东北亚乃至世界近现代史上非常关键的历史事件,也是其后日、俄、韩、中各自历史发展或明或显的转折点。以往日本的主流说法认为,这是为了抵抗俄国对远东地区的入侵而不得不为的一场战役;日本代表亚洲黄种人打败了入侵的白人帝国,是一场正义的、主导未来的战争,等等。 本书是首次在全面调查日本、俄罗斯、韩国资料的基础之上所做的研究。从起源和开战两个维度全新论述了日俄战争为何发生,又是如何开始。作者将阐
[日]和田春树 著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讲述了出身于妓院的少年韦小宝,凭一时之勇搭救了落难的江湖好汉茅十八,又阴差阳错地假冒小太监,成为少年康熙驾前第一红人;他既是天地会总舵主的关门弟子,被寄予反清复明重任;他又艳福齐天,娶得七个如花似玉的夫人;他不肯反清,只因当今皇上是好朋友小玄子;他不肯剿灭天地会,只因不愿坏了江湖义气;他不学无术,却是天下第一好运的小无赖;他建功无数,却懂得功成身退。《鹿鼎记)》更似一部历史小说的神来之笔。
金庸 著 / 广州出版社
历史文学选集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 四卷本长篇小说《张居正》,以清醒的历史理性、热烈而灵动的现实主义笔触,有声有色地再现了与“万历新政”相联系的一段广阔繁复的历史场景,塑造了张居正这一复杂的封建社会改革家的形象,并展示出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作者因其丰赡的文史修养、恢弘均衡的艺术架构能力、对特定历史底蕴的富于当代性的揭示。
熊召政 著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荣获桂冠童书奖,175800位家长共同的选择,种下传统文化种子,传播中华文化基因。
刘心武 著 / 天地出版社
是“射雕三部曲”的第三部。杨逍与纪晓芙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张翠山和殷素素为爱情及气节自尽,张无忌与赵敏及周芷若纠缠不清的情债;上一代的恩,下一代的怨,全是金庸笔下的《倚天屠龙记》!元末,江湖盛传,“武林至尊,宝刀改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由此引发了江湖人对屠龙刀的争夺。在东海王盘山岛上,江湖人士为争屠龙刀而起纷争,武当祖题张三丰五弟子张翠山和天鹰教的段素素被明教金毛狮王谢逊胁迫至冰火岛。
金庸 著 / 广州出版社
由蒙曼讲述了唐玄宗不平凡的一生,对开元、天宝年间的政治局势、经济文化生活以及唐玄宗的个人生活、情感变迁等进行了客观、细致入微的解读,活灵活现的再现了玄宗朝波澜壮阔的历史。
蒙曼 著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共产主义革命的口号“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是跨越国界的,但当共产主义国家成立后,却不可避免的有了自身的利益,从而与上述观念产生了矛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中,自然也不例外。本书精选沈志华各个时期发表的论文,从中国与苏联、朝鲜及东欧的外交关系三个方面,探讨了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复杂性与两重性。
沈志华 著 / 九州出版社
本书为《中医名家传略》的姐妹篇,收录了魏晋南北朝至民国时期45位医家,是一部以编年体形式记述医学人物生平事迹的资料汇编。可供中医药史。中医人物研究领域的学者阅读,亦可供医学史、科技史、历史研究者参考。
朱建平、甄艳 著 / 学苑出版社
杜甫的诗的艺术有多方面的成就,无论古体、近体、五言、七言,都有他独到的长处,为历代所重视,注家蜂起,到宋代有“千家注杜”之说。清代的仇兆鳌花费20年时间,搜集各家注本,辑为《杜诗详注》,资料极为详尽,至今仍不失为阅读杜诗的一种重要的参考书。此次整理以康熙五十二年(1713)附记的后印增补本为底本,参校其他各本,统一格式、篇目,订正讹误,加以标点,并编制篇目索引附后。
[清]仇兆鳌 注;[唐]杜甫 撰 / 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