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北魏时期流传至今的一部重要典籍,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它以洛阳大小佛寺的兴废为经,串联起当时许多政治、人物、风俗、地理以及传闻故事,编织出一幅北魏时期洛阳城绚丽多姿的历史图卷,对后世理解北魏时期洛阳都城的建制、佛寺的建筑和历史古迹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笺 著;杨衒之、杨勇 校 / 中华书局
本书主要选取李煜、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十二位词人及其代表词作,通过“讲述词作者生平+词作赏析”的形式,使中学生对词的发展脉络,宋代的词人、词作以及词风有相对全面的了解。
杨雨 著 / 中华书局
全书四十一卷,按前后顺序分为帝王、宫掖、政事、职官、财赋、兵戎、刑狱、说词、人事、边塞、工作、杂俎等共计十二类。孙能传主要择取治国安邦、平叛定乱等经世实用的事例,列入各类之中。此次译著没有保留所有篇章,而是择选那些最能代表作者思想的、有关治国安邦、平叛定乱的事例;如果相同事例有多个,则选取最有代表性、最易为读者认知的。
孙能传 著;王玉亮 注 / 中华书局
共三十五回,其精华部分只是前二十回,从主人公金雯青在同治戊辰年(1868)高中状元,到光绪癸巳年(1893)含恨而逝,反映了中国自同治初年到甲午战败这三十年间的历史。小说规模宏阔,包涵了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清流党之煊赫、公羊学之兴盛、维新派和革命党的活跃,以及德国、俄国的异域事件。作者的笔触,始终集中在当时的上流社会达官名士身上,通过他们来表现中国知识分子从蒙昧闭塞、自我陶醉到睁眼看世界、并进而探
[清]曾朴 著 / 中华书局
本书是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国学入门读物。作者以浅显流畅的笔触,首先对国学作了概述,进而分章节对语言文字、史学、哲学、文学、自然科学、艺术及其代表性的人物、派别和学术观点予以介绍,并作了评述。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关于国学的较为全面的概念;有志于深入研究者,亦可通过本书探寻进入国学殿堂之门径。
曹伯韩 著 / 中华书局
系1935年吕思勉在上海光华大学的演讲。作者以独到的眼光,首先对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了时期与派别的划分,进而对先秦至近代的政治思想予以梳理和辨析。虽是演讲的记录,但也融入作者多年的研究心得,其中不少论断,新颖独特,富有启发性。阅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把纷繁的诸子思想和历代政治主张理清头绪,更会对中国政治思想有一番新的认识。
吕思勉 著 / 中华书局
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
[清]王国维 著;彭玉平 注 / 中华书局
本书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集中体现了著名学者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精义迭出。书中提出了具有完整的理论结构和丰富内容的“境界”说,向来极受学术界重视。徐调孚先生的校注本被认为是z为完备的《人间词话》版本,至今仍不失为一本很好的普及性读物。书后收录了叶嘉莹先生《的基本理论——境界说》一文,供读者参考。
王国维 著;徐调孚 注 / 中华书局
一书为明朝人樊玉冲撰写,於伦增补。樊玉冲,黄冈(今湖北黄冈)人,明朝万历年间进士。樊玉冲为官清正廉明。根据《湖广通志》的记载,樊玉冲担任商城令期间,严肃法纪,“按诛大豪,余蠹不敢犯”。当宦官到商城借采矿之事搜取民间财富时,樊玉冲答曰“无矿”,并且严词抗争,致使宦官快快而去,保护了当地的老百姓。樊玉冲后调昆山,为官依旧如此。当他去世后,深受商城、昆山百姓的怀念,岁时祭之。
樊玉冲、张磊 著 / 中华书局
是作者在阅读《老子》五千言时对此书的释义,此处“演义”即作者在“序”中所说“敷陈义理加以引申”,是对《老子》一书义理的解说与发挥。从全书来看,作者的“演义”能够联系前后各章的思想内容,对《老子》的哲学加以阐释,文笔流畅,对《老子》的解说能自成一家之言。
止庵 作者 / 中华书局
是一本专为初学者撰写的书法入门书。作者以简明的文字讲述自己四五十年学习书法的心得体会,从如何执笔、用笔,怎样结字、临习到笔墨纸砚及参考书的选择,所言“浅显尽管浅显,却都是可以实行的”。读者遵照本书学习,可望立下根基,一步步走上书法进阶之路。
潘伯鹰 著 / 中华书局
是一本写给初学者的简明书法史。全书以浅显生动的文字,清晰而简要地讲述了书体的演变、书家的风格、书史的脉络。其中不乏引人入胜的历史细节和极富洞见的个人阐发。作者强调书法欣赏能力的培养,认为“先要练习自己一套懂得艺术的工夫,才可以深入领会书家内外各方面的精微”,“只有从自己的体验中,确实了解了古代书家,才可以继承优秀的传统而成为一个新的卓越的书家”。这样的观点对于初学者是很有启发的。
潘伯鹰 著 / 中华书局
《墨子》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奇书,它主要介绍了墨家的伦理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宗教思想和军事思想。它的主要主张是:兼爱、尚贤、尚同、非攻、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
李小龙 译 / 中华书局
《礼记》是一部以儒家礼论为主的论文汇编。本书阐释礼经意涵,可指引后人阅读礼经的思考方向。孝道,是“中国固有文化的精华”,以“尊老,敬老、养老、送老”为基本内涵;而《孝经》一书,涉及孝道,说到了一些行孝的具体事项,其核心是以“孝”劝“忠”。一些内容在今天,仍是新社会的伦理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
胡平生、陈美兰 译 / 中华书局
主要内容包括:公孫龍子事輯、讀公孫龍子叙錄、公孫龍子懸解一、跡府第一、公孫龍子懸解二、白馬論第二、公孫龍子懸解三、指物論第三等。
王琯 著 / 中华书局
在两千多年的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无数的著作,其中有些甫一面世,即引起激烈争鸣;有些经过历史的检验,成为对整个中国思想史产生重大影响的经典……
[南朝梁]僧祐 著;刘立夫、胡勇 译 / 中华书局
》丛书首批共58本,分为四个系列:“辉煌时代”、“世界的中国”、“文化简史”、“中华意象”。四个系列互相联系,同时又自成体系,为读者多视角多侧面地展示中华文明。“世界的中国”系列共10本,集中表现中华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展现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共同组成部分,强调中国与世界的开放共荣、和谐共处是中华,文化的固有精神。
陈坚;王钦双 / 中华书局
[清]蘅塘退士 编;宋慧 校;陈宛俊 注 / 中华书局
陆游,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词人。陆游现存诗歌九千四百多首,爱国思想和人格力量是十分鲜明的主线。陆游诗歌的风格中有着沉郁悲壮、踔厉风发的一面;不少诗既有素雅清幽、恬静淡泊的一面,又有平中见奇、悲慨外溢的一面。为有宋一代诗歌的集大成者。 \n陆游现存词作一百四十三首。继苏轼之后,以诗笔为词,在词作内容上作了进一步开拓,突破了“艳科”的藩篱,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邹志方、选 注 / 中华书局
杜牧,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一起被称为“小李杜”。杜牧的世族家族、骨肉情谊、一生中的交往,造就了他风流倜傥的性格,并由此形成豪迈奇崛、清新爽健、明快隽永的诗风,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前人以“快马注坡,铜丸走盘”形容其诗。 \n本书吸取前人与时贤选本之长,并结合选注者个人的体会,进行筛选与增补,特别注意选取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的篇章。
王秀梅 译 / 中华书局
杜牧,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一起被称为“小李杜”。杜牧的世族家族、骨肉情谊、一生中的交往,造就了他风流倜傥的性格,并由此形成豪迈奇崛、清新爽健、明快隽永的诗风,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前人以“快马注坡,铜丸走盘”形容其诗。 \n本书吸取前人与时贤选本之长,并结合选注者个人的体会,进行筛选与增补,特别注意选取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的篇章。
胡可先 注 / 中华书局
首先简要介绍了荣格的生平经历,以让读者了解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然后则选择性地着重介绍了荣格关于“精神分析”、“分析心理学”、“对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理解”等方面的思想,帮助读者准确把握其富有启发性和包蕴性的思想。
[美]R.比尔斯克尔 著;张世英、赵敦华 编;周艳辉 译 / 中华书局
首先简要回顾了阿伦特的生平,帮助读者通过其经历来了解阿伦特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并就其关于极权主义、人类的境况等方面的思想进行了清晰论述。她的哲学研究清楚地显示了那种在她看来对人类的生活至关重要的前途和希望,并同时为当代的哲学、政治、伦理、社会等启迪着的重要问题。
[美]帕特里夏·奥坦伯德·约翰逊 著;王永生 译 / 中华书局
首先简要介绍了杜威的生平,帮助读者了解其思想发展脉络。而后则对其实用主义哲学的发展立场,以及对哲学、经验、知识以及社会的改造分别入手,系统概要地阐述了杜威的思想体系,帮助读者理清和把握其富有启发性和包蕴性的思想。
[美]罗伯特·B.塔利斯 著;彭国华 译 / 中华书局
首先介绍了胡塞尔的生平经历,便于读者理解其思想的形成过程,然后则按照不同角度,分别从“意向分析”、“现象学方法”和“超验现象学”等方面,全面介绍胡塞尔的理论体系,帮助读者系统地理解胡塞尔的思想。
[美]维克多·维拉德-梅欧 著;杨富斌 译 / 中华书局
者的治学态度严谨求实、一丝不苟,他从《红楼梦》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入手,有对比、有关联、有考据、有评论,条分缕析、层层深入,从多角度对《红楼梦》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了层层剖析,阐明了《红楼梦》深广的社会意义,且分析细腻、说理清晰、见解独到,可谓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对《红楼梦》的研究者和爱好者均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欣赏价值。
曾扬华 著 / 中山大学出版社
讲述起自王莽新朝,终于蜀汉、曹魏灭亡,晋室开基,前后共两个半世纪。对朝代兴亡,尤为关注。对王莽的伪善面目,有深刻揭露。光武中兴,东汉文治武功一度取得辉煌成就。但由于封建王朝的家天下制度,后继帝王昏庸淫乱,外戚干政,宦官肆虐,军阀横行,终导致帝国覆亡,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书中引用材料,大都来自正史,对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有较细记述。
蔡东藩 著 / 中华书局
是赖惠敏研究员继《乾隆皇帝的荷包》之后关于清史的又一部力作。 “但问旗民”,意为“不分满汉,但问旗民”,是清代统治者通过法律手段,在政治和社会地位上区分旗人与民人(汉人)的表述。本书即聚焦清代法律在对待族群与性别上的差异,由清代旗民二元社会特点入手,以法律与社会关系为中轴,从行政组织、族群与法律、性别与司法审判三个方面系统对比旗民妇女在家庭地位、家庭纠纷、财产权、法律诉讼、家庭形态和社会组织等领域
赖惠敏 著 / 中华书局
这是一本关于古琴演奏方法的教材。其主体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题为“练习曲与古琴弦法、调性、指法原则的体系化”的总纲,以文字为主;第二部分,是五十六首练习曲,以曲谱为主,每首曲谱末附有本曲的练习要点、目的、方法等简要文字说明。
于水山 著 / 中华书局
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作者:
罗贯中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
9787020008728
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重要经典,现列入“中文经典口袋书系列”(繁体竖排)。该系列丛书根据二十年来王财贵教授在台湾推广“儿童读经”所编给台湾儿童的读本修订而成。除将读音依据普通话标准调整外,本书采用了繁体竖排的形式,以供国内外希望熟悉繁体字的儿童使用。另外还采用了可以装进口袋的小开本,便于携带,随时读诵。 本丛书从选文、编排、审校到装帧、版式、用纸都融入了主编及编校、制作团队的心血和志愿;丛书着
王财贵 主编 / 上海古籍出版社
由于受“婉约”“豪放”两大派观念的束缚,长期以来许多绝纱好词均被排除在我们的审美视野之外,遗珠弃璧,识者兴叹。《分类两宋绝妙好词》根据《全宋词》和有关资料,选录了宋代近400位作家的1100多篇作品,分为大好河山、名胜古迹、爱国情怀、壮志难酬、边塞风烟、承平岁月、乱世悲歌、节物风情、元宵之夜、七夕佳话、中秋浩歌、人生咏叹、乡村田园、渔歌菱唱、寻幽探胜、群芳竞艳、梅苑撷英、草木果蔬、鸟兽虫鱼、饮食
喻朝刚、周航 编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原有132片,多为京津集、北图、北大、历博、曾毅公的甲骨拓片,经《合集》《合补》揭取,残存拓本68片。本次残本补阙59片,缺号及不明者4片,辨伪1片,20片可与他书甲骨缀合。全书分拓片、释文及简说、检索表三部分。
宋镇豪 主编;马季凡 编纂 / 上海古籍出版社
从文献学的角度讲敦煌文学,强调敦煌文学的仪式性和表演性,内容涵盖敦煌文学的历史演进、敦煌文学的作者队伍、敦煌的经典文学、敦煌的唐诗、敦煌的白话诗、歌辞、俗赋、小说、讲经文、变文、婚仪文学以及敦煌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等多个方面。
伏俊琏 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张岱生前即手编文集,请友人据其手稿钞写待刊,编成《瑯嬛文集》,诗为《张子诗粃》,文为《张子文粃》。后其手稿诗、文分别流传,清光绪间人据其文刊刻成集,手稿之文遂佚。而诗未及刊,仅存手稿。《张岱诗文集(增订本)》系由整理者重编,诗、文各选底本,精加校勘,核其前后文字异同,由此可体会作者入清之后的心态变化。又从稀世文献中辑得张岱佚诗七十余首、佚文六篇,拣择补入张岱友人白岳山人王雨谦所作评语。书后附传
[明]张岱 著;夏咸淳 校 / 上海古籍出版社
书稿以石窟寺保护代表性人物为主体,通过采访、资料收集,梳理我国石窟寺保护工作的发展历程、重要事件的背景、经过、重要成果,以及石窟人开展石窟寺保护工作的经历、背后的故事、感受。内容主要以文字、图片资料为主,拟考虑短视频资料。采访对象包括黄克忠、李*雄、樊锦诗、陆寿麟、马家郁等。
王金华、郭桂香 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数量上超过初学集,内容也较为丰富,不仅可以进一步看到钱谦益晚年在经学、史学、子学、文学、佛翠、版本目录等各方面的见解和成就。钱谦益诗文,在明亡以前所作为初学集,一百十卷,业已出版。有学集是钱谦益入清以后所作的诗文,共五十卷。钱谦益生平和他的政治、学术、文学等方面的简介,已见于初学集出版说明,不复赘述。
钱谦益、钱曾笺、钱仲聨 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是闻一多先生的一本名著,其中的文章大都发表在20世纪20-30年代的报章杂志上,后来汇编成册。作为一部开拓性的著作,它在唐诗研究中的历史地位仍然是不可动摇的。同时,闻一多的唐诗研究有他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这对我们今天的学者仍然富有启迪。傅璇琮为此书撰写了“导读”,着重于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探计了闻一多唐诗研究的个性特点与开创作用,这对于了解中国近代学术史,促进唐诗研究在大有裨益。
闻一多 著;傅璇琮 导读 / 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项目选取历代家训资料中的名著名篇,加以精心校勘整理,再加以导读、注释、白话翻译、实践提示,形成一个既有完整可靠的文本、又便于现代家庭教育实践参考的家训系列丛书。
[北齐]颜之推 著;邵逝夫、马克 译 / 上海古籍出版社
收录了唐宋八大家散文共78篇。每篇文章都有注释、译文,对难懂的字词、句子,都有精准的诠释,又加以简单评说,一语中的的把文章的精华揭示出来,让读者能快速领略唐宋经典散文的魅力。
方笑一 注 / 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通过横向比较蒙古帝国在东、西亚所留存下的史料记载,尝试对其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以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三个方面进行专题研究,为读者提供一个全景式的视野。本书按主题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编共六章,聚焦于讨论蒙古政治制度中的欧亚传统因素,及其在不同汗国中所发生的地方化进程。下编则试图在具体的历史场景下横向考察蒙古统治下亚洲东西部分之间的人员、物质、知识的接触与交流。
邱轶皓 / 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收录十一篇有关礼制文献研究的论文,就各篇主题而言,既有传统礼学所宗尚的名物考据、礼例建立,更多的是通过重建礼制语境,重新诠释经典中与礼相关涉的文字,创发新解。其撰作旨要,在于创建礼学研究的理论架构,也为经典研究打开新视野。
许子滨 / 上海古籍出版社
是解释经传古籍中虚词的专著。共收虚字160个,虽以单音虚词为主,但有同义虚词连用的,也偶然随文论及。《清代学术名著丛刊:经传释词》因声求义,不限形体。书分十卷,以喉、牙、舌、齿、唇为序,也暗暗含有音近义通之意。其论证之法,大致是用古注推衍、互文同训、异文互证、同文比例、据文意以揣摩这样几条。凡可解者解之,其不可解者谓之“语助”。语助有语助之理,或有古注可依,或有旁证可参,或有众多的语言事实为据。
[清]王引之<撰> 著;李花蕾 校 /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凌烟阁功臣图》是一部以唐代历史人物为题材,颂扬功臣忠节,旨在表示对大清国忠心的书籍。《明太祖功臣图》,不分卷。清上官周画。
[清]朱圭、刻 著;[清]刘源 绘;胡真 撰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项目选取历代家训资料中的名著名篇,加以精心校勘整理,再加以导读、注释、白话翻译、实践提示,形成一个既有完整可靠的文本、又便于现代家庭教育实践参考的家训系列丛书。
[清]曾国藩、[清]曾国藩 著;张天杰 译 / 上海古籍出版社
书稿为“《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与儒家经典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会议论文集。书稿收录了此次研讨会宣读的有关清华简《筮法》与《周易》研究、清华简与其他历史文化研究、其他简帛与历史文化研究等三个方向的43篇论文,另还有一篇附录。这些文章涵盖面广,涉及古文字、古文献、历史地理、先秦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由于清华简本身为全新的材料,因而应用清华简进行的研究多具有突破性意义,尤其是《筮法》与《周易》的对比研究,大
刘国忠;代生;李秀亮;马兴;副主编 著;江林昌;孙进;刘国忠;代生;李秀亮 / 上海古籍出版社
尔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词典,具有同义词典和百科词典的性质。从汉书艺文志到四库全书总目,尔雅一直被列在经部,或依于孝经,或附于论语,或列于小学训诂之属,被作为古代教育的文献和学习的工具。郭璞尔雅序对尔雅解古今之义、五经训诂的性质作了明确的阐述:「天尔雅者,所以通训诂之指归,叙诗人之兴咏,总绝代之离词,辩同实而殊号者也。诚九流之津涉,六艺之钤键,学览者之潭奥,摘翰者之华苑也。若乃可以
郭璞、[宋]邢昺疏 注 / 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