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主要叙述日本帝国主义内部关于侵华策略的争论(即所谓“扩张主义派”与“反扩张主义派”之争),叙述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并在中国扶植华北、华中、蒙疆、汪精卫等傀儡政权的经过,以及日、汪、蒋在整个战争时期既勾结又斗争的关系。作者用了相当的篇幅讲述汪精卫这个卖国贼的身世、性格、经历以及他与蒋介石的矛盾和勾结。
作者:
(美)博伊尔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年代:
不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中国,在党的领导下药学事业得到飞跃的发展,短短30年内教育、科研、生产都提高到一定先进水平,药品生产基本上做到自给,改变了旧中国靠进口而维持医疗防疫的可耻局面,可以说30多年等于过去两千年的发展。现代药学史早就应加以整理树立起一座新的里程碑,但我药学工作者罕有问津者。薛教授着笔写了近代史,发挥了独到先行者的见解。这部药学史系统性、完整性很强,令人阅后有生气蓬勃之感。
作者:
薛愚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年代:
不详
秦风,本名徐宗懋,1958年生于台湾高雄,原籍福建古田。近10余年来,他在海内外搜集历史照片等资料, 1980年:台湾辅仁大学西班牙语文学系毕业。1985年:海外游学,经菲律宾、以色列、埃及、埃塞俄比亚、希腊、西班牙等国,从事深度旅游文学写作。 1985年:中时报业集团所属《中时新闻周刊》战地记者,采访以、巴衡突、美国轰炸利比亚、萨尔瓦多内战、尼加拉瓜内战等。
林惠祥(1901年~1958年) ,中国人类学家,福建晋江人。又名圣麟、石仁、淡墨。男、汉族。192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1928年毕业于菲律宾大学,获人类学硕士学位。1931年任厦门大学历史社会学系主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厦门大学历史系主任等。我国著名人类学家、考古学家、民俗学家、民间文艺理论家。 林惠祥是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创始人,他最早从人类学角度研究台湾与大陆的关系,著作颇丰。
清人和东北当地诸部落的相互关系;清帝国在阿穆尔沿岸地区的领土扩张 (1682-1689年;俄罗斯人对阿穆尔沿岸地区经济开发的成就和 满洲军队对阿穆尔河的入使;解决供应问题的种种困难和满洲人对 第一次围攻阿尔巴津的准备 ; 黑龙江采取的下一步措施 ;满洲人对第二次攻打阿尔巴津的准备及其 毫无成效的围攻
作者:
(苏)格.瓦.麦利霍夫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年代:
不详
作者:
黄香九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年代:
不详
齐秉慧,生1765年,卒年不详,四川叙州人。清代医家。初习儒,后因多病,未获良医,遂自行研治,阅《薛氏医案》,选其中补益方自治而见效,服数百剂竟愈。后师事喻嘉言之门生黄超凡,历三载,归家悬壶。临证主张严格辨证,对伤寒、咳喘、中风、反胃、咳血、吐血、遗精、痨瘵、虚劳、妇科等病症积累了丰富经验。“首编六经伤寒,示医门之领要、临证之首务也;中之先天、后天,示治疗之根本也;继之以吐血证治,示予之所心得也
作者:
齐秉慧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
年代:
不详
藁城台西商代遗址位于藁城西10千米处,周围商代文化层分布亦相当广泛,向南延伸到台西村东北路边,向西达故城道旁,长约130米。台西遗址主要包括商代中期的居住遗存和墓葬,同时在此处遗址还发现两眼水井。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文物有,台西酿酒作坊遗址的残瓮,利用人工脱胶技术纺织的麻织品,石质砭镰等。
作者:
藁城考古队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年代:
不详
斌椿游历欧洲,他随行带了《瀛环志略》、《海国番夷录》等书,沿途考其正误。到欧洲后,又第一次见到火车、电报、纺织机、抽水机、高层建筑等“产业革命”的成果。在嘴者里(曼彻斯特)参观三千多人的纺织厂,“每机二三张以一人司之。计自木棉出包时,至纺织染成,不逾晷刻,亦神速哉!”参观伦敦公议厅(国会),见到“各乡公举六百人,共议地方公事。意见不合者,听其辩论。必众论佥同,然后施行,君若相不能强也”
作者:
斌椿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年代:
不详
李聪甫(1905-1990年)湖北黄梅县人,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中医学家。 致力于中医药事业70年。多年从事李东垣脾胃理论的研究与探索,倡“形神学说为指导、脾胃学说为枢纽”的整体论,结合临床,确立“益脾胃、和脏腑、通经络、行气血、保津液,以至平衡阴阳”的治疗大法。
作者:
李聪甫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年代:
不详
朱南山,朱颜 ,任应秋 , 刘赤选, 刘奉五 , 刘铁庵 ,刘惠民,刘渡舟,米伯让,关幼波,许半龙,许履和,祁振华,孙浩铭,李继昌,李斯炽 ,李聪甫, 严苍山,杨志一,杨作楳,何世英,何任, 余无言, 余奉仙,汪逢春,沈仲圭,沈绍九,宋爱人,张子琳,张伯臾,张伯熙,张觉人,张梦依,张菊人, 张锡纯,张赞臣,张羹梅,张耀卿, 张骧云,陆观虎,陆南山,陆渊雷,陈道隆, 陈粹吾,
作者:
教授高益民编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年代:
不详
曹鸣高(1907~1985 年)乃晚清御医曹沧洲长孙,民国苏州名医曹南笙之子。幼即从祖父,侍诊抄方,所得如刻,尽得沧洲医髓。1954 年筹建江苏省中医院并任内科主任,治病机圆法活,出奇夺胜。其所录医案多内科疑难杂病,尤擅长肺与脾胃系统。尤其重视诊后随访。路某骨痨病程中,曹已老迈,仍嘱其徒,随访家诊,后来其徒亲见路某行走活动如常人,效果确凿方罢。
作者:
曹鸣高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代:
不详
黄星楼(1901~1984) 镇江人。如皋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先后师从镇江名医褚鹏飞,张锡纯;擅长内、妇科而著名。精于内科,而尤以善治温热病见长。其论病重视“内因”,治病强调“保元”,注重调整五脏气机之失衡。对温病的治疗,主张“顾津液不在柔腻,而应清灵,同时更要注意津液生化之机 ”。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指出“温病兼、夹证十常八九,治最宜辨”
作者:
黄星楼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年代:
不详
董好魁老先生写了一本《脏腑经络按摩》,臧福科读后深受启发,并依据西医的海伦神经阶段发射理论,在病人腹部找到胰腺投影区,用手指轻轻按摩上面的皮肤,引起应答性反射,激发人体的自我保护和修复的能力。这就是医治糖尿病之本。
作者:
董好魁撰
出版社: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代:
不详
沈仲圭(1901年~1986年),浙江省杭州市人。主任中医师。青年时期曾充任小学教员,弱冠后拜杭州名老中医王香岩为师。结业后,曾在上海南市中医专门学校,上海国医学院,中国医学院等校执教。 1956年调至中医研究院工作,定为主任中医师职称。临床擅长内科杂症,对妇科调经的治疗,也有独特的经验。
作者:
沈仲圭
出版社:
江苏人民卫生出版社
年代:
不详
有一年,一艘运送药材的木船搁浅,日晒雨淋十多天,药材运到重庆多有变质,曾会嘉下令全部焚毁。有的股东担心分红打折扣,前来劝说他将就使用,说是制成药丸后看不出来。曾会嘉说,病家或许看不出来,但是苍天在上,不可欺心,必须销毁。此事传出,病家对桐君阁愈加信任。该店业务蒸蒸日上,经售的成品膏、丹、丸、散有240余种,炮制饮片(煎剂)达400余种。此后经理由许建安侄儿许致君继任,
赵海仙:名履鳌,海仙为其字,以字行。兴化人,世代行医,望重一方。 他自幼学医,尽得家传,对中医典籍融会贯通,学识广博,颇有造诣,遵经而不泥古,善治疑难杂症,人称“赵半仙其不仅医术高超,且心慈仁,医德高尚,常为贫苦百姓义诊。建国初期出版的《清代名医医案精华》载:“赵海仙……勤术古训,心得独多,亦儒者之医也,生手落善为怀,尝谓‘医为仁术,为医而不仁,何用为医?’乡里至今乐道之”。据《兴化县志》记
作者:
赵海仙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年代:
不详
刘少林(1921-2002年),江湖称之为“老海”。从小跟从祖父刘宗元、伯父刘紫荣学习中医,先后在成都、遂宁、重庆、湖北武汉、贵州遵义等地开设诊所。上世纪40年代,刘少林到重庆宽仁医院短期工作。新中国建立后,刘少林先在九龙坡黄家码头开堂行医,后因药房失火被毁而成为走方郎中,在云贵川陕鄂等省行医。上世纪70年代后,刘少林回到重庆,在渝中区中兴路口开办个体诊所少林堂。刘少林传承刘氏针灸刺熨疗法,
刘少林(1921-2002年)江湖称:老海。从小跟从祖父习中医,新中国后,刘少林先在九龙坡黄家码头开堂行医,后因药房失火被毁而成为走方郎中,在云、贵、川、陕、鄂等省行医,江湖称之为“老海”。上世纪70年代以后,刘少林回到重庆,在渝中区中兴路口开办了个体诊所少林堂。刘少林传承的刘氏针灸刺熨疗法,为众多疑难病症患者解除了痛苦,2002年,刘少林去世,少林堂中医传统由其子刘光瑞继承,
作者:
不详
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年代:
不详
作者:
刘光瑞 撰
出版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
年代:
不详
《国际事务概览》是一套规模较大的国际关系史丛书,由英国伦敦皇家国际事务学会(查塔姆大厦)负责编纂,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自 1924 年至 1977 年止,共出 版了四十六卷。由于国际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会委员会决定以 1977 年出版的《国际事务概览,1963 年》作为这套丛书的最后一卷,不再继续出版。
风靡一时的工商业市票 ;河北省银行发行铜元券 ;陕南流通的油布票 ;铜元钱面上铸有“军政府造”的字样。这不是以物资作保证,而是枪杆子作保证;政府的驻军拿即将废弃的钞票到刘复康布店买布,为店里拒收,就诬老板抗用国币,而拉去枪毙。 私人印制的“吊粟子”;北京的铜元券 ;财政部北京市官钱局;
作者:
方金泉
出版社:
金融出版社
年代:
不详
而且几乎只有平民家族,才会产生它所必然需要的“拯救者”。又几乎只有平民家族中产生的“拯救者”,才最甘于肩负起拯救家族命运不至于贫民化的责任和“使命”; 邓小平生前也曾说过--中国要出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很可能出在 共产党内部。邓小平担心的是发生前苏联那样的事情。
“古籍专题丛书”,计 105 种。依其内容分为八类: 传记文献、史籍史料、书目版本、文学艺术、地方志与边事资料、哲学宗教、金石文献、综合文献。每 类图书以出版时间先后为序排列,系列图书相对集中。每种丛书著录所收子目的书名、编(著)者、版本等项,子目中所涉民国文献径录。其他图书系单种古籍或丛书的影印本,计140种,分类排序同自编丛书。 特装珍藏本图书系我社根据国家图书馆珍藏,
部分目录——苡仁紛·;李核仁茶;幸懒茶;山丹粉;楷皮散;鸭花草茶;荷叶散;薇薇限;营实茶;通作崇;.西瓜蒸大蒜;桑楷酒;苦瓠大枣丸;榆皮粥;金沙六一散;.桑皮赤豆湯;陈瓢湯;梧桐花茶;桑叶茶;葫芦丹;槿花茶;柳叶茶;黃豆根英湯;郁李仁胼;棒皮茶;甘草黑豆丸;金樱子湯;猪叶膏;.姨蛄散;蚕豆壳茶;附子煮綠豆;雨赤羮;阿胶蛤粉丸;蒸川螺;蛙鼓汤;芝麻稽湯;麻茅美;野驚党;麦芒湯;.炖慈烏;
作者:
蒸多瓜;姜皮湯;蒜皮湯;蘿卜浮麦湯;燕胡蘿卜叶;白朮澤泻丸;醋煮海带;炒茄叶;.萱草散;麦門冬湯;薯蓣湖;番瓜粉;棉棂湯·;丹溪香附丸;.猎答粉·鸭头丸;蒿麦稽丸;酉亥散;米泔湯;.三骨粉;紫苏湯;
出版社:
粽箬灯心散;玉蜀黍須茶;五爪龙湯;絲竹茶;炙王瓜;
年代:
不详
;清朝在东山、云霄的“迁海”遗迹;南安康店乡郑成功墳墓調查;郑成功故里石井乡的一些史迹和传說;厦門郑氏墓葬及其他有关墓葬的調查;郑成功的重要部属陈永华的墓葬調查;郑成功軍队在东山等地的筹餉活动和反地主武装的斗争;安海报恩寺遗址;戊子年淸兵在同安屠城的調查
作者:
厦门大学郑成功历史调查研究组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年代:
不详
試用不同方法治疗血吸虫病 21 例簡况 ;中医对血吸虫病治疗初步报导; 对血吸虫病晚期肝硬化腹水中医葯疗法的初步討論;中葯驗方治疗晚期血吸虫病5例初步报告
作者:
江西省中医实验院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年代:
不详
詹文涛 1937年出生,教授, 1956年西医院校毕业后,进入成都中医学院医疗系学习,1962年我国首届中医学院毕业,在心脑疾病和自身免疫病方面形成系统理论与经验,在高血压、冠心病、中风、扶正祛邪的研究方面,先后获国家中医局、铁道部、云南省政府科技奖;一,70年代为云南中医温课系统讲授过《内经》《伤寒》、在国内外专业医学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专业论著十部。1996年云南政府授予“云南省名中医”
作者:
詹文涛编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年代:
不详
腰骶挫伤案;髋关节脱位整复案;髌骨骨折治验案;跟腱撕裂案 ;白矾治折伤;习惯性下颌关节脱位案;肩关节脱位复位案肋骨;妙应散治跌伤案骨折复位、固定治验案;理气活血治伤案;调补肝肾治伤案;过用克伐药误治案 ;滋阴调肝肾法治验;温补法治伤案;复元活血汤治伤验案;截肢案;补脾治金疮久溃不敛案;调理肝肾治金疮案;辨证论治杖疮案 ;内治关节脱位后疼痛案;补气散淤治验案;辨证论治跌损案五则;跌伤淤血治验二案
作者:
韦以宗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年代:
不详
作者彭长海是三姨太赵荔凤厨房的最得力的助手。彭长海每天守在灶台旁,看着三姨太做菜,将她的每招每式都看在眼里,记 在心上,到了晚上都写在小本本上反复学习和研究。 尤其是他特别留心三姨太烹调时对火候的堂握,以及下料的时机,分量等,并且常常逮到空子 的时候还尝尝残董剩汤,体会一下二姨大做的菜和汤的味道
作者:
彭长海
出版社:
中国旅游出版社
年代:
不详
适用范围较广,包括内、外、妇、儿、五官、伤科多种疾病。每方均详细标明药物、剂量和适应证。由于本书为孤本,深藏书阁,一般医家罕知其秘。今特加整理标点,披露于世,以应各方需求。为保持原貌,则未作改动。又原书卷一、卷二正文后均附有“杂方”多首,分析当系抄存者补入,这次整理亦未加删削,
作者:
太医院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年代:
不详
颜德馨(1920~2017年 ) 首批国家评定的国医大师,长期从事疑难病证的研究,学术上推崇气血学说,诊治疑难病证以“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为纲,根据疑难病证的缠绵难愈、证候复杂等特点,倡立“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理论,并提出“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是治疗疑难病证的主要治则,创立“衡法”观点,为诊治疑难病证建立了一套理论和治疗方法。尤其是运用于心脑血管病领域,颇有成效,
作者:
颜馨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年代:
不详
下肢溃疡 ;月经不调 ;乳腺炎;关节炎;风湿症 ;高血压 ;乳腺增生症 ;低血压 ;乳腺癌 ;动脉硬化症 ;不孕症;半月板损伤;更年期障碍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腰痛 ;外阴瘙痒症; 流行性腮腺炎 ;颈椎病 ;麻疹 ;鼻炎 ; 水痘;副鼻窦炎;痔疮;.中耳炎 ;银屑病;耳鸣和听力下降;神经性皮炎;白癜风; 风疹
作者:
王本正 著
出版社:
中医古籍出版社
年代:
不详
作者:
【日】元伦维亨,村上图基撰,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沈金鳌,清代医家(1717-1776年)。字芊绿,号汲门、再平、尊生老人,江苏无锡人。早年习儒,博闻强记,涉猎广博,经史诗文、医卜星算,皆有涉猎。著《尚书随笔》等。至中年,犹屡试不中,遂矢志攻医,于临证各科,均甚精通。又研习《灵》、《素》、仲景之学及仲景以下历代名家,互相参订。后来又勤于著述,先后撰成《脉象统类》、《诸脉主病诗》、《杂病源流犀烛》、《伤寒论纲目》、《妇科玉尺》、《要药分剂》
作者:
清代沈金鳌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代:
不详
癣; 神经性皮炎;流产;疣; 鸡眼;结膜炎等眼病;鼻炎;中耳炎;尿路感染;口腔炎、牙痛;肾炎; 尿路结石;遗尿;镇痛药;尿闭;;;乳糜尿; 前列腺炎;男性不育症;;神经官能症; 精神病;湿疹、疱疹; 肿瘤;盗汗;天疱疮;甲状腺机能亢进;蛇咬伤; 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风湿痛 ;脑震荡后遗症; 腹水;骨折、断指; 头痛;灼伤; 昏迷;痔;面神经麻痹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破伤风
作者: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社: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编,
年代:
不详
作者:
闫小宁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年代:
不详
白带;月经不调;眼、耳、鼻、咽喉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耳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鼻科疾病;高血压症;咽喉科疾病(包括口腔疾病);血液病;肿 瘤;泌尿系疾病;钩虫病;丝虫病;关节炎、关节扭伤;血吸虫病;;白喉;百曰咳;麻疹;流行性腮腺炎;
作者:
杭州市卫生防疫站
出版社:
杭州市卫生防疫站
年代:
不详
神经衰弱;崩漏;头痛;乳腺炎; 高血压; 痛经;子宫脱垂; 风湿性关节炎;阴道滴虫;类风湿关节炎;小儿口疮;腿抽筋
作者:
沈阳药学院革命委员会教育革命组
出版社:
沈阳药学院革命委员会教育革命组
年代:
不详
等酒楼之盛况及菜点之名称;又记虎丘仰苏楼、静月轩以制售各种花露驰名。卷十一记载虎丘各种精美工艺品,今虎丘习此业者不止一家,而山门内项春江称能手。虎丘一处泥土最滋润,俗称‘滋泥’。凡为上细泥人、大小绢人塑头,必此处之泥,谓之‘虎丘头’,塑真尤必用此泥。……肢骨以香樟木为之,手足皆能活动,谓之‘落膝骱’,冬夏衣服可以随时更换。”可见其工艺精美绝伦。卷十二记载虎丘之舟楫、园圃、蕴含产、田畴,
作者:
顾禄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
年代:
不详
中医中药防治子癎;耳针用于产后止血;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中医辨证治疗子宫肌瘤74例临床;当明液治疗子宫脱垂790例疗效观察; 中药治疗子宫脱垂其他方法;针刺环上穴治疗子宫脱垂285例;红杜汤并针刺治疗子宫脱垂137例;各种针刺方法治疗子宫脱垂;针刺至阴穴矫正胎位;中药断血流治疗宫外孕28例;止血药在妇科临床的应用治验;乌贼墨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120例;柳枝治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
作者:
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编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年代:
不详
百果糕; 鸡丝豆腐脑;鲜肉焦饼;西米汤圆;葱淑油漩;珍珠圆子;蛋丝饼;三合泥…;焦皮酥; 枇杷羹;凉蛋糕;珍珠粉粑; 脆馅子面;川东地区 甜水面;
作者:
本社编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年代:
不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始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由政府建立的第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以其儿科水平突出而闻名。各国大使国际友人的家属多在此就医。在中国建院初期,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为医院亲笔题词,毛泽东主席题词“减少人民的疾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作者:
北京友谊医院小儿科i编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年代:
不详
肛门直肠狭窄;大便失禁; 肛管皮肤缺损;直肠腺瘤;直肠炎·· 肛门湿疹;肛门瘙痒症;肛门直肠癌;
作者:
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沈阳市沈河区痔瘘科医院编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年代:
不详
通城红崩白带方;光化白带方;咸宁牙痛水;郧西牙痛方;建始顽癣方;五峰顽癣方;玫瑰糠疹方;宜昌红崩白带方;夜盲症方;;小青蛙治疗百日咳;菜子七根治疗百日咳;枝江子宫脱垂方;恩施子宫脱垂方;当阳慢性骨髓炎方;麻城慢性骨髓炎方;黄冈肺结核方;恩施颈淋巴结核方;肺脓疡方;痈疮膏;棉麻止咳丸;蜂窝组织炎方;恩施胃痛方;乳腺炎方;神经衰弱方;郧阳癫痫方;长阳癫痫方;崇阳痢疾方;精神分裂症方;毒菌中毒方;
作者:
湖北革委会民政卫生局
出版社:
湖北革委会民政卫生局
年代:
不详
蔡化理老中医生卒年不详,其个人资料,亦不见载于市面医志,经多方查寻,还是发现了老中医的两篇文字,知其少年即悬壶乡里,而立之年,步入教学医院,治小儿难治病47年,一生为探索小儿难治病之良方为人生追求。本书1979年出版后,深受读者欢迎,写信给出版社要求再版。两篇文字附在《详情描述》,有兴趣可以参阅。二篇文字非本书所有,是从别处拍来的。
作者:
北京儿童医院老中医蔡化理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年代:
不详
丁甘仁(1866—1926年)出生于江苏武进县通江乡孟河镇,中医临床家、教育家。 先从业于圩塘之马仲清及其兄丁松溪,后又从业于一代宗匠马培之先生。于临床,打破常规,经方、时方并用治疗急症热病,开中医学术界伤寒、温病统一论之先河。丁甘仁对马氏内外两科之长(包括喉科)能兼收并蓄,尽得其真传。行医沪上,当时在沪的外侨来丁甘仁处求诊者颇不乏人。 上海乃名医荟萃之地,而丁甘仁的业务于当时首屈一指
作者:
丁甘仁
出版社:
福建科技出版社
年代:
不详
周小农(1876~1942)无锡西门外棉花巷人。中医。17岁起,先后从邓羹和、张聿青学医,专心研读叶天士、吴鞠通等先辈医籍,在临床实践中虚心切磋。3年卒业,在沪应诊。继任上海广益堂、上海警署医职。民国元年(1912年)回无锡行医,诊治谨慎周密。诊治温邪、湿热及杂症有丰富经验。民国12年至民国17年,任无锡《医钟》月刊,发表医药论文百余篇。民国17年,南京国民政府有取缔中医中药之举,上海各团体群起力
作者:
周小农
出版社:
上海科技出版社版
年代:
不详
王修善(1889——1970)出生临县王家坪村中医世家。他19岁代父出诊,临床10年,名震乡里绝,任县人民医院任中医师,临床治疗,灵活变通,化裁得宜,因而疗效奇特。一生中救活了很多垂危病人。 他宜古是治病的大敌,通变才是求实的纯宝,将60余年的临床经验集成《王修善临证笔记》,症分76门,方列400余首,深受国内外读者赞赏。对伤寒用大陷胸汤反助甘草,妊娠以甘草大黄汤治呕吐,有精辟论述。
作者:
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社:
王修善
年代:
不详
张赞臣(1904-1993年),名继勋,以字行,晚号壶叟。江苏武进蓉湖人。世操医业,家学渊博,幼承庭训,受其父伯熙公教诲,在医学方面奠定了基础。精内、外、妇、儿、五官各科,尤以外、喉科见长。创制“金灯山根汤”、“养阴利喉汤”、“前胡玉屏汤”及外用“喉科牛黄散”、“银硼嗽口液”等多种喉科验方。
作者:
张赞臣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年代:
不详