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围绕蒋介石与宋子文、孔祥熙家族以及宋、孔家族经办的商业(金融)机构而撰写的论文的结集,有的发表在大陆和中国港台地区最重要的史学刊物上,如《历史研究》、《文史哲》、《史学月刊》、《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等,有的在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都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史料发掘和还原真相等方面推进了民国史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郑会欣 著 / 中华书局
伟大的经典作品往往有着丰富的诠释空间,不同的读者各有其理解。《红楼梦》也是如此,作为中国小说史上难以被超越的经典,它很难被简单地概括。贾宝玉由一个懵懂叛逆的少年最终悬崖撒手、看破红尘、遁世出家,由此观之,《红楼梦》可以说是一部成长小说,也是一部颇具哲学意味、以情悟道的悟道书。书中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一度兴盛,终又繁华散尽,各个人物各有其命运走向,这更是一部由盛转衰的家族史,一幅精彩的群像画卷
曹雪芹 著;果麦文化 出品 / 三秦出版社
此书通过一百余幅珍贵照片以及鲜活生动的记述文字,展现了1937至1949年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立足以延安为代表的根据地进行艰苦卓越斗争的宏阔历史。通过此书,读者可以看到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不为人知的形象,了解他们生活的点滴细节;可以体味根据地别样的风土人情,知晓国共和谈的曲折内幕;更能够感受战争的惨烈与悲壮。
李蒙 著;徐肖冰 摄影 / 人民文学出版社
红楼梦背后的故事,曹雪芹的人生历程! 1.以现存文物为基础,研究曹雪芹的人生及创作。 2.全面解析红楼梦创作的现实土壤。 《曹雪芹文物研究》是曹雪芹纪念馆研究人员樊志斌先生十余年研究成果的精选。研究范围涉及曹雪芹及《红楼梦》研究的各个层面,既包括方法论层面的曹雪芹、《红楼梦》文物研究的原则与方法,也包括具体的问题研究,有曹雪芹故居、江宁织造署、《废艺斋集稿》、《种芹人曹霑画册》、曹
樊志斌 /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ISSN:
1002-4980
出版单位:
求是杂志社
ISSN:
1002-4980
出版单位:
求是杂志社
ISSN:
1002-4980
出版单位:
求是杂志社
ISSN:
1002-4980
出版单位:
求是杂志社
ISSN:
1002-4980
出版单位:
求是杂志社
是袁珂先生阐述广义神话思想以解决神话研究考察对象范围问题,是作为研究中国神话基础理论的一部神话研究开山之作。袁珂先生在数十年整理和研究中国神话的过程中,逐渐认为中国神话的范围要从狭隘的圈子里跳出来,扩大视野,才能见到中国神话的真正丰美。在本书中,他以广义神话思想为基本认识,引经据典,考察了中国神话在流传中的演变,和它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影响,以及历代神话整理者、研究者在整理、研究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袁珂 著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黄兴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中华民国开国元勋,为中华民族的民主革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编写的《黄兴集(哲学社会科学类)》收录了黄兴的文章、讲演、函电、公文、诗词、联语等近六百件,《黄兴集(哲学社会科学类)》后附有黄兴生平活动年表,曾收入中华书局“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是目前比较权威的黄兴作品集。本书由中华书局2011年最新出版。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编 / 中华书局
是明朝末年凌濛初编著的拟话本小说集。成书于明朝天启七年(1627),第二年由尚友堂书坊刊行问世。其后凌蒙初又编著《二刻拍案惊奇》,于明朝崇祯五年(1632)刊行。二书合称“二拍”。《初刻拍案惊奇》本为四十卷四十篇,原本已失,今所见最早且最为完整的本子是藏于日本内阁文库的尚友堂刻本,全书存三十九卷(缺二十三卷),即实有小说39篇。
[明]凌濛初 著;张明高 校;[明]即空观主人 点评 / 中华书局
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代中国,国民的阅读生活中迫切的事情是什么?我们的回答是:阅读经典!在承担着国民基础知识体系构建的中国基础教育被功利和应试扭曲了的今天,我们要阅读经典;当数字化、网络化带来的“信息爆炸”占领人们的头脑、占用人们的时间时,我们要阅读经典;当中华民族迈向和平崛起、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时,我们更要阅读经典。经典是我们知识体系的根基,是精神世界的家园,是走向未来的起点
埃米尔·路德维希 著;梁锡江、石见穿、龚艳 译 / 中华书局
本书实际上是对《论语》所作的注释和翻译。 \n全书的内容构成为,在《论语》每章原文之后,有注释和辨析,有今译。书前有序言和凡例。序言对孔子的身世和思想、《论语》的注解研究历史等有精辟的论述,非常精彩。
甘霖 著 / 中华书局
《玉台新咏》十卷,南朝陈徐陵编,系《诗经》、《楚辞》之后zui古的一部诗歌总集。此书虽所收多为宫体诗(艳歌),但保存了大量梁及其前诗歌资料,可予校订其他古籍,颇有参考价值;所收作品在声律、对偶、用典方面已相当成熟,对其后世诗歌的创作和发展很有影响。此书宋前刻本较多,注本只清吴兆宜一家,引证颇博,笺注详赡,且将每卷明人滥增之作退之卷末,注曰“宋刻不收”,尤为可取。本次整理出版,即以清乾隆三十九年
[【陈】]徐陵 编;程琰 删补,穆克宏 点校;[【清】]吴兆宜 注 / 中华书局
梁庾仲容杂取周秦以来子学典籍107种,撮举要语,成《子钞》一书,启子书辑佚之风。唐代马总在庾书基础上踵事增华,所纂《意林》,辑文达111种之多,具有重要的资料参考价值。此次推出的《意林校释》,是对《意林》的全面系统整理。正文各篇分题解、原文、校释。题解旨在考证作者、版本、流传、存佚之大略,力求言简意赅地传达文献的基本信息。校释重在校勘文字,比较版本异同,间或施以是非判断,并对相关事典、名物、制度等
王天海、王韧 撰 / 中华书局
《红楼梦》最后一个全面改订本——程乙本。 ★ 二百年来广泛阅读传播的《红楼梦》版本。 ★ 北师大珍藏程乙本《红楼梦》初刊本。 ★ 全彩印刷,布面精装,原始面貌完好呈现。 程乙本《红楼梦》是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萃文书屋木活字本《红楼梦》”的简称,是在乾隆五十六年首次以木活字方式摆印的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程甲本)基础上,经过程伟元、高鹗整理后再次摆印的一百二十回全本《红楼梦》。
曹雪芹、無名氏、續 著 / 人民文学出版社
内容更为丰富且颇具价值。开篇第一部分当然还是作者的练琴笔记和对作品、音乐家的札记。这些文字是作者学琴、练琴、演奏、读书、听音乐会、看DVD中的真实感受,用她特有的细腻而丰富的语言描绘出来。第二部分是作者编译的一些音乐家的评论和分析文字,如兰多芙斯卡谈音乐,让我们可以看到大师是怎样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在音乐之外,本书第三部分还特别的讲述了管风琴的简史,并附有大量的管风琴照片。如果说教堂建筑是欧洲建
马慧元 著 / 中华书局
本书详解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必修下两册教材中共34篇古诗文,对需要掌握的字词全注,对古诗文全文全译,对重难点全解,并进行拓展阅读和提升练习。本书不仅对古诗文内容做全面准确的讲解,而且补充、拓展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是高中生学习古诗文和传统文化的实用助学、备考读本。
高永洁 编 / 中华书局
分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大革命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三个时期,将瞿秋白一些重要的中共党史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论述,也对瞿秋白研究中共党史的各方面基础进行了研究、论述。资料详实,史学理论色彩浓厚。是一部具有原创性的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著作,填补了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的空白,也填补了瞿秋白研究的空白。
周一平 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典籍浩瀚,博大精深,即便是专业研究者,用其一生的精力,恐也难阅尽所有经典。加之,佛典有经律论、大小乘之分,每部佛经又有节译、别译等多种版本,因此,大藏经中所收录的典籍,也不是每一部佛典、每一种译本都非读不可。因此之故,古人有“阅藏知津”一说,意谓阅读佛典,如同过河、走路,要先知道津梁渡口或方向路标,才能顺利抵达彼岸或避免走弯路;否则只好望河兴叹或事倍功半。《佛
赖永海 编 / 中华书局
近些年来,有关胡怀琛先生的作品,再版甚多。此前,我们也整理出版了《中国八大诗人》、《怎样读古书》两种,都多次重印,受到欢迎。此次,我们将胡怀琛先生论述陶渊明、苏轼、陆游等诗人的作品辑为一册,呈给有兴趣的读者朋友。胡怀琛先生自幼习诗,对中国诗人与诗歌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鉴赏力。
胡怀琛 著;徐卫东 编 / 中华书局
在探寻古代女性的日常生活与自主性这一主题的过程中,本书立足于“宋代福建女性”这样一个大小适中的切入口,关注其在地方社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跨越阶层、家庭内外的全方位、多角度考察,作者将女性置于广阔的社会环境与性别网络中,探索理念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关注其在性别建构中的 自身能动性。由此,作者挑战了人们关于中古中国女性与性别角色的既定认知,并指出,以往研究中被认为属于晚期帝制中国明清女性的
[美]许曼 著;刘云军 译 / 上海古籍出版社
《诗经》中的动植物充满了象征蕴意,它们是诗的一部分,其象征意义、比兴效果,使诗意大增、意境丰满。如果没有这些生灵,没有了感知的对象,就缺乏灵感,就难以产生诗歌。 本书详细介绍了《诗经》中的114种动物和137种植物,作者从训诂学入手,借助现代生物学知识,对每种生物精心考订,力求做到名称的古今沟通、中外沟通,以真实可靠的图像展现风采,并介绍了相关的人文趣事,使读者既能理解、欣赏诗的优美,又能从生物学
王凤产、高明乾、毛雪飞 著 / 中华书局
是邓之诚久负盛名的代表性的著作。该书本来是其在北京大学的授课讲义,原名《中国通史讲义》。原本只有上、中两卷,上世纪30年代初,这本尚未全部完成的讲义被选为《大学丛书》的一种,更名为《中华二千年史》,公开出版。上世纪50年代初,邓先生续成下卷,全书告成,历时二十余年,逾二百万字。从秦朝统一中国开始,终于辛亥革命清亡之时,纵横二千余年,可谓是《通鉴》以后第一部通史。全书旨意,重在通观历代兴亡史实始
厚艳芬、李肇翔、任梦一、娄建勇、赵玉敏 校 / 中华书局
色彩塑造了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也成为中国文化的外在表征。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大到与神明的沟通、王朝的更替、社会的管理,小到个人命运、审美偏好,无一不受制于色彩。 本书从十个专题出发,以历史为序,将色彩作为一个系统的文化整体,在文献史料和美术图像的互证中,展开古代色彩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
肖世孟 著 / 中华书局
是一部专门为大众读者编写的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读本,按照冬、春、夏、秋四个季节的时间顺序编排,依次讲述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华母亲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中华教师节和重阳节九个节日的礼俗,回顾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产生原因与衍变历程,并结合俗谚、民谣等材料将传统节日的现状呈现出来,展示了全国各地人民在新时代对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尤其注重近代以来传统节日在人们心中的映照,深入挖掘了各
李汉秋 著 / 中华书局
这是一本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地介绍古代汉语常识的书。是让广大中小学阶段的青少年感兴趣、看得懂、看进去的图书。 古代汉语源远流长,有关资料又浩如烟海,需要从中选取最主要、最有用的知识告诉给读者,特别是一些初学者,基于以上考虑,我们组织相关学者,从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有关古代汉语的相关论述中,精心选择出十四篇这些方面的文章,经过适当地加工和重组而成。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词汇学、语法学、训诂学、修辞学以
王力 著 / 中华书局
乾隆帝25岁登基,在位60年。乾隆三十年,是康乾盛世中的稳定升平期。这一年,乾隆帝55岁,政治生命如日中天。 作为一统华夏的帝王,他的理想是维护国语骑射的民族传统,同时又希望人们视他为仁慈的文殊菩萨,以及儒家正统文化统治者的完美代表。 乾隆三十年正月初八日,京师。 这一天上演着丰富而复杂的政治场景。紫禁城内的清廷祭祀、君臣茶宴联诗,民间的祭星仪式,以及道教的庙会,共同映照出一幅多种文化并融并存的
吴十洲 著 / 中华书局
辑选汪曾祺先生关于传统文化的经典随笔结集而成,内容关于佛教、道教、古代诗歌书画等。
汪曾祺 著 / 中华书局
阮元字伯元,号云台(又作蓉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孕经老人。清江苏仪徵人。生于乾隆二十九年,少年时即笃志坟典,乾隆五十一年中举人,五十四年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逾年擢少詹事,入值南书房。后历任山东学政、浙江学政、兵部侍郎、礼部侍郎、户部侍郎、浙江巡抚、福建巡抚、河南巡抚、江西巡抚、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道光十二年迁协办大学士,十五年擢体仁阁大
赵媛 点校;[清]阮元 撰;杜泽逊 审定;王爱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是清乾隆间浙江省奉旨采集遗书的提要目录,共分十一集。其中,甲集至癸集统以经史子集四部为次,每部分类,下又有小类。闰集亦以四部分类,不列细目。每书于书名下标明卷数、版本,附以简明目录,详其著者之朝代、爵里、姓氏,并撮举大意。
[清]沈初等撰杜泽逊何灿整理 /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古籍出版社
四卷,清代钱曾撰。该书载録钱氏述古堂藏书*佳之本,着録书名、卷数、撰者,撮举大凡,多有考订评论,评骘缮写刊刻之工拙。该书采用读书劄记的形式,恢复汉代以来私家藏书目录的解题传统,其讲求版本、突出版本风格的特徵,成为了鉴赏书志的先导。光绪间,章钰据管庭芬所校《读书敏求记》,补其未备,撰成《读书敏求记校证》四卷,民国间又增刻续补遗一卷。本次整理,即以民国间刊本爲底本。
[清]钱曾 著;管庭芬、章钰 校 /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为晚清民初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叶德辉所撰,凡六十卷,乃其读书之叙录及藏书之题跋。所收书以明清佳刻为主,其对于版本有略异同及其源流皆有卓见。此外,书中对于前人学述源流论述深入得力,所发《四库全书总目》《天禄琳琅书目》及诸家藏书书目之误,亦多高见。
杨洪升 点校;叶德辉 撰;杜泽逊 审定 / 上海古籍出版社
五卷,清代吴寿旸辑。书中著录海宁吴氏拜经楼藏书三〇七种,汇集其父吴骞及杭世骏、卢文弨、钱大昕、黄丕烈众多名人学者鉴赏题识。其著录分“群经小学”“正史载记”“地志目录”“诸子杂家”“别集总集”五类,体例别具一格。此次整理,以道光间蒋光煦宜年堂刻本为底本,校以光绪间朱记荣《校经山房丛书》本,并据吴骞诗文集辑出二十五篇。
[清]吴寿旸撰郭立暄标点 / 上海古籍出版社
顾广圻为清代著名版本目录学家,校勘学家。本书收入《思适斋书跋》《思适斋序跋》《思适斋序跋补遣》三种,总名曰《思适斋书跋》。《思适斋书跋》,王大隆辑;《思适斋序跋》、《思适斋序跋补遣》分别选自《思适斋集》)(清顾瑞清辑)《思适斋集补遗》(王大隆辑)的序跋部分。
[清]顾广圻、黄明、点 校 / 上海古籍出版社
八卷《续记》八卷《再续记》四卷,著录缪荃孙所藏所见书籍一千四百多种,详载各书卷数、行款、序跋、书牌以及所钤印记。本次整理,《艺风藏书记》以“庚子刻本”为底本,《续记》以“壬子刻本”为底本,《再续记》以燕京大学1940年校印本为底本。
[清]缪荃孙撰黄明杨同甫标点 / 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辑录朱彝尊书籍序跋和藏书目录。其中,《曝书亭序跋》自《曝书亭集》辑出,以民国间《四部丛刊》据康熙间刻本影印本为底本;《潜研堂宋元人集目录》以宣统三年(1911)叶氏观古堂刻本为底本,《竹垞行笈书目》以宣统元年番禺沈氏刻本为底本。此外,又据《浙江采集遗书总录》《四库存目标注》等辑的集外序跋十六篇。
[清]朱彝尊撰杜泽逊崔晓新整理 / 上海古籍出版社
以汉光武帝刘秀的活动为主线,以两汉之际复杂的社会阶级矛盾、激烈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为背景,全面展示王莽篡汉立新前后的历史进程,着重论述刘秀参加反莽起事,讨平割据势力,创建东汉王朝,统一中国的历史功绩。书中对这一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王莽改制、群雄并起、昆阳之战、刘玄称帝、河北创业、高邑登基、底定全国,以及东汉初年的政治经济措施、民族政策和文化教育建设等,都予以客观、具体而深入的考辨和论述,对这一时
安作璋、孟祥才 著 / 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